养老护理

搜索文档
点赞!杭州养老民生实事半年度成绩单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7-14 11:28
老年食堂改造与助餐服务发展 - 杭州市将提升改造老年食堂(助餐点)100个列为2023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截至6月底项目总体进度达70.25%,其中34家已完成改造 [3][4] - 杭州市已累计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形成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网络 [3] - 2023年3月杭州市出台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专项政策,推动分类统筹发展 [3] - 老年食堂功能升级吸引年轻群体,部分改造后的社区食堂成为网红打卡点 [3]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800张项目进度达78.6%,其中549张床位已完成建设 [4] - 全市新增具备养老护理和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1100余人,2个区县提前超额完成目标 [4] - 杭州市实现为7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全覆盖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 - 近五年杭州民政系统聚焦普惠养老,打造"家门口幸福养老"市域样板 [4] 政策支持与行业示范效应 - 2023年5月民政部在杭州召开老年助餐现场会,推广"杭州经验" [3] - 杭州市建立"一月一报"机制推进养老项目,制定统一验收标准 [4] - 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涵盖助餐、照护、保险等多维度需求 [3][4]
2025保险毕业生流向何方?管培、精算核心岗位热度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8:3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 2025届复旦保险专业硕士就业质量报告,该届54名保险专业硕士中,就业率96.30%,人均斩获Offer数量2.86个,平均薪资23.18万元。 其中,offer所在行业中,36.8%来自保险行业,24%来自商业银行,17.4%来自互联网/科技行业。2025年,保险公司、互联网/科技企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显 著提升,整体就业去向仍然呈现多元化趋势。 保险业为就业首选方向 从2025届校招的情况看,今年头部险企招聘规模普遍增长,吸纳大量应届生人才。中国人保集团及旗下8家子公司释放超6500个岗位,涵盖科技类与综合 类;中国平安开放超2000个岗位,涉及金融、医养、科技等8大类;泰康保险提供2100+岗位,覆盖保险、医养、科技等七大序列;中型险企(如瑞众保 险、大地财险)因业务扩张,人才需求亦显著增加。 据了解,2025年校招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机构争相招募复旦学子,分公司岗位需求同比激增,精算、风控等核心岗位起薪普遍超过25万元/年。 在本届斩获的保险业offer中,管培、精算、产品等核心岗位热度最高,占比超过60%,此外,斩获的offer呈现多元化趋 ...
14项任务促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北京商报· 2025-07-08 18:30
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 提出14项工作任务推动家政服务供给扩大和消费促进 [1] - 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 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 推动家政进社区 持续开展家政劳务对接行动 [1] - 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推进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 加快家政职业教育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 完善服务标准体系 [1] - 完善就业保障 加强住房保障 为进城家政服务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强化社会保障 [1] - 支持高校毕业生 进城家政服务员及妇女等群体就业创业 增强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 促进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1] 家政行业发展趋势 - 家政行业年轻人比例提升 成为创业企业关注领域 2025年行业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 [2] - 养老护理 母婴服务等细分领域需求旺盛 创业核心在于精准定位细分市场 整合资源 注重服务质量 [2] 数字化赋能家政行业 - 劳动者借力数字化平台创业 平台赋能帮助企业快速打开市场 积累高质量用户群 [2] - 58到家智能派单和管理使家政劳动者平均接单距离缩短60% 服务效率提升 [2] - 58到家提供78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覆盖5大工种 90%以上培训学员成功就业 [2] - 已帮助50万劳动者通过培训提升技能 74%学员参培后实现薪资提升 [2] 政策支持与行业作用 - 商务部将落实家政兴农政策措施 发挥家政服务业惠民生 稳就业 促消费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 [2]
江苏“百日千万”招聘助毕业生“职”达未来
新华日报· 2025-07-06 07:24
招聘会概况 - 江苏省举办"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综合招聘会暨养老护理专业专场双选会,吸引1000多位毕业生参与[1] - 招聘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模式,线下13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2200余个岗位,线上直播招聘访问量达10万人次[1] - 岗位涵盖软件工程师、智能建造、计算机、养老护理等领域[1] 养老护理行业招聘情况 - 养老护理专区汇聚64家医疗养老服务机构,提供1000余个岗位,平均薪资在每月4000元以上[1] - 常州市武进区夕阳红康乐中心招聘10个专业技术人才,一个早上收到30多份简历[2] - 江苏省苏康老年护理中心表示养老护理是朝阳行业,年轻人的进入能为行业注入活力[2] 求职者案例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毕业生成功获得中国联通南京市秦淮区分公司网格业务经理岗位面试机会[1] - 护理专业毕业生臧桁转变求职策略,从三甲医院转向康养中心和老年人护理院寻求发展机会[2] 就业服务措施 - 活动现场设置7个就业创业服务功能区,提供政策宣讲、职业指导、简历诊断等"一站式"服务[2] - 江苏各级人社部门将实施"1131"服务举措,包括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等[3]
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养老科技支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6-12 18:14
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养老科技支撑"项目核心要点 专题一:生活辅助、健康服务类产品 - 智能循迹轮椅:研发重载智能循迹辅助出行产品,支持≥3种人机交互模式、4种操作指令,障碍物识别率100%,准确率≥98%,续航≥25km,负载50-100kg [3][4][5] - 爬楼机器人:研发自适应辅助爬楼机器人,最大负载≥150kg,响应时间≤0.2秒,续航≥1小时,速度≥0.3m/s,支持12-20cm台阶高度 [6][7][8][9] - 便携式助浴机:研发纳米水粒子助浴机,清洁效果≥98%,负氧离子浓度≥100,000 pcs/cm³,温度控制38-42℃±1℃,重量≤10kg [10][11][12][13] - 可穿戴心衰监测设备:研发肺水测量可穿戴设备,测量范围15%-60%,误差≤±5%,测量时间≤45秒,整机重量≤3kg [14][15][16] - 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监测设备:研发多系统联动监测设备,实现≥4类呼吸系统疾病、≥3类消化系统疾病、≥3类泌尿系统疾病预警,准确率≥90% [17][18][19][20] 专题二:康复辅助、安全监护类产品 - 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研发轻量化智能外骨骼,步态识别准确率≥95%,响应延迟≤50ms,续航≥8小时,整机重量≤4.5kg,改善步态对称性≥15% [21][22][23][24] - 面神经康复训练仪:研发柔性可穿戴设备,表情识别准确率≥95%,响应时间≤3s,电流刺激定位精度±1mm,连续工作≥72小时 [25][26][27] - 居家运动功能评估仪:研发智能评估康复仪,步态评估误差≤10%,6分钟步行测试增加≥15%,Berg平衡量表提升≥5分 [28][29][30][31] - 3D无感光感监护仪:研发3D光感监护仪,跌倒监测准确率≥95%,工作温度-10℃~50℃,重量<200g,覆盖监测范围≥4m×4m [32][33][34][35] 专题三:照护服务、情感慰藉类产品 - 保姆式护理机器人:研发自由度≥60的人形机器人,移动能力≥0.5m/s,单臂负载≥50kg,双臂可抱起80kg老人,续航≥4小时 [36][37][38][39] - 智能护理床椅:研发一体化床椅,床态长度≤2100mm,重量≤180kg,轮椅态长度≤1400mm,续航≥6km,支持≥5种监测指标 [40][41][42][43] - AI数字医疗服务仪:研发智能诊断仪,支持≥4类物联网协议,诊断≥12项疾病,准确率≥90%,生成≥10000份诊断报告 [44][45][46][47] - 认知障碍测评机器人:研发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认知评测准确率≥85%,干预有效性≥85%,续航≥8小时,支持人脸识别和手势交互 [47][48][49] 申报要求 - 申报单位须为上海注册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比例不低于1:1 [50][51][52][53] -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填报时间为2025年6月19日至7月8日 [54][55][56][57] - 评审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立项结果将公示 [58][59][60]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招培就”全链条服务模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6-11 22:51
职业培训项目成效 - 东营市华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东营市黄河口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联合开展为期4天的养老护理员"特训营",帮助35名失业人员及农村转移劳动者实现从"求职迷茫"到"高薪护工"的转型 [1] -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模拟实操"模式,覆盖职业道德、老年人身心护理、卫生照料、饮食照料等内容,并通过临床案例讲解和模拟教具分组练习确保学员掌握技能 [1] - 参训学员中45岁的李大姐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护理知识,还直接获得就业机会,解决了此前因缺乏专业技能导致的工作不稳定问题 [1] 就业服务模式创新 - 开发区推出"靶向培训+精准送岗"模式,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社区网格群收集居民培训意愿,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包" [2] - 打造"培训+结业+就业"服务闭环,结业仪式与专场招聘会同场举办,35名学员中已有15名通过考核并签订劳务协议,实现直接就业 [2] - 开发区深化"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构建"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涵盖需求画像、能力提升、就业对接和生涯发展支持 [2]
全省首个市级养老护理技能大师工作站投用
辽宁日报· 2025-05-16 08:43
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我省支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申报技能大师工作 室,带动开展本地区养老护理的培训、评价、技能提升和研究工作,促进养老服务领域产学研融合衔 接。在多方支持下,白雨昕技能大师工作站于今年1月底正式获批。 "仰卧位时,垫软枕放于老人肩部下方,掌心向上……"护理床前,年轻的护理员慢慢地叙述着操作 要领,动作轻柔地帮一位偏瘫长者抚平手指、调整体位,预防关节变形和并发症。在她身后,技能大师 白雨昕仔细观察记录着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并在动作完成后一并梳理、指导。 经过精心筹备,工作站技能实训室和技能攻关室正式投入使用,旨在通过传、帮、带,培养出更多 养老护理高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攻关,解决老年人照护过程中的难题,推动行业发展。目前,培训内容 包括吸痰护理、轮椅移乘、噎食和误吸的急救及处理等60余项。培训不仅有护士、医养中心工作人员、 长护险和互联网+居家上门的护理人员参加,也吸引了护工和患者家属的参与。 近日,我省首个市级养老护理技能大师工作站正式投入使用。工作站主要开展养老护理技艺传承、 难题攻关、技术交流,领衔人白雨昕是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护士长,曾获得全国养老护理 职业技能 ...
未来产业潮涌浙江湖州 691亿项目锚定长三角增长极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09:50
城市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 - 湖州未来大会集中签约106个项目,总投资6912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制造业 [1] - 2025年一季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2个(同比+55个),3亿元以上项目144个(同比+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5个) [1] - 蓝箭航天在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天鹊系列发动机第100台下线,标志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1] 科技创新与研发成果 - 西安交通大学-湖州中子科学实验室自主研发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预计2024年年中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实现浙江省大型三类医疗器械零突破 [3] - 西塞科学谷引进25个科研团队,2024年新增浙大湖州研究院无人系统实验室等6个创新项目,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浙江省第3) [3] - 湖州建立15家人才科创飞地,吸引203家企业入驻,培育37家落地产业化,如惠智康智能科技从上海飞地迁入南浔产业化 [4][5] 数字经济与产业生态 - 千寻位置时空智能技术日均处理超100亿条数据,服务全球5亿台智能终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农业、灾害预警等领域 [2] - 近3年湖州落地青创项目32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形成"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双城生态 [2] 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 - 南太湖新区协助辛子精工机械建设物流码头,预计9月动工,年降低片区企业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6] - 设立民营企业家节、每周政企恳谈会等机制,吸引国家级人才吴豫生博士团队及30余名海归博士落户 [6] - 青年博士刘展团队在南太湖新区支持下获5000万元订单,印证"来湖州即有资金、住房、合作伙伴"的创业环境 [6]
为养老护理人才开拓更广天地(快评)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2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护理需求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人 其中失能失智老人约4500万人 养老护理需求日益增长 [1] - 目前仅有248万余人次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人才供给存在较大缺口 [1] 银发经济规模与增长潜力 - 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已达约7万亿元 到2035年有望达30万亿元左右 [1] - 养老护理等生活服务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大机遇 [1] 养老护理人才发展现状与挑战 - 养老护理人才数量偏少 流动性大 缺乏标准化培训 服务质量差异大 [1] - 需推动从业人员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1] 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举措 - 国务院发布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围绕养老等重点民生服务促进就业 [2] - 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2] -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 [2] 地方实践与创新案例 - 上海打造"虹口养老照护师"劳务品牌 一线护理员月收入超9000元 [2] - 广东198所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在校生超过16万人 [2] - 北京对应届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最高6万元一次性奖励 [2]
培训市场火热,订单却没人接,养老护理员去哪儿了?|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4-13 20:56
"经验和护理员证书只是敲门砖,技术才是硬通货。但现实是,能胜任的人不见得能吃苦,能吃苦的人 不见得有技术。" "老两口,其中男性长者有脑梗后遗症,患病1年,右半身行动不便,头脑清楚,脾气暴躁,不配合康 复,需要慢慢引导做日常康复锻炼。聘请住家护理人员一名,需要有具体护理脑梗患者康复治疗经验, 能处理老人日常突发情况,年龄在50~55岁之间,三证齐全,能接受全年单休,月薪5500元。" 孙敏是北京房山某养老培训机构的老师,间或也会发布一些零工招聘信息,她时常会陷入一个困惑:近 年来养老培训市场火热,乃至会令她产生行业已现泡沫的错觉,然而当碰到前述"较高水平"的客户订 单,就会发现咨询者不多,即便客户开出不错的价格,也可能很长时间都招不到人。 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业中第一人力要素,其作为职业名称,2000年首次出现在中国职场,至今已整整 25年。据人社部2019年披露的数据,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30万;另据民政部同年提出的规划目标,确保 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 但根据《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养老护理员缺口仍高达550万。 "尽管受训者开始年轻化,但养老护理市场仍是'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