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械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智利总统博里奇任内第二次访华,开启中智合作新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4:07
中智双边贸易发展 - 中国连续多年是智利最大贸易伙伴,智利是中国在拉美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智利铜、锂、樱桃、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市场 [1] - 2024年中智双边贸易额达616.9亿美元,是自贸协定生效前的8.6倍,企业家委员会成立前的18倍 [2] - 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智利进出口1631.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中国整体进出口高3个百分点 [3] 农产品贸易表现 - 2023年智利农食产品对华出口超56亿美元,车厘子占中国自智利进口总值的16.2% [1][3] - 智利已连续十多年成为中国进口车厘子第一大来源地,前4个月进口额达175.4亿元 [3] - 智利车厘子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主要因品质和风味,尤其在中国春节受欢迎 [4] 自贸协定与政策红利 - 智利是首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协定2006年实施并已升级 [2] - 两国企业可叠加RCEP等政策红利,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开拓亚太市场 [2] - 中智建交55周年和签署自贸协定20周年为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3] 新兴领域合作 - 机械电子、运输设备等高科技产品成为双边贸易新增长点 [5] -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智利基础设施、能源电力、农业、矿业等领域投资,截至2023年底直接投资存量约16亿美元 [5] - 双方将拓展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 [5][6] 产业升级与转型 - 需推动双边合作从传统贸易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挖掘矿业、农业、制造业潜力 [5] - 智利在绿色矿业、氢能产业有资源优势,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先,合作可实现战略互补 [6] - 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生产,需加强农业韧性合作保持农产品竞争力 [4][6] 企业参与模式 - 除大型企业外,期待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合作 [6] - 智利工业促进会希望深化能源转型、科技发展等领域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全球竞争力 [6]
2025厦门工博会联动三大专题展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22:37
展会概况 -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9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1] - 展会与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 - 同期举办厦门电子信息暨数字经济博览会、厦门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厦门智能建造展览会三大专题展 [1] 参展情况 - 吸引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行业领军品牌参展 [2] - 展览面积达7.6万平方米,采用"1+N"展览架构 [2] - 参展品牌包括山崎马扎克、美国哈挺、华为、厦工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2] 同期活动 - 举办2025海峡工业论坛,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话题 [2] - 台湾贸易中心广州代表处、台湾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台湾专业机构组团参会 [2] - 举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中国(福建)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对接会等多场采购对接活动 [2] 场馆特色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是国贸会展与华为合作的智慧场馆全球样板点 [3] - 部署26个智能化子系统,通过IOC智慧运营中心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全可视 [3] - 提供智能导览、信息实时推送及便捷导航服务,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3]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促国际经贸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5-07 19:36
展会概况 -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厦门工博会)由厦门国贸会展集团参与主办并承办 聚焦提升国际经贸合作亮点 在国际资源导入 国际买家组织及国际合作论坛等方面突显国际化特色 [1][3] - 该展会是厦门市最重要的自主品牌展会之一 也是福建省工业领域规模最大的展会 自1997年创办以来已举办28届 肩负海峡两岸产业融合试验田和工业技术转化枢纽的使命 [4] 国际化合作 - 2025厦门工博会深化与汉诺威米兰展览 东浩兰生会展两大国际展览巨头的合作 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3] - 汉诺威米兰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从国际资源导入 国际买家组织及国际合作论坛等方面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 [3] - 吸引来自德国 美国 日本 比利时 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参展 包括德国施迈赛 德国万可 日本捷太格特等全球工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3] 展会规模与活动 - 2025厦门工博会暨第29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将于5月9日至12日举办 总展览面积约7.6万平方米 设置标准展位约3200个 吸引境内外800多家企业参展 [4] - 同期将举办专业论坛及产业对接活动20多场 邀请国际专家分享全球最新工业技术与行业趋势 [3] - 厦门国贸会展集团构建"客商邀约精准化 供需对接场景化 服务保障全程化"三位一体精准服务体系 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 [4] 会展经济影响 - 厦门市深入实施"会展+"战略 强化会展对产业 消费 招商 文旅的带动作用 2024年共举办展览193场 展览面积245.8万平方米 举办会议4593场 参会人数83万多人 会展业实现经济效益309亿元人民币 [5]
关税风暴下,这个省份最受冲击
盐财经· 2025-04-22 17:40
视觉 | 顾芗 动荡,是2025年4月的月度主题。 掀起全球贸易波涛的始作俑者,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位曾被视为"黑天鹅"的总统再度上任,仍然高举 MAGA(让美国继续伟大)的旗帜,并决意向全球市场投入一枚炸弹。 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对美国所有进口产品征收至少10%的基础关税, 对60多个贸易逆差较大的经济体加征了额外关税,于4月9日生效,而中国被加征了34%的关税。 尽管这一天,被特朗普宣布为"解放日",但政策宣布的第二天,美股应声暴跌,标普500跌幅达4.85%, 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5.99%。 关税战,重新打响,但事情不仅没有结束,反而向更癫狂的方向发展。 文 | 任早羽 编辑 | 何子维 值班编辑| 宝珠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 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图源: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4月7日,美国要求中国撤回34%的反制关税,翌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到84%,到 美东时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税至125%。 美国以一种近似于赌博的加税态势,把全球秩序推到 ...
关税风暴下,这个省份最受冲击
盐财经· 2025-04-22 17:40
全球贸易动荡 - 2025年4月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至少10%基础关税,并对60多个贸易逆差较大经济体加征额外关税,中国被加征34%关税[2] - 政策宣布次日美股暴跌,标普500跌幅4.85%,纳斯达克指数跌幅5.99%[2] - 美国后续将对中国商品关税从34%提升至84%,最终加征至125%[5] 中国外贸格局 - 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达5246.56亿美元,美国市场重要性仅次于东盟[7] - 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五省市对美出口额合计3811亿美元,占全国72.6%[11] - 对美出口依存度最高省份为浙江(7.0%),其次广东(6.7%)、上海(5.1%)、江苏(4.3%)[13] 重点城市分析 - 对美出口额前五城市:深圳(4223亿元)、苏州(3400亿元)、上海(2773亿元)、宁波(1628亿元)、东莞(1450亿元)[14] - 对美出口依存度突出城市:金华(20%)、厦门(14%)、苏州(12.7%)、东莞(11.8%)[14] - 义乌市占金华对美出口65%,主要出口轻工业和机电商品,2024年对美出口835.1亿元[24] 行业影响分析 - 对美出口品类占比:机械电子类40.4%(2119.98亿美元)、纺织鞋服类12.4%、家具/玩具/运动制品12.0%[22] - 轻工业产品对美市场依赖度高于机械电子类,纺织服装和家具玩具行业受冲击更大[22][24] - 特殊省市案例:山西对美出口中机电产品占比53.8%,河南有苹果手机生产基地,四川为全球重要OLED和平板电脑生产基地[27][28] 应对措施 - 江苏省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行业帮扶政策[16] - 浙江省一周内4次部署稳外贸工作[16] - 第137届广交会首期意向成交额突破10亿美元,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20.2%[16][18] 长期趋势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19.2%降至2024年14.7%[31] - 广东省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0.1%,对中东市场增长8.8%[27] - 关税压力将推动产业向高科技方向转型,强化供应链和产业链建设[31]
关税新政下供应链四大核心演变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4-18 17:55
美国新一轮单边关税政策 -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覆盖所有贸易伙伴的"互惠"关税政策 特点包括覆盖范围广(连贸易顺差国也被加征10%关税)和针对主要逆差国实施差异化更高税率 [2] - 2024年美国进出口逆差达1.2万亿美元 此次政策直接针对此问题 [2] - 对中国等主要逆差国加征更高关税 2024年中美贸易逆差达36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6800亿美元) [5] 中美关税博弈现状 - 自2018年启动的关税政策持续升级 受301调查商品关税较2018年提高79% 较2025年提高54% [7] - 主要受影响行业: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纺织鞋服、金属制品 美国出口的机械电子、农产品、能源 [5] 供应链格局四大演变趋势 反脆弱性供应链建设 - 企业供应链战略从"韧性"转向"反脆弱性" 强调在不确定性中成长获益 [11] - 人工智能技术可识别地缘政治等干扰因素 实现快速总拥有成本计算和应对规划 [12] 资本开支优化 - 高关税环境下中美企业普遍控制资本投资规模 因关税推高进口价格削弱社会总需求 [13]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两次产业外迁高峰(2015-2016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2021-2023年向东南亚墨西哥转移) [13] - 企业需建立资本支出管理体系 工具包括自制外购决策、设备租赁策略等 [16] 中国供应链地位变化 - 中国对美国出口占比超16% 短期盈利将受关税直接影响 [17] - 规模效率优势使中国仍保持制造业中心地位 但部分高附加值产业(芯片、生物医药)可能回流美国 [19] - 组装工厂模式可能兴起 即在美完成最终组装以规避部分关税 [19] 产品设计优化与本地化替代 - 加速推进零部件本土化替代 如中国阀门企业用国产感应器替代美国进口件 [20] - 基于价值的设计方法可从7个维度优化:供应链、物料、功能、规格、架构、实现方式、制造影响 [20] - 通过原产地规则调整实现整体成本最优 可能牺牲部件成本换取关税优惠 [20] 供应链优化路径框架 - 供应链分析:调整产地采购比例 实现产品+物流+关税总成本最优 [21] - BOM成本分析:聚焦关键成本项目 缩小与目标成本差距 [21] - 功能/规格分析:移除非关键功能 放宽非核心规格标准 [21] - 结构/制造分析:采用模块化设计 优化自动化方案降低组装成本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