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亨通光电20250826
2025-08-26 23:0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亨通光电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增长约20%[6] * 海洋能源与通信业务实现超过20%的稳定增长[26] * 智能电网业务增长约20%[29] *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业务增长超过30%[29] * 光通信业务略有下降[29] * 主要利润贡献来自海洋能源 海洋通信 传统智能电网及工业新能源等板块[41] 海洋业务板块 * 海洋业务板块订单量充足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进入拐点 渗透率将加速发展[2] * 海洋通信板块在手订单从去年年底约55亿元增至报告期末75亿元[16] * 海洋能源板块在手订单从一季度末约180亿元增至200亿元 其中海底电缆订单占比30%以上[16] * 海洋能源板块受益于各省份项目进展加速 已核准和启动项目体量约30GW 与十四五期间60GW缺口相符[11] * 漂浮式产品研发取得突破 包括国内首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福瑶号上的应用[11] * 动态缆技术可应用于风电 油气和制氢等多领域工程[11] * 海洋通信领域全球光通信系统交付里程数接近11万公里[10] * 亚洲快链ALC项目顺利登陆中国海南 预计2026年初完成全线商务贯通[10] * 建设新的海湾段延伸段项目 预计2026年连通中东地区[10] * 海洋能源和海洋通信毛利率预计在30%到35%之间 较去年同期下降2到3个百分点[27][28] 智能电网板块 * 智能电网板块保持稳步发展 在手订单保有量维持高水平[7] * 研发国产绝缘用大截面电缆 为后期国产绝缘材料用于海底电缆打下基础[7] * 推动铝及铝合金新能源项目扩产 一期项目已满产 正在推动二期扩产[7] * 智能电网业务占比约40%[12]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板块 *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业务实现大幅增长[8] * 高端铝及铝合金新能源项目一期已满产 正在推动二期扩产[8] * 打造全球服务新能源产品智能制造基地 主要面向出口市场[8][9] * 该板块占比10%至15%[12] 光通信业务 * 光通信业务海外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40%提高至50%[13] * 特种光纤占比提升至约20%[14][15] * 特种光纤包括数据中心用多模光纤及超低损耗海洋光纤(如G6,541和G654D) 价格是普通G652类光纤的数倍甚至更高[15] * 高端产品占比接近20%[29] * 光通信板块毛利率保持在25%以上 较去年全年更高[27] * 普通光纤价格略有下降 但幅度不大[33] * 特种产品产能约1,000万芯公里 正在进行扩产 预计2026年一季度推出新产能[34] * 发布50G非对称光模块 用于50G PON万兆光网领域 拥有10G到400G全系列产品 400G硅光模块已通过客户端测试 通过测试800G硅光模块[23] 液冷技术 * 开发静默式液冷产品并取得新进展[24] * 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一代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 包括液体一体机[25] * 液冷产品正在寻求市场开拓 尚未形成收入[39] 海外市场与区域布局 * 海外业务持续增长 光通信收入占比提高至50%[4][13] * 全球产业基地覆盖巴西 南非 德国 埃及 印度 印尼以及墨西哥等地 除北美外其他地区均有覆盖[14][17] * 积极拓展北美AI数据中心市场[4][17] * 在中东 东南亚 东亚以及欧洲等地都有海上风电项目突破[18][20] * 海外客户包括各国运营商 供应商以及企业客户等多个类别[30] 技术研发与产品突破 * 重点发展多模光纤 空心光纤等高端产品 空心光纤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损耗值在特定波段小于等于0.2dB每公里[3] * 研发超低损耗光纤和海洋光纤 这些特种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市场[3] * 拥有500千伏交流及550千伏直流产品 计划2025年实现市场突破[22] * 正在布局先进封装能力以匹配下一代高速互联产品[2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跨洋通信企业 具备全产业链和超万公里级海底光缆系统交付能力[16][37] * 江苏地区二次进配项目规模约8GW 公司在江苏有两个产业基地(常熟和射阳) 射阳区域体量较大[21] * 已经核准的项目超过二十几万 涉及全国多个省份 包括广东 浙江 山东 福建 辽宁 海南 广西和河北等地[21] * 公司未来战略重点包括海底电缆 液冷产品以及传统的各类增量业务[36] * 将继续聚焦通信和能源两个领域 特别是在光通信 智能电网 海洋能源和海洋通信等方面深耕[37]
机构: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深海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1:23
海南省海洋产业政策规划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推进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1]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地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核心 海洋经济被提升至战略高度 [1][2] - 沿海省市密集出台规划支持海洋装备、能源、养殖等领域发展 [1] - 海洋经济内涵进一步丰富 与新质生产力深度结合 [2] 海上发电产业前景 - 海上风光发电向深远海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漂浮式风电和光伏技术大有可为 [1] 海洋养殖产业链机遇 - 深远海养殖存在长足发展空间 上游饲料企业市场将随产业扩容而扩大 [1] - 头部饲料企业可通过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种苗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1] 海洋旅游产业机遇 - 政策支持与需求回暖双重驱动 海洋旅游特色企业有望受益 [1] 海洋通信基础设施 - 海洋通信是海洋经济基础设施 构成6G"海陆空天一体化"网络重要环节 [2] - 主要包括海上无线通信、海洋卫星通信和岸基移动通信三种方式 [2]
亨通光电斩获15亿海洋能源项目 货币资金超118亿营收净利四连增
长江商报· 2025-07-28 07:32
中标项目与订单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近期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中标总金额达15.09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2.52% [1][2] - 中标项目包括广西钦州海上风电、湛江徐闻东三海上风电、东海海上平台电力组网、国家电网采购等国内项目,以及中东海洋油气国际项目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在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约180亿元,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单约80亿元,PEACE跨洋海缆项目在手订单超3亿美元 [1][3] 海洋业务发展 - 2024年通过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海洋能源板块融资总额达25.9亿元 [1][6] - 海洋能源与通信业务2024年营收57.38亿元,同比增长69.6% [1][6] - 公司在江苏苏州常熟、江苏射阳及广东揭阳设有海洋能源生产基地,射阳基地二期已投产,揭阳基地一期海洋油气软管项目取得首单突破 [4]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99.84亿元,同比增长25.96%,净利润27.69亿元,同比增长28.57% [7] - 2021-2024年营收连续四年增长,分别为412.7亿元、464.6亿元、476.2亿元、599.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36亿元、15.86亿元、21.54亿元、27.69亿元 [6][7] - 2025年Q1营收132.68亿元(+12.58%),净利润5.57亿元(+8.52%),扣非净利润5.46亿元(+32.67%) [7]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货币资金118.6亿元,资产负债率53.03% [1][8] 技术与产业链优势 - 公司形成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到风场运维的全产业链格局,具备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承建142个海洋通信项目,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超106000公里 [6] - 深海科技被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公司业务覆盖新建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等 [6]
苏州21家“独角兽”全国排第四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中国独角兽企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2家 江苏省有49家 苏州有21家 位列全国第四 较上年提升两个名次 仅次于北上深 占全省43% 位列全省第一 [1] - 苏州独角兽企业产业布局集中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覆盖自动驾驶 新能源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四大核心领域 以技术原创性 产业协同性 市场全球化为核心竞争力 [1] - 苏州拥有省独角兽企业32家 省潜在独角兽企业220家 瞪羚企业486家 均位列全省第一 [1] - 苏州新晋独角兽企业包括亨通华海 登临科技 普飞科特 九识智能 [1] 苏州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 - 苏州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企业梯队 完善分层分类 一企一策培育体系 [1] - 企业成长得益于本地完善的创新生态和政策支持 反映出苏州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先发优势 [1] 亨通华海业务概况 - 国内最大海洋通信系统集成商和网络服务商 业务覆盖跨洋通信 海底观测网 水下特种缆 海上油气平台等系统解决方案 [2] - 拥有国内首个CNAS认证的海底光缆系统检测中心 北邮—海工大—亨通水下综合光网络联合实验室 同济—亨通华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 [2] 登临科技业务概况 - 国内首个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GPU企业 专注于全国产高性能 高性价比AI芯片研发与技术创新 [2] - 产品规模化运用于边缘和云计算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领军企业量产导入 填补国内高性能GPGPU领域技术 产品及商业方面的空白 [2] 普飞科特业务概况 - 打造中国专业的大票零担网络运营服务商 形成覆盖全国一 二 三级城市稳定 高效 经济的"门到门"全直达运输体系 [2] - 在全国拥有近210多个园区 14000多条专线线路 10000多家网点及三方门店 [2] 九识智能业务概况 - 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 在北京 新加坡 美国设有研发及运营中心 [3] - 拥有可规模化商业应用的L4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 提供全天候 低成本 无人化的自动驾驶产品 [3]
亨通光电: 亨通光电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12 18:21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99.84亿元,同比增长12.34%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9亿元,同比增长28.5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5.76亿元,同比增长26.74% [5] - 海洋能源领域在手订单约180亿元,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单约55亿元 [15][17] 核心业务发展 通信网络领域 - 光通信业务中标国内首条采用G.654.E光纤的数据中心直达骨干光缆项目 [8] - 400G光模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批量应用,800G产品通过领先交换机厂商测试 [9][10] - 全球海底光缆签约交付里程累计突破106,000公里 [17] - 收购德国j-fiber GmbH公司,加强特种光纤领域布局 [9] 能源互联领域 - 海上风电业务形成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格局 [10] - 中标国内外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包括申能海南、山东能源渤中等项目 [11] - 自主研发的66kV聚丙烯海缆实现首次工程应用 [11] - 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9]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18.95亿元,居行业前列 [30] - 累计发布国际国内标准457项,授权发明专利1417项 [30] - 成功开发32纤对海底通信中继器原型机和海底光缆 [33] - 突破小细径光纤和多芯光纤关键技术,实现海洋光通信容量提升 [34] 全球化布局 - 拥有海外产业基地12个,覆盖五大洲 [29] - 墨西哥光通信产业基地投产,完善拉丁美洲市场布局 [9] - 收购印尼PT Voksel公司89.66%股份,加强东南亚市场布局 [24][25] - 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总长度超过22,000公里,连接亚非欧 [21]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建成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世界灯塔工厂" [7] - 入选国家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8] - "基于5G+人工智能的精益数字化工厂"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名单 [7] - 推进企业算力部署,实现生产全面自动化、精确化 [7] 行业前景与战略规划 - 深海科技被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17] - 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 [55] - 持续布局新一代光纤通信,支持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建设 [8] - 聚焦"海洋强国"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 [15] ESG与可持续发展 - 设立ESG委员会,推动绿色制造和供应链管理 [27] - 新增2家国家绿色工厂,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28] - MSCI ESG评级提升1级,获EcoVadis快速进步奖 [29] - 拥有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绿色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 [47]
亨通光电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亨通光电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 年全年营收近 600 亿元,同比增长 25.96%;归母净利润 27.69 亿元,同比增长 28.57%;扣非净利润 25.76 亿元,同比增长 26.74%。2025 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扣非净利润增幅超 30%[2][3] - **业务板块及收入占比**:主要业务有光通信、海洋通信、智能电网、工业与新能源智能、海洋能源。2024 年光通信占 11%,智能电网约 40%,工业与新能源智能占 11%,海洋能源与通信从 7%提至 10%,盈利能力强,营收增长近 70%。预计 2025 年一季度光通信占比 11%-15%,智能电网约 40%,工业与新能源约 15%,海洋能源与通信约 10%[2][6][15] -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光通信**:受益于 5G、东数西算、AI 发展,海外市场潜力大。墨西哥生产基地投产,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成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世界灯塔工厂[2][7] - **智能电网**:与国家电网等合作,拓展综合能源业务,向特种电缆、轨道交通、新能源市场转型,为国内外项目提供电缆[2][8] - **新能源**:风电领域交付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机组,提供传输方案;保障全球海拔最高风电机组并网;工业机器人领域与头部企业合作;新能源汽车领域电缆和高压线束被主流主机厂采用[2][9] - **海洋通信**:具备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海底光缆交付里程突破 10.6 万公里,订单充足。参与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提升水下特种缆产能。PEACE 子跨洋通信网络系统新加坡延伸段商用[2][10] - **海洋能源**:2020 年以来持续中标国内外项目,新建深远海大型风机安装船投用,推进射阳一期产能提升及广东揭阳能源基地一期项目。2024 年海洋能源收入约 25 亿元,海底电缆业务占比超 90%,海工业务占比低拖累利润[4][11][27] - **融资和收购**:2024 年 7 月引入 10 家战略投资者,融资近 26 亿元;2023 年开始收购印尼上市公司,2024 年完成收购,持股 84.86%[4][12] - **股权激励及 ESG**:2025 年 1 月前回购 1416 万股,金额 1.56 亿元;实施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 2155 万股给 529 名核心骨干员工。ESG 方面新增两家国家绿色工厂等,两家子公司通过 SBTI 审核[13] - **订单情况**: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 55 亿元,预计 2025 - 2026 年交付;一季度末海洋通信在手订单提至 80 亿;PEACE 项目在手订单超 3 亿美元;Seacera 跨洋路段未完成订单收入约 3 亿美元[4][23][24][25][26] - **海洋通信业务** - **增长驱动力**:2000 年代及 2020 年前后建设的海底光缆更新换代,2023 - 2024 年 AI 发展带动跨洋通信系统建设需求[20] - **增长原因**:2024 年交付大订单项目,收入确认使业务收入增加[21] - **利润率及区域**:海洋通信和能源板块毛利率较高且提升,亚洲市场是主要贡献区域,建设量增长快[18] - **未来展望** - **海洋能源和通信**:希望 2025 年实现稳定增长,具体数据半年报更清晰[29] - **智能电网**:希望实现 10%以上增长,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 20%[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华海通信分拆上市计划因 2024 年底剥离智慧城市业务,运行时间短,待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推进[30] - 云南联通接入网资产处置待法院判决,不影响 2024 年业绩,源于 2019 年参与混改,2023 年底解除合作协议[33] - 公司各板块降本增效,2024 年毛利偏低业务收入增长拉低综合毛利率,未来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工业智能和智能电网板块毛利率有望提升[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