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

搜索文档
报告显示:深圳市42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599亿美元
新华财经· 2025-07-18 22:35
深圳独角兽企业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42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599亿美元,其中4家超级独角兽贡献56%估值 [1] - 13家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居首 [1] - 深圳独角兽企业集中在"硬科技"赛道,分布于集成电路(6家)、机器人(4家)等22个赛道 [1] - 前沿科技赛道企业比例为66.7% [1] 深圳独角兽企业全球化特征 - 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八成以上为全球化企业 [1] - 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工厂、搭建营销网络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场 [1] 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 - 13家新晋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智能网联)、荣耀(智能硬件)、元象XVERSE(VR/AR)、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杉川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礼鼎半导体(集成电路)、宏芯宇(集成电路)、创想三维(3D打印)、猿人科技(智能硬件)、拉普拉斯(清洁能源)、英飞源(清洁能源)、编程猫(互联网教育)和蕉内(网红爆品) [2] - 拉普拉斯为同年新晋并上市企业 [2] 深圳市政府支持政策 - 深圳2025年3月出台《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 - 构建从发掘培育到金融赋能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2] - 深圳拥有深交所等头部金融机构和超万亿规模的产业基金群 [2] - 未来将持续优化"政策+资本+人才"创新生态 [2]
长城战略咨询武文生:深圳独角兽企业领跑全国!新增第一!
凤凰网财经· 2025-07-18 11:40
深圳独角兽企业总体表现 - 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1212家,较上年增加11家,新晋135家,较上年减少10家 [2] - 中国独角兽企业372家,深圳占42家,总估值1599亿美元,平均估值37.1亿美元 [2] - 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13家,数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新晋总量的25% [2] - 深圳是"北上深广杭"中唯一独角兽数量大幅增加的城市 [2] 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及特点 - 深圳13家新晋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智能网联)、荣耀(智能硬件)、元象XVERSE(VR/AR)等,覆盖智能硬件、机器人、集成电路等赛道 [2] - 新晋企业占上年深圳独角兽总数的44%,其中拉普拉斯为同年新晋并上市企业 [2] - 2024年深圳上市毕业独角兽3家(晶泰科技、速腾聚创、拉普拉斯),超龄毕业5家 [2] 行业赛道分布 - 全球独角兽主要集中于金融科技(180家)、企业数字运营(124家)、数字医疗(84家)等五大赛道 [3] - 深圳独角兽分布在集成电路(6家)、机器人(4家)等22个赛道,前沿科技赛道占比66.7% [4] - 新晋2家超级独角兽荣耀与引望智能均为华为生态孵化 [4] 技术创新与融资 - 深圳独角兽企均拥有141件授权发明专利(北京74件、上海81件),发明申请151件,是京沪的近2倍 [4] - 2024年深圳10家独角兽新获融资,集中在机器人、VR/AR、智能网联等赛道 [4] 全球化发展 - 深圳42家独角兽中80%以上为全球化企业,通过海外工厂、营销网络拓展市场 [4] - 欣旺达动力在匈牙利建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厂,XREAL的AR设备海外营收占比超2/3 [4] 区域分布与估值 - 南山区独角兽20家(占比48%),总估值超700亿美元(贡献比45%) [5] - 福田区因拥有荣耀、货拉拉两家超级独角兽,总估值超490亿美元(贡献比31%) [5] - 宝安区7家,龙岗区6家,光明区2家,龙华区1家 [5]
“小块头”大能量中小企业秀创新
四川日报· 2025-06-29 04:55
四川中小企业创新成果 - 四川50家中小企业携"明星产品"和"高精尖"技术亮相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3] - 四川已培育1081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452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6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10位 [3] - 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总产值超3771亿元 [3] - 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3个,总产值超4488亿元 [3] 智能眼镜技术 - 四川影目科技展示自主研发的AI眼镜和AR眼镜 [3] - AI眼镜搭载DeepSeek、豆包等国产大模型,支持40种语言实时翻译 [3] - AR眼镜可将操作系统投影至镜片,通过戒指实现拍照、聊天、看剧等功能 [3] 脑机接口医疗设备 - 成都芯脑科技展示无线干电极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辅助诊断仪 [3] - 设备5分钟内可分析脑电信号判断孤独症风险,准确率超90% [3] - 公司是四川省脑机接口与人机交互装备链主企业 [3] - 公司承接"中国脑计划"国家2035重大项目 [3] 机器人技术展示 - 深圳安诺机器人展示AI机器人冰淇淋亭,50秒内完成点单制作 [3] - 迷你格斗机器人采用体感操控技术,动作同步延迟达毫秒级 [3] - 福建华隆机械展示七轴机器人,专为3D石雕工艺设计 [3][4] 虚拟现实技术 - 深圳位形空间科技展示《丝绸幻旅》沉浸式VR体验项目 [4] - 项目采用5G+VR技术实现虚拟世界交互体验 [4] - 公司在全国开设40多家门店,包括成都 [4] - 元宇宙主题项目吸引大量观众排队体验 [4]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6-26)
远峰电子· 2025-06-25 19:35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合力泰(+10.21%)、恒银科技(+10.04%)、大智慧(+10.03%)、京北方(+10.03%)、好上好(+10.02%)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汇金股份(+20.02%)、天利科技(+20.01%)、台基股份(+20.00%)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泰凌微(+20.01%)、财富趋势(+17.84%)、罗普特(+10.39%)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垂直应用软件(+4.92%)和SW军工电子Ⅲ(+3.02%)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晶瑞电子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切磨抛产线项目通过备案公示,将改造现有厂房并购置设备形成年产60万片的生产规模 [1] - Rokid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在蓝思科技湘潭基地下线,蓝思科技作为独家供应商提供核心精密组件及整机组装 [1] - 长川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1.32亿元,部分资金将投向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包括测试机和AOI设备等 [1] - 智汇芯联微电子完成战略融资,融资将用于5G-A蜂窝无源物联网芯片的研发、量产及市场拓展 [1] 公司公告 - 航天信息拟向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捐赠210万元帮扶资金 [3] - 北方华创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60元(含税)并转增3.5股,现金红利总额为566,592,349.04元(含税) [3] - 嘉和美康股东国寿成达累计减持1,375,856股 [3] - 鼎通科技子公司长沙研发中心注销手续已完成 [3] 海外新闻 - 2025Q1全球晶圆代工2.0市场营收达720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主要受AI与HPC芯片需求推动 [3] - LG Innotek成功开发并量产全球首创的移动用途半导体基板"铜柱(Cu-Post)"技术 [3] - Nordic Semiconductor收购云平台提供商Memfault,以结合其无线连接解决方案与云服务 [3] - 美光印度古吉拉特邦工厂一期项目推进至洁净室验证阶段,计划建设约50万平方英尺洁净室作为ATMP工厂 [3]
“前店后厂”,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成果落地798园区
新京报· 2025-06-20 22:56
产业发展模式 - 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与798·751园区采用"前店后厂"联动模式,产业园负责科技创新,798·751园区负责示范应用[3] - 该模式加速了新技术落地,让市民第一时间体验高科技成果[1] 企业入驻与产业集聚 - 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已吸引270余家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度高达97%[1][4] - 入驻企业包括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企业覆盖从底层技术研发到上层应用创新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4]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园区每年开展"XR加速器"活动,帮助AR、VR企业对接场景应用需求单位,促进创新成果落地[3] - "XR加速器"邀请技术专家、教授指导企业研发项目,以贴近市场需求[3] - 2025年园区将建成算力集群、云算力平台、AI数据治理大模型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4][5] 文旅项目表现 - "798超维视界·VR院线"项目自5月1日开放以来,客流量已突破1万人次[3] - 项目团队从全国200多个VR项目中精选8部影片,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3]
哪吒等文化IP“破壁”VR困局,以5D+VR文化剧场重构商业想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8:50
VR行业现状与挑战 - VR设备长期面临"专业用户看不上,普通用户不愿买"的困境,陷入用户与内容互为制约的恶性循环 [1] - 用户体验差表现为画面模糊、设备笨重、眩晕感强,国内VR月活用户仅30万量级(截至2024年) [1][2] - 技术短板包括算力不足导致实时渲染效果差,内容缺失与断点问题突出 [2] 商业模式与市场特征 - 国内VR/AR企业主要依赖B端和G端客户,抗风险能力较弱 [3] - 90后/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推动体验式消费需求增长,强调"能共情、可沉浸、有互动"的内容 [1][3] - 传统VR内容由IT团队开发,侧重功能而非艺术性 [3] 内容创新与突围路径 - 行业提出"VR出路在内容"理念,通过文化IP打造"可穿越的文化剧场",如《哪吒5D VR》项目融合5D全息与VR大空间交互技术 [1][3][4] - 文化剧场模式优势:降低获客成本(IP自带流量)、提升复购率(剧情迭代+积分社交体系) [4] - 应用场景拓展案例:酒店宴会厅改造为"宴会+文旅"混合空间,实现资源复用与客流导入 [5] 市场规模与商业实践 - 中国沉浸式产业规模预计2026年达2500亿元,"文旅+科技"为增长引擎 [5] - 石代科技计划全国开设200-300家门店,采用550平方米轻改造模式(低成本装修+毫米级定位技术)实现规模化 [5] - 5D VR技术通过超级IP联动(如哪吒、阿凡达)创造沉浸式文旅新亮点 [4][5]
AI赋能 消费焕新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在消费世界探索成为更懂人的智能助手,中国制造业具备智能化变革实力,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变革,年轻群体推动消费新场景,人工智能助力消费品工业焕新及中国制造转型 [1][2][5][7]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应用 智能汽车 - 汽车智能座驾发生变化,人在座舱说话表达体验感受,大模型理解后形成任务清单调动车上单元执行,想象空间无边界 [1] 数控机床 - 数控机床因智能数控系统软硬件搭配有自主学习能力,从执行者变思考者,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推动多领域智能化变革 [1][2] 宠物用品 - 智能宠物用品探索解决宠物主出差痛点问题 [3] 运动装备 - 智能运动手表监测身体指标,AR智能眼镜针对不同运动场景迭代升级,能定制训练计划并实现交互 [3] 文旅领域 - 景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文旅消费新可能,如江苏景区虚实结合体验、多地景区“AI玩法”及上海将举办VR艺术大展和项目 [3] 中国制造业现状 - 中国制造规模保持全球第一,2010 - 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升至34%,实现全产业链全覆盖,4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2] 消费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 - 服务性消费占比上升,交通、教育等领域需求增长显著,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消费偏好转向情绪价值和质价比,健康与数字消费理念渗透各年龄段 [5] 消费者需求趋势 - 情绪价值、质价比及可持续消费成核心诉求 [5] 年轻群体消费特点 投资领域 - 年轻人舍得投资领域依次为体验消费、个人成长、生活方式、兴趣爱好 [5] 消费偏好 - 年轻人为情绪和快乐付费,追求体验至上,智能家电成交额倍增,3D真人手办受青睐 [6] 对消费市场影响 - 年轻人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升级、追求个性,给消费市场带来机会与挑战,未来消费市场将成情感交流和文化创造平台 [6] 未来发展趋势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人机协作消费生态加速重塑,助力中国制造转型 [7]
融合航天科幻+文明瑰宝+商业场景,“华夏漫游+”正式发布
华夏时报· 2025-04-28 18:38
行业趋势 - 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1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8% 中国市场是核心增长极 [4] - 科技赋能实体商业发展成为提升数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 运用前沿新技术可带来新商业场景 [12] - AR/VR技术打破现实与虚拟边界 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是文化传承与商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7] 战略发布 - "华夏漫游+"战略由华夏城市发展研究院等12家机构联合发布 采用"航天科幻+文明瑰宝+商业场景"融合创新模式 [5] - 战略以"太空文明+在地文化"双引擎驱动 通过数字化手段 AI文物活化 元宇宙消费空间构建科技-文化-商业闭环生态 [5] - 战略包含航天科幻与文明瑰宝两大主题 涉及探月计划展 低空科技展 古代文明重现 文物互动等细分场景 [9] 技术应用 - 采用AR技术虚拟还原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兵马俑等文明瑰宝 用户可观看壁画绘制过程并参与互动剧情 [9] - 开发博物馆文物AR互动应用 支持用户拆解组装青铜器等操作 结合传统节日举办AR文化庆典活动 [12] - 人民VR提供领先VR/AR技术支持 航天文创联合体负责内容创意 商业场所提供落地场景 [12] 市场定位 - 项目连接科技 文化与商业 打造城市文旅消费新范式 满足用户穿越时空体验古建筑与虚拟角色互动的需求 [2][5] - 航天科幻主题包含航天黑科技材料展示与太空美食研学 文明瑰宝主题侧重历史文化故事深度挖掘 [9] - 商业场景升级通过航天科普 文化节日等创新形式为购物中心 景区注入新消费活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