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基金

搜索文档
别看行情很热,但赚钱并不容易
雪球· 2025-09-22 15:58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马哈投资 ,作者我叫大马哈 大马哈投资 . 雪球2021年度基金影响力账号,做专业靠谱有深度的基金研究 如果再说这一轮牛市给我们带来的获得感,我想可能没大家想象得那么强。去年九月底的"闪电牛"让很多投资者处于猝不及防的状态,大家要么 事前仓位没那么重,要么刚刚回本。而今年以来在6月底之前,尽管有政策的托底,但很多指数年内的收益基本为负的。换言之,除非大家在 去年 9月底的那几个交易日 以及 最近两个月 时刻在场,否则大家的投资回报难言乐观;更别提期间反复出现的行业轮动了,如果没踏准节奏,投资回 报可能得再打一次折扣。 面对行至中途的牛市,很多没从中赚到钱的投资者变得愈发焦虑,那么接下来该如何配置才好呢?今天我结合自己过往的一些体会聊聊自己的感受 吧: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大马哈投资 来源:雪球 尽管最近A股遭遇短暂的调整,但市场热度依旧,行情此起彼伏。市场热点的频繁切换,让很多投资者感慨到在牛市中赚钱的不易。 从去年9月24日的市场底部至今,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分别上涨 91.65% 和 9 ...
【博道基金】指数+油站 | 一文看懂指数增强和ETF、主动基金的区别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45
指数增强基金与ETF的比较 - 指数增强基金采用量化多因子模型等选股策略,而ETF采用被动策略以复制指数成分股 [4] - 指数增强基金的长期收益来源为指数收益加上超额收益,ETF的长期收益来源仅为指数收益 [4] - ETF的核心目标是紧密跟踪指数,其优势在于种类丰富、费用低廉和交易灵活,适合交易型策略 [5] - 指数增强基金的目标是战胜指数,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以获取超额收益,更适合长期持有的配置型投资者 [5] 指数增强基金与主动基金的比较 - 指数增强基金依赖量化模型选股且持股相对分散,主动基金依赖基金经理深度调研后精选个股且持股相对集中 [7] - 指数增强基金因分散化选股使其超额收益波动性相对较小,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波动性与基金经理能力圈高度相关,波动相对较大 [7] - 主动基金可能捕捉到极高的阿尔法,但业绩波动较大且同类基金首尾差异大,选到优秀稳定基金的难度高 [8] - 指数增强基金投资风格明确且追踪指数,无需耗费大量时间考察基金经理风格,其产品业绩首尾差异相较于主动基金更小,减少了选错的机会成本 [8] 不同产品的适用场景总结 - 追求极致交易灵活性和较低成本的投资者,ETF是不错的投资工具 [9] - 十分认可某位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和方向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主动基金 [9] - 希望产品风格清晰、策略透明,同时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者,指数增强基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9]
Here’s how many Americans actually have $1M by the time they retire — and the 3 big moves they made. Are you on track?
Yahoo Finance· 2025-09-20 23:00
退休储蓄目标认知 - 多数美国人认为需要126万美元才能负担退休生活[1] - 实际仅有46%的美国家庭在退休账户中拥有超过100万美元[1] 退休储蓄现状分析 - 美国家庭退休储蓄中位数仅为88,000美元[2] - 55-64岁年龄层中有92%的人退休账户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2] 储蓄策略建议 - 2025年中期美国个人储蓄率仅为47% 即每20美元可支配收入中储蓄不足1美元[4] - 建议将月度储蓄率提高至至少10%以增加百万美元退休目标达成概率[4] 投资工具优化 - 需最大化利用401(k)和罗斯IRA等节税储蓄计划[5] - 建议通过在线平台实现储蓄自动化以保持进度[5] 投资策略趋势 - 被动投资低成本指数基金已成为主流[6] - 过去九年被动指数基金资金流入持续超越主动基金[6]
股票基金高估还是低估,应该怎么判断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17 21:57
指数基金投资策略 - 在低估区域进行定投可降低平均成本 待市场行情好转时收益将提升 [2] - 指数增强基金约80%资产投资于指数成分股 20%用于增强操作 主要持仓跟随指数走势 可参考对应指数估值 [3] 主动基金估值方法 - 主动基金持仓透明度较低 仅能通过季报了解持股情况 [4] - 可通过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或擅长行业主题进行估值参考 如价值风格基金参考价值指数 重仓医药股基金参考医药指数 [5][6] - 部分主动基金设有业绩基准指数 新规要求基金经理业绩不达标可能扣薪 未来业绩基准将更贴近实际投资方向 [7] 主动优选组合管理 - 组合包含成长/价值/均衡等多风格基金 分散配置不同行业 整体估值难度低于单只主动基金 [7] - 采用星级评价体系进行投资决策 4-5星为可投资阶段 3星左右市场无低估品种时执行止盈操作 [8] - 可通过指定渠道查看主动优选组合详细介绍 [9]
[9月3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波动;股票基金如何判断估值;增量版指数估值表已上线)
银行螺丝钉· 2025-09-03 22:01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下跌 收盘处于4 3星级水平[1]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 其中小盘股波动更大[2] - 科创50指数在前两周上涨至高估后出现回调 目前仍处于高估位置[4][5] - 港股波动较A股小 港股红利表现相对坚挺[7][8] 全球市场影响 - 全球股票市场近期出现波动 间接影响A股和港股市场[9] - 上周全球股票市场下跌 欧洲市场大幅下跌 而A股上涨[10] - 本周全球市场继续下跌 港股微涨 A股略微下跌[11] - 人民币资产因估值优势 今年波动幅度小于海外市场[12][13] 指数基金估值方法 - 指数基金估值可参考每日发布的指数估值表 绿色为低估 黄色为正常 红色为高估[15][17][18] - 低估是一个范围而非具体点位 在低估区域定投可使平均成本处于低位[19][20][23] - 指数增强基金80%投资成分股 20%进行增强操作 其估值可参考对应指数[26][27] 主动基金估值挑战 - 主动基金因持仓不透明 估值较为困难 只能通过季报了解持股情况[28] - 可通过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或业绩基准指数作为估值参考[29][32] - 主动优选组合包含多风格多行业基金 可参考市场整体星级进行投资决策[39][40] - 4-5星级时可投资主动优选组合 3星级左右时考虑止盈操作[41] 估值工具更新 - 小程序推出增量版百分位估值表 新增宽基/策略/行业/主题/全球五大分类[43] - 支持查看指数历史估值走势并直接购买对应指数基金[43] - 估值表显示沪港深红利低波盈利收益率10 22% 市盈率9 78倍[47] - 科创50市盈率达101 62倍 市净率6 47倍 处于高估区间[47] 债券市场参考 - 债券估值表显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 76% 30年期国债收益率2 09%[52] - 中债-新综合指数修正久期5 87年 到期收益率1 97%[52] -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 22%[52]
每日钉一下(挑选基金经理时,如何挑选老将?)
银行螺丝钉· 2025-09-03 22:01
基金投资适合性 - 基金是非常适合普通人的投资品种 [2] 新手基金选择 - 关注从业多年且经历多轮牛熊市的基金经理老将 [6] - 老将需具备长期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历史业绩 [7][8] - 从业时间需至少覆盖一轮完整牛熊市(如10年)以验证收益率真实性 [9] - 需有管理过大资金(至少20亿以上)的经验以应对不同市场行情 [10] 投资者教育资源 - 提供限时免费的基金投资入门课程帮助新手从零学习 [2] - 课程配套笔记与思维导图以提升学习效率 [2]
每日钉一下(组合投资主动基金,有这三大优势)
银行螺丝钉· 2025-09-02 21:18
基金定投策略 - 基金定投适合懒人投资 需制定计划并准备 包含4种方法和止盈策略 [2] - 提供《基金定投指南》免费课程 含笔记和思维导图辅助学习 [3] 主动基金组合投资优势 - 组合投资主动基金比单独投资更稳妥 减少个人风险 [6][7] - 通过构建基金池储备优秀基金经理 降低因人员变更导致的策略变动风险 [8] - 分散配置多种投资风格和行业 降低A股风格轮动带来的波动风险 [9][10][11] - 组合投资提供三大收益来源:股票市场整体收益 基金选股收益 基金经理选择收益 [12] - 运用分散配置和再平衡策略可增厚收益 实现"1+1>2"效果 [12]
牛市来了,该如何优化持仓?
雪球· 2025-08-29 21:01
核心观点 - 市场情绪好转但投资者焦虑情绪加剧 建议保持理性并渐进优化投资组合而非激进调整 [4] - 长期来看主动偏股基金相对沪深300年化超额收益仅1.49% 短期超高收益不可持续且伴随高风险 [5] - 通过阶梯式提升风险偏好(如债基升级、红利策略优化、宽基指数调整等)平衡收益与风险 [9][10][13][15][19][22] 债券持仓优化 - 纯债基金可转换为含转债仓位的一级债基(权益仓位接近零) [13] - 一级债基可转换为含权益仓位的二级债基 [13] - 低波动固收+产品可转换为中高波动固收+产品 [13] 红利持仓优化 - 传统红利指数或红利低波指数在牛市中表现滞后 建议升级为红利质量指数或自由现金流指数 [15] - 红利质量全收益指数(921468)年内收益11.83% 中证红利质量全收益指数(932315CNY010)收益6.49% [16] - 自由现金流指数年内上涨4.61%(优于中证红利的4.51%)且不含银行股 银行板块同期涨幅16.96% [16] - 可替代选择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如姜诚、徐彦等) 其对估值容忍度高于纯红利指数 [17] 宽基指数优化 - 上证指数或沪深300可转换为行业更均衡、成长行业占比更高的中证A500 [19] - 中证A500可进一步选择对标偏股基金指数的指数增强产品 [20] - 创业板指/科创50可升级为创业50ETF、创业板成长ETF或科创成长50ETF以增强弹性 [20] - 通过市值下沉提升进攻性(如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微盘股) [20] 主动基金优化 - 风格转换路径:深度价值→均衡偏价值→均衡偏成长→成长型 [22] - 成长风格基金内部可轮动 卖出短期涨幅较大品种并买入滞涨品种 [23] - 举例:在当前时点将姜诚(深度价值)置换为田瑀(更进取风格) [23] 长期投资视角 - 2007年至今纯债基金指数(无权益仓位)长期回报与沪深300接近且投资体验更优 [9] - 重点在于长期留在市场并坚持有效策略 而非追逐短期波动 [9]
每日钉一下(一家好的基金公司,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银行螺丝钉· 2025-08-22 21:55
美元债券基金投资 - 美元债券基金是多元化配置资金的重要一环 覆盖人民币资产和外币资产 同时覆盖股票资产和债券类资产 [2] - 提供限时免费福利课程 系统性介绍美元债券基金投资知识 包含课程笔记和思维导图辅助学习 [2] 优质基金公司特点 - 挑选主动基金时基金公司是首要考虑因素 因基金经理投资收益离不开公司支持 且实力雄厚的公司具备更完善人才梯队 [5][6] - 稳定治理结构是基金公司核心特点之一 管理能力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7] - 完善人才梯队包含老将 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层级 其中老将从业多年且经历多轮牛熊市 是主动基金投资的重点关注对象 [8][9]
平台时代已至 “选基金就是选人”迎来新解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37
行业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过去27年以"选基金就是选人"为核心理念,但这一理念正面临被动投资崛起的挑战 [1] - ETF规模截至7月末突破4.5万亿元,年内有望突破5万亿元,对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形成直接挑战 [1] - 行业从依赖个体的"明星时代"转向依托体系的"平台时代",证监会5月印发《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团队制管理模式 [2] 主动基金应对策略 - 部分主动基金转型为聚焦单一赛道的类工具化产品,例如创新药赛道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超70%,超过同类指数基金 [1] - 基金经理批量离职成常态,年内发生近3000条变更事项,包括鲍无可、周海栋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1][2] 平台化转型实践 - 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成为新趋势,可突破个人能力圈限制、保障运作稳定性,避免因离职导致业绩突变 [3] - 中欧基金通过工业化理念实现投研专业化分工,天弘基金构建"流程化+平台化+智能化"投研体系,降低对个人能力的依赖 [3] - 行业共识认为传统"手工作坊"模式已过时,平台式基金公司成为主流选择 [3] 投资者策略演变 - 投资者选择标准从押注单一基金经理转向综合考量基金公司投研实力、风控机制和治理结构 [4] - "选人"理念升级为选团队、选平台、选机制的新思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