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用车座椅总成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密集获得项目定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00:06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与下游车企正转变为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行业进入“深度协同”时代 [1]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对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 - 行业价值重心将从传统机械部件转移至电池、电驱、智能座舱等“增量部件” [3] 项目定点概况 - 近一个月以来已有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获得车企项目定点,企业增长活力持续迸发 [1] - 项目定点能够降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订单波动风险,提升营收增加的确定性 [2] - 项目定点代表企业获得主流车企认可,有助于提升行业知名度,进而获得更多客户 [2] 具体公司案例 - 浙江天成自控子公司获得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预计2026年3月开始量产,项目周期5年,预计配套乘用车总量48万辆 [1] - 华达汽车科技及子公司近日获得23个项目定点,涵盖车身零部件、电池箱托盘等产品,项目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预计达29亿元 [1] - 星源卓镁获得国内某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定点,将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未来4年销售总金额约20.21亿元人民币 [2] - 均胜电子子公司新获客户项目定点,将为客户全球开发并提供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车载多联屏等智能电动化产品 [2] - 浙江金固收到德国全球龙头车企定点,将为其欧洲产新能源车型开发阿凡达低碳车轮产品,标志其产品正式打开欧洲本土市场 [3] 产品与技术重点 - 在近期项目定点中,新能源相关产品占据主流 [2] - 相关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通过深耕细分领域或培养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以提升竞争力 [3]
天成自控子公司获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通知
智通财经· 2025-11-10 19:27
项目定点通知核心信息 - 全资子公司安徽天成自控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获得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供应商资格 [1] - 项目预计于2026年3月开始量产,生命周期为5年,周期内预计配套乘用车总量为48万辆 [1] 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 此次合作标志着客户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认可 [1] - 是公司在乘用车市场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表现,有利于巩固与提升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影响力 [1] - 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市场份额,对公司稳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乘用车座椅市场 [1] -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乘用车座椅业务上的布局 [1]
天成自控(603085.SH)子公司获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通知
智通财经· 2025-11-10 18:44
项目定点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天成自控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获得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通知 [1] - 项目预计于2026年3月开始量产 生命周期为5年 [1] - 项目周期内预计配套乘用车总量为48万辆 [1] 业务与市场影响 - 此次合作标志着客户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认可 [1] - 项目定点是公司在乘用车市场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表现 有利于巩固与提升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影响力 [1] - 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市场份额 对公司稳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乘用车座椅市场 [1] -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乘用车座椅业务上的布局 [1]
天成自控:子公司安徽天成收到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的定点通知
新浪财经· 2025-11-10 17:41
【天成自控:子公司安徽天成收到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的定点通知】智通财经11月 10日电,天成自控(603085.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天成自控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收到国内某知 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的定点通知,安徽天成被确定为该客户某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的定点供 应商。项目预计2026年3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项目周期内配套乘用车总量为48万辆。 转自:智通财经 ...
天成自控:子公司安徽天成获客户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新浪财经· 2025-11-10 17:41
天成自控公告,全资子公司安徽天成自控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 成项目的定点通知,预计2026年3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配套乘用车总量为48万辆。 ...
新泉股份 | 2025Q3:收入同比增长 剑指全球内外饰龙头【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1-02 16:45
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14.1亿元,同比增长18.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降13.1% [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9.5亿元,同比增长14.9%,环比增长0.4%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下降27.1%,环比下降4.1% [2][3]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6%,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5.0%,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3]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客户特斯拉销量同比增长7.4%、吉利销量同比增长52.0%、小米销量同比增长166.0% [3]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幅较低主要因重点客户理想销量环比下降16.1% [3] 费用支出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0.6% [3]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至5.3% [3]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4.2% [3]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0.6% [3]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客户,进入特斯拉供应体系,并拓展理想、比亚迪、吉利、长城、极氪等新客户 [4] - 公司产品从内饰件拓展至外饰件,并于2025年3月19日公告收购安徽瑞琪70%股权,进入乘用车座椅总成领域,单车配套价值有望过万元 [4] - 公司于2025年10月30日公告出资1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新泉智能机器人,战略布局智能机器人相关部件领域 [4] 全球化产能布局 - 公司在马来西亚、墨西哥工厂基础上,于2023年11月公告加码布局斯洛伐克工厂,海外产能已辐射东南亚、北美及欧洲地区 [5] - 2024年3月公司增资斯洛伐克新泉并设立新泉美国集团及新泉(德克萨斯),2025年4月再次公告增资斯洛伐克新泉,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5]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160.71亿元,2026年为193.15亿元,2027年为229.71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28亿元,2026年为13.28亿元,2027年为16.40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为2.02元,2026年为2.60元,2027年为3.22元 [5]
新泉股份(603179):系列点评九:2025Q3收入同比增长,剑指全球内外饰龙头
民生证券· 2025-10-31 17:3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泉股份的投资评级为“推荐” [4][6]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新泉股份凭借“新势力+自主品牌供应链+全球化布局”,剑指全球内饰龙头 [4] - 公司积极拥抱新能源,逐步拓展特斯拉、理想等新势力客户,积极建设产能辐射东南亚、北美、欧洲地区,有望凭借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实现全球市占率的加速提升 [4] - 看好公司业务加速突破及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驱动利润率提升 [4]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14.1亿元,同比+18.8%;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13.1% [1] - 2025Q3单季度营收39.5亿元,同比+14.9%,环比+0.4%;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27.1%,环比-4.1% [1] - 2025Q3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系重点客户特斯拉销量同比+7.4%、吉利销量同比+52.0%、小米销量同比+166.0% [2] - 2025Q3毛利率为15.6%,同比-5.7个百分点,环比-1.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5.0%,同比-3.0个百分点,环比-0.2个百分点,净利率承压主要系客户年降压力较大 [2] - 2025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1.3/+1.3/-0.1/-0.8个百分点至0.6%/5.3%/4.2%/0.6%,费用率维稳 [2]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客户拓展:公司积极拥抱新能源,进入特斯拉供应体系,同时拓展理想、比亚迪、吉利、长城、极氪等新客户 [3] - 产品拓展:公司从内饰件拓展到外饰件,并于2025年3月公告收购安徽瑞琪70%股权、进入乘用车座椅总成领域,单车配套价值有望过万元 [3] - 领域拓展:2025年10月公告出资1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新泉智能机器人,战略布局机器人领域 [3] - 全球化布局:公司在马来西亚、墨西哥工厂基础上,加码布局斯洛伐克工厂,海外产能已辐射至东南亚、北美及欧洲地区;2024年3月增资斯洛伐克新泉并设立新泉美国集团及新泉(德克萨斯),2025年4月再次公告增资斯洛伐克新泉,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60.71/193.15/229.7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28/13.28/16.40亿元 [4] - 对应每股收益(EPS)为2.02/2.60/3.22元,以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77.06元/股计算,市盈率(PE)分别为38/30/24倍 [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为18.30%,净利润率为6.40%,随后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19.00%和7.14% [9][10]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15.41%回升至2027年的17.53% [9][10]
大额订单不断 卡位机器人赛道 汽车零部件业发展势头向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5
行业景气度 - 8月以来超过20家A股汽车零部件公司披露来自国内外主流主机厂的重要定点订单 彰显中国供应链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强劲竞争力 [1] -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不断提高 降低成本并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1] - 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定点订单成为景气度最直接晴雨表 [2] 具体订单案例 - 天成自控收到国内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 项目周期3年配套总量54万辆 [2] - 东软集团获得国内知名大型汽车厂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定点 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起量产 生命周期约4年涉及总金额56亿元 [2] - 均胜电子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提供中央计算单元等产品 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2027年起量产 [3] - 豪恩汽电收到某全球汽车品牌ADAS摄像感知系统和雷达系统定点 生命周期5年总营业额约24.77亿元 预计2026年4月开始量产 [3] - 立中集团子公司收到国际知名豪华车企铝合金车轮项目定点 预计2027年7月开始量产 生命周期10年销售金额约58亿元 [3] 技术拓展与第二增长曲线 - 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精密加工、电机电控、传感器等领域技术积淀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 [1] -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全域控制器及能源管理产品 2025年以来已向智元机器人等合作伙伴完成送样 [5] - 金固股份为智元机器人开发阿凡达铌微合金机器人结构件 样品性能指标通过第三方测试 有望年内实现量产 [5] - 浙江荣泰通过收购股权快速进入精密传动、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 产业发展优势 - 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积淀包括精密制造、智能电控、机电一体化协同优势及扎实客户生态 [4] - 规模化优势可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梦想加速实现 帮助机器人产业实现规模化降本 [6] - 传统业务巩固与新兴赛道布局构成"双轮驱动"发展势头 推动企业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高端智能制造平台跃迁 [6]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收到客户项目定点通知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3:36
项目概况 - 公司获得国内某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2] - 项目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 生命周期3年 配套乘用车总量54万辆 [2] 业务影响 - 项目定点体现客户对公司创新能力 研发能力 产品质量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认可 [3] - 合作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影响力 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 - 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涵盖整椅及座椅骨架 滑轨 调角器 增高泵 电机等核心机构件 [3] 市场拓展 - 此次合作是公司在乘用车市场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表现 [3] - 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乘用车座椅市场 加强业务布局 [3] - 服务经验积累和客户资源提升有利于扩大在乘用车座椅领域的竞争力 [3]
天成自控年内多次获乘用车座椅相关项目定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00:09
项目定点与订单情况 - 公司获得国内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 项目生命周期3年配套总量54万辆[1] - 3月28日获得知名合资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核心零部件项目定点 生命周期配套总量43.35万辆 预计2025年12月量产[1] - 6月5日获得国内头部车企两个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合计配套总量21.58万辆 分别于9月和10月启动量产[1] 子公司项目进展 - 全资子公司郑州天成6月4日获得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项目周期配套总量7.56万辆[2] - 全资子公司武汉天成7月11日获得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4月量产 生命周期5年总金额8.28亿元[2] - 武汉天成9月初获得乘用车改款项目座椅总成定点 预计2026年4月量产 生命周期3年配套总量15.3万辆[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6亿元 同比增长31.4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27.09万元 同比增长47.55%[2] - 乘用车座椅业务订单增加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2] 产能布局与建设 - 公司在郑州、宁德、天台拥有成熟生产基地 武汉、滁州、济南生产基地加速建设中[3] - 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8.92亿元 重点投入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3] - 产能布局为海内外订单交付提供保障 同步推进国内外产能建设[3] 行业机遇与竞争优势 - 乘用车市场规模扩大对座椅舒适性、智能化、轻量化提出更高要求[3] - 公司具备技术积累与产能布局优势 订单+产能协同发力巩固行业竞争力[3] - 连续项目定点反映公司在技术实力、响应速度和成本控制三方面的综合优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