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AI带来史无前例“电力牛市”! 高盛“6P法则”揭示AI时代的电力财富密码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9:28
文章核心观点 - AI和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将驱动电力需求空前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较2023年大幅扩张175%,相当于增加一个全球前十耗电大国的负荷 [1] - 高盛认为AI的尽头是电力,这将为电力股带来超级牛市行情,并建议投资者围绕可靠性、可获得性、效率三条主线,依据6P框架进行投资 [1][3] AI与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测 - 高盛将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含AI及非AI)电力需求增长预测上调至较2023年水平增加175%,高于先前预测的165% [1][4]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日本目前的总用电量 [2] - 聚焦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四倍以上 [2] 投资策略与框架 - 投资策略围绕可靠性、可获得性、效率三条主轴,自上而下配置电力供应链 [1][3] - 采用6P框架分析市场驱动与约束:Pervasiveness(AI普及)、Productivity(效率)、Prices(电价)、Policy(政策)、Parts(设备)、People(劳动力) [4] - 具体在四大核心赛道进行分层级配置:发电与燃料侧、电力设备与系统集成、工程EPC/输配电施工、冷却与效率/需求侧管理 [3][12] 电力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 尽管服务器能效提升,但受杰文斯悖论影响,AI的普及与渗透导致电力总需求仍将持续攀升 [4] - 大规模AI推理阶段能效提升,但总需求弹性高 [4] 发电侧与能源结构展望 - 为满足数据中心负荷,高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需新增约82吉瓦发电装机容量,高于此前预期的72吉瓦 [11] - 预计美国为数据中心服务的新增发电构成中,天然气调峰占51%、太阳能发电系统占27%、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占12%、风电系统占9% [11] 成本与政策影响 - 基于绿电可靠性溢价的美国低碳成本均值约40美元/兆瓦时,IRA政策激励淡出后可能升至48美元/兆瓦时 [7] - 在科技巨头强劲自由现金流背景下,电价成本上涨对EBITDA/投资资本回报率影响低于1个百分点 [7] - 短期电网容量建设节奏不变,全美电力行业有抢装并网趋势以锁定激励,许可与选址是关键的非价格约束 [10] 设备供给与劳动力市场 - 劳动力缺口是重大风险,预计美国到2030年电力相关新增岗位约30万,输配电领域另需约21万,欧洲需电力岗位约25万 [10] - 高盛预计至2030年美国电网累计资本开支约7900亿美元,高于此前预期的7800亿美元,其中约67%投向输配电/配网强化 [10] 具体投资标的建议 - 上游燃料/供电与公用事业建议布局NextEra Energy、Kinder Morgan、EQT等,受益于快速并网和与科技公司签订长期购电协议的能力 [12] - 电力设备与系统集成建议布局施耐德电气、西门子、伊顿等,受益于科技巨头资本开支的高弹性 [3][12] - 工程EPC/输配电施工建议布局Quanta、MYR、Primoris等输电工程承包商和配网升级公司 [13] - 冷却与效率/需求侧管理建议布局Vertiv、开利、特灵科技等聚焦液冷、余热回收、能效提升解决方案的公司 [13]
专访德意志银行刘佳:港股科技股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37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胡慧茵 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亚太股市尤其是科技板块再迎利好。 9月19日,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相对低息的环境中,预计亚太股市将迎来更多欧美资金的流入,亚洲的高成长科技板块的股票将更有 上涨潜力。 但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放缓迹象,通胀率有上行趋势,亚洲部分经济体在近期也因出口放 缓,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美国的对外关税政策仍有不确定性,这些都是未来6-12个月的风险因素。 今年港股表现尤为亮眼,截至9月19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大涨32.33%,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暴涨 40.87%。 在刘佳看来,港股科技股正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股票,尤其是在半导体设计制造 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都有较好的上涨潜力。对于在港股上市的电动车、电池等领域的中国高科 (600730)技制造业公司而言,利率下降环境预计也有利于其股票价值重估。 《21世纪》:美联储开启连续降息,如何影响亚太股市走向?日韩股市和东南亚股市是否会呈分化? 刘佳: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放缓,美联储在本月开启降息周期,我们预计美联储在未来12个月 ...
印媒:印度应与中国携手向前
环球网资讯· 2025-09-16 07:10
文章核心观点 - 印度应在能源、交通和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与中国合作,以加速其自身发展目标 [1][2][3] 能源行业 - 中国发电量达到美国发电量的2.5倍,并计划每年新增相当于整个德国的发电量 [1] - 中国通过清洁电力赢得电力竞赛,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供应链排名中重新夺回第一,得益于较低的商业电价和雄厚的制造实力 [1] - 印度应大力发展国内太阳能发电和储能产业,并与中国进行资本支出合作以实现上游产品生产本地化,缩短走向大规模生产的时间 [2] 交通行业 -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近2/3 [1] - 电动汽车占据中国国内汽车月销量的半壁江山,全球最畅销的10个电动汽车品牌中有6个为中国品牌 [1] - 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巨头纷纷在海外建厂,印度需通过本地化和知识产权护栏参与承接这些产能的竞争 [2] 人工智能行业 - 美国在尖端前沿模型方面领先,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天平倾斜将取决于计算所需的能源、数据、监管和需求,而不仅取决于模型基准 [1] - 中国已解决为人工智能运行提供能源的问题,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2] -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是通过清洁能源为开源人工智能提供动力并聚焦于各种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应用将在计算成本低、数据充足且监管支持快速部署的地方流行 [2] 印度合作策略 - 印度的增长策略依赖于大规模能源、出口市场以及获得前沿技术,而中国在这三项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2] - 印度应继续以“多边结盟”为战略特色,但在推进自身实现目标的领域应与中国携手前行 [3]
德勤、港大联合发布:AI应用普及但深度不足 乐观情绪推动新一轮投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23:02
合作成立AI实验室 - 德勤中国与香港大学签署协议成立AI实验室 定位为产学研平台 结合德勤跨行业转型专长与港大世界级学术研究[1] - 实验室将通过联合研究、行业交流及共同开发AI应用案例 加速香港人工智能商业化进程[1] - 实验室将推动尖端创新 提供AI实际应用解决方案 培育具道德操守的领袖[1] 人工智能采用现状 - 调查显示69%企业处于AI试验或早期采用阶段 收益主要局限于团队层面效率提升[2] - 仅23%企业进入AI营运或规模化部署阶段 对公司损益带来可衡量成效[2] - 约30%企业启动AI项目时预期获得双位数增长回报 另30%视初期项目为策略性投资而非盈利导向[2] AI应用挑战与投资趋势 - 近半数受访者表示AI应用结果低于预期 仅10%超出预期 主要由于成效衡量不足和商业预期过于乐观[3] - 50%受访者认为组织与文化问题是主要障碍 47%提到执行困难 39%关注数据质量及整合等技术问题[3] -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 近三分之一企业计划将AI投资预算增加逾25%[3] - 高管预期AI短期业务价值将从10%-30%提升至五年内的20%-50%[3]
联想控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累计投资AI企业已超270家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0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2815.89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44% [1] - 产业运营板块收入2791.41亿元 同比增长21%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联想集团三大业务均实现同比双位数收入增长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至85.13亿元 创半年历史新高 [1] - 上半年累计投资超50个科技项目 [1] 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 重点投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1] - 累计投资AI企业超270家 为AI投资领域体系最完整、企业数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投资机构之一 [1] - 致力于构建AI+应用生态圈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1]
德国加强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
搜狐财经· 2025-08-28 07:16
投资规模与参与企业 - 德国政府与商界代表共同发布大规模投资倡议 承诺到2028年投资6310亿欧元 这是德国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投资计划之一 [1] - 倡议由西门子 德意志银行发起 包括宝马 奔驰 大众 安联 空客 英伟达等61家企业和投资公司参与 [1] - 投资包含此前已公布项目和超过1000亿欧元新增投资 未来3年内用于新建工厂 科研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 [1] 投资领域与战略方向 - 德国计划在数字化升级 关键产业链重构方面加大投入 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及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 [2] - 战略性产业投资旨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改善国内经济结构 提升德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 [2] - 政府与企业正携手合作力推德国经济增长 投资与创新的良性循环有望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1][3] 经济背景与挑战 - 德国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萎缩0.3% [1] - 长期投资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老化 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影响经济增长 [1] - 德国对美国出口面临高关税 出口竞争力遭到削弱 [1] 初创企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德国新成立初创企业数量达1500家 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9% [2] - 软件行业初创企业数量最多达368家 较半年前增加16% [2] -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初创企业增幅达29% 食品行业增长44% 电子商务领域增长14% [2] 政府支持措施 - 各州政府通过设立创新孵化器 提供税收减免和创业基金等方式 与科研机构及创新企业合作 [3] - 专家建议政府优先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包括简化行政程序 改善投资环境 [2]
688228,20%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11:32
上证指数表现 - 指数报3870.27点,较前日收盘3868.38点微涨1.88点,涨幅0.05% [2] - 成交额4020.15亿元,成交量251.2亿股 [2] - 盘中最高3874.14点,最低3858.42点,振幅约0.41% [2] - 近20日累计上涨7.04%,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5.47% [2] 板块分化特征 - AI应用方向集体走强,消费电子、CPO、半导体涨幅居前 [3] - 白酒、保险、化工板块震荡调整 [3] - 光通信板块领涨3.55%,光模块(CPO)涨3.19%,MCU芯片涨2.81% [4] - 白酒板块下跌1.40%,保险板块下跌1.64% [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01%至5840.73点 [5] - 商汤-W大涨12.04%至2.14港元,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 [6][7] - 蔚来-SW上涨6.98%,金蝶国际上涨4.97%,中芯国际上涨4.27% [6] AI应用个股表现 - 开普云20%涨停,成交额188亿元,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55.76% [7] - 瑞芯微涨停,成交额96.2亿元,年初至今上涨97.02% [7] - 科大智能上涨15.37%,佳都科技上涨6.44% [7] - 寒武纪-U成交额超100亿元,涨幅3.7% [13] 半导体芯片板块 - 乐鑫科技大涨17.65%,博通集成、瑞芯微涨停 [12][13] - 必易微上涨9.80%,炬芯科技上涨7.49% [13] - 寒武纪-U盘中一度涨超8%,最终收涨3.81% [13]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10] - 明确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目标 [10] - 提出2030年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的发展规划 [10] 技术突破与行业前景 - DeepSeek发布V3.1,UE8M0 FP8技术推动国产芯片应用 [14] - 国产AI芯片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持续提升 [14] - 国产算力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行情持续推进 [14]
中国海防:部分子公司已完成人工智能的本地化部署和试点应用
证券日报· 2025-08-15 20:49
公司动态 - 公司部分子公司已完成人工智能的本地化部署和试点应用 [2] - 公司正积极推动AI技术在科研生产领域的创新应用 [2]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数智赋能 人才重塑”分享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14:50
行业核心观点 - AI已成为行业发展关键变量 未来行业核心竞争力聚焦算力与算法模型比拼 [2] - 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可能成为企业竞标条件 [2] - 人才成为提升AI应用水平的核心要素 [2] 会议基本情况 -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办"数智赋能人才重塑"分享会 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下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变革 [1] - 会议汇聚近150名行业精英 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及人才工作委员会委员 [1] - 澳洲会计师公会 香港会计师公会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及科技企业代表参会 [1] 人才培养方向 - 全行业需共同重视并创新AI人才培养模式 [2] - 通过系统性举措培育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2] - 推动行业人才培养优化与转型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会议分享内容 - 探讨AI技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重塑作用 [1] - 聚焦人才能力重构与培养路径 [1] - 分享人工智能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应用实践及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1]
同花顺股价微跌0.82% 金融科技指数成分股表现分化
金融界· 2025-08-05 00:14
股价表现 - 8月4日收盘价为288.5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2% [1] - 盘中最高触及293.80元,最低下探286.94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20.52亿元 [1]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为322.09倍 [1] - 市净率为23.94倍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金融信息服务、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 [1] - 是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之一 [1] 行业表现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近期呈现涨跌互现态势 [1] - 同期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下跌0.35% [1] - 部分成分股如普元信息和新致软件逆势上涨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19.53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95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