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纯牛奶

搜索文档
9月16日起灭菌乳禁用复原乳,大型乳企已提前执行
财经网· 2025-08-08 17:13
灭菌乳新规实施 - 9月16日起灭菌乳禁止添加复原乳 新国标要求仅以生牛乳为原料 [1] - 复原乳经多次热加工导致活性钙 乳铁蛋白等营养成分损失较多 [1] - 目前商超货架上的低温鲜奶 常温纯牛奶等产品配料表已仅标注"生牛乳" [1][4] 乳企应对情况 - 光明乳业表示目前销售的鲜牛奶均未使用复原乳 [1] - 伊利工作人员确认其纯牛奶产品不含复原乳 [1] - 奥乐齐自有品牌及进口常温纯牛奶均使用生牛乳为原料 [1] 行业现状分析 - 多数大型乳企早已停止使用复原乳 新规影响有限 [2] - 早年使用复原乳主要因奶源紧缺 需依赖进口奶粉复原 [2] - 近年国内奶源供给过剩 价格走低 降低企业使用复原乳的动力 [2]
中国必选消费8月投资策略:关注政策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4 17:33
核心观点 - 报告建议关注政策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重点布局乳制品和白酒行业,警惕软饮料边际变差的风险 [7] - 7月消费需求承压但政策利好频出,包括雅江水电站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农村公路条例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年总额约1000亿元)等,直接或间接拉动必选消费 [7] - 投资策略坚持"高股息+基本面改善"原则,推荐关注中国飞鹤、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等政策受益标的 [7] 行业基本面 需求表现 - 7月8个必选消费行业中6个正增长:餐饮(+4.4%)、软饮料(+2.7%)、速冻食品(+1.7%)、调味品(+1.1%)、乳制品(+1.1%)、啤酒(+0.6%);白酒次高端及以上(-4.0%)和大众及以下(-3.9%)负增长 [3][9] - 与上月相比,5个行业增速恶化,3个改善,新禁酒令和极端天气是主要负面因素 [3][10] 价格动态 - 白酒批价企稳:飞天整箱/散瓶/茅台1935批价1915/1880/655元,月环比-35/0/-20元;普五批价930元,月环比+10元 [3][22] - 液态奶、啤酒折扣力度减小,软饮料折扣加大,婴配粉等价格平稳 [3] 成本分析 - 7月现货成本指数普遍下跌:乳制品(-2.92%)、软饮料(-2.46%)、速冻食品(-1.88%);期货成本指数以涨为主,啤酒(+3.57%)、调味品(+2.89%) [4][54] - 包材价格分化:易拉罐现货环比+3.67%,玻璃现货环比-0.08%;棕榈油现货环比+5.33%,生鲜乳跌至3.03元/公斤 [4][54] 资金流向 - 港股通7月净流入1241亿元(上月734.5亿元),必需消费板块占比5.05%(+0.17pct);乳制品港股通占比11.6%(+0.6pct) [5][88] - 陆股通食品饮料持仓占比4.56%(Q2环比-0.22pct),伊利股份(10.7%)、东鹏饮料(9.9%)持股比例最高 [5][81] 估值水平 - A股食品饮料PE历史分位数16%(20.2x),子行业中啤酒(3%,23.8x)、白酒(11%,17.9x)较低 [6] - H股必需消费PE分位数54%(20.0x),包装食品(6%,10.7x)、酒精饮料(7%,17.6x)处于低位 [6] 重点行业表现 白酒 - 次高端及以上白酒7月收入190亿元(同比-4.0%),库存持平但需求恢复缓慢 [11] - 大众白酒连续18个月负增长,7月收入110亿元(同比-3.9%),名酒动销分化 [12] 啤酒 - 7月收入176亿元(同比+0.6%),台风抑制沿海市场旺季需求,现饮渠道占比下滑拖累均价 [13] 乳制品 - 7月收入384亿元(同比+1.1%),育儿补贴政策提振需求,线上折扣率缩窄至79.1% [16][37] 调味品 - 7月收入366亿元(同比+1.1%),海天通过经营改革扩大市场份额,复调产品带动增长 [15] 速冻食品 - 7月收入75.8亿元(同比+1.7%),安井食品推出BC兼顾新品,千味央厨拓展小B渠道 [18] 餐饮 - 7月收入167亿元(同比+4.4%),暑期旺季带动茶饮单店业绩环比增30%,景区周边餐饮增长40-50% [20]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5年第六期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抽检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20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4 16:3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生鲜店、小食杂店、小型超市等场所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涉及食用农产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等37批次样品 [2] - 抽检结果显示36批次合格,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7.3% [2] - 不合格产品为西安市鄠邑区如海自选店销售的胡萝卜,氟虫腈含量超标(0.062mg/kg,标准值≤0.02mg/kg)[3] 合格产品信息 - 乳制品类:伊利纯牛奶(250mL/盒)、银桥纯牛奶(250mL/盒)、蒙牛纯牛奶(200ml/盒)等通过检测 [3][4] - 饮料类:电解质饮料(白桃味,555mL/瓶)、无汽苏打水饮料(350ml/瓶)等符合标准 [3][4] - 调味品类:重庆火锅浓缩底料(400克/袋)检测合格 [3] - 粮食加工品类:陕富圆拉面(挂面,1千克/袋)、纯红薯粉条(1000g/袋)等通过抽检 [3][4] - 方便食品类:大豫竹香辣牛肉味油炸方便面(面饼+调料52克)符合要求 [3] 不合格产品详情 - 西安市鄠邑区如海自选店销售的胡萝卜氟虫腈超标3.1倍(实测值0.062mg/kg vs 标准值0.02mg/kg)[3] - 该批次胡萝卜生产/购进日期为2025-06-16,由华研检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 [3]
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0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3 16:26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商超、餐饮单位、食用农产品经营单位等257批次食品进行抽检,合格率为100% [2] - 抽检范围覆盖肉制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油、乳制品等12大类食品 [2][3] 肉制品行业抽检情况 - 漯河亿家馨食品生产的酸辣味泡鸡爪(辐照食品)抽检合格,规格为散装称重 [2] - 江西达丽友食品的卤香虎皮凤爪(酱卤肉制品)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5年3月10日 [2] - 湖南吾辣食品的手撕鸭脖(香辣味)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18日 [2] 粮食加工品行业抽检情况 - 金坛区苏星制面厂生产的荞麦风味挂面抽检合格,规格为1千克/袋 [3] - 江苏海福食品的小麦粉抽检合格,规格为2.5千克/袋 [3] - 宝应县西园粮食加工厂的大米抽检合格,规格为9.5公斤/袋 [5] 乳制品行业抽检情况 - 蒙牛乳业(衡水)生产的纯牛奶抽检合格,规格为250mL/盒 [3] - 张北伊利乳业的纯牛奶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5年1月16日 [3] - 内蒙古兴安伊利乳业的有机纯牛奶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5年3月12日 [3] 饮料行业抽检情况 - 滁州市南方黑芝麻食品的中老年高钙牛奶黑芝麻复合蛋白饮品抽检合格,规格为248mL/盒 [3] - 河北君邦乳业的山楂菊花无糖茶(植物饮料)抽检合格,规格为500mL/瓶 [4] - 惠州统实企业的东鹏大咖咖啡饮料(生椰拿铁)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5年1月31日 [4] 糕点行业抽检情况 - 日照友缘食品的绿豆糕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5年4月1日 [6] - 湖南陶伍食品的脆脆骨(香辣味)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5年1月1日 [7] - 武汉真巧食品的果然美味(蓝莓味果酱夹心饼干)抽检合格,规格为106克/盒 [7] 酒类行业抽检情况 - 华润雪花啤酒(武汉)的雪花啤酒抽检合格,酒精度≥4.7%vol [3] - 宜宾五粮液股份的绵柔尖庄固态法白酒抽检合格,酒精度42%vol [4] - 青岛啤酒股份的青岛啤酒纯生抽检合格,生产日期为2024年12月26日 [6]
液体乳暴跌12%! 伊利遇“双降”危机,董事长年薪仍达近2000万 | BUG
新浪财经· 2025-05-08 08: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153.9亿元,同比下降8.24%,归母净利润84.5亿元,同比下降18.9%,扣非净利润60.11亿元,同比下降40.04% [2][3] - 液体乳营收750亿元,同比下降12%,冷饮产品营收87.21亿元,同比下降18.41% [3] - 液体乳库存量同比增长48.03%,公司归因于销量下降、产品结构调整及销售价格变动 [5] 核心业务液体乳趋势 - 液体乳营收占比从2021年超75%降至2024年约65%,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849.11亿、849.26亿、855.4亿,2024年骤降至750亿 [6] - 液体乳业务拥有伊利纯牛奶、金典纯牛奶、安慕希常温酸奶等百亿级产品,是业绩增长的根本驱动 [3] 战略投资与第二曲线探索 - 2021年公司以63亿元入股澳优乳业,但澳优2021-2023年营收连续下滑(85.75亿→77.96亿→73.82亿),净利润从7.64亿降至1.74亿,降幅77% [7][9] - 2024年澳优中国区收入56.11亿元,同比减少8.25亿元,公司计提商誉减值30.4亿元,总资产减值损失52.3亿元 [11] - 其他业务(非乳制品和冷饮)合计营收仅7.22亿元,公司推出活泉现泡茶并注册方便食品、咖啡等商标寻求跨界突破 [13] 高管薪酬与行业展望 - 2024年高管团队薪资3652.17万元,其中董事长潘刚薪资1974.22万元,近三年薪资分别为2572.70万、2179.32万、1974.22万 [14][15] - 公司认为行业最艰难阶段已过,2025年将优先保障渠道健康,看好三线以下城市占80%的乳制品消费增量空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