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便利店
icon
搜索文档
三只松鼠续了一命
虎嗅APP· 2025-07-10 07:58
以下文章来源于商业弧光 ,作者李佳琪 在2019年~2023年业绩持续下滑的四年间,章燎原曾数次经历体重骤降。六年前的2019年,三只松鼠 年营收达到120亿元,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未来持续增长周期的起点。但打击骤然而至:在接下来的 四年里,三只松鼠陷入寒冬,年营收再也没有达到120亿元。 直到2024年底,当看到年度业绩单上年营收重新回到120亿元( 虎嗅注:税后约106.2亿 )时,已经 49岁、在"坚果圈"打拼了十几年、江湖人称"松鼠老爹"的章燎原终于松了一口气。"两个120亿,相 同的数字,但它的内涵和意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个120亿是巅峰,今天的120亿则是起点。过 去的120亿是流量+红利+运气的从0到1的结果,今天的120亿则是从1到10的成功,我们真的具备了 一些能力和实力。"章燎原说。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三只松鼠 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增重后,三只松鼠创始人、CEO章燎原的体重终于超过了100斤。 商业弧光 . 听风者,捕光人,最准点的商业节拍 本文播客版由豆包AI播客功能自动生成 松鼠还为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会议,主题为"三生万物",时间定在了五月。会议 ...
入境消费快速增长,今年的“上海之夏”有何亮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2 15:01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活动成效 - 首届活动期间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2.2%,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 [1] - 2024年1-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 [1] - 实现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5%,其中"即买即退"销售额同比增长28.1倍 [1] 2025"上海之夏"活动升级亮点 - 聚焦"让全球旅客好来、好玩、好购",通过"活动+产品+服务+政策"提升国际吸引力 [2] - 首创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城市定制活动:泡泡玛特将推出LABUBU主题快闪店和Skullpanda全球首展 [2] - 梵克雅宝将在上海免费开放限时体验空间,露露乐蒙将"夏日乐挑战"上海赛融入活动 [2] 差异化客群活动策划 - 面向家庭亲子客群:引入"乐高世界玩乐节",与伦敦、柏林、波士顿同步开启全球主题活动 [3] - 面向年轻次元客群:首创"上海国际动漫月",实现三大顶级动漫展会联动 [3] - 面向时尚潮流爱好者:2026春夏上海时装周预计吸引超8万行业精英及数千海外嘉宾 [3] - 面向体育赛事爱好者:将举办世界赛艇锦标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和FISE都市运动嘉年华 [3]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路易威登在上海举办非凡之旅展览,体现上海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能力 [3] - 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成为国内外品牌首发地和扎根发展的始发站 [3]
周冬梅:精细化管理赋能油品业绩突破
齐鲁晚报· 2025-06-30 13:25
业绩表现 - 5月汽油指标完成率达104%,柴油指标完成率达100% [1] - 斩获山东公司客户增量二等奖及济南公司卡劳动竞赛冠军 [1] - 5月个人加油卡办理量达50张,值班长朱丽晓以90张成为团队标杆 [2] - 加满率环比提升5%,汽油销量显著增长,便利店销售额同步提升 [3] - 忙时销售毛利环比增长10%,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4] 目标管理创新 - 将销售任务细化到个人及单品,涵盖92号汽油、0号柴油、便利店商品及加油卡推广 [2] - 设计个性化督导表格,包含每日销售数据、问题反馈和改进计划模块 [2] - 建立"站经理-值班长-员工"三级督导机制,每周召开经营分析会并利用数据看板 [2] - 设置"互助角"促进员工分享销售技巧,配套"月度销售之星"等奖励机制 [2] 销售话术优化 - 针对日均580余次提枪频次,将"促加满"作为核心抓手 [3] - 开展"话术工作坊",提炼个性化促加满话术(如热情服务型与数据说服型) [3] - 每周案例分享会分析成功/失败案例,新老员工通过"一对一指导+实战演练"结对提升 [3] - 结合油非互促策略,灵活运用便利店促销活动话术(如加200元油换购矿泉水) [3] 现场运营策略 - 借鉴"二妮"工作法,划分高峰与平峰时段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 [4] - 高峰时段聚焦效率,利用从众心理促成消费(如"前面车加满"话术) [4] - 闲时设置客户休息区提供免费茶水,通过"一人加油+一人营销"挖掘需求 [4] - 针对性辅导员工(如朱丽晓辅导侯泽华),实现后者5月办卡量51张的业绩逆袭 [4] 未来规划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 [4] - 凝聚全员智慧夯实发展根基,通过创新开拓增长新局 [4]
三只松鼠为何布局线下零售
经济日报· 2025-06-28 05:5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零食品牌向全域消费服务商升级,推动多品类战略建设,从核心坚果品类向咖啡、水饮、烘焙零食等延伸,并跨界拓展至生活日用品领域,实现"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布局 [1] - 公司开设线下门店"三只松鼠生活馆",面积约500平方米,上架1000多款产品,覆盖近20个生活核心品类,包括现制烘焙、生鲜蔬果、米面粮油、婴童宠物等,满足社区需求 [1][6] - 公司计划今年开设20家生活馆,并推出自有便利店业态,计划年底签约门店超500家,覆盖水饮、鲜食、休闲零食等品类,其中40%为自有品牌 [2]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通过基地直采、气调锁鲜包装与自有物流体系,将300克冷鲜黄牛肉售价从40多元降至约29元,严格控制毛利率,让消费者以平价享受高品质商品 [2] - 公司持续投入自有生产基地建设,缩短产品到交付全链条,在门店体验端设置烘焙、果蔬、预制菜、日化等主题专区,融入品牌IP互动装置与场景化陈列设计,提供沉浸式消费体验 [2] - 公司便利店业态中,40%为自有品牌,30%为行业大品牌,辅以网红单品及区域特色产品 [2] 市场表现与目标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7.23亿元,同比增长2.13% [3] - 公司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重回百亿,在全中做强",计划与量贩、折扣平台合作,为全域线下零售提供解决方案,深度拓展线下分销,打造适配线下场景的"日销"零食产品 [3] - 公司接轨全球供应链资源,推动具有高端性价比的零食产品"引进来""走出去" [3] 行业背景与竞争 - 量贩零食店业态面临挑战,行业深陷同质化竞争困境 [1] - 国际零售标杆企业门店的米面粮油、日化用品等品类自有品牌占比高达70%,公司借鉴这一模式,将自有品牌优势拓展到家庭生活消费场景 [1] - 公司积极探索重构社区消费生态,布局线下零售,努力蹚出增长新路径 [4]
最新总门店数超过1.5万家,库迪缓了一口气?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5 21:05
门店规模与增长 - 公司最新门店总数超过1万5千家,其中3千家待开业,包括标准店、店中店及便利店所有业态 [3] - 公司创始人称5月份标准店净利润超过1万元的门店比例接近90% [3] - 公司上半年外卖总销量超过上亿单,多地加盟商单量翻倍且毛利维持在45%左右 [3] - 公司5月份单店平均经营现金流达2.7-2.8万元区间,同比增长40% [4] - 公司曾提出"5万家店"目标,但根据现有门店总数来看已难以实现 [5][6] 联名与营销策略 - 公司联名活动频繁,基本"一月一换",包括哪吒、蜡笔小新、小马宝莉等大热IP [4] - 3月哪吒联名采用单杯送周边策略,显著提升门店销量 [4] - 公司作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全球赞助商的合约将延续至2026年世界杯 [4] 供应链与门店模型 - 公司从2023年开始在安徽等地投资上游供应链,需终端门店扩张消化产能 [5] - 公司曾推出"店中店"计划,但因门店模型无法跑通及品牌形象不统一被叫停 [5] - 公司今年推出便利店业务,主打低门槛,5万元押金和5万元首付即可开店 [5] 运营管理与调整 - 公司计划在全国设置1100名区域经理,管理半径1:14,此前曾出现1名经理管理90多家门店的松散情况 [7][8] - 公司未来门店管控将更严格,从摄像头监控升级为人为巡店,违规可能面临闭店整顿 [7] - 公司部分门店因销量激增出现产品口感不稳定、卫生问题等管理问题 [7] 补贴与价格策略 - 公司外卖补贴由京东与公司共同维持,单杯价格接近9块9 [10] - 补贴减少后,门店单量可能恢复日常化,运营能力影响将显现 [10] - 行业竞争加剧,咖啡行业已非躺赚生意,优胜劣汰将成为准则 [10]
提振消费再出政策利好!大消费反攻,消费龙头ETF午后翻红!布局时机已至?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46
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消费龙头ETF(516130)午后拉升翻红,场内价格涨0.81% [1] - 成份股中机械、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等细分行业涨幅居前,石头科技、重庆百货涨超5%,首旅酒店涨超3%,珀莱雅、华图山鼎、双环传动等多股涨超2% [1] - 消费龙头指数市盈率为17.26倍,位于近10年来5.34%分位点的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包括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政策明确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2] - 2025年消费预计成为重要经济增长驱动力,政策刺激下消费领域有望涌现新动能、新场景 [3]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中金公司认为消费领域政策红利及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提升板块关注度,但行情波动仍大 [3] - 国泰君安预计消费品类和渠道将持续创新拓展,推动居民消费意愿增强 [3] - 机构认为消费或为全年投资主线之一,后续需关注政策落地情况 [3]
罗森在日本东京开设运用AI和机器人技术的新型门店
快讯· 2025-06-24 16:58
行业技术升级 - 日本便利店行业正在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1] - 新型门店通过电子屏实现商品智能推荐功能 [1] - 烹饪和商品陈列环节引入机器人自动化操作 [1] 公司创新举措 - 罗森于6月23日在东京都开设技术集成型门店 [1] - 顾客拿起商品时电子屏自动显示关联商品推荐 [1] - 门店运营整合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两大技术模块 [1]
零售还不是库迪咖啡的“方糖”
虎嗅· 2025-06-24 09:17
库迪咖啡便利店业务模式 - 公司推出"咖啡主题便利店"新业态,整合咖啡制作区、热食区、冷藏区和常规便利店商品,形成"咖啡+零售"一站式消费场景 [9][10] - 便利店以咖啡为导流核心,叠加冰淇淋、蛋挞、烤肠等西式热食及中式面点、便当等高频刚需品类,SKU覆盖零食、饮料、日用品 [10] - 公司通过"店中店"模式与美宜佳、华莱士等合作积累供应链和运营经验,2023年启动"触手可及"计划搭建便利店专属供应链体系 [9] 加盟商反馈与运营问题 - 加盟商反映供应链存在"大牌缺货,白牌难卖"现象,促销商品补货速度慢,不知名饮料滞销 [12] - 供应链出现"错配"问题,例如写字楼门店货品包含酱油等烹饪调味品 [13] - 部分加盟商因公司提供设计和装修图纸效率低下(等待超1个月)而终止合作 [12] 外卖大战与补贴策略 - 公司在外卖平台销量爆发式增长,京东累计突破4000万单,淘宝闪购上线24小时内销量达咖啡类目第一且订单量增长近10倍 [16] - 公司对加盟商采取"兜底"政策,按9.9元/杯结算(实际成交价5-7元),估算每日补贴达千万元量级 [18] - 外卖单量提升显著,部分加盟商日均出杯量从200杯增至700杯,但补贴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18] 规模扩张战略与财务压力 - 公司提出"5万家门店"目标,仅靠咖啡业务难以实现,需通过便利店等新业态寻找增量 [8][20] - 近90天新关门店占比从年初超60%降至约15%,门店规模两次增长分别对应"店中店"和便利店计划推出 [20][21] - 单杯咖啡成本约9元(需日销400杯以上),公司坚守9.9元定价底线,对现金流形成压力 [19] 行业竞争与市场机会 - 中国便利店行业CR3仅25.6%,市场分散度高,公司差异化定位并侧重下沉市场避开头部品牌直接竞争 [22][23] - 行业人士认为咖啡与便利店核心人群习惯重合度高,但公司供应链能力与头部品牌存在差距 [23] - 公司便利店模式更适合有经验的经营者,新手面临较高运营风险 [23]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分销公司:差异化燃料零售商,非燃料配送带来利润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7 21:04
[Table_Title] 研究报告 2025 年 6 月 17 日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分销公司 (ADNOCDIS UH) 差异化燃料零售商,非燃料配送带来利润增长 Scott Darling Catherine Li scott.darling@htisec.com catherine.dy.li@htisec.com [Table_yemei1] Flash Analysis [(本报告为 Table_summary] 2025 年 6 月 17 日发布的英文报告的翻译版,以原版为准。) 要闻回顾以及最新动态 最近,海通在上海和北京接待了阿布扎比的燃料和便利店零售商 ADNOC Distribution(优于大市),与几家机构投 资者讨论了该公司的业务前景。讨论强调了该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对股东现金回报的重视以及扩大客户群和改 善物业管理的战略。我们认为,该公司提供差异化的零售产品,以技术和提升客户体验为后盾,并提供可持续的 股息收益。我们最近启动了对 ADNOC Distribution 的投资,也在最近的会议重申了我们对该公司的积极看法,详见 首次覆盖:阿联酋能源与低碳增长受益者,提供可观价值及丰 ...
谐音改标!美宜佳变美①佳,一便利店遭起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09:32
商标侵权案件 - 美宜佳公司发现某便利店门头招牌与其注册商标近似,存在侵权嫌疑,并拍照留存公证[1] - 该便利店原为美宜佳加盟店,授权协议于2023年1月到期终止,到期后更换装潢但将"宜"改为"①",并对M型图案进行改动[1] - 法院认定"美①佳"标识中"美""佳"两字与"美宜佳"相同,"①"与"宜"字形不同但字音相似,M型标识构成商标近似[3] - 被控侵权标识易使公众对服务来源产生混淆,符合《商标法》相关规定,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3] 案件处理结果 - 美宜佳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便利店停止侵权并赔偿1万元[1] - 便利店在诉讼前已主动停止侵权行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便利店一次性支付4000元[3] 法律观点 - 商标作为企业价值集中体现,承载企业信誉和产品服务质量,受法律严格保护[3] - 模仿知名商标、企业名称或装潢设计制造混淆的行为违反《商标法》禁止性规定,需承担侵权责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