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用类债券

搜索文档
6月我国债券市场发债超8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8-02 03:04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 6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939.5亿元 [1] - 国债发行15903.9亿元 [1]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1753.2亿元 [1] - 金融债券发行10738.7亿元 [1] - 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4257.3亿元 [1] -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47.2亿元 [1] - 同业存单发行34569.3亿元 [1]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 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3万亿元 [1] - 境外机构托管余额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比重2.3% [1] - 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托管余额4.2万亿元 [1] - 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49.6% [1] - 境外机构持有同业存单1.2万亿元占比27.2% [1] - 境外机构持有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1% [1]
6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88.5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8-01 19:40
债券市场发行规模 - 6月份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939.5亿元 [1] - 截至6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88.5万亿元 [1] 债券发行结构 - 国债发行15903.9亿元 [1]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1753.2亿元 [1] - 金融债券发行10738.7亿元 [1] - 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4257.3亿元 [1] -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47.2亿元 [1] - 同业存单发行34569.3亿元 [1] 境外机构参与情况 - 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3万亿元 [1] - 境外机构托管余额占市场总托管余额的2.3% [1] - 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2万亿元 [1]
央行:6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8.6%
第一财经· 2025-07-31 18:37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 6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939.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5903.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1753.2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738.7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4257.3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47.2亿元,同业存单发行34569.3亿元 [2] - 截至6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88.5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66.7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1.9万亿元 [2] - 分券种托管余额:国债37.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51.7万亿元,金融债券42.7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33.7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0万亿元,同业存单21.1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2038.0亿元 [2] 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 6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4.3万亿元,日均成交1.7万亿元,同比减少1.2%,环比增加6.2% [3] - 单笔成交量在500-5000万元的交易占比48.0%,9000万元以上的交易占比45.8%,单笔平均成交量4290.6万元 [3] - 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8万亿元,日均成交1905.4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成交11.9万笔,成交金额995.6亿元 [3]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情况 - 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3万亿元,占比2.3%,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2万亿元 [4] - 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49.6%),同业存单1.2万亿元(占比27.2%),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1%) [4] 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 6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环比增加26.0%,债券回购成交156.3万亿元,同比增加32.7%,环比增加20.4% [5] - 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50.6万亿元,同比增长32.2%,环比增加4.1% [5] - 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46%(环比下降9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50%(环比下降6个基点) [5] 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 6月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5万亿元,贴现发生额2.8万亿元,截至6月末承兑余额19.3万亿元,贴现余额14.8万亿元 [6] - 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4万亿元(占比69.8%),贴现发生额2.0万亿元(占比71.9%) [6] 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 6月末上证指数3444.4点(环比上涨2.9%),深证成指10465.1点(环比上涨4.2%) [7] - 沪市日均交易量5104.4亿元(环比增加8.6%),深市日均交易量7969.0亿元(环比增加11.5%) [7] 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人结构 - 公司信用类债券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48.0%,前200名占比79.6%,持有人20家以内的信用债占比88.4% [9] - 公司信用类债券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60.0%,前200名占比90.3% [9]
事关债券市场、汇率市场 人民银行回应市场热点话题
贝壳财经· 2025-07-15 07:27
人民币汇率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1][3] -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动,稳定运行在7.2元下方,展现出较强韧性 [2] - 美元指数由年初的109上方跌至目前的97附近,跌幅达11%,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4.8%上方,创2023年12月以来高点,目前回落至4.4%左右 [2] 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中国经济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3]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资产保持吸引力,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 [3] - 外汇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市场参与者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3] 债券市场与中小银行投资政策 - 债券投资占银行总资产的25%,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占全部政府债券比重为70%,持有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占全部公司信用类债券比重约为20% [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8.6% [5] - 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13.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7.3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6万亿元,民营企业债券发行3500多亿元,绿色、科技相关债券发行超1万亿元 [5] - 公司信用类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08%,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基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5] -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保持合理"度",关注利率和信用风险,人民银行将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管理工具建设 [4][5]
房地产金融要聚焦新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8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同比增长0.04%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197亿元 [1]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0.8%一季度增加3535亿元 [1]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已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 [1] 金融支持措施 - 保交房工作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1] - 信贷资金投向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物业项目更新改造等领域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金融管理部门正在制定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实行项目清单制管理 [2] 房地产市场现状 - 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较大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有待释放 [1] - 房地产领域库存去化周期仍然较长 [1] - 居民对绿色、智能、安全住房需求扩大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前景广阔 [1] 未来金融政策方向 -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包括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2] - 金融机构要强化高品质住房资金供给巩固市场稳定态势 [2] - 为城市更新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2] 金融服务优化 - 提升服务精准性针对不同主体、项目、阶段、环节量体裁衣 [2] - 增强服务协同性综合运用财政资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 [3] - 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收购未售商品房用于配租配售 [3] - 用好抵押补充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 [3] 风险管控原则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设置业务品种、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 [3] - 全面测算项目综合收益和风险做好专款专用和资金封闭管理 [3]
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城市更新投融资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01:23
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目标到2030年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 [1] - 城市更新模式从增量建设、大拆大建转向存量盘活和品质提升,需要探索相适应的投融资模式 [1] - 政策提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投融资模式 [1] 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国家层面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及税费优惠 [2] - 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发行专项债券支持更新项目,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资本金范围 [2] - 鼓励金融机构在合规前提下参与城市更新,强化信贷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撬动作用 [2] - 推动发行基础设施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市场化融资工具 [2] - 支持利用经营性物业贷款改造低效楼宇、商业设施和老旧商业街区 [2] 融资模式创新需求 - 传统以不动产抵押为主的"准房地产"融资模式需改变,因新模式缺乏抵押物 [3] - 商业银行需创新授信和贷款管理体系,适应以存量盘活为主的更新模式 [3] -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制定配套制度流程,建立项目清单制,完善风险管控 [3] - 新贷款模式不再依托不动产抵押,而是匹配项目各阶段投入与未来现金流 [4] 规划与资产配置 - 需在各级规划中做好资产配置方案,叠加资源和资产要素 [4] - 老旧片区改造需整合文化、旅游、餐饮等业态,补足基础设施短板 [4] - 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植入新业态新功能,释放低效空间价值 [4] - 构建三级规划传导机制提升城市资产价值,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公共品领域 [5] 配套支持政策 - 允许土地复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按主用途确定 [5] - 对保留文物和公共设施的项目给予容积率奖励 [5] - 需明确技术规范,解决历史遗留产权问题,明晰改造后产权交易规则 [5] - 控规需给予弹性空间平衡成本收益,激励社会资金进入 [6] - 鼓励业主、居民、商户参与规划编制,形成全社会参与机制 [6]
2024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00
债券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 2024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达79.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托管总量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33] - 政府债券发行22.25万亿元(占比27.9%),金融债券42.42万亿元(占比53.3%),公司信用类债券14.77万亿元(占比18.6%)[2][34] - 全市场成交2735.44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银行间市场占比79.8%,交易所市场占比20.2% [2][47] 利率与持有人结构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8个基点至1.68%,信用债收益率同步下行,信用利差呈现中短端扩大、中长端收窄特点 [2][33] - 存款类金融机构持债85.79万亿元(占比55.5%),非法人产品持债44.24万亿元(占比28.6%,增速23.1%),境外投资者持债4.16万亿元(占比2.7%)[2][60] - 境外投资者增持同业存单幅度达139.4%,持有规模1.04万亿元 [67] 重点领域融资表现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30万亿元成为社融增长主要支撑,同业存单发行31.5万亿元、净融资4.7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3][77] - 绿色债券发行6814.3亿元,科创债券发行1.19万亿元,"三大工程"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274亿元 [4][77] - 熊猫债发行1413亿元,"互换通"机制优化推动境外机构持债规模达4.16万亿元 [5][13] 产品创新与制度建设 - 推出"两新"债务融资工具、民企资产担保债券等创新产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支持"两重""两新"领域 [6][14] - 优化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建立绿色产品"绿色通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用评级监管 [7][14] - 财政部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五大行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4400亿元 [8][14] 2025年发展展望 - 将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10][24] - 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提升市场服务质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0][15]
央行,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29 19:55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 3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356.6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2786.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788.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226.4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335.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86.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40686.2亿元 [1] - 截至3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83.1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61.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1.3万亿元 [1] - 分券种托管余额:国债35.3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49.8万亿元,金融债券41.5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33.1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1万亿元,同业存单21.2万亿元 [1] 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 3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6.5万亿元,日均成交1.7万亿元,同比减少6.7%,环比增加22.1% [1] - 单笔成交量在500万-5000万元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49.8%,单笔成交量在9000万元以上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44.0%,单笔平均成交量4198.0万元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6万亿元,日均成交1718.4亿元 [1]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情况 - 截至3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4万亿元,占比2.4%,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4万亿元 [1] - 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47.4%),同业存单1.3万亿元(占比29.4%),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8.9%) [1] 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 3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6.1万亿元,同比减少32.8%,环比增加40.5% [1] - 债券回购成交124.7万亿元,同比减少14.4%,环比增加35.9% [1] - 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85%,环比下降10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87%,环比下降13个基点 [1] 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 3月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4万亿元,贴现发生额2.6万亿元 [1] - 截至3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9.5万亿元,贴现余额14.6万亿元 [1] - 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4万亿元(占比71.8%),贴现发生额2.0万亿元(占比75.7%) [1] 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 3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335.8点,环比涨幅0.4%;深证成指收于10504.3点,环比跌幅1.0% [1] - 沪市日均交易量5965.2亿元,环比减少15.2%;深市日均交易量8952.1亿元,环比减少19.1% [1] 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人结构情况 - 公司信用类债券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3.1%,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 [2] - 单只公司信用类债券持有人数量平均值为12家,持有人20家以内的信用债只数占比88.4% [2] - 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60.1%,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城市商业银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