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氢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三一氢能完成A轮融资
势银能链· 2025-08-13 12:05
三一氢能A轮融资与业务表现 - 三一氢能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昆山市启明融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苏州启明融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上海涌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和QM301 Limited [2] - 2025年上半年中标总量达108MW 稳居行业前列 [2] - 公司实施"质量优先战略" 聚焦氢化工、氢冶金、氢交通三大核心场景 [2] 技术实力与制造能力 - 依托三一集团40年大型装备制造经验 构建领先的制氢装备研发与交付体系 [2] - 电解槽产能规模达2GW/年 装备制造自动化水平行业领先 [2] - 全新一代4*1000标方圆形电解槽平台化多合一制氢系统实现定型量产 关键指标全面跃升 [5] 核心场景与示范项目 - 氢化工领域为国家电投、中煤集团、深能集团等提供大型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 [7] - 氢冶金领域联合湖南涟源钢铁打造氢基低碳炼铁示范项目 [7] - 氢交通领域建成投运全国最大"制/加氢一体站" 打造湖南省首批工业领域低碳氢示范应用场景 [7] 技术创新与行业认证 - 牵头组建湖南省唯一制氢装备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承担省级重点科研项目 [5] - 发起成立湖南氢能创新联合体 与中石化湖南石化、中南大学等共建产学研融合平台 [5] - 核心产品通过CE、ASME等国际权威认证 方形槽获全球首张带压认证 [5] 产品矩阵与产业链协同 - 构建圆形槽、方形槽、PEM槽及BOP系统行业最全产品矩阵 覆盖绿电制氢完整路径 [6] - 作为全球唯一拥有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及新能源EPC全产业链制造型企业 具备"绿电制氢"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势 [6] - 自建24MW整机试验平台 累计测试时长突破6000小时 [6]
三一国际(00631):深度报告:能源装备布局完善,未来成长可期
湘财证券· 2025-07-23 17: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三一国际“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一国际作为三一集团旗下主要能源业务主体,已建立覆盖传统矿业、港口物流、油气装备以及光伏、锂电等新能源领域的装备平台 [12] - 未来,随着全球矿业投资和物流行业发展,叠加公司市场份额提升和海外市场开拓,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增长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一国际:国内能源装备行业龙头 - 公司发展历程:2009 年注册成立并在香港上市,此后通过多次收购进入矿车、港口机械、新能源锂电装备、氢气和光伏产业链、油气装备、换电站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4][20] - 公司股权架构:股权集中,第一大股东为三一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梁稳根持股,核心管理层均有持股 [21] -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包括矿山装备、物流装备、油气装备以及新兴产业四大板块,产品涵盖煤炭机械、非煤掘采、矿用车辆、智慧矿山、集装箱装备、散料装备、通用装备、成套压裂设备、钻修井机管柱自动化设备、油气田相关技术服务、光伏太阳能组件、制氢装备、动力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等 [27] - 公司经营情况与财务分析:2017 年以来收入持续增长,2024 年受毛利率下降和油气装备业务资产减值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矿山装备与物流装备为主要收入来源,2023 - 2024 年装入油气设备和新兴产业;2021 年以来毛利率和费用率基本稳定,净利率受减值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海外收入快速增长,小港机与矿车主机收入占比较高;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渐回升,周转率、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9][32][38] 矿山装备:全球资本支出维持高位,智能化趋势凸显国内企业竞争优势 - 煤矿机械:煤炭仍为重要能源,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增长,行业利润维持高位,资本支出持续增长;煤机行业收入增长稳定,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公司煤机产品覆盖“三机一架”,产品系列齐全,收入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72][74] - 矿车业务:我国矿用自卸车和宽体自卸车销量逐渐增长,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新能源宽体自卸车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支撑矿业盈利与资本开支,全球矿卡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公司矿卡产品品类齐全,无人矿卡向批量复制发展 [85][90][106] 物流装备: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小港机优势明显 - 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复合增长率高于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长叠加智能化趋势,我国及全球港口机械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110][113] - 振华重工为岸桥龙头,三一国际小港机市占率领先,港机产品系列丰富,电动化、智能化优势凸显 [119][123] 油气装备&新兴产业:各项业务发展迅速,渐具规模 - 油气设备:需求增长叠加“增储上产”,我国及全球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油价维持高位,支撑油气公司资本开支,公司油气设备以压裂设备为核心 [126][136][141] - 光伏:碳中和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及全球光伏装机快速增长,但产能过剩下行业持续亏损,未来“反内卷”政策有望出台,三一硅能光伏全产业链布局,绿色矿山等应用场景优势独特 [143][146][147] - 锂电行业:政策支持叠加车企加大销售力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带动动力电池产销两旺,三一锂能重点布局换电、电池系统和储能,发展迅速 [150][156][161] 核心假设 - 矿山装备:预计 2025 - 2027 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9%、12.2%、14.4%,毛利率为 27.5%、28.0%、28.5% [165] - 物流装备:预计 2025 - 2027 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8.7%、19.8%、19.7%,毛利率为 25.0%、25.5%、26.0% [165] - 油气装备:预计 2025 - 2027 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0%、18.0%、16.0%,毛利率为 20.0%、22.0%、24.0% [166] - 新兴产业:预计 2025 - 2027 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4.9%、60.5%、31.3%,毛利率为 10.1%、10.7%、12.0% [166]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58.0、313.3、373.4 亿元,同比增长 17.8%、21.4%、19.2%;净利润 22.3、27.7、35.4 亿元,同比增长 102.0%、24.3%、28.1%;对应 2025 年 7 月 22 日收盘价,市盈率为 11.2、9.0、7.0 倍 [12][170]
国鸿氢能专场联合主办并将做主题演讲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LDES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6-16 10:09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将于7月2-3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办,聚焦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技术,规模超300人[19][21] - 会议免费开放,含主题报告、专场论坛、圆桌讨论及蓝皮书发布等环节,需实名注册签到[29][31] - 主办单位为势银(TrendBank),联合主办包括上海电气储能科技、国鸿氢能等,指导单位为银川市兴庆区政府及苏银产业园[19][20] 核心议程 7月2日 - 开幕式含政策解读(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产业报告(香港科技大学赵天寿教授)及苏银产业园招商推介[25] - 发布《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及新氢动力固态氢储能产品[25][26] 7月3日 - **压缩空气/氢储能专场**:上海电气分享关键技术、国鸿氢能副总监刘冰分析氢储能商业化难点[26] - **液流电池专场**:覆盖全钒液流电池技术(沈阳建筑大学李强)、产业链现状(上海电气储能科技)及新型技术探索[28] 参观点与产业资源 - 苏银产业园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构建储能电池制造产业链,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22][23] - 国鸿氢能作为联合主办方,拥有燃料电池领域领先技术,市场占有率连续八年国内第一,产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16][17] 企业亮点 - **国鸿氢能**: - 全球最大燃料电池生产线,专利超400项,主导多个国家重大项目[16][17] - 氢储能应用场景包括零碳园区、数据中心等,副总监刘冰将分享商业化难点[5][12][13] - **新氢动力**:发布固态氢储能产品,构建长时安全储能体系[26] 数据产品与服务 - 势银(TrendBank)提供产业研究、数据及咨询服务,覆盖绿氢、储能等领域[36][37]
石化机械: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16 10:56
公司分红政策 - 石化机械是独立法人,但根据监管规则,需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均为正才能现金分红,目前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负,暂不具备分红条件[2] - 公司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业绩以回报投资者,但未明确具体分红时间表[2][3]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5.41亿元,同比下降7.87%,归母净利润584.61万元,同比下降76.9%,扣非净利润亏损713.86万元,同比下降130.37%[9] - 毛利率11.5%,负债率69.5%,财务费用1556.16万元[9] - 公司未披露本期具体盈利水平,仅表示通过拓市增收、降本减费提升业绩[3] 业务发展策略 - 聚焦油气增储增产增效主战场,推进"核心技术+关键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专精特新发展路径[4] -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打造油气与新能源装备智造中心[3][4] 氢能业务布局 - 公司自主开发氢能装备"四超"核心技术(超高压结构、超高硬材料、超高能控制、超高精制造),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5] - 筹划建设氢能机械创新产业园,推动氢能装备业务成为核心增长点[5] 行业前景与市场动态 - 2025年为"七年行动计划"和"十四五"收官年,国内油气总进尺和开井数量预计显著增长,海外市场持续活跃推动石油装备需求[6][7] -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驱动油气需求刚性增长,海外市场对装备行业有积极影响[7] 机构预测与市场数据 - 90天内3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均价7.5元,2025年净利润预测区间1.41亿-2.32亿元[9]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393.72万元,融券净流出1.95万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