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搜索文档
9月以来公告上市股票型ETF平均仓位23.77%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8:25
(原标题:9月以来公告上市股票型ETF平均仓位23.77%) 今日3只股票类ETF发布上市公告书。从公告的最新仓位来看,富国创业板软件ETF股票仓位为9.97%,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股票仓位为 12.67%,易方达上证科创板新能源ETF股票仓位为19.81%。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9月以来共有19只股票型ETF公告上市,平均仓位仅为23.77%,仓位最高的是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仓位为 69.33%,仓位居前的还有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汇添富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汇添富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仓位分别为54.12%、 47.98%、40.87%,仓位较低的为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ETF、鹏华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华宝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仓位分别 为0.00%、0.00%、0.00%。 一般来说,ETF上市都要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仓位要求,发布上市公告书,距离正式上市时间会差几个交易日,其间如果仓位较低,会在上市前 完成建仓。 食品饮料ETF 9月以来公告上市的ETF中,按上市交易份额统计,平均募集6.40亿份,规模居前的有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国联安中 ...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证券时报· 2025-09-11 08:01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出现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现象 [1][2] - 市场显著反弹推动投资者信心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4]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加快发行节奏 [1][4] 提前结募基金具体情况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募集结束时间从9月19日提前至9月10日 [3]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募集截止日从9月12日提前至9月9日 [3]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出现"日光基"现象 发售当天即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3] 新发基金规模数据 -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达47只 占比近90% [6] - 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352亿元 [6]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6]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6] - 另有11只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10亿元 [6]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8][9]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投资机会 [9] -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布局 [9] -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9] - 杠铃策略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和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券商中国· 2025-09-11 07:28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暖流 9月以来出现"日光基"和提前结募现象 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2] - 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选择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已成为普遍现象 [2][3]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 加快产品发行节奏 共同促成基金发行火热景象 [2][5] 基金提前结募具体情况 - 9月以来已有13只基金公告提前结募 其中10只为权益基金 [5]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原定9月19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10日结束 [4]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原定9月12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9日结束 [4]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在发售当天便迅速结募 [5] 新发市场规模数据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7]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7]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月度新高 [7]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认购规模超80亿元 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7] - 另有11只9月以来新成立的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 [7]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如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仓位布局高弹性赛道如数字经济和专精特新 [8]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8] -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8] - 处于低位的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8] - 杠铃策略预计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及未来1-2个季度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提前结募与“日光基”频现 权益基金发行普遍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9-11 06:38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出现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现象 [1] - 市场显著反弹推动投资者信心回升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1][3] - 13只基金公告提前结募 其中10只为权益基金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出现"日光基"现象 [2] 新发基金规模数据 -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比近九成 [4] - 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352亿元 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4]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认购规模超80亿元 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4] - 11只新成立权益基金规模超10亿元 包括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富国国证机器人ETF等产品 [4] 基金经理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或杠铃策略进行均衡配置 兼顾安全与收益 [5][6] - 核心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卫星仓位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6]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布局 [6] - 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有色、化工、钢铁、建材) [6] - 信心前置与流动性驱动行情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和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6][7]
提前结募与“日光基”频现权益基金发行普遍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9-11 02:12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成为普遍现象 [1]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在发售当天迅速结募 "日光基"再次频现市场 [2] - 市场显著反弹后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1][2] 权益基金发行数据表现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3]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9月以来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其中15只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140.23亿元 [3] - 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3] 基金经理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4][5]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5] - 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可能有机会 [5] 市场展望与投资逻辑 - A股市场突破3800点创十年纪录 体现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经济基本面修复成果 市场有望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 [4] - 信心前置与流动性驱动行情有望持续 权益资产在国内大类资产比较中占据愈发重要地位 [5] - 大盘成长中存在多元化投资机遇 极致成长与大盘成长逻辑是共荣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6]
股市新弹药!9月基金发行热浪,全部124只新基,权益类占近68%
凤凰网· 2025-09-04 21:03
基金发行热度 - 9月共有124只新基金开启发行 其中权益类基金85只 占比约68% [2]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开售首日认购金额超50亿元上限 成为9月首只"日光基" 认购申请确认比例56.67% [1][6] - 市场对权益基金认购热情高涨 新基金发行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1][6] 成长风格基金布局 - 高端制造领域为公募重点布局方向 包括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A等产品 [2] - 机器人细分赛道获光大保德信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发起、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布局 [2] - 人工智能领域有华安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联接A等基金发行 [2] 行业主题基金发行 - 医药领域迎来多只产品发售 包括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东方红医疗创新混合(QDII)A等 [2] - 宽基指数基金聚焦创业板和科创板 银华创业板综合ETF、富国上证科创板100ETF等产品集中发行 [3] -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等行业主题型产品首次出现 [4] 市场信心与资金流向 - 尽管股市高位震荡 业内认为市场调整属正常现象 无需恐慌 [6] - 主动权益基金与宽基指数基金持续发行建仓 预计为市场带来持续增量资金 [1][6] - 浮动费率基金品种扩充 满足投资者多元投资需求 [4]
中际旭创获融资资金买入超61亿元丨资金流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0:38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1.16%收于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收于12472.0点 创业板指逆势上涨0.95%收于2899.37点 [1] 融资融券动态 - 两市融资融券余额22825.1亿元 较前日增加13.89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2665.64亿元 融券余额159.47亿元 [2] - 沪市两融余额11684.59亿元减少8.01亿元 深市两融余额11140.51亿元增加21.9亿元 [2] - 融资买入前三个股:中际旭创(通信)61.11亿元 新易盛(通信)44.57亿元 东方财富(非银金融)37.47亿元 [2] - 融资买入前十涵盖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行业 电力设备行业占4席 [2] 基金发行概况 - 当日新发8只基金 含2只债券型(泰康悦享120天持有期债券A/C) 4只股票型(南方港股通创新药ETF等) 2只混合型(银华甄选价值回报混合A/C) [3][4] - 发行机构包括泰康基金、南方基金、银华基金、国泰基金及贝莱德基金 [4] 龙虎榜交易特征 - 岩山科技(计算机)获营业部净买入6.39亿元居首 收盘涨9.07%换手率32.06% [5] - 苏大维格(电子)净买入1.63亿元涨11% 泰和科技(基础化工)净买入1.50亿元涨停 [5] - 上榜个股涉及计算机、电子、基础化工、通信、电力设备等行业 通信行业有三维通信和长飞光纤入围 [5]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今日起发售,募集上限2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9:29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297)将于2025年9月3日至2025年9月12日进行发售,首次募集规模上 限为20亿元,该基金的场内简称为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基金管理人为南方基金,由张其思、叶震南 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 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经估值汇率调整后)收益率。(数据宝)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 ...
年内吸金近800亿元 港股主题ETF规模节节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7-23 02:16
港股市场资金流入情况 - 今年以来至7月21日近800亿元资金借道ETF流向港股市场 在130余只港股主题ETF中69只获得资金净流入 [1] - 5只港股主题基金ETF今年以来均获得超50亿元资金净流入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分别获得约230亿元、150亿元资金净流入 [1] - 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上涨124亿港元 基金规模突破5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在南向通ETF的持仓规模市占率达到87% [2] 港股主题ETF规模增长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份额达58847亿份 规模达5471亿元 较去年底分别增长8408%、14656% [1] -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份额增至19331亿份 规模增至26331亿元 [1] -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份额和规模分别增至22313亿份、16951亿元 广发恒生科技ETF(QDII)、大成恒生科技ETF(QDII)等多只产品规模创历史新高 [1] 港股主题基金布局动态 - 华安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嘉实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嘉实恒生消费ETF等多只产品即将发行 [3]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银河中证港股通创新药发起式指数基金等产品进入申报阶段 [3] 港股行业板块表现与展望 - 港股科技、互联网、机器人等板块交易热度回落至相对低位 创新药、新消费领域交易热度较高 [3] - 恒生科技指数有望在AI红利、政策支持及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形成长期增长动能 有望持续获得境内外资金认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