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光二极管
icon
搜索文档
深蓝光LED实现99.6%发光量子效率
快讯· 2025-07-18 06:21
由美国罗格斯大学牵头的团队开发出一种环保、稳定且亮度极高的新型发光材料,并用其制造出发射波 长约为450纳米的深蓝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科技日报) ...
文晔,又出手了
是说芯语· 2025-07-17 17:30
文晔与日电贸换股合作 - 文晔以溢价21%增持日电贸股权至36%,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取得一席董事,日电贸对文晔持股提升至5%,成为第四大股东 [1][3] - 换股比例为每1股日电贸普通股换发0.668股文晔普通股 [3] - 双方将维持各自独立经营,这是继2022年文晔入股日电贸14.58%后的进一步合作 [5][7] 合作背景与动机 - 日电贸是中国台湾最大被动元件代理商,2024年营收达121.41亿元新台币,代理产品包括MLCC、电解电容等,半导体IC营收占比19% [5][6] - 双方代理产品线重叠度极低,文晔可扩大被动元件布局,日电贸可利用文晔全球供应链和客户基础 [11][12] - 股份交换有助于形成战略联盟,减少现金压力,共享成长红利 [9] - 文晔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拉大与日电贸第二大股东世友投资的持股差距 [13] 文晔的扩张战略 - 文晔2016-2020年营收从1441.5亿元新台币增长至3531.5亿元新台币,五年翻倍 [15] - 2022年以10.8亿元人民币收购世健科技,当年营收年增27.53%至5712亿元新台币 [18] - 2024年以38亿美元收购富昌,营收跃升至9594.31亿元新台币,年增61.38% [18] - 目前全球芯片分销市占率12.2%(含富昌),亚太地区14.5%,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 [19]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文晔起家于IC分销,通过收购富昌切入被动元件市场,但占比仍为个位数 [20] - 日电贸毛利率16%-17%,高于传统IC分销商5%以内的水平 [20] - 2024年上半年累计营收5069.27亿元新台币,年增16.19%,Q2营收2595亿元新台币,年增6.51% [23] - 预计2024年营收将突破兆元新台币,成为中国台湾第六家兆元企业 [24]
芯片分销商老大文晔,又出手了
芯世相· 2025-07-16 14:31
文晔与日电贸换股合作 核心观点 - 全球芯片分销龙头文晔与中国台湾最大被动元件代理商日电贸通过股份交换深化战略合作 文晔以溢价21%增持日电贸股权至36% 日电贸持股文晔提升至5% 双方保持独立经营[3][5][8] - 此次换股旨在强化被动元件市场布局 文晔可借助日电贸产品线填补亚洲市场空白 日电贸则能利用文晔全球供应链体系拓展客户[12][13][24] - 合作延续文晔并购扩张战略 2024年其营收达9594.31亿元新台币 年增61.38% 全球市占率12.2%排名第一[18][20] 交易细节 - 换股比例:1股日电贸换0.668股文晔 文晔原持有3100万股日电贸 交易后总持股达36% 日电贸原持有1100万股文晔 交易后持股5%[5] - 历史合作:2022年文晔曾以13.2亿元新台币入股日电贸获14.58%股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未介入经营[7] 战略动机 - 业务互补:文晔以主动元件(IC)分销为主 被动元件营收占比仅个位数 日电贸被动元件代理毛利率达16%-17% 显著高于IC分销5%水平[22][24] - 市场协同:日电贸产品覆盖MLCC、电解电容等 应用于车用、工控等领域 与文晔客户群重叠度低[7][12] 文晔的扩张战略 并购历程 - 2016-2020年:完成7宗并购 包括4亿美元收购志远与宣昶 营收从1441.5亿新台币增至3531.5亿新台币 五年翻倍[17] - 2022-2024年:10.8亿元人民币收购世健科技 推动营收年增27.53%至5712亿新台币 38亿美元并购富昌使2024年营收跃升61.38%至9594.31亿新台币[18] 经营表现 - 2024年数据:全球分销市占率12.2% 亚太区14.5% 覆盖48个国家 400+供应商 25000+客户[20] - 2024上半年:营收5069.27亿新台币 年增16.19% Q1营收2474亿新台币(年增28%) Q2营收2595亿新台币(年增6.51%)[25] 行业趋势 - 分销行业整合加速 文晔曾通过换股抵御大联大收购 2020年与祥硕换股巩固经营权[14][16] - AI应用推动被动元件需求 文晔预计Q3旺季表现强劲 全年营收有望突破兆元新台币[25][26]
韩国要投资约25亿发展iLED显示,想摆脱中国对手追赶
观察者网· 2025-07-16 10:46
韩国iLED技术投资计划 - 韩国将在2032年前投资4840亿韩元(约25.16亿人民币)开发iLED显示技术,包括Micro LED、量子点和nano LED等技术 [1] - iLED技术相比OLED具有使用寿命、亮度和能效优势,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 [1] - 投资将用于培育韩国产业生态系统,涵盖外延生长技术、芯片转移与接合技术、AR/XR设备研发等多个领域 [1][2] 韩国显示产业现状 - 韩国在OLED市场保持全球领先,但在iLED技术方面落后,依赖外国制造的LED芯片和材料 [1] -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进步显著,LCD已占全球主要份额,OLED技术正在追赶韩国厂商 [2] - 韩国显示产业协会将推进超薄高可靠性元件结构、下一代大尺寸柔性面板、高附加值OLED应用技术等项目 [2] 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 - 预计全球iLED市场规模将从2026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320亿美元 [2] - 韩国同时推进OLED超差异化项目,包括移动OLED显示技术、OLEDoS技术、超逼真光场显示技术等 [2] - 这些项目旨在提升韩国在汽车、元宇宙等未来新兴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2] 行业协同与战略意义 - 推进小组将协调研发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最大化协同效应并制定供应链战略 [2] - 研发项目被视为在中美贸易战等不稳定环境中掌握核心技术竞争力、维护自主主权的突破口 [3]
京东方董事长:液晶显示中国已经领先,仍将是中长期主流技术
观察者网· 2025-07-15 11:17
行业格局与技术趋势 - 全球显示产业进入再平衡时期,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行业竞争从"规模和市场份额"转向"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3] - LCD仍是未来中长期主流技术,TV大尺寸化趋势显著,OLED在折叠屏、IT、车载等中尺寸市场持续突破,Mini/Micro LED等新兴技术注入创新活力[3] - 中国大陆显示企业已占据全球LCD产业领先地位,京东方等头部企业主导全球市场份额[1]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京东方提出"第N曲线"理论,围绕显示技术、玻璃基加工能力、智能制造三大优势布局钙钛矿光伏器件、玻璃基封装等"未来业务",玻璃基封装已实现样机产出,钙钛矿中试线首片样品达2.4×1.2m[3][4] - 京东方精电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人民币,车载显示出货量及面积全球第一,海外收入占比38%且同比双位数增长,欧洲及日韩客户项目持续突破[4] - 资本运作聚焦产业整合与股东价值,并购中电熊猫产线、彩虹光电等优质资产,孵化能源科技新三板挂牌,并计划通过独立上市提升专业平台竞争力[8]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公司营收1983.81亿元(同增13.66%),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同增108.97%),扣非净利润38.37亿元(同增706.60%),显示器件业务营收1650亿元(同增12.55%),毛利率提升至12.75%(2023年为8.21%)[7] - LCD五大主流应用显示屏出货量全球第一,柔性OLED出货量全球第二达1.4亿片,折叠产品出货增长约40%[7] - 推出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年完成10亿元库存股注销,启动2025年A股回购计划并实施利润分配[7]
韩国芯片出口,创下历史新高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印度ICT出口表现 - 上半年印度ICT出口额达1151.6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创历史第二高 贸易顺差442.4亿美元 [1] - 6月单月出口额220.3亿美元 同比增长4.7% 贸易顺差96.2亿美元 [1] - 半导体出口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上半年半导体出口额73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 创历史新高 [1] 细分产品表现 - 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出口额66.4亿美元 同比增长10.8% 受AI服务器扩张带动SSD需求增长 [2] - 显示器出口额12.9亿美元 同比下降33.7% 因OLED需求受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3] - 手机出口额7.9亿美元 同比下降6.2% 主因半导体和传感模块等零部件出口减少 [3] 区域市场表现 - 对美国ICT出口额14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4.5% 半导体和手机出口增长带动连续20个月正增长 [4] - 对中国台湾出口36.1亿美元 同比增长54.6% 对日本出口4亿美元 同比增长20.6% 均受半导体和计算机设备推动 [4] - 对中国(含香港)出口78.9亿美元 同比下降9.4% 计算机设备增长16.9%但被半导体/显示器/手机拖累 [4] - 对欧盟出口9.3亿美元 同比下降5.3% 对印度出口4.2亿美元 同比下降6.3% [5] 增长驱动因素 - AI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带动高附加值内存(DDR5/HBM)需求 叠加DRAM/NAND价格反弹 [1] - 关键产品零关税政策实施持续利好ICT出口 [1]
【早报】A股利好!险资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正式启动,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财联社· 2025-07-14 07:10
宏观政策与监管动态 - 国有险企全面落地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新增五年周期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权重调整为30%/50%/20% [1][8] - 中证协发布28项举措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涵盖自律管理、保荐承销等7方面 [3][9]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入 个人投资者门槛维持"50万元+2年经验" [3][6] 医药与医保改革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 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聚焦高临床价值但暂未纳入医保的创新药 [2][10] - 华新制药等企业获发改委调研 关注用工、生产经营及创新发展情况 [11] 科技与数字化转型 -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项目 分别获7800万元和4605万元订单 [11] - 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模型 总参数1T 获Perplexity CEO认可可能用于后训练 [12] - 工信部推进两化融合 重点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 [11]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 中国电建中亚首个绿氢项目实现首次产氢 风电部分已于5月全容量投产 [13] - 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完成工程样车研制 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05亿元 CAGR 53.91% [25] 消费与周期行业 - 东北地区空调线下销售额同比激增 黑龙江单周增长817.68% 吉林增长788.4% [28] - 白羽肉鸭行业持续7个月深度亏损 行业集中度低或致三成企业退出 [12][13] 公司业绩与资本运作 - 紫金矿业上半年净利润预增54%至232亿元 [16] - 华西证券净利润预增1025%-1354% [15] - 三和管桩净利润预增3091%-3889% [17] - 福达合金拟收购TOPCon电池银浆公司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 [15] - 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 [20] 全球市场与贸易 - 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欧盟征收30%关税 欧洲领导人强硬回应 [4][23] - SpaceX向xAI投资20亿美元 占其50亿美元融资近一半 [23] 科技前沿与产业趋势 - 阿里达摩院多癌早筛AI覆盖9国2000万人次 华为、科大讯飞等加速布局AI医疗 [26] - 三星为苹果建设折叠屏OLED产线 年产能1500万片 折叠屏手机2027年出货量预计达7000万台 [27]
2025年中国银基合金靶材市场分析: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但国产化不足
前瞻网· 2025-07-11 16:17
银合金靶材行业概述 - 银合金靶材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重要原材料,大量应用于OLED显示面板的阳极电极和芯片封装金属层,具有导电和反射光的特性 [1] - 在OLED显示面板中,银合金靶材与ITO薄膜形成三层复合导电膜结构,对导电和透过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1] 市场规模与需求 - 中国银基合金靶材市场规模2024年达1.35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6亿元 [3] - G6.0世代线银合金靶材使用量从2021年6.20吨增至2024年22.38吨,预计2025年达23.56吨,市场总量将达26.89吨,复合增长率超37% [4] - 主要需求方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产厂商及三星、LG等韩系厂商 [3]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95%市场份额被日本三菱(超50%)、韩国LT(34.95%)和德国Materion(6.8%)垄断 [6] - 日本三菱2022年宣布逐步退出市场后,韩国LT和德国Materion份额将提升,国内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6] 技术研发方向 - 国外企业通过添加In、Sn、Cu等元素优化银合金靶材的电特性、光学特性和耐环境性 [10] - 国内企业如阿石创、拓普新材等正研发通过添加In、Sc等元素及优化工艺提升性能 [10] - 元素掺杂效果包括:耐硫化(Sc/Pd)、耐腐蚀(In/Sn)、耐气候(Sn/Cu)、耐热性(Pd/Cu)、改善机械性能(Cu) [12] - 未来需针对不同器件需求优化合金成分设计和制备工艺调控 [12]
折叠iPhone渐行渐近!消费电子ETF(561600)盘中反弹超1.0%
新浪财经· 2025-07-11 11:09
折叠iPhone进展 - 三星显示公司已开始为可折叠iPhone生产OLED做准备 正在建设专用生产线 设备更换工作于2023年下半年启动 目前进入最后阶段 [1] - 生产线产能为每月3.5万片(基于第六代玻璃基板) 换算成7英寸可折叠OLED标准 年产能达1500万片 月产能125万片 [1] 消费电子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0.59% 成分股欣旺达上涨6.29% 寒武纪上涨4.66% 圣邦股份上涨2.52% 中芯国际上涨1.91% 通富微电上涨1.45%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0.24% 最新价0.82元 近2周累计上涨2.38%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5 [1] 消费电子指数构成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涉及元器件生产 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02% 包括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 京东方A 寒武纪 豪威集团 澜起科技 工业富联 兆易创新 歌尔股份 亿纬锂能 [2] ETF产品信息 -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 C(015895) E(024557) [2]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液晶显示未来十年仍将是显示行业主流应用技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9 09:23
行业趋势 - 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 行业格局实现重塑 液晶显示仍将是未来十年主流应用技术 [1] - 半导体显示技术持续创新 尚未出现替代技术 液晶显示在中长期仍将主导市场 [3] - OLED屏幕高端细分市场不断突破 中国大陆OLED产线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 - Mini/Micro LED等新兴显示技术将为行业增添发展动能 [3] - 显示行业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 竞争转向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 [3] 公司战略 - 公司提出"屏之物联"战略 核心是把握"屏"无处不在的增长机遇 通过功能集成、形态衍生和场景植入拓宽显示边界 [5] - "第N曲线"理论围绕核心优势进行多维拓展 重点布局玻璃基创新业务和钙钛矿光伏器件 [5] - 资本运作是提升企业实力的重要途径 包括产业整合、创新业务独立上市和回购少数股权 [4] - 通过并购中电熊猫2条产线、投资咸阳彩虹1条产线进行产业整合 [4] - 将创新业务独立上市打造专业平台 如京东方精电(车载显示)、华灿光电(MLED)、能源科技(能源物联网) [4] 市场影响 - 显示产业作为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支柱 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3] - 每年千亿美元规模的面板市场 带动千亿美元材料装备市场 拉动万亿美元显示消费市场 [3] - 中国大陆显示企业已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占据领先地位 [3] - 公司已有三条OLED生产线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大陆OLED产线将快速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