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拆借

搜索文档
人民银行:7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45% 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46%
北京商报· 2025-08-29 20:03
8月29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5年7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7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成交9.8万亿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加16.6%;债券回购成交175.3万亿元,同比增加18.5%,环比增 加12.2%。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57.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环比增加13.5%。 7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45%,环比下降1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46%,环比下降4 个基点。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
城投控股: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城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22
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城投财务公司于2019年12月20日获上海银保监局批准开业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其中上海城投集团持股60% 城投控股持股20% 上海城投资产管理集团持股20% [2] -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下设资金结算部、公司金融部等六个部门 [2] - 主要业务包括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发放成员单位贷款、存放同业及结算业务 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监管要求 [3] 风险管理架构 - 建立"三道防线"风险管控体系:业务部门为第一道防线 风险管理部为第二道防线 审计稽核部为第三道防线 [4] - 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及多项结算业务管理制度 涵盖账户管理、存款业务、错账处理等环节 [4] - 信贷管理实行全流程控制 包括贷前调查、信用评级、风险审查、授信审批及贷后检查 [5][6] 经营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 资产总额133.33亿元 负债总额121.14亿元 营业收入1.17亿元 税后利润0.36亿元 [8] - 资本充足率达20.74% 远超10%监管要求 拆入资金、担保余额、短期证券投资及长期投资占比均为零 [9] - 自有固定资产占比仅0.07% 远低于20%监管上限 [9] 存贷款业务状况 - 城投控股及子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11.45亿元 日均存款余额3.19亿元 贷款余额为零 [9] - 存款安全性与流动性良好 未出现现金头寸不足导致的延迟付款情况 [9] 内部控制与合规 - 信息系统实行等保测评 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7] - 内部审计实行垂直管理 审计结果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 确保独立性 [7] - 2025年上半年审计显示各类管理制度落实符合规定 未发现资金、信贷、信息管理等领域重大风险缺陷 [8][9]
央行发布2025年7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8-29 18:14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 7月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77536.2亿元 其中国债发行12226.5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2134.9亿元 金融债券发行13905.5亿元 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496.8亿元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29.3亿元 同业存单发行24743.6亿元[1] - 截至7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90.4万亿元 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68.4万亿元 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2.0万亿元[1] - 分券种托管余额:国债37.6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52.5万亿元 金融债券43.4万亿元 公司信用类债券34.0万亿元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0万亿元 同业存单20.7万亿元 商业银行柜台债券2092.8亿元[1] 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7.3万亿元 日均成交1.6万亿元 同比增加2.8% 环比减少5.5%[2] - 单笔成交量500-5000万元交易占比51.8% 9000万元以上交易占比42.1% 单笔平均成交量4029.0万元[2] - 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4.4万亿元 日均成交1904.8亿元 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成交9.5万笔 成交金额779.5亿元[2]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 境外机构债券托管余额4.0万亿元 占市场总托管余额2.1% 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3.9万亿元[3] - 境外机构持债结构:国债2.0万亿元占比51.4% 同业存单1.0万亿元占比24.9% 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3%[3] 货币市场运行 - 银行间同业拆借成交9.8万亿元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加16.6% 债券回购成交175.3万亿元 同比增加18.5% 环比增加12.2%[4] - 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57.4万亿元 同比增长21.1% 环比增加13.5%[4] - 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45% 环比下降1个基点 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46% 环比下降4个基点[4] 票据市场运行 - 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7万亿元 贴现发生额3.1万亿元 承兑余额19.9万亿元 贴现余额15.6万亿元[5] - 中小微企业签票家数11.2万家占比93.5% 签票发生额2.8万亿元占比74.1%[5] - 中小微企业贴现家数12.4万家占比96.5% 贴现发生额2.4万亿元占比78.1%[5] 股票市场运行 - 上证指数收于3573.2点 环比上升128.8点涨幅3.7% 深证成指收于11009.8点 环比上升544.7点涨幅5.2%[6] - 沪市日均交易量6785.5亿元 环比增加32.9% 深市日均交易量9316.3亿元 环比增加16.9%[6] 债券市场持有人结构 - 银行间债券市场法人机构成员3986家均为金融机构[7] - 公司信用类债券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3.3% 前20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84.0%[7] - 单只信用债持有人数量最大值122家 最小值1家 平均值12家 中位值12家 持有人20家以内债券占比88.6%[7] - 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60.7% 前20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90.6% 主要集中于证券公司 基金公司和银行理财子公司[8]
渤海化学: 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天津渤海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19
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天津渤海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11月4日,是全国首批、天津市首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具有多项金融会员资质 [1] -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主要股东包括天津渤海化工集团(39.34%)、天津长芦海晶集团(16.78%)等,5亿增资已获批复,完成后注册资本达15亿元 [1] - 业务范围涵盖存款吸收、贷款办理、票据业务、资金结算、债券承销及固收类投资等 [1] 内部控制体系 - 建立"三会一层"治理架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薪酬、审计、风险管理及提名五个专业委员会 [3][4][5][6][7] - 设立风险合规部、稽核审计部等部门,形成前中后台协作制衡的管理架构,覆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六大风险类型 [2][3][8] - 制定《结算业务内控操作手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岗位分离、限额管理、止损机制控制操作及市场风险 [9][10][11] 经营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1.56亿元(同比增长24.55%),负债总额52.84亿元(同比增长25.10%),所有者权益18.72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23.1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49.32%),利润总额5384.1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0.79%) [14] - 吸收存款52.51亿元(同比增长25.63%),日均存款34.5亿元(同比增长6.7%),自营贷款投放规模33.29亿元 [14] 风险管理与监管合规 - 监管指标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要求,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等关键指标处于合理范围 [15][16] - 通过实地调研、多维数据分析及风险穿透管理强化信用风险防控,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事前规避、事中审批、事后监控 [10][12] - 核心系统覆盖结算、信贷、资金业务风险点,2025年上半年稽核审计部按计划开展审计项目,促进问题整改 [12][13] 关联业务与风险保障 - 天津渤海化学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受风险处置预案保障,公司作为渤海化工集团重要下属企业,被列为战略合作伙伴 [15] - 财务公司牵头建设渤化集团司库系统,涵盖账户、票据、供应链金融等模块,由监管认可开发商开发 [12]
央行:6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0916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8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 6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0916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2816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714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83347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2339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449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98434亿元 [1] - 截至6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650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444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06万亿元 [1] - 分券种托管余额:国债30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423万亿元,金融债券39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325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3万亿元,同业存单175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7935亿元 [1] 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 6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30万亿元,日均成交173590亿元,同比增加348%,环比增加128% [2] - 单笔成交量5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474%,9000万元以上的交易占462%,单笔平均成交量44964万元 [2] - 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5万亿元,日均成交18628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债券成交108万笔,成交金额4112亿元 [2]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 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35万亿元,占市场托管余额26%,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31万亿元 [2] - 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21万亿元(占比513%),政策性金融债096万亿元(占比223%) [2] 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 6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76万亿元,同比减少454%,环比减少63% [2] - 债券回购成交1177万亿元,同比减少244%,环比减少22%,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383万亿元,同比减少05%,环比减少18% [2] 利率水平 -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87%,环比增加2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89%,环比增加7个基点 [3] 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 6月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4万亿元,贴现发生额29万亿元 [3] - 截至6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78万亿元,贴现余额129万亿元 [3] - 中小微企业签票102万家(占比930%),签票发生额24万亿元(占比714%),贴现中小微企业110万家(占比963%),贴现发生额22万亿元(占比761%) [3]
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迎新规:统一监管、划清边界、强化风控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20:31
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填补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监管制度空白,强化功能和行为监管 [1] - 2024年通过经纪机构成交的银行间本币交易额达433万亿元,占全市场总成交额20%,涵盖债券回购、同业拆借、现券交易及利率衍生品等品种 [2] 监管框架三大亮点 - 明确经纪机构类型和服务范围,聚焦二级市场流动性撮合核心职能,实现统一监管 [1] - 强化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要求,建立业务"防火墙"制度,提升机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公平性 [1] - 建立统一交易流程和操作标准,规范定期信息披露机制,增强交易规范性和市场透明度 [1] 业务边界与准入管理 - 严格限定经纪机构仅服务银行间二级市场交易,禁止参与债券一级发行和柜台债券业务 [3] - 货币经纪公司、证券公司等所有开展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均纳入统一监管 [3] - 准入需向央行报告,非专业机构须设立独立部门,物理隔离经纪业务与自营交易 [3] 合规运营具体要求 - 实时公开最优买卖报价及成交信息,客户委托报价需实时报送基础设施机构 [3] - 专用通讯工具与个人设备物理隔离,通话和聊天记录保存至少5年 [3] - 明确十三项禁止性行为,包括自持头寸交易、利用信息优势获利等 [3] 银行合规能力建设方向 - 仅服务合格金融机构投资者,需签署《经纪服务协议》和主协议明确权责 [4] - 禁止歧视性报价,确保客户获取统一最优价格,严禁构造规避监管的交易结构 [4] - 建立独立经纪业务系统,与自营/资管系统权限分离,阻断数据跨部门流动 [4] - 部署AI工具监测异常交易,转向流动性分析、合规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 [4] 银行内部管理优化措施 - 完善人员隔离、业务物理隔离、信息系统隔离和财务隔离等"防火墙"机制 [5] - 建设高稳定性、安全性的信息技术系统,保障交易记录完整性和客户数据保密性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