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和

搜索文档
就在今天,国家电投10周岁,资产增长超1.1万亿!
中国电力报· 2025-07-15 13:10
公司重组与发展历程 -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 - 成立时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资源的综合能源集团 [3]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火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拥有百年电力工业发展积淀 [4] 经营业绩与规模扩张 - 电力装机从重组当年1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2.7亿千瓦 [9] - 清洁能源占比从38.47%提升至73.08% [13] - 资产总额从7738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增幅1.46倍 [14] - 年度营业收入从2015年不到2000亿元增至2024年接近4000亿元 [14] - 年度利润从2015年不到140亿元跃升至2024年接近500亿元,增长2.55倍 [14] 业务布局与国际化 - 业务区域从"三北"地区拓展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全国范围 [14] - 境外业务覆盖国家从24个扩展至47个 [15] - 境外装机容量从不到30万千瓦扩展至1267万千瓦 [28] 能源结构转型 - 光伏装机从485万千瓦增长至8673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 [17] - 风电装机增长5倍达到6253万千瓦,海上风电从无到有装机512万千瓦 [17] - 水电装机达2653万千瓦,强化黄河上游和长江支流流域梯级开发 [18] - 核电装机从224万千瓦增长至1074万千瓦 [19] - 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超67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超3400万千瓦 [20] 科技创新成果 - 主导"国和一号"三代核电自主化项目,掌握3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22] - 研发"国冉一号"30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2] - 累计获授权专利超1.8万件,突破晶硅光伏组件回收等核心技术 [22] - 自主研发"和睿"系列数字化仪控系统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23] 新兴业务探索 - 发展换电重卡和氢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电能替代业务 [25] - 建成"暖核一号"核能供热项目,供热面积达560万平方米 [25] - 构建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模式 [25] - 建设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县(河南兰考) [25] - 发行REITs、碳中和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引入资金超1200亿元 [25]
美国大佬承认:核能这块,我们被中国“压了一头”!咋办?学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04 01:01
美国核能行业现状 - 美国核电站建设严重滞后,过去30年仅建成2座核电站,而中国同期建成数十座 [1] - 美国现有93座核电厂平均年龄超过40年,技术落后且依赖持续维修维持运转 [6] - 1979年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导致行业停滞,美国核电发展中断近40年 [5] 中国核能行业崛起 - 中国1991年建成首座核电站,比美国晚近半个世纪,但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实现快速追赶 [9] - 自主研发"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技术,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9] - 中国在运和在建核反应堆数量突破100座,规模居全球前列 [9] 技术效率对比 - 中国核电站建设周期仅56个月,比国际同行快1年以上 [12] - 美国核电建设人工成本高昂,中国建设1座核电站的成本相当于美国1.5座 [11] - 中国2023年建成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四代核电站(山东石岛湾),而美国四代技术仍停留在概念阶段 [12][13] 产业链控制能力 - 中国通过海外合作获取铀矿资源,实现原料自主可控 [16] - 美国铀浓缩技术依赖俄罗斯供应,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16] - 中国在核电全产业链实现技术突破和资源整合,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16] 发展模式差异 - 美国核电行业因历史事故陷入长期停滞,错失技术迭代机会 [5][6] - 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创新"路径实现技术跨越,并形成规模优势 [9] - 中国将基建能力与核电技术结合,实现工程建设效率突破 [12]
政策东风频吹 核电产业链企业抓机遇布局忙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1
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民营企业参与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今年将在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2] - 政策降低民营企业参与核电项目门槛,消除市场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涌入核电领域 [2] 上市公司动态 - 南方风机中标田湾、徐大堡、太平岭核电项目3、4号机组,正在供货或准备供货 [3] - 北京钢研高纳取得核电领域准入资质,与多个重要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计划进一步拓展核电市场份额 [3] - 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拟置入核电资产,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在运核电机组权益装机规模达745万千瓦,在建机组4台,其中5、6号机组已获核准 [3] - 尚纬股份持续服务于太平岭、三澳、昌江等核电站项目,2025年计划加大核电市场开拓力度,巩固核级电缆行业领先优势 [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2040年核电装机需达2亿千瓦时,发电量占比约10% [5] - 核电是替代化石能源作为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全球核电装机预计大幅增加,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处于世界前列 [6] - 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稳定的能源,发展前景广阔,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提升安全性与经济性 [6] 行业挑战 - 核电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资金筹集与使用需谨慎规划 [6] - 核电安全是行业发展生命线,需强化监管与技术保障 [6] - 公众对核电认知度亟待提升,需通过科普宣传消除误解 [6] 行业整体趋势 - 核电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展现强大发展活力与创新动力 [7] - 技术进步和政策优化将推动核电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7]
上海徐汇:人工智能加持绿色低碳产业
新华财经· 2025-06-06 17:24
人工智能赋能绿色低碳产业 - 上海徐汇正探索人工智能与绿色低碳产业结合的高效降碳路径 [1] - 上海核工院开发核电设计领域首个专属大模型"智汇星",能快速识别设计文件错误,推动核电产业智能化转型 [1] - 极氪能源推出全球首个结合代客泊车辅助和自动充电的智慧充电解决方案"极智充",融合800V超快充与智能驾驶技术 [1] 企业技术融合与研发 - 极氪智能研发中心落地徐汇,将智能技术优势与AI融合,加速新能源汽车迭代 [2] - 中国能建上海总部项目采用数字孪生和AI技术,实现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设计,负荷调节比例达38%以上 [3] 绿色建筑与能源管理 - 徐汇滨江中国能建项目年建筑综合节能率60.8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22万千瓦时,年减碳2625吨 [3] - 项目配套虚拟电厂、V2G等智慧管控系统,覆盖碳管理及柔性负荷调节 [3] 政策与产业生态 - 徐汇区发改委强调人工智能赋能绿色低碳产业,同步推进"双碳"目标与营商环境优化8.0方案 [3]
利柏特(605167):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 模块化建造市场前景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6-05 18:29
核电行业景气度 - 2025年1-4月核电投资完成额362 56亿元 累计同比增长36 64% [1] - 2023-2025年累计核准31台核电机组 中国在运 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 装机容量达1 13亿千瓦 [1] - 中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 总装机容量3365万千瓦 [1] 三代核电技术发展 - 近三年核准机组以第三代核电技术为主 主流机型为"国和一号"(CAP1000)和"华龙一号"(HPR1000) [2] - 第三代核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 建造周期从50个月压缩至36个月 [2] - 廉江核电项目模块化施工占比达64 2% 三代核电双机组工程建成价约400亿元 [2] - 工程费用占核电工程造价60% 模块化建造占比60% [2] 核电模块化市场空间 - 2030年前每年保持6台新开工机组规模 [2] - 预计2025-2030年每年新开工机组对应模块化建造市场规模约864亿元 [2] 公司核电模块化业务 - 募投项目南通利柏特重工占地48 78万平 新增大型模块生产能力 [3] - 生产基地含两个自建码头 提升场地周转率 [3] - 2025年3月中标宁德二期项目 合同金额2 26亿元(含税) [3] - 首次将模块化技术应用于"华龙一号"核电站柴油机厂房建安工程 [3] 公司核心能力 - 具备"设计-采购-模块化-施工"(EPFC)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4] - 大型生产基地位于优势区位 募投项目强化核电模块加工能力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 3亿 2 5亿 2 9亿元 [4]
利柏特: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模块化建造市场前景广阔-20250605
天风证券· 2025-06-05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专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2025M1 - 4我国核电投资完成额362.56亿,累计同比增长36.64%,2023 - 2025年累计核准31台核电机组,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1.13亿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65万千瓦,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1] - 三代核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技术,可使建造周期从50个月压缩至36个月,便于标准化、批量化,提升质量减少事故,预计2025 - 2030年每年新开工机组对应核电模块化建造市场规模约864亿 [2] - 利柏特可转债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提升模块化生产制造及外运能力,2025年3月20日中标宁德二期模块建造安装等工程,合同总金额2.26亿元,首次将模块化技术应用到“华龙一号”核电站柴油机厂房建安一体化工程 [3] - 考虑公司订单承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2.5、2.9亿(前值2.8、3.2、3.7亿),对应PE为20、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核电模块化建造市场前景广阔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第三代核电机组即将进入建设高峰期 - 我国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2025M1 - 4核电投资完成额362.56亿,累计同比增长36.64%,2019年起核准提速,2023 - 2025年累计核准31台核电机组,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1.13亿千瓦,在建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65万千瓦 [1][14] - 新增核电机组多在沿海且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华龙一号”建设中开展大量模块化研究应用,判断未来核电模块化建造方式应用更广泛 [22] 第三代核电站引入模块化设计概念,大幅缩短核电机组建造时间 - 核电模块化建设思路已久,AP1000从设计源头明确模块化建造思路,我国在非核工程领域较多运用,核电领域起步,形成14项标准 [24][25] - AP1000采用现代化模块设计技术,引入大模块概念,“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将现场结构施工改工厂预制后现场拼装,大量引入平行作业,理想工期缩短至36个月 [26] - 模块化建造节省工期、降低成本、利于安全和质量控制,将现场工作转移到车间,减少事故,使建造周期从50个月压缩至36个月 [29] 预计2025 - 2030年每年新开工机组对应核电模块化建造市场规模约864亿 - 典型AP1000模块分机械、结构和管道模块,标准模块尺寸和重量有限,更大模块用驳船运输,如三门核电重件码头 [32][33] - 模块化施工是第三代核电站重要建造模式,廉江核电项目模块化施工规划占比达64.2%,经验向白龙核电项目拓展 [34] - 国内三代核电双机组工程建成价平均400亿,工程费用约占60%,按2030年前每年6台新开工及60%模块化建造占比,预计每年核电模块化施工市场规模约864亿 [35][36] - 核电模块化进入门槛高,利柏特在模块化预制和生产有经验,资质满足准入要求,背靠中核二三股东背景,细分模块化预制领域优势明显 [37][38] 募投项目扩充核电模块生产能力,新签核电模块建造订单占据先发优势 - 利柏特可转债募投项目南通利柏特重工项目占地48.78万平,能承接更大装置项目和模块,毗邻入海口有自有码头,提升场地周转率,方便物料运输,总投资12.9亿,内部收益率(税后)13.05%,投资回收期6.06年(不含建设期) [39][41] - 2025年3月20日中标宁德二期模块建造安装等工程,合同总金额2.26亿元,首次将模块化技术应用到“华龙一号”核电站柴油机厂房建安一体化工程,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品牌形象和行业影响力 [42]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大型工业模块设计能力的企业,实控人曾担任中核二三苏州分公司负责人,与核工程企业合作久,有望积累更多工程实绩 [43]
利柏特(605167):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模块化建造市场前景广阔
天风证券· 2025-06-05 17: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专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2025M1 - 4我国核电投资完成额362.56亿,累计同比增长36.64%,2023 - 2025年累计核准31台核电机组,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1.13亿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达3365万千瓦,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1] - 三代核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技术,可使建造周期从50个月压缩至36个月,便于标准化、批量化,提升质量减少事故,预计2025 - 2030年每年新开工机组对应核电模块化建造市场规模约864亿 [2] - 利柏特可转债募投项目扩充产能,提升生产制造及外运能力,2025年3月中标宁德二期项目,合同总金额2.26亿元,首次将模块化技术应用到“华龙一号”核电站柴油机厂房建安一体化工程 [3] - 公司模块化施工能力经验丰富,拥有全产业链环节及一体化服务能力,考虑订单承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2.5、2.9亿,对应PE为20、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核电模块化建造市场前景广阔 -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2016 - 2018年零核准后,2019年起提速,“十四五”规划等多次提及发展核电,2025M1 - 4投资完成额362.56亿,同比增长36.64%,2023 - 2025年累计核准31台机组,大部分为三代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机组将进入建设高峰期 [14][22] - 第三代核电站引入模块化设计概念,AP1000从设计源头明确模块化建造思路,我国在非核领域模块化技术运用较多,核电领域起步,模块化建造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升质量,AP1000引入大模块概念,使土建、安装、调试作业深度交叉 [24][26] - 预计2025 - 2030年每年新开工机组对应核电模块化建造市场规模约864亿,典型AP1000模块分机械、结构、管道模块,模块化施工是三代核电站重要建造模式,廉江核电项目模块化施工规划占比达64.2%,经验向白龙核电项目拓展,国内三代核电双机组工程建成价平均400亿,工程费用占60%,按60%模块化建造占比和每年6台开工规模测算得出市场规模 [32][36] 募投项目扩充核电模块生产能力,新签核电模块建造订单占据先发优势 - 利柏特可转债募投项目南通利柏特重工项目占地48.78万平,用于大型模块生产制造,有两个自建码头,毗邻入海口,交通网络发达,能提升场地周转率,项目总投资12.9亿,内部收益率13.05%,投资回收期6.06年 [3][41] - 2025年3月20日,公司中标宁德二期5BDA、7BUG模块建造安装及临时泊位工程,合同总金额2.26亿元,首次将模块化技术应用到“华龙一号”核电站柴油机厂房建安一体化工程,与广核工程首次合作,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品牌形象和行业影响力 [3] - 公司模块化生产能力突出,自2006年从事相关业务,服务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掌握设计技术,积累设计经验,实控人曾任职中核二三,与核工程企业合作历史久,有望积累更多工程实绩 [43]
国家电投核电资产整合获股东大会顺利通过 重组迈出重要一步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21:33
电投产融重组进展 - 电投产融重组方案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标志着公司治理程序已完成 交易涉及电投核能100%股权与资本控股100%股权的置换 [1] - 交易完成后 公司将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 业务板块将涵盖核电、火电、新能源资产 实现区域互补与协同效应 [1] - 重组展现股东对公司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预期将为股东带来长期价值成长和丰厚回报 [1] 核电行业发展动态 - 中国核电行业进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阶段 核电机组核准速度加快 2022年以来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机组 [2] - 电投核能采用AP1000、CAP1000、CAP1400等领先技术路线 山东海阳核电站1-6号机组全部采用非能动压水堆技术 投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同类基地 [2] - 核电政策由保守转向快速发展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为基荷能源的角色日益凸显 [2] 央企重组与资本市场影响 - 电投产融重组是"9 24"并购新政后首批央企重组项目 符合国家专业化整合政策导向 推动核心资产证券化 [3] - 并购重组有助于上市公司夯实主业、提升竞争力 平抑ROE波动并增强分红能力 吸引长期资本入市 [3] - 高质量资产注入可重塑企业估值 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标的 目前重组仍需完成监管问询、审核等后续程序 [3]
外交部部长助理苗得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拉特雷
快讯· 2025-05-19 09:44
中国与联合国合作 - 外交部部长助理苗得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拉特雷,双方讨论了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合作成果 [1] -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设立10年来,为支持联合国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1] - 中方愿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持基金发展,助力全球和平与发展事业 [1] 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 - 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 [1] - 中方支持联合国进行必要合理改革,进一步重视和倾听全球南方声音 [1] - 拉特雷赞赏中国是多边主义的支柱,充分肯定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基金合作成果 -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合作成果丰硕,联合国秘书处愿同中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基金项目 [1] - 拉特雷表示基金项目让更多国家受益 [1]
看中国也看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5-17 06:12
5月9日,上海博物馆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进入闭幕倒计时100天。自2024年7月开展以来, 展览创下多项纪录——这是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 次与埃及政府合作的重磅大展。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95%以上的 文物首次来到亚洲。若干中国的精美文物与埃及文物共同陈列,使我们在解读他者中认识自我。据统 计,超过70%的观众为了这个展览从外地专程来到上海博物馆,包括大量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为新馆和老馆规划了新的方向。历时6年多打造的上博新馆建 成开放,坚持"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使其成为"世界看中国"的重要文化窗口。位于上海人民广 场的上博老馆,以"世界文明馆"为主要定位,依托馆藏外国文物,积极筹备反映世界文明和文明交流互 鉴主题的常设陈列,成为"中国看世界"的重要展示平台。 认知世界古代文明以及文明之间的互动,对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史,有着特别的意 义:人类文明就是在这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 (作者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 人民日报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