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安半导体ETF

搜索文档
两市ETF融券余额环比增加7291.6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1:13
(原标题:两市ETF融券余额环比增加7291.60万元) 最新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140.93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减少1.04亿元,其中,ETF融资余额环比减少 1.77亿元,融券余额环比增加7291.60万元。 融券方面,最新融券余额居前的ETF有南方中证10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中证1000ETF,融券 余额分别为25.30亿元、24.20亿元、4.49亿元,环比变动显示,融券余额增加金额居前的有华夏上证科 创板50成份ETF、国联安半导体ETF、南方中证1000ETF,较上一日分别增加6021.70万元、531.33万 元、417.60万元,融券余额减少金额居前的有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广发中证1000ETF、华宝中证银 行ETF,较上一日分别减少274.88万元、251.45万元、142.99万元。 相关标的ETF中,最新融资余额超亿元的有122只,融资余额最多的是华安黄金易(ETF),最新融资余额 73.83亿元,其次是易方达黄金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最新融资余额分别为61.44亿 元、42.98亿元。融资余额环比变动看,增幅居前的有沪深300ETF永赢、 ...
机构风向标 | 上海新阳(300236)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9家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33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7日共有9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7388.47万股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3.58%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上海新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新科投资有限公司等9家实体其中国联安半导体ETF等5家公募基金为新披露持仓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上升0.73个百分点显示机构投资者增持态势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新披露5只公募基金包括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长信量化中小盘股票A等产品 [1] - 诺德量化核心A为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持仓 [1] 外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作为外资代表本期持股出现减少但未披露具体减持比例 [1]
股票型ETF分化加剧!部分资金“恐高”科技,低估赛道获关注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11:31
市场资金流向 - 8月股票型ETF资金涌入市场 但资金偏好从热门赛道转向低估领域如化工 医疗器械 消费和煤炭 非银和金融科技赛道也受追捧 [1] - 科创50ETF遭资金大幅流出 华夏科创50ETF份额减少超170亿份 易方达科创50ETF份额减少超45亿份 尽管科创50指数本月涨幅超20% [3] - 半导体和芯片主题ETF同样出现资金出逃 国联安半导体ETF 华夏芯片ETF 嘉实科创芯片ETF和国泰军工ETF份额均减少超20亿份 尽管这些ETF本月最大涨幅超30% [3] - 资金流入低估赛道 化工ETF份额增长超70亿份 两只证券ETF份额增长均超50亿份 医疗器械 消费 煤炭和金融科技ETF份额增长均超20亿份 [4] - 煤炭ETF本月涨幅仅4.92% 医疗器械和消费ETF涨幅在10%以下 证券ETF涨幅超12% 但较热门行业ETF涨幅低至少10个百分点 [4] 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板块相比2020年高点尚有距离 离2015年高点差距更大 新上市公司和存量企业规模和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6] - 港股创新药公司整体估值仍在合理范围内 未出现明显高估 仍有较好上行空间 [6] - 医疗器械企业面临国内需求较弱和集采价格压力 但渠道库存清理符合预期 预计三至四季度走出压力阶段 迎来短期业绩拐点 [7] - 器械企业凭借国内产业优势走向国际化是长期机遇 [7] 投资策略建议 - 宽基ETF通过跨行业跨市值资产配置有效分散风险 回撤幅度通常低于行业类ETF [9] - 市场过热后回归理性 宽基ETF因行业覆盖广泛和结构均衡具备估值防御能力 [9] - 创业板ETF估值处于近十年来较低历史分位 具备较高中长期投资价值 [9] - 科创综指ETF与科技成长主线高度契合 [9] - 中证A500ETF具备哑铃型配置特征 可在行业轮动中有效对冲风险 [9]
21特写|ETF市场正式进入5万亿时代 增量从何而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1:24
市场总体规模 - 全市场ETF规模于8月25日达到5.07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34万亿元,增幅35.9% [2] - 总份额达28011亿份,较去年末增加1484亿份 [2] - 2025年新发ETF产品219只,市场总数增至1273只 [2] - 从4万亿到5万亿仅用4个月,突破速度持续加快(3万亿到4万亿用时7个月,2万亿到3万亿用时约1年)[1][4][5] 产品结构分析 - 股票型ETF规模3.46万亿元,占比68.25%,其中宽基ETF规模24442.57亿元占主导地位 [3] - 行业主题类ETF中,行业型规模2568亿元(最大为国泰证券ETF445.57亿元),主题型规模6217亿元(最大为嘉实科创芯片ETF351.03亿元)[3] - 跨境ETF规模7537.23亿元,债券型ETF规模5559.03亿元,商品型ETF规模1532.57亿元,货币型ETF规模1424.7亿元 [4] - 债券ETF中博时可转债ETF规模613.2亿元领先,商品ETF中华安黄金ETF规模571.59亿元居首 [4]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4月18日至8月25日期间,股票型ETF规模增长5122.9亿元,金融ETF和机器人ETF成为份额增长最多的行业与主题产品 [5] - 债券ETF规模增长3167亿元(39只产品平均单只增长81亿元),科创债ETF成为新千亿级赛道 [6] - 跨境ETF份额增长近1000亿份,规模增长2559.7亿元,贡献超25%的市场增量 [7] - 美股纳指ETF规模增长190亿元,黄金ETF为首的商品ETF增长66亿元,货币ETF规模减少313.7亿元 [8] - 期间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元,其余8000亿元增量来自基金净值上涨 [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市场55家ETF发行人中,14家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 [10] - 前15家公募ETF管理规模合计4.1万亿元,占市场总规模85.42% [10] - 华夏基金以8591.3亿元管理规模(112只产品)居首,易方达基金7964.5亿元(100只产品)位列第二 [10] -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5641亿元,单只产品平均规模最大;南方基金3477亿元,嘉实基金3208亿元分列第四、五位 [10] - 富国基金年内净申购规模增量704.6亿元居首,主力产品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增长393.7亿元 [11] - 长城基金于6月5日发行首只ETF产品,为近三年来首家新入局基金公司 [11] 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 - 政策层面推出《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支持股票ETF与债券ETF发展 [12] - 8月内14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10家上报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 [12] - 未来产品创新方向包括风格因子ETF、商品ETF、主动管理型ETF及特定策略型ETF [13] - 2025年7月中国ETF市场规模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亚洲第一 [14] -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开放有望推动跨境ETF规模及海外资金投资显著增长 [14]
首次突破5万亿元!国内ETF规模创历史新高,百亿ETF达101只
搜狐财经· 2025-08-26 15:00
国内ETF市场总体规模 - 国内ETF总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 达到5.07万亿元[1] - 从4万亿到5万亿仅用4个月时间 增长迅速[1] - 全市场ETF数量为1273只 总资产净值50,719.8亿元[2] 股票型ETF市场结构 - 股票型ETF规模34,597.19亿元 占全市场68.21%[2] - 规模指数ETF规模24,421.06亿元 占股票型ETF主导地位[2] - 主题指数ETF规模6,217.59亿元 行业指数ETF规模2,568.3亿元[2] 其他类型ETF规模 - 跨境ETF规模7,537.23亿元 占全市场14.86%[2] - 债券型ETF规模5,559.03亿元 占全市场10.96%[2] - 商品型ETF规模1,532.57亿元 货币型ETF规模1,424.7亿元[2] 大型ETF产品情况 - 101只ETF规模超百亿元 7只超千亿元[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4,128.8亿元 为全市场最大[3][4] - 千亿级ETF均为宽基ETF 包括沪深300、上证50等主流指数产品[3][4] 细分领域领先ETF产品 - 行业指数ETF规模第一为国泰证券ETF 445.57亿元[4] - 主题指数ETF规模第一为嘉实科创芯片ETF 351.03亿元[5] - 债券ETF规模第一为博时可转债ETF 613.2亿元[5] 基金管理公司竞争格局 - 华夏基金旗下112只ETF规模8,587.87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5] - 易方达基金ETF规模7,946.78亿元 华泰柏瑞基金5,640.99亿元[5] - 华夏基金拥有14只百亿ETF 易方达基金13只 国泰基金8只[5]
科技主题基金又“火”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7-18 02:13
行业表现 - CPO(光模块)、PCB(印制电路板)等算力相关概念近期反复活跃,科技股行情持续演绎 [1] - 7月17日PCB板块领涨市场,CPO涨幅靠前,AI算力概念表现强势 [1] - 近一个月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涨逾20%,霸占主动管理基金业绩榜,如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财通集成电路产业股票、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等 [1] - 多只科技主题ETF近一个月涨幅超15%,如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中证通信设备主题ETF等 [1] 资金流向 - 相关ETF同期净申购份额较多,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获净申购54亿份,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32亿份 [1]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国联安半导体ETF等均受到资金青睐 [1] - 科技主题新基金纷纷提前结束募集,鹏华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募集5日便提前结束,万家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也提前结束募集 [2] 行业动态 - 更多科技主题基金扎堆进入新发序列,且多只采用发起式形式,如国投瑞银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发起、鑫元创业AI指数发起式等 [2] - 机构正在加速掘金AI产业链公司,新易盛7月16日接待调研机构近180家,包括易方达基金、鹏华基金等 [2] -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达385.47%,机构聚焦其业绩和扩产计划 [2] - 仕佳光子、东山精密等多家公司近期均接受机构调研 [2] 行业展望 - 中国厂商擅长的光通信、PCB领域过去两年实现高增长,今年以来客户提出更高、更长期需求后,部分厂商进入扩产阶段 [2] - 随着全球大客户需求持续扩张及AI产业长期发展,中国厂商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 [2]
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超百亿资金涌向科创ETF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9:28
公募基金自购浮动费率基金 - 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为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之一 [1] - 中欧基金出资1000万元购入旗下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1] - 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已自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1] 港股主题ETF规模增长 - 今年以来港股主题ETF规模增长856.74亿元,增幅27.97%,截至5月30日规模达3919.62亿元 [2] - 百亿级别港股主题ETF从去年底的8只增至5月底的11只 [3] - 在管港股主题ETF规模超百亿元的管理人从7家增至10家,头部化效应明显 [3] QDII基金动态 - 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如海富通美元债限购额度从5万元调高至3000万元 [4] - QDII基金时隔10周后重启募集,新发1只投向恒生科技指数的股票型基金 [4] - 年内获批的6只QDII基金主要聚焦港股市场,包括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等产品 [4] ETF发行规模变化 - 2月至5月ETF发行规模连续四个月下降,从1月的340.14亿份降至5月的110.68亿份 [5] - 5月公募管理人密集布局数字经济、科创板、自由现金流主题产品 [6] 科创ETF资金流入 - 5月科创、芯片、半导体等方向ETF净流入额居前,前30只产品合计吸引超200亿元 [7] - 华夏科创50ETF、国联安半导体ETF、嘉实科创芯片ETF分别净流入49.31亿元、23.64亿元、18.74亿元 [8] 基金经理变动 - 曲扬因内部调整离任前海开源人工智能混合基金经理,该基金由魏淳继续管理 [9] - 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A类份额规模6.88亿元,C类份额0.08亿元,曲扬任职回报14.19% [9] 市场行情回顾 - 上一交易日沪指涨0.42%,深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11%,两市成交额1.15万亿元 [10]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全线走强,最高涨4.29% [11] - 大湾区ETF领跌1.40%,其他ETF跌幅均小于1% [12]
超百亿资金涌向科创ETF 科技成长能否迎风起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1:16
ETF资金流向变化 - 5月主要宽基ETF由4月净流入转为净流出,部分行业主题ETF受资金青睐,特别是半导体、芯片、高端制造等科技创新方向ETF合计吸金超200亿元 [1] - 华夏科创50ETF、国联安半导体ETF、嘉实科创芯片ETF净流入额居前,分别达49.31亿元、23.64亿元、18.74亿元 [1][5]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华夏芯片ETF分别获13.25亿元、10.18亿元净流入,对应基金份额增加12.9亿份、8.34亿份 [6] - 军工、信创等高端制造主题ETF也获资金青睐,富国军工龙头ETF净流入14.06亿元,鹏华国防ETF、广发军工ETF龙头吸金约8亿元 [7] 科创主题ETF吸金动因 - 政策红利集中释放:集成电路产业加计扣除比例升至150%(直接增厚企业净利8-10%),"科创板八条"优化交易机制 [8] - 产业景气度验证:科创50成分股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32%(显著高于全A股15%),设备订单能见度延长至2026年 [8] - 配置性价比凸显:部分科创芯片股实际自由流通股不足70%,ETF持仓锁定导致抛压轻,上涨弹性高 [9] - 市场风险偏好结构性上修,资金从防御性板块转向科技成长 [9] 科技板块表现与展望 - 5月A股科技板块内部分化突出,呈现"指数稳、结构牛"特征,无人驾驶、AI与机器人、数字货币三个方向表现突出 [10] - 无人驾驶领涨因特斯拉Robotaxi落地计划触发产业链预期升温,无人物流车、环卫车等细分领域获资金聚焦 [10] - AI与机器人活跃因荣耀宣布5年投入100亿美元构建AI终端生态,DeepSeek-R1模型推动国产算力链成熟 [10] - 机构看好国产科技、高端制造、AI及机器人产业链等方向,认为国产科技自主可控和内需韧性的重要性仍在提升 [10][11] 机构观点与配置建议 -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认为2025年下半年科技产业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大模型能力紧追全球前沿,国产算力产业进展迅速 [11] - 平安证券策略团队建议关注以国产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如国防军工、半导体等科技自主可控方向 [11] - 西部证券策略团队提出四点建议:自主可控主旋律、海外光模块需求预期向好、运营商等高股息红利股、欧洲放松对中国5G通信设备管制带来的订单需求变化 [11] -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表示算力与机器人产业链仍是AI风口重要布局方向,创新药、IP经济等新消费方向短期关注度较高 [12]
创新红利显著 科技成长领域吸金又吸睛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5
资金流向变化 - 宽基ETF遭赎回 科技主题ETF强势吸金 多只科技主题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1]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净申购额达31.02亿元 国联安半导体ETF净申购额13.76亿元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净申购额11.04亿元 [2]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份额达10.66亿份创历史新高 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 广发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 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份额均创新高 [2] 科技主题ETF扩容 - 易方达数字经济ETF 工银瑞信数字经济ETF 嘉实数字经济ETF 富国数字经济ETF等正在发行 [2] - 兴银科创综指ETF 华泰柏瑞科创半导体设备ETF 富国恒生A股专精特新企业ETF联接基金 南方科创成长ETF等正在发行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200ETF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 广发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等即将启动发行 [3] 机构调研动态 - 近一个月计算机软件 半导体行业获机构调研均超3000次 电子设备制造行业获调研2600次以上 [4] - 星石投资 淡水泉投资 富国基金等调研安集科技 高毅资产 睿远基金等调研韦尔股份 国泰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等调研中控技术 [4] - 机构关注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及全球化布局 韦尔股份称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供应链梳理增效有望提升毛利率 中控技术称通过产品技术输出和海外并购加速全球化 [4] 科技投资前景 - 大模型 智能汽车 机器人 无人机 创新药等领域技术突破受益于工程师红利 中国进入科技工程师红利大周期 [5] - AI应用落地机会受关注 如汽车智能驾驶 拥抱AI的互联网巨头 AI硬件 AI算力等 [5]
交易持续活跃 债券ETF迎来增量资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5-12 05:10
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后首个交易周(5月6日至5月9日)A股市场航天军工、通信板块显著上涨,多只通用航空、通信、军工等主题ETF涨超5% [1] - 科创板部分个股表现不佳,半导体设备、芯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主题ETF普遍跌逾1% [1] - 创业板近期反弹,创业板50、创业板指上周分别涨超4%、3%,华安创业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龙头宽基产品涨幅都在3%以上 [1] - 港股创新药板块有所回调,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等多只港股医药主题ETF跌超3% [2] - 美股生物医药板块回调幅度较大,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嘉实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ETF(QDII)上周跌超4% [2] 资金流向 - 科创主题ETF迎来较多资金布局,跟踪科创50、科创芯片、科创AI、科创价格指数的ETF合计获资金净流入超40亿元 [1]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净流入超18亿元,位居ETF前列 [1] - 中证1000、中证2000等小市值宽基ETF上周迎来超17亿元资金布局 [2] - 跟踪沪深300的ETF上周净流出超57亿元,年内新成立的科创综指ETF合计净流出近20亿元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出超13亿元,部分资金在创业板指ETF方面获利止盈 [3] - 华安黄金ETF日均成交额超70亿元,位居市场前列 [3] 债券市场 - 债券型ETF总规模已突破2500亿元,相比去年末新增超700亿元 [1] - 债券型ETF今年以来合计净流入近500亿元,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净流入额均高达80亿元以上 [4] -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的日均成交额均高达80亿元以上 [3] - 保险机构是债券型ETF最重要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35%以上,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产品、私募等机构逐渐开始大举配置 [4] 指数调整 - 深交所、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将对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在每次定期调整时剔除国证ESG评级在B级以下的股票 [2] - 在指数计算中设置权重调整因子,使单只样本股权重在每次定期调整时不超过20%,上述修订于6月16日起实施 [2] 行业观点 - 科技板块或可逢低配置,消费板块业绩环比企稳,国内对冲性支持力度或加强,有配置价值 [3] - 公募新规对业绩基准的正向引导或驱动市场风格阶段性走向均衡,美股或阶段性存在修复的可能 [3] - 债券ETF市场正反馈效果有望帮助形成高速扩容态势,银行理财等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流入值得期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