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夏布
icon
搜索文档
“书记带头下馆子”引爆流量,荣昌经济火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20:56
核心观点 - 荣昌区通过政府官员带头消费、特色美食推广和文旅活动策划,成功将短期网络流量转化为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带动本地消费、文旅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5][7][10] - 当地特色产业如卤鹅、夏布、铺盖面等借助流量实现品牌升级和规模扩张,部分企业开始探索全国化和国际化路径 [16][36][39] - 荣昌政府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招商引资,将城市热度延伸至工业投资领域,形成消费与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42][43][48] 消费与文旅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多次自费在本地餐馆消费并邀请企业家就餐,带动"高书记同款"成为餐饮新卖点,相关餐馆客流量显著提升 [4][11][12] - 五一和端午假期荣昌接待游客超3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6亿元,机关食堂开放和免费停车等举措有效提升游客体验 [7] - 当地推出"一都三城"文旅品牌,全年举办龙舟赛、河灯节等民俗活动,并创新开展特色足球赛事吸引游客 [30][32] 特色产业发展 - 荣昌卤鹅产业新增100多家商户,龙头企业三惠食品投入自动化设备并研发长保质期产品,开始接触东南亚市场 [16][38][39] - 铺盖面行业启动产业化升级,政府成立专班推动标准化发展,创业者计划在重庆解放碑开设形象店拓展全国市场 [14][36] - 夏布产业通过网红带货实现销量爆发,单日营业额可达低谷期十倍,非遗传承人开始主动拥抱流量营销 [20][23][25] 产业与投资 - 2023-2024年荣昌GDP增速超重庆及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增速达41.8%,电子元件、兽药等产品产量增长显著 [9][43] - 近期签约5家深圳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形成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产业集群 [42] - 成渝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吸引外地投资者,荣昌规整的城市规划和稳定的招商政策增强企业落户信心 [46][48] 流量运营策略 - 政府培育本地网络达人矩阵,计划到2025年发展100名成长达人和10名知名达人,推动企业"老板出镜"营销 [35] - 商家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主动获客,铺盖面馆实现24小时营业承接游客流量,夏布网店咨询量激增 [21][22][23] - 政府引导产业"接流量"意识转变,从卤鹅协会跨区域交流到夏布企业主动设计网红款产品,形成市场化运营思维 [25][37]
“书记带头消费”引爆流量,荣昌再续泼天富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9:35
荣昌消费与文旅行业爆发 - 荣昌区通过政府官员带头消费、打造"网红"效应,激活本地消费市场,五一、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过3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6亿元[2][3] - 当地特色产业如卤鹅、夏布、陶艺等成为"网红"产品,卤鹅行业新增100多家商家,包括前房地产从业者转型进入[7] - 荣昌区2024年前四个月存款余额增加58亿元,远超全年增量预期,带动商品房销售增长40%,汽车消费增长27%[8] 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 - 荣昌铺盖面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推动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计划成立行业协会并筹备在重庆解放碑开设形象店[7][20] - 卤鹅产业加速规模化,签约8个鹅产业链项目总投资9亿元,计划建设卤鹅产业园集聚300余家作坊[20] - 三惠食品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研发长保质期产品(90-120天),获得国际认证并开拓东南亚及港澳市场[21][22] 流量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 当地企业积极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营销,如"桃二妹"品牌单条视频浏览量超百万,订单量激增[12] - 政府计划培育网络达人矩阵,目标到2025年形成10000名星火达人、100名成长达人和10名知名达人[19] - 夏布产业通过网红效应实现单日营业额达低谷期十倍,非遗传承人开始主动拥抱流量经济[12][13] 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 - 2024年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84.3亿元,引入光学镜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项目[23] - 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快速增长:电子元件产量增38.4%,兽用药品增77.4%,不锈钢日用品增22.4%[24] - 区位优势显现,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转移,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24][26] 城市品牌与营商环境 - 打造"一都三城"文旅品牌(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等),全年举办民俗活动如龙舟赛、年猪文化节等[17] - 创新体育营销,举办马拉松(7000人参赛)和特色足球赛(以美食命名球队),丰富城市IP[18]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策兑现稳定吸引企业落户,行政审批效率提升获投资者认可[26]
夏布,布由夏天而名(追梦)
人民日报· 2025-06-04 13:40
过筘 宋志学在过筘,让布边缘更结实。 本报通讯员周亮摄 上浆 宋志学在上浆。 本报通讯员周亮摄 织布 宋志学在织布。 本报通讯员周亮摄 晾晒 宋志学在晾晒夏布。 本报通讯员周亮摄 麻怎么变成布? 从一泓清水中捞出苎麻条,撕成细丝,轻轻拈起,反复捻转、搓紧……在宋树牙手中,一根根苎麻丝被 捻紧成股,越接越长,就像是从时光深处牵出的一缕记忆。至今已有1600余年织造历史的万载夏布,就 是由这丝丝缕缕的麻丝编织而成。 "自打记事起,我就经常看大人绩纱、卷纱。"今年80岁的宋树牙是江西万载夏布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人,家里祖祖辈辈都从事夏布织造行业。 "平如水镜,轻如罗绡。"用苎麻纤维手工编织而成的夏布具有透气、吸汗、抑菌等特点,古代多为夏季 所用,因此得名。 宋树牙说,夏布织造工序颇为繁复,"光是前期处理苎麻,就要经过浸水软化、去杂质、晨露漂白、干 燥等步骤。" 最考验耐性的就是上面的绩纱——要将麻条接成一根足够长且无绳结的均匀纱线。"因为天然处理的纱 线容易断开,所以这个步骤只能纯手工完成,一匹布用到的纱线一个人差不多要绩近两个月。"宋树牙 说。 随后,绩好的纱线经挽团整理,分为织布时的经纱和纬纱。之后还要经 ...
专访陈先枢:长沙自古就是消费城市
搜狐财经· 2025-05-26 14:49
长沙消费基因的历史溯源 - 长沙自古是消费城市和商贸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经济基础 [1] - 长沙地区古代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物产丰饶,为商贸繁荣奠定基础 [3] - 商周时代已有大规模商品交换,宁乡出土的商代"资斧"为最早金属货币之一 [3] - 唐代长沙窑瓷器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中东、北非及欧洲等地 [3] - 五代马楚政权通商中原不收商税,进一步促进商贸繁荣 [3] 古代长沙商业发展数据 - 宋代1077年潭州商税达9.2万贯,居全国第4位 [4] - 北宋时期长沙有"十万户"规模,商业繁荣程度堪比京都 [4] - 明代长沙府"开河通商",南湖港停泊商船超百艘 [4] - 清咸丰八年长沙牙行发展到100家,湘绣、纸伞等成为大宗商品 [4] - 1935年长沙商业、饮食服务业达312个自然行业14654户,同业公会76个 [4] 消费观念与产业演变 - 历史上文人被贬长沙带来及时行乐风气,促进餐饮和手工业发展 [5] - 1904年长沙开埠后服装消费变化明显,成衣店达49家,缝纫工人822人 [5] - 清末喝茶、看戏成为主流消费,太平街保留百年老字号茶馆和戏台遗址 [5] - 当代新消费品牌应注重怀旧与前卫统一,研究消费心理学,发掘长沙历史文化特色 [5] 手工业与商品经济转型 - 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为手工业独立发展创造条件 [4] - 明代长沙手工业向商品经济方向显著发展 [4] - 清代湘绣、夏布、花炮等手工业产品成为全国性商品 [4]
荣昌爆火启示录:一座四五线小城如何接住224万游客的泼天富贵?
搜狐财经· 2025-05-17 23:15
文旅行业创新模式 - 荣昌区通过开放政府食堂接待游客,在五一假期成功应对224万人次客流高峰,缓解了全区仅2万个餐饮座位的接待压力[2] - 政府食堂单日消耗1500斤猪肉,8位荤菜主厨日均工作超13小时,成为游客分流的关键设施[4] - 采用"政府搭台+全民协作"模式,通过免费公交、景点免票、卤鹅试吃等举措打造地域IP,实现流量长期转化[7]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荣昌区将传统土特产(卤鹅、夏布、陶器、折扇)转化为流量入口,而非盲目建设人造景点[5][9] - 通过限量开放政府食堂维持体验品质,18元机关餐费设计既满足游客好奇心又保障服务质量[9] - 政府主导的透明操作建立信任基础,商户卤鹅日销量从30只提升至上百只,形成良性商业循环[12] 城市品牌建设 - 区别于淄博烧烤节模式,荣昌选择卤鹅作为文化载体,将流量深度融入城市肌理[11] - 政府官员参与一线服务(如书记洗碗),强化"服务型政府"形象,提升游客好感度[7] - 把握"先成为网红,再追求长红"的发展节奏,在资源有限条件下优化游客体验[14] 传统产业升级 - 卤鹅产业实现规模突破,五一期间累计销售29万只,带动相关从业人员收入显著增长[1][12] - 陶器等传统手工业获得新关注,老师傅强调"慢工出细活"的发展理念与城市成长哲学契合[11] - 猪儿粑等地方小吃借势推广,形成特色美食矩阵,增强城市吸引力[14]
从苎麻到夏布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双林夏布始于唐末,盛于清乾隆年间,全镇目前种植苎麻1万多亩。 再看路旁这些叶片锯齿状的植物,那些锯齿像是大地的另一种绿色针脚。上年纪的乡农说苎麻也叫"中 国草",在棉花还没传入中国时,它是古代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比丝绸的历史更早,无论贵族平民 都可穿。而现在,夏布已成为现代人将"自然"穿在身上的象征,手工织布成为一种让年轻人感到新奇的 工艺和"国风"体验。夏布的适用场景也越来越广,不仅可制衣帽,还可融入家居,灯罩、茶旗、隔 帘……布面经纬化作充满呼吸感的肌理,以静、慢之气安抚快节奏的浮躁。 赣西的新余分宜县双林镇,午后阳光照着路边几株植物,叶片锯齿状,叶面与茎秆有细绒。同行朋友说 这是苎麻,可用来织"夏布",还能食用。苎麻粑,知道吗?就像艾叶果。 此刻我身上穿的这件藏蓝开衫,正是苎麻面料,购来有七八年了,洗了几水的蓝透着植物染的静谧。 苎麻,这个散发古老气息的词语让人想到《诗经》、南宋《织妇叹》,想到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描 摹的"腰机"吱呀声,想到明清商队驮着成捆夏布翻越梅关古道,马蹄在青石板上踏出的火星。这些古老 记忆藏在苎麻细弱的秆茎纤维里,伴着叶面的细小绒毛在季风里飘荡了千年,变成肌理各异的夏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