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量子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合肥欲打造百亿级量子产业集群
环球网资讯· 2025-07-05 17:14
合肥是中国最早系统布局量子科技研发及产业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合肥已培育集聚企业91家,居中国 首位;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个,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数量超2000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合肥7月5日电 题:量子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合肥欲打造百亿级量子产业集群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建成运行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应用最多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推出全球首个运营商级量子加密 办公应用量子密信,服务用户超500万;成功交付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 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量子科技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调测天衍504量子计算机。(资料图,中电信量子信息科 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据中电信量子集团董事长吕品介绍,目前中电信量子集团围绕产业、科技、人才、生态开展布局,开 展"量子+"行动,推出的量子科技产品已有30多项,应用范围涵盖政务、应急、工业、金融等10多个重 点领域。 其中,量子密话密信用户规模将近600万,服务单位超3000家,量子科技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天衍"量 子计算云平台目前平台访 ...
量子科技第一龙头,汇金重仓7641万股+外资抢筹11亿股,或将成为下一个妖股!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09
全球科技革命浪潮汹涌澎湃,而中国正站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最前沿,引领着这场革命性的变革。近年来,中国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重大进展。 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与国家超算互联网的成功对接,潘建伟院士团队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性能比肩国际巨头谷歌的最新量子芯 片,以及中国量子专利数量跃居全球第一,这些成就无不彰显了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雄厚实力和领先地位。 历史证明,科技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爆发。新能源时代的宁德时代、半导体行业的北方华创,都是科技革命浪潮中的佼佼 者,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量子科技正孕育着新的投资机遇,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量子科技领域,以下四家A股公司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或将成为这场科技革命的核心受益者。 第一家,电科网安(002268)。作为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电科网安已经启动了量子密码前沿技术的研究、标准制定及产品落地工作。其量子加 密技术有望在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率先得到应用,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汇金也持有该公司240万股的股份,彰 显出其对电科网安发展前景的认可。 ...
中国电信(601728):高股息带来稳健收益,数据入表+前沿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德邦证券· 2025-06-12 13: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7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传统业务维持稳健,产业数字化成效卓著,2020 - 2024 年传统通信业务收入从 2846 亿元增至 3282 亿元,产业数字化服务从 840 亿元增长至 1466 亿元 [5] - 资本开支下行,向算力精准投放,2023 - 2025 年资本开支从 988 亿元降至 836 亿元,产业数字化方向占比从 36%提升至 38% [5] - “现金奶牛”收益稳健,数据资源入表带来估值提升空间,2024 年现金分红 238 亿元,股息率 A/H 分别为 3.3%/5.0%,数据资源入表 3.7 亿元 [5] - 前瞻布局下一代技术,量子、卫星有望实现高成长,2024 年在量子技术和卫星业务有诸多进展 [5] 各目录总结 A+H 双资本平台加持,产业数字化拉动营收增长 - 从零开始参与国内电信业发展,全球头部电信运营商,1995 年成立,历经多次业务剥离与收购,2021 年 A 股上市,截至 2024 年底成为全球头部运营商 [9][13] - A 股 + H 股双资本平台加持,管理层从业经历深厚,A股上市募集约 479 亿元,管理层资历深厚,有助于公司在通信技术变革中保持领先 [14][18] - 传统业务边际放缓,产业数字化带动公司长线增长,2020 -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7.65%和 12.17%,但同比增速放缓,产业数字化服务 CAGR 为 15% [21][22] 传统运营商业务稳固,空天地一体代际升级趋势显现 - 传统业务稳固,无线、固网双头并进,“提速降费”告一段落,政策端再次降费可能性低,5G 价值潜能释放,ARPU 触底回升,智慧家庭及千兆加持,固网业务质量持续改善 [35][37][39] -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演进,深度布局卫星业务,5G 卫星技术方案确定,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建立,中国电信前瞻开启卫星通信业务,天通终端销量领先,直连卫星业务未来或大有可为 [43][44][49] - 5G - A 商用启动,关键场景落地带来无线侧新机会,政策支撑 + 运营商推动,5G - A 商用建设开始,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助力新场景,公司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产品体系初步完善 [50][53][55] “第二曲线”提供增长驱动,数据资产拔高公司估值 - 产业数字化成为最大业务,基础能力已得到市场验证,2024 年产业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 35%,升级“息壤”平台,接入 50 家算力合作伙伴,发展行业应用项目 4.5 万个 [59] - 量子技术深度布局,先发优势初步确立,2024 年在量子技术能力提升和产业赋能方面有进展,成为国盾量子最大股东,国盾量子技术布局完善,“量—超—智”三算融合时代不远 [63][64][67] - 高股息高分红“现金奶牛”,数据资产入表有望抬升估值,2024 年现金分红 238 亿元,股利支付率 72%,A/H 股息率分别为 3.3%/4.7%,数据资产入表 3.7 亿元 [70] 收入预测及投资建议 - 收入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移动通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2.00%/1.50%/1.00%,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为 2.00%/2.00%/2.00%,产业数字化为 10.00%/9.00%/8.00%,出售商品为 2.00%/2.00%/2.00%,毛利率分别为 28.80%/29.01%/29.20% [72][75] - 估值分析,预计 2025 - 2027 年总收入为 5457.67/5669.37/5867.25 亿元,归母净利润 349.17/379.69/405.87 亿元,对应 6 月 6 日 PE 倍数为 21.02/19.33/18.08 倍,可比公司平均 PE 倍数为 16.32 /15.39/14.6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7]
从实验室到百姓家: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化提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21:31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冯玲玲)走进中电信量子集团的科技体验馆,一台标号为"天衍504"的量子计算机 正在高速运转,这是目前国内比特数最多的量子计算机。 与其同步运行的,还有覆盖合肥全市的量子城域网监测系统,屏幕上跳动的虚线实时展示着量子加密数 据的流向。在不远处的量子无人用印室内,工作人员正在量子加密等技术支持下完成自助取印流程…… 科技体验馆里的一幕幕充满了未来感。作为中国电信旗下的量子科技企业,中电信量子集团正在将前沿 的量子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近日,中新网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走进新国企——品牌引领·智 链未来"活动走进中电信量子集团,实地感知量子科技研发成果与产业化进程。 量子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 "只需更换一张量子安全SIM卡,并开通量子业务,普通手机就能实现加密通话。"中电信量子集团技术 人员向采访团演示了全球首个量子加密安全通话与办公应用——量子密信密话。在量子加密技术支持 下,可以保护消息、语音、视频、文件、会议等通信内容的安全。这项创新使量子技术不再是实验室里 的高深理论,而是真正走进了日常生活。 据了解,量子密信密话已在全国政务、应急、金融等领域接入上百个应用场景,用户规模突破52 ...
禾信仪器(688622):首次覆盖报告:龙头的下一站,量子计算
民生证券· 2025-05-19 19: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禾信仪器,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信仪器是质谱仪国产化龙头,财务指标稳健增长,近年短期利润承压,未来有望通过创新业务带来增长拐点 [2] - 量子计算能突破AI算力瓶颈,海外产业发展较快,我国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 - 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量羲技术在细分领域领先,禾信仪器收购量羲技术有望切入量子计算领域,塑造业绩增长极 [3] 各目录总结 1 质谱仪国产化龙头,深度对接政府采购需求 1.1 深耕环境监测领域质谱技术,探索多场景创新业务 - 禾信仪器集质谱仪研产销及技术服务于一体,深耕多领域,践行国产化产业化道路,向新业务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布局 [11] - 质谱仪产品分环保、医疗、实验室、其他自制仪器四类,各有应用场景和产品矩阵 [13][14] - 拓展核心技术衍生服务,输出各类分析报表和建议报告,形成高效工作模式,业务持续性增强 [21][22] 1.2 下游对接环保局及科研院所,财务指标稳健成长 - 产品聚焦大气环境监测,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销售模式结合直间接销售,客户集中度低 [24] - 整体业务稳健增长,技术服务和仪器销售规模扩大,营收2017 - 2024年复合增速12%,2024年营收2.03亿元 [25] - 毛利率近年下降,稳定在40%左右,仪器销售毛利率低于技术服务,毛利额占比呈下降趋势 [28] - 新品研发与销售拓展费用使短期利润承压,2025年Q1基本盈亏平衡,未来创新业务有望推动盈利增长 [31] 1.3 股权结构稳定,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 - 创始人周振持股占比高,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深耕质谱仪技术20年以上 [34] - 坚持自主研发战略,形成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43人,本科及以上占95.35% [35] 2 量子计算厚积薄发,开启稀释制冷机国产化元年 2.1 以收购量羲技术为支点,进入量子计算新赛道 - 2024年10月22日,禾信仪器筹划收购量羲技术控制权,量羲技术产品应用于多领域,下游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40] - 收购可绕开技术壁垒,实现协同效应和资源共享,推动质谱仪升级,增厚公司业绩 [41] - 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增长,交易完成后双方整合资源,提升研发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5] 2.2 稀释制冷机面临“卡脖子”,技术追赶推动元年到来 - 稀释制冷机性能稳定,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全球市场规模加速增长,欧洲和中国份额较高 [46] - 核心技术被欧美垄断,美国出口管制限制我国量子产业发展,稀释制冷机出现“卡脖子”现象 [48][49] - 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取得温度和功率突破 [52][53] - 商业场景不成熟,产业发展有差距,量羲技术领先,若收购成功有望提升竞争力,2025年或成稀释制冷机元年 [54][57] 2.3 量子计算突破AI算力瓶颈,国内外发展如火如荼 2.3.1 量子力学颠覆经典计算体系,带来空前加速 -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基本信息单位为量子比特,具有叠加、纠缠、干扰特性 [64] - 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并行能力强、能耗低,运算能力随量子比特指数级增长,在AI领域潜力大 [67][70] 2.3.2 海外量子计算产业发展较快,逐步落地 - 英伟达举办“量子日”,布局完善,与多家公司合作,CUDA - Q平台推动量子机器学习进步 [73][74] - 美股量子计算上市公司涨幅亮眼,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公司加速研发和商业布局 [77][79] 2.3.3 我国量子计算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 中国量子计算领域厚积薄发,“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赋能AI行业应用 [92][93] - 中科大团队成果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国盾量子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整体解决方案 [96][99] -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103]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3.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1/2.3/2.4亿元,同比增长5.1%/7.3%/6.9% [104] - 各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预测,如环保仪器业务收入有望维持2%增长,毛利率稳定在40% [104][108]
从实验室到产业生态:量子“国家队”打通量子计算“最后一公里”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15:13
近年来,全球量子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中电信量子集团作为中国量子产业的"国家队",以技术突破与生 态建设双轮驱动,持续引领量子计算产业发展。 近日,中电信量子集团宣布两大重磅进展:"天衍"量子计算教研一体化平台全面升级上线,以及"天 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量子教育体系与算 力基础设施迈入深度融合新阶段,中国在量子计算研发、应用与人才培养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 技术突破: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如今,中国电信基于"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逐步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应用创新生态,在商业场景 应用方面,全面推动生物化学、材料制造、气象预测、金融科技、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探索。与中国 气象部门联合,将量子计算算法和经典算法进行融合,成功应用于降水量预测等复杂场景。在量子教育 信息学科建设方面,与中科大等高校联合打造量子计算教育体系,具备教学、教研等一体化服务能力, 与江苏、湖北、湖南等多地高校开展体系化合作,推动量子计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算力融合:赋能教育科研双创新 量子计算与超算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应用开辟新场景,更为量子教育科研注入强大动能。2 ...
“天衍”入驻国家超算平台 助推算力基建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4-20 13:34
我国量子计算与超算融合领域再传捷报。中电信量子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于2025 年4月14日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Supercomputing Internet)。通过新增量子算力类型与传统超算资源深度融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密码破 译、药物研发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全面拓宽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边界。 SCNet 构筑国家战略级算力网络的坚实基础 SCNet超算互联网平台由国家科技部指导建设,依托互联网思维整合全国分散的超算资源,构成了一张覆盖广袤地域的算力网络。自2024年4月11日正式 上线以来,该平台已实现跨14个省市、20余家超算与智算中心的无缝连接,提供超6500款算力服务商品和240余款开源大模型,日均访问量更是突破300万 次。 这一平台不仅代表了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进入"超智融合"新阶段,也通过标准化、集约化运营模式,为量子计算、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搭建了 坚实的支撑体系。SCNet的成功运作,为推动国家数字经济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战略支撑。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驻SCNet超算互联网。 构建全球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