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601728)
搜索文档
中国电信(601728):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战新业务态势良好:中国电信2025年三季报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4 19:3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增持” [6] - 目标价格为9.07元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943亿元,同比增长0.6%,服务收入为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2][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5.0%,高于收入增速 [2][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48亿元,同比下降0.91%,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3.60% [1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85亿元、5535亿元、56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363亿元、377亿元 [1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38元、0.40元、0.41元 [4] 战略新兴业务表现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12] - 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 [12] - 安全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12]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 [12] - 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12] 费用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40%、6.90%、0.13%、3.48%,分别同比变化+0.98个百分点、-0.28个百分点、-0.08个百分点、+0.24个百分点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3亿元,同比降幅缩窄至10.37% [1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总市值为631,399百万元,每股净资产为5.01元,市净率为1.4倍 [7][8]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6.36-8.60元 [7] - 过去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股价升幅分别为3%、-7%、8% [11]
中国电信(601728):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战新业务态势良好
新浪财经· 2025-10-24 18:24
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943 亿元,同比+0.6%,其中服务收入为3663 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 为308 亿元,同比+5.0%,高于收入增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7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25Q3 单季营 收1248 亿元,同比-0.91%;归母净利润77.6 亿元,同比+3.60%;扣非归母净利润69.8 亿元,同 比-0.41%。 战新业务多点高增。前三季度5G 网络用户数达到2.9 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 约31.0%。IDC 收入达到275 亿元,同比+9.1%;安全收入126 亿元,同比+12.4%;智能收入同比 +62.3%;视联网收入同比+34%;卫星通信收入同比+23.5%;量子收入同比+134.6%。 本报告导读: 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943 亿元,同比+0.6%,其中服务收入为3663 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 为308 亿元,同比+5.0%,高于收入增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7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 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385亿元、5535 亿元、5688 亿元,归母净 ...
通信行业资金流入榜: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05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行业有20个,医药生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资金24.85亿元, 其次是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出资金为17.53亿元,净流出资金较多的还有煤炭、传媒、商贸零售等行 业。 通信行业今日上涨4.73%,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26.59亿元,该行业所属的个股共125只,今日上涨的有 98只,涨停的有1只;下跌的有22只。以资金流向数据进行统计,该行业资金净流入的个股有64只,其 中,净流入资金超亿元的有7只,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中际旭创,今日净流入资金12.56亿元,紧随其后 的是新易盛、长芯博创,净流入资金分别为8.01亿元、2.65亿元。通信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中,资金净 流出超5000万元的有7只,净流出资金居前的有中国联通、三维通信、中国电信,净流出资金分别为 1.69亿元、1.60亿元、1.07亿元。(数据宝) 通信行业资金流入榜 | 代码 | 简称 | 今日涨跌幅(%) | 今日换手率(%) | 主力资金流量(万元) | | --- | --- | --- | --- | --- | | 300308 | 中际旭创 | 12.05 | 4.44 | 125576.99 | | 300 ...
中国电信(601728):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战新业务态势良好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7:3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 给予2025年市净率1.8倍,对应合理目标价为9.07元,较现价有8%上行空间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943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服务收入为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1][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收入 [1][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48亿元,同比下降0.91%;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3.60%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85亿元、5535亿元、56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363亿元、377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38元、0.40元、0.41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5%、7.7%、7.9% [3] 战略新兴业务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4]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4] - 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 [4] - 安全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4]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 [4] - 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 [4] - 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 [4] - 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4] 费用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0.40%,同比上升0.9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6.90%,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率为0.13%,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3.48%,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3亿元,同比降幅缩窄至10.37% [4] 财务预测摘要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5385.31亿元,同比增长2.9% [3]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7.26亿元,同比增长5.2% [3] - 预计2025年市盈率18.08倍,市净率1.36倍 [3][5]
通信服务板块10月24日跌0.25%,*ST亿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0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4 16:29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300211 | *ST亿通 | 96'6 | -3.39% | 9.24万 | 9296.12万 | | 301139 | 元道通信 | 21.33 | -2.16% | 6.41万 | + 1.38亿 | | 300513 | 恒实科技 | 9.67 | -1.83% | 10.10万 | 9830.33万 | | 000889 | 中嘉博创 | 3.77 | -1.82% | P 23.24万 | 8842.27万 | | 000839 | 国安股份 | 2.65 | -1.49% | 31.08万 | 8279.88万 | | 603220 | 中贝通信 | 23.42 | -0.89% | 13.64万 | 3.22亿 | | 300603 | 立昂技术 | 10.75 | -0.65% | 12.40万 | 1.34亿 | | 603559 | ST通脉 | 8.03 | -0.62% | 8441.0 | 678.44万 | | 00 ...
超龄用户被拒办 eSIM,运营商回应,网友不解
猿大侠· 2025-10-24 12:11
日前,国内首款采用 eSIM 技术的手机 iPhone Air 正式发售。三大运营商也已开放 eSIM 手机卡的业务办理,三者的办理流程与条件都非常相似。 然而,有网友发帖称,买了 iPhone Air 去办理业务时被告知超龄,无法办理。 该网友表示,在购买手机后前往中国电信营业厅想要开通 eSIM 业务时,因"年龄超过60岁"遭到拒绝。 对此,杭州一家中国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回应称,10月22日接到通知,eSIM 卡办理用户的年龄需在18岁至60岁之间。 该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一位用户前来办理,但由于年龄超过 60 岁,系统无法录入信息。" 中国电信客服也确认存在对办理 eSIM 业务的年龄限制。 这一规定是由于 eSIM 业务目前仍处于试运营阶段,因此设置了相关年龄限制,后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 eSIM 卡的办理没有设置年龄上限。 但中国联通要求用户年满 16 岁,中国移动要求用户年满 18 岁即可办理。 在相关话题下,部分网友表示不解,认为 60岁还未到退休的年龄,却受困"数字鸿沟"。也有网友疑惑,办理后超过60岁是不是会自动失效? 事实上,此前便有不少用户抱 ...
谁大赚谁在亏?港股公司最新业绩抢先看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1:54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港股市场上有色金属、保险、通信等多个行业的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或 三季度业绩报告。有色金属、保险行业龙头业绩增长较快,通信行业龙头业绩保持稳定。零售巨头高鑫 零售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业绩陷入亏损。 资源股业绩普遍大涨 山东黄金也在此前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0亿 元至41.0亿元,同比增加83.9%到98.5%。 山东黄金表示,公司统筹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在科学匹配项目建设 的同时,显著提升运营效能,实现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项目建设速度的协同提升,同时叠加黄金价 格上行因素,公司利润同比涨幅较大。 新华保险 中国联通 山东黄金 中国电信 中国人寿 紫金矿业 分时图 日K线 周K线 月K线 68.46 -0.34 -0.49% 1.51% 1.00% 0.51% 0.00% 0.51% 1.00% 1.51% 67.76 68.11 68.45 68.80 69.15 69.49 69.84 09:30 10:30 11:30/13:00 14:00 15:00 5000 25万 50万 7 ...
三大营运商三季报营收净利双增 中国移动日赚4.27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24 07:04
公司业绩表现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46.66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1153.53亿元,同比增长4.03% [1] -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2.70亿元,同比增长0.59%,归母净利润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3% [1] -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929.9亿元,同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5.2% [1] - 三大电信运营商前三季度总营收14819.26亿元,归母净利润总和达1549亿元 [2] - 中国移动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09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311.2亿元,同比增长1.4% [1] - 中国电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48.48亿元,同比下降0.91%,归母净利润77.56亿元,同比增长3.6% [1] - 中国联通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27.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5.4% [1] 盈利能力比较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日赚4.27亿元,在三大运营商中遥遥领先 [2] -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日赚1.14亿元 [2] -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日赚0.33亿元 [2] 用户规模与5G发展 - 中国移动移动客户总数达10.09亿户,净增455.9万户,5G网络客户数6.22亿户,净增2300万户 [3] - 中国电信移动客户总数达4.37亿户,净增1267万户,5G网络客户数2.92亿户,净增1039万户,渗透率66.9% [3] - 中国联通移动客户总数达3.56亿户,净增1248万户,5G网络客户数2.25亿户,固网宽带用户1.29亿户,净增679万户 [3] - 中国电信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3]
中国移动日赚4.27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24 06:38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随着中国联通10月22日晚披露三季报,三大电信营运商三季报全部出 炉。 中国移动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946.66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为1153.53 亿元,同比增长4.03%。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09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为311.2亿 元,同比增长1.4%。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日赚4.27亿元,中国电信日赚1.14亿元,中国联通日赚0.33亿元。中国移动以 日赚4.27亿元遥遥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总数达10.09亿户,净增455.9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 数为6.22亿户,净增2300万户,显示出公司在5G领域的持续扩展。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的移动客户总数达3.56亿户,净增1248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为2.25亿户, 固网宽带用户达1.29亿户,净增679万户。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电信的移动客户总数达4.37亿户,净增1267万户;5G网络客户数为2.92亿户,净增 1039万户,渗透率提升至66.9%,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
一年多次分红蔚然成风 A股中期红包密集派发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随着半年报分红进入密集实施期,现金红包到账率正不断提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A股已 有超600家上市公司合计超3000亿元的半年度现金红包发放到位,且目前还有超3000亿元分红在途。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报分红尚未全部到账,多家上市公司已剧透三季报分红预案,一年多次分红蔚然成 风。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是资本市场从重融资向重回报生态重构的关键转折。一年 多次分红不仅提升了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更推动了"融资—发展—回报—再融资"良性循环的形 成。 半年度分红密集落地 当下,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分红正密集落地。按此前披露,仅10月24日,便有中国平安、中国联通、大 秦铁路等3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2025年半年度现金分红正式到账。 近期真金白银接连发放到投资者账户背后是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规模再创新高。根据中国上市 公司协会数据,截至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今年一季度、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较上年同期增加 141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达31.97%,较上年同期略有提 升。如果仅看半年度分红数据,以沪市为例,截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