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迪A5L Sportback
icon
搜索文档
上汽大众1-7月销量突破60.5万辆,新凌渡L与奥迪A5 LSportback上市
巨潮资讯· 2025-08-05 16:37
销量表现 - 1-7月累计终端销量60.5万辆,同比增长1.1% [2] - 7月终端销量8.3万辆 [2] - 途观家族7月销量超1.6万辆 [2] - 途岳家族7月销量1.2万辆 [2] - 朗逸家族7月销量2.3万辆 [2] - 帕萨特家族7月销量1.7万辆 [2] 新产品发布 - 7月30日新凌渡L亮相,主打运动美学、1.5T和2.0T动力组合及安全品质 [2] - 8月1日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定位年轻菁英人群,强调设计、智能、安全、驾控四大优势 [2] 未来产品规划 - 8月成都车展将展示新凌渡L [2] - 9月上汽大众Pro家族将迎来更新 [2] - 升级版朗逸Pro和奥迪E5 Sportback即将推出 [2]
【周观点】7月第4周乘用车环比+13.2%,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七月第四周交强险数据44万辆,环比上周增长13.2%,但较上月周度下降22.8% [3][11] - 细分板块表现:SW商用载货车(-0.4%)表现最佳,SW乘用车(-3.4%)跌幅最大 [3][11] - 新能源乘用车7月第四周销量23.6万辆,环比增长10.5%,渗透率53.7% [57][58] - 重卡7月数据因淡季环比下滑,但同比保持高增长 [6][7] 车企动态与产品发布 - 小鹏全新P7将于8月6日首秀,7月交付新车36,717辆 [5][12] - 理想发布首款纯电SUV i8,定价32.18-36.98万元,7月交付30,731辆 [5][12] - 智己发布"恒星"超级增程系统,目标纯电续航400km+,综合续航1500km+ [5][12] - 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起售价25.99万元 [5][12] - 宇通客车获巴基斯坦400辆纯电动巴士订单,创当地多项纪录 [5][12]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汽车行业处于电动化红利尾声、智能化黎明前阶段,机器人产业0-1阶段 [8][13] - 建议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关注三条主线: - 红利&好格局:客车/重卡/两轮车/零部件 [8][13] - AI智能化:优选港股小鹏/理想/小米,A股赛力斯/比亚迪等 [8][13] - AI机器人: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等零部件企业 [8][13] - 预计2025年L3智能化渗透率(新能源车)达27%,L2+渗透率36% [62] 细分领域展望 - 乘用车:2025年预计内需销量2,369万辆(+4.1%),新能源渗透率60.6% [60] - 重卡:2025年预计上险量75万辆(+24.9%),出口29.5万辆(+1.6%) [64][65] - 大中客:2025年国内销量预计增长15%,出口增长20% [67][68] - 机器人:2025年为量产元年,关注特斯拉Optimus Gen3进展 [72] 个股表现与调整 - 本周涨幅前五:沪光股份(+22.6%)、北汽蓝谷(+13.71%)、爱柯迪(+11.55%)等 [30][31] - 2025H2金股组合调整: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78][79] - 地平线机器人获理想i8定点,AD Pro标配征程6M芯片 [76]
智驾性能双擎驱动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
齐鲁晚报· 2025-08-02 17:03
产品上市信息 -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于2025年8月1日在上海正式上市 定位为"豪华智慧性能轿车" [1] - 推出六款车型 限时售价区间为25 99万-36 99万元 并提供4000元限时现金礼遇 [1] - 基于奥迪PPC豪华燃油车平台打造 搭载华为乾崑智能驾驶技术 是豪华燃油B级轿跑市场中首款实现高阶智驾功能的产品 [1] 外观与内饰设计 - 延续奥迪经典溜背造型与无框车门设计 提供三款运动风格前脸及七种车身颜色选择 [4] - 车内配备五屏联动数字交互系统 包括11 9英寸仪表盘 14 5英寸中控屏组成的3D曲面一体屏 以及10 9英寸副驾驶防窥娱乐屏 [4] - 车顶搭载PDLC可调光全景天幕 支持九区域独立调光控制 紫外线透过率低至0 1% [4] - 音响系统采用Bang & Olufsen品牌 配备20个扬声器 [4] 智能化技术 - 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 基于奥迪全新PPC豪华燃油车平台打造 [6] - 采用E³ 1 2电子架构分布式域控 实现高集成化 高扩展性及灵活的迭代能力 五大域控制器紧密协作 [6] - 创新搭载VMM车辆运动管理模块 整合底盘驱动 制动 转向三大核心系统 实现智能辅助与车辆操控无缝协同 [6] 安全性能 - 配备32个高性能传感器 其中2颗激光雷达自带恒温自清洁系统 确保复杂环境下感知精度 [8] - 车身结构采用22 2%热成型钢 整车高强钢及以上材料占比达81% 通过71次碰撞测试 达到五星安全标准 [8] 动力与操控 - 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 匹配48V MHEV Plus轻混系统 最大输出功率200kW 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 6秒 [10] - 底盘采用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 配备渐进式转向系统 全系quattro四驱车型标配奥迪赛道级S-Sport运动悬架系统 [10] 行业影响 - 产品融合燃油车机械美学与智能化驾驶理念 展现新时代豪华车特质 [11] - 以智能化技术与燃油性能的结合 为豪华燃油车市场提供新的价值参考 [12]
为保“中国方案”稳定落地 大众中国CEO贝瑞德续约三年
经济观察报· 2025-07-14 11:48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稳定性 - 大众汽车集团提前与贝瑞德续约三年至2028年夏,确保中国战略持续落实[1] - 贝瑞德将继续主持大众在华业务,管理层稳定对实现中国市场战略目标至关重要[1] - 大众正处于转型成果交付关键节点,大批新车即将推出市场[1] - 贝瑞德过去三年主要推进在华产品研发和"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下的系列投资[1] 贝瑞德的职业背景与角色 - 贝瑞德1993年进入大众集团,2020年升任大众乘用车品牌CEO[2] - 2022年8月转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及董事会主席[2] - 成为大众在华全新战略核心人物,负责提升决策效率和研发加速[2] - 新架构赋予中国区更多决策权和自主权,贝瑞德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传递战略[2] 在华业务转型与投资 - 过去三年是"全速推进在华业务重塑"关键过渡期[3] - 总投资达500亿元,重点推动智能电动车本土化研发[3] - 设立合肥研发中心VCTC,与大众安徽构成新总部基地[3] - 与上汽、华为、小鹏、地平线等建立合作关系[3] - 本土化车型平台和电子架构使开发周期缩短30%,成本优化40%[3] 产品规划与市场前景 - 2024年转型投资达巅峰,进入战略成果"交付模式"[4] - 2025年下半年起将陆续交付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4] - 2026年计划在华推出超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4] - 产品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及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4] 财务表现与未来预期 - 2024年从中国合资企业获得投资收益17亿欧元,同比下滑33.5%[4] - 对集团总利润贡献率从30%降至不足10%[4] - 预计对华投资收益将继续触底,承诺2027年迎来反弹[4] 未来挑战与管理调整 - 未来三年是转型落地关键期,将与中国品牌电动车正面竞争[5] - 除贝瑞德外,大众中国董事会其他主要成员均进行了更替[5] - 7月1日齐泽凯接替孟侠担任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CEO[5]
大众集团上半年全球纯电销量增长47% 中国市场燃油车稳守基本盘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18:56
全球销量表现 - 2025年1至6月全球累计交付新车441万辆,同比增长1.3% [1] - 纯电动汽车销量达46.55万辆,同比增长47%,占总销量11%(去年同期为7%) [1] - 欧洲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9%,稳居欧洲纯电市场第一 [1] - 美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4%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上半年中国市场交付131万辆,同比小幅下降2.3%,但6月单月销量达24.7万辆,同比增长9% [1] - 大众汽车品牌(含捷达)上半年累计交付99.6万辆,同比增长1.1%,速腾与帕萨特领跑细分市场 [2] - 6月单月大众汽车品牌(含捷达)销量达18.73万辆,同比增长15.1% [2] - 奥迪品牌在高端汽车细分市场销量稳居前三 [2] 战略转型与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到2027年推出约30款新能源汽车,2030年增至50款,覆盖A级到C级产品 [1] - 2025年下半年起将陆续交付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包括纯电动奥迪E5 Sportback、奥迪Q6L e-tron等 [3] - 2026年计划在华推出超过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及增程式等多种动力形式 [3] - 2030年约50款新能源车型中,30款为纯电动车型 [3]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强调以盈利能力为核心,拒绝不计代价换取市场份额 [2] - 推动"在中国,为中国"战略,2025年开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新能源产品攻势 [3] - 未来将推动"在中国 为世界"战略,利用中国产能、成本和技术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转向"快鱼吃慢鱼",需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 - 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领域确立全球汽车产业引领地位 [1]
大众上半年纯电销量劲增五成,中国市场将迎新车密集交付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5:05
全球销量表现 - 公司上半年全球累计交付新车441万辆,同比增长1.3% [1] - 纯电动车型交付量达46.55万辆,同比增长47%,占比从7%提升至11% [1] - 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0%,其中纯电动汽车订单增长超60% [1]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9%,稳居欧洲纯电市场第一 [3] - 美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4% [3] - 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降2.3%至131万辆,但6月单月同比增长9%至24.7万辆 [3]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在中国市场强化燃油车型销售,大众品牌(含捷达)上半年交付99.6万辆,同比增长1.1% [4] - 6月单月大众品牌销量达18.73万辆,同比增长15.1%,奥迪品牌稳居高端市场前三 [4] - 公司启动"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下半年将交付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包括纯电动奥迪E5 Sportback等 [4] 未来产品规划 - 2026年计划在华推出超过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覆盖多种动力形式 [5] - 2027年将推出约30款新能源车型,2030年增至约50款,其中30款为纯电动车型 [5]
大众公布上半年销量业绩:全球交付441万辆,中国市场微降2.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9:19
全球及中国市场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新车441万辆,同比增长1.3% [1] - 纯电动汽车交付量达46.55万辆,同比增长47%,占比从7%提升至11% [1] - 欧洲市场纯电销量同比增长89%,稳居第一 [1] - 美国市场纯电交付量同比增长24% [1] - 中国市场上半年交付131万辆,同比微降2.3%,但6月单月同比增长9% [1] - 大众品牌(含捷达)上半年累计交付99.6万辆,同比增长1.1% [1] - 奥迪品牌保持高端市场前三地位 [1] 产品与技术战略 - 与中国一汽签署技术合作升级协议,计划从2026年起推出超过11款全新车型 [2] - 新能源车将引入CMP电动平台和CEA电子架构 [2] - 2025年下半年推出奥迪E5 Sportback、Q6L e-tron等新车型 [2] - 2026年前计划在华推出超20款智能网联车型 [2] - 2027年新能源车型扩充至约30款,2030年提升至约50款,其中纯电车型占30款 [2] 订单与市场趋势 - 集团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0% [1] - 纯电动汽车订单增幅超过60% [1] - 中国市场6月单月销量达18.73万辆,同比增长15.1% [1]
上汽奥迪双品牌亮相粤港澳大湾区车展,重磅双车加速布局全场景豪华矩阵
新浪财经· 2025-06-01 08:24
双品牌战略成果展示 - 公司携全新车型A5L Sportback、E5 Sportback、A7L、Q6亮相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展,展现智能科技、本土化创新及豪华体验领域的进阶成果 [1] - 双品牌战略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豪华市场各细分领域,共享奥迪"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基因 [1] 奥迪E5 Sportback产品亮点 - 深度融合奥迪豪华基因、全球创新科技和中国智电技术,精准契合中国新能源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3] - 造型设计还原概念车元素,集成一体式科技格栅、电子外后视镜等创新配置,风阻系数优化兼顾空气动力学与人体工学 [3] - 智能驾驶采用"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方案,与Momenta合作打造行业领先辅助驾驶系统 [5] 奥迪A5L Sportback产品创新 - 通过设计美学、智能科技、性能操控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燃油豪华车价值边界 [6] - 轴长比保持0.59黄金比例,灯光系统支持定制化数字光效签名,平衡美学与空间需求 [6] - 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配备32个高精度传感器实现电车级高阶辅助驾驶 [8] - 动力系统采用第五代EA888发动机(200kW最大功率、500Bar喷油压力)并集成VTG涡轮增压与MHEV plus轻混技术 [8] 未来产品规划 - 燃油车领域将基于PPC平台推出多款高阶辅助驾驶新车,巩固豪华燃油车市场地位 [8] - 新能源领域加速构建覆盖各级别的产品矩阵,满足中国高端电动出行多元化需求 [8] - 公司计划通过燃油与新能源双线布局推动品牌升级,引领豪华汽车市场趋势 [8]
合资沉浮20年:昔日王者 重回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2:08
合资车企历史地位与市场格局演变 - 2014年合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高达66%,德系、日系、美系等占据主导地位 [1] - 2005年合资车企包揽销量前三,上汽通用年销29.86万辆,上汽大众24.47万辆,比亚迪仅4万辆 [9] - 2020年至2024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60%骤降至不足35%,自主品牌实现电动化"弯道超车" [12] 合资车企转型战略与产品布局 - 推出独立新能源子品牌:上汽通用别克发布"至境",东风本田推出"灵悉" [1] - 深度本土化合作:上汽奥迪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东风日产N7采用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 [2] - 技术架构革新:上汽通用推出兼容电动/增程/插混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研发周期缩短40% [21] 研发体系与供应链重构 - 决策权下放:上汽通用实行"在中国为中国"策略,项目最高决策权集中至单工程师 [22] - 研发本土化:宝马中国研发中心承担新世代车型70%操作系统代码编写 [22] - 供应链协同:别克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6C超快充LFP电池,10分钟补能350公里 [24] 市场反馈与全球化拓展 - 中东经销商主动寻求别克插混车型合作,反映海外市场对合资新能源产品认可度提升 [5] - 上汽通用终端销量环比六连涨,经销商盈利面恢复至健康水平 [25] - 大众集团五年投入1800亿欧元(约1.4万亿人民币)用于电动化,但2024年在华收入同比下降33.5% [25] 技术储备与历史经验 - 通用汽车1996年量产EV-1电动车,续航144km,最高时速128km/h,早于行业20年布局电动化 [15] - 2003年通用与奔驰/宝马合作开发Voltec混动系统,采用双行星齿轮结构技术难度高于丰田 [16] - 2021年通用发布奥特能平台,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美元(约144亿人民币) [2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15年特斯拉Model S与蔚来EP9亮相上海车展,标志新势力崛起 [9] - 2024年比亚迪年销427万辆登顶,超越上汽集团18年霸主地位 [14] - 理想增程式车型月销破3万辆,反驳大众CEO"最糟糕方案"论断 [13]
上汽还要苦熬多久
和讯· 2025-05-09 17:02
销量表现与结构分析 - 4月整车销量376517辆,同比增长4.59%,为2025年以来最佳单月表现 [3] - 前4个月销量中38.14%来自上汽通用五菱,主力车型为5万-10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EV [3] - 核心合资品牌持续收缩:上汽大众4月销量同比下滑10.31%,上汽通用下滑15.29%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275.9亿元(同比-15.73%),归母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88.19%),扣非净利润-54.09亿元(同比-153.85%)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08.6亿元(同比-1.55%),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11.4%),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13.3%) [5] 合资业务困境与新能源转型挑战 - 2024年上汽大众利润47.4亿元,上汽通用亏损266.88亿元 [5] - 智己汽车2024年销量65505台,连续两年未达目标,2025年一季度销量7035辆(同比-29.66%) [15] - 合资板块2024年销量大幅下滑:上汽通用全年销量43.5万台(同比-56.54%),上汽大众114.8万台(同比-4.56%) [14] 改革措施与战略调整 - 2024年7月领导班子变更后启动深度改革,涉及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子公司管理层换防 [7][8] - 业务架构重组:合并荣威与飞凡,整合5大单元成立"大乘用车板块",贾健旭亲自执掌 [9] - 技术布局:推动半固态电池向固态电池升级,计划2025年底量产新一代固态电池,2027年落地全固态电池 [9] - 智能化合作:联合地平线、华为等企业构建L2-L4级智驾系统,覆盖荣威、MG、奥迪等品牌 [10] 华为合作与尚界品牌 - 与华为联合发布"SAIC尚界"品牌,首期投入60亿元,团队规模超5000人,首款车型定于2025年秋季上市 [13] - 合作模式由华为主导车型设计、智驾方案等,上汽主要承担生产角色 [13] - 尚界定位17万-25万元大众市场,旨在缓解合资销量下滑压力 [13][14] 行业竞争与长期挑战 - 2024年上汽被比亚迪超越失去国内销量榜首地位 [4] - 与华为合作被视为战术性资源整合,但核心技术攻坚仍需自主突破 [16] - 当前改革成效尚未实质性改善经营质量,传统业务衰退风险仍存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