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保

搜索文档
新一轮2025年互联网保险平台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发布,慧择摘得桂冠
搜狐网· 2025-09-16 14:28
在2025年互联网保险平台综合评选中,慧择保险网以绝对优势荣登榜首,成为行业新标杆。其成功关键 在于率先完成了从"产品货架"到"服务生态"的转型,将保险服务进化为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深度陪 伴",构建了"需求洞察、智能投保、高效理赔、长期管理"的一站式闭环体系,凭借技术驱动的卓越体 验赢得了市场最高口碑。 01 行业地位与资质背书 慧择保险网成立于2006年,是经原保监会(现银保监会)批准、最早获得保险网销资格的互联网保险服务 平台之一。公司持有中国银保监会颁发的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及保险网销资质,2020年2月12日成功在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HUIZ),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保险电商企业。 慧择与超过10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了超过1000款保险产品。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 慧择累计投保用户已突破1100万。 在2024年行业首年保费平均增速仅5.1%的背景下,慧择逆势实现31%的增长,客户复购率达41%,续期 率超过95%。 02 全链条服务生态 慧择针对"保险复杂难懂、保险贵、选择难、理赔难"的行业痛点,构建了独特的"三不三帮"服务承诺和 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 "三不"包括不打扰、 ...
杠杆率之变重构健康险 一张保单如何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9:51
重疾险市场变化 - 重疾险价格普遍上涨导致保险杠杆率下降 消费者获取同等保额需支付更高费用[1][2] - 重疾险投保门槛提高 核保通过率降低 部分人群因甲状腺结节等病症被拒保[1][2] - 重疾险赔付率走高 业务风险增大 叠加险企对储蓄险的押注 供给空间受挤压[1] 健康险结构转变 - 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025年上半年超6200亿元 同比增长2.3% 赔款与给付1871亿元 同比微降[3] - 医疗险规模2024年首次超过重疾险 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 占比提升较快[3] - 重疾险保费持续萎缩 限制健康险整体增速 医疗险逐步替代其主流地位[1][3] 产品创新方向 - 行业增加中症/轻症/多次赔等保障责任 推升产品成本提高件均费用[3] - 医疗险成为主要研发方向 重点发展中高端医疗险 关键在医疗信息共享和"三医"打通[4][5] - 创新药械支付成为新动力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1620亿元 增长16% 商保赔付仅占7.7%[7][8] 政策与生态建设 - 国家医保局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纳入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9]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制定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的指导意见 推动供需适配和行业经营能力提升[9] - 险企推进健康管理服务嵌入 鼓励定期体检和疾病风险减量 开发分红型健康险和长期医疗险调费机制[6][10]
杠杆率之变重构健康险 一张保单如何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6:22
重疾险市场变化 - 重疾险价格普遍上涨导致保险杠杆率下降 消费者获取同等保额需支付更高费用[1][2] - 重疾险投保门槛提高 核保通过率降低 例如甲状腺结节患者常被拒保[1][2] - 重疾险产品设计复杂化增加中症 轻症 多次赔等责任 推升产品成本[2] - 重疾险保费持续萎缩 2025年上半年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200亿元 同比增长仅2.3%[3] 健康险结构转变 - 医疗险规模2024年首次超过重疾险 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3] - 医疗险增长显著 占比快速提升 成为健康险市场新支柱[3] - 健康险主要由重疾险和医疗险主导 护理险和失能险占比尚小[2] 产品创新方向 - DRG/DIP医保改革推动医疗险产品创新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成为发展动能[4] - 险企聚焦中高端医疗险发展 关键需要医疗信息共享和医保数据支持[5] - 创新药械支付成为新动力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1620亿元 同比增长16%[7] - 商业健康险在创新药械支付中占比仅7.7% 个人自付占比高达49% 存在巨大增长空间[7][8] 行业战略调整 - 险企全面推进健康险与健康服务布局 提升健康保障型业务年化新保费占比[5] - 多家险企上线创新医疗险产品 例如新华保险"医药无忧医疗保险"突破院内用药限制[8] - 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纳入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9]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制定指导意见 推动健康保险供需适配和经营能力提升[9]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出现杠杆率更高 更特定 多元化 期限更短的重疾险产品[6] - 护理险探索成为健康险市场新增长点[6] - 健康管理服务嵌入健康险 推动客户自我健康管理和定期体检[6] - 行业形成共识 鼓励分红型健康险创新 放宽长期医疗险调费机制[6]
杠杆率之变重构健康险一张保单如何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4:08
核心观点 - 重疾险价格因预定利率下调和产品复杂化而上涨 杠杆率下降 同时医疗险规模超越重疾险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 行业正向"保人健康"转型 创新药械支付成为新增长动力 [1][2][3][6][7] 健康险市场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超6200亿元 同比增长2.3% 赔款与给付1871亿元 同比微降 [3] - 医疗险2024年规模首次超过重疾险 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 [3] - 健康险主要由重疾险和医疗险主导 护理险和失能险占比尚小 [2] 重疾险市场动态 - 重疾险价格普遍上涨 核保门槛提高 客户常因甲状腺结节等病症被拒保 [1][2] - 重疾险保费持续萎缩 限制健康险整体增速 [3] - 产品增加中症 轻症 多次赔等责任 推高件均费用 销售渠道费用也导致价格上涨 [2] 医疗险发展动能 - DRG/DIP医保改革推动产品创新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成为重要发展动力 [3][4] - 一年期健康险主要发展方向是中高端医疗险 关键需要医疗信息共享和医保数据支持 [4] -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 较2023年增长16% 但商业健康保险赔付仅占7.7% [7] 产品创新与转型 - 行业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型 保单涵盖专属保障 医疗服务 特色权益等多方面 [1] - 多家险企推出创新药械支付产品 如新华保险"医药无忧医疗保险"覆盖院外药品器械 蚂蚁保"好医保"覆盖1500多种先进药械 [8] - 鼓励分红型健康险创新 放宽长期医疗险调费机制 提供转保选择权 [6] 政策支持方向 - 国家医保局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 临床价值大的创新药 [8]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制定指导意见 推动健康险供需适配 提升行业经营能力 优化发展环境 [9] - 政策推动保险连接医疗 医药 养老等多方 形成产业联动 [9]
蚂蚁保“好医保”升级2025版,扩大先进医药保障范围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产品升级核心内容 - 好医保系列三款核心产品升级至2025版 覆盖成人 中老年和少儿全年龄段人群 [2] - 首次将全国470家三甲医院国际部 特需部及私立医院纳入保障范围 [1][2] - 新增1500多种先进药械 包含全目录进口药和近400种原研药 [1][3] - 院外购药0免赔额且100%赔付比例报销 [3] 保障范围扩展 - 旗舰版针对癌症及11种心血管疾病 中老年版针对重度恶性肿瘤 少儿版覆盖120种少儿高发疾病 [2] - 扩展10家质子重离子先进诊疗中心 [2] - 住院期间外购药可报销 覆盖2024年国家药监批准上市的所有药品 [3] - 一般疾病医疗保20年 癌症心血管疾病保终身 [5] 产品普惠特性 - 30岁健康女性年保费约417元 最高保障400万元 [5] - 通过普通百万医疗险价格提供高端医疗服务 [5] - 保证续保机制:少儿版保至19周岁 成人版保20年 癌症疾病终身保障 [4][5] - 上线专属家医服务 提供健康咨询和就医建议 [3] 行业影响 - 提升先进医疗服务可及性 推动商业医疗险在普惠领域深化发展 [6] - 零免赔加长期保障机制树立普惠型商业医疗险标杆 [6] -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对健全普惠保险体系产生灯塔效应 [6]
商业健康险促创新药械“用得起用得上”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9
创新药械市场发展 - 2024年前5个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 创近5年同期新高 [1] -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达1620亿元 同比增长16% [1] - 创新药械支付结构中个人自付占比49% 医保基金支出占44% 商业健康保险赔付仅占7.7% [1] 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3年9月发文要求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商业保险保障范围 [2] - 国家医保局2024年7月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重点纳入超出基本医保范围的创新药 [2] - 政策明确商业保险需承担高值创新药械及个性化医疗需求的支付责任 [2] 商业保险产品创新 - 新华保险2024年6月推出"医药无忧医疗保险" 突破院内用药限制 覆盖院外购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3] - 蚂蚁保升级"好医保"系列 新增1500多种先进药械 包括400种原研药和全目录进口药 [3] - 商业健康险2024年创新药械总赔付额约124亿元 占市场规模7.7% [4] 商业保险支付结构 -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险成为创新药械最主要直接支付方 占比达37% [4] - 重疾险通过确诊给付提供间接支付 占比47% [4] - 企业补充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分别占比8%和1% 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占比8% [4] 保险行业挑战 - 新技术应用可能拉升发病检出率和治疗费用 增加长期健康险赔付成本 [5] - 保险公司需平衡药品保障范围与保费控制 确保产品普惠性 [5]
百万医疗险,内卷中求增长
虎嗅· 2025-07-07 20:38
百万医疗险市场动态 - 蚂蚁保旗下"好医保"系列升级2025年版,新增覆盖全国470家三甲医院国际部、特需部及部分私立医院,癌症等特定疾病住院治疗纳入保障范围 [1] - "好医保"扩充院外购药报销责任,新增全目录进口药、近400种原研药在内的1500多种先进药械 [1] - 众安保险旗下"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新增门诊手术及住院前后30天门急诊费用,针对慢病患者推出长期用药可选加油包 [1] - 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升级后覆盖民营医院增至102家,特药清单扩展至312种 [1] - 中国人寿推出首款10年保证续保产品"国寿康悦臻享医疗保险",提供院外特定重大疾病急需药品费用保险金责任 [2] 产品迭代趋势 - 续保条件从1年期不保证续保升级至6年/20年保证续保期,如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好医保20年版 [5] - 保障范围从医院普通病房扩展至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及民营医院,从住院延伸至门急诊、外购药品与器械 [6] - 免赔额机制创新包括家庭共享免赔额、无理赔优惠、特定病种0免赔等 [7] - 药物保障从外购靶向药不报销升级至覆盖CAR-T疗法、PD-1抑制剂等特药单独责任,药品种类从几十种增至150+种 [7] - 质子重离子医疗从高端医疗险专属变为百万医疗险标配 [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百万医疗险规模约600亿元,占健康险7%、医疗险20% [9] - 人保健康好医保系列2023年总保费88.22亿元占公司总保费19.51%,2024年两款互联网产品保费合计86.13亿元 [14] - 众安尊享E生2024年保费46.61亿元(2023年为65.15亿元),众民保2024年保费7.68亿元同比增长177% [13] - 平安健康e生保系列四款产品总保费约90亿元占公司总保费55% [14] - 太保健康蓝医保系列核心产品2024年保费7.2亿元占公司原保费23% [14] 行业发展前景 - 商保在医疗支付中占比有望提升,2023年商保赔付仅占直接医疗支出7%,医疗险占比仅3% [17] - 专家预测百万医疗险规模将从当前不到900亿元增长至2029年1700-2600亿元 [18] - 近五年健康险中疾病保险保费下滑而医疗保险增长,惠民保冲击减弱 [21] - 行业综合赔付率中位数39%低于70%合理值,人保健康57.84%为头部最高 [21] - 产品定价需平衡"健康人群补贴高风险人群"逻辑与客户获得感,要求精准定价和客群精细化运营 [23]
鲸观察|多家险企健康险“上新”抢滩窗口期,药品目录、保障人群成创新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6-27 18:06
健康险行业转型窗口期 - 健康险行业面临DRG改革倒逼转型,需告别同质化和"泛寿险化"困局,进入产品创新和分层发展阶段 [2] - 行业从早年30%复合增长率的高增速阶段进入近年发展失速期,当前正逐步回暖并推动产品变革 [3][4] - 2025年人身险行业"开门红"整体增速不足1%,但健康险表现突出,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4.85%,财产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增长7.6% [4] 产品创新与升级趋势 - 多家保险公司密集推出升级版健康险产品:中国人寿推出首款费率可调的1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保险;太平洋健康险扩展乳腺癌复发保障至术前阶段;蚂蚁保"好医保"覆盖三甲医院国际部及私立医院;众安保险尊享e生2025突破住院场景限制,开放外购药械保障 [4] - DRG改革成为产品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健康险分层发展:惠民保覆盖普惠基础层,百万医疗险承接费用转移缺口,中高端医疗险满足差异化需求 [5][6] - 产品设计趋势从单纯住院费用报销转向覆盖门诊、院外购药、医疗器械等多场景保障 [7] 市场需求与分层特征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医疗支付能力升级为追求优质医疗资源,并愿意为差异化服务付费 [6] - 行业分层趋势显著但边界动态融合:惠民保规模扩大强化普惠性;百万医疗险持续迭代成为市场主力;高端医疗险随收入水平提升向精细化发展 [7] - 平安健康险推出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体/慢病体/带病体的多元产品矩阵,并纳入特定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权益 [8] 保险公司核心能力建设 - 数据应用能力成为关键,需整合医疗数据(诊疗、用药习惯等)以优化定价、核保和理赔模型 [9] - 药械资源整合能力需求提升,需通过自建供应链或合作平台(如博鳌乐城)扩大院外药械可及性 [9] - 健康服务生态构建从"事后补偿"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包括医疗协同生态和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务(如众安保险的"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9][10]
真正的猛人,敢于直视体检报告
半佛仙人· 2025-06-26 15:06
医疗健康行业现状 - 现代人健康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高糖高脂饮食、久坐等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体检报告异常指标普遍增多 [3][12][14] - 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昂,以白血病为例,CAR-T疗法单次治疗费用约百万,质子重离子疗法单疗程费用达几十万,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9][17][24] - 医疗技术进步显著,如CAR-T疗法通过基因改造T细胞精准攻击肿瘤,质子重离子疗法实现粒子高能加速定点打击,但先进疗法成本居高不下 [16][24] 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分析 - 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险完成2025版本升级,覆盖旗舰版、中老年版、少儿版三款产品,月保费几十元对应百万保额,性价比突出 [18][23] - 升级后产品核心优势包括: - **就医范围扩展**:支持公立三甲特需/VIP/国际部及120+私立医院报销,覆盖10家质子重离子诊疗中心,住院费用单晚超千元仍可覆盖 [21][23] - **药械覆盖增强**:旗舰版新增1500种进口药/原研药院外购药报销,包含CAR-T、钇90肝癌疗法、格列卫等高价特效药,0免赔额100%报销 [23][24] - **续保条款优化**:一般疾病保证续保20年,癌症及11种心血管疾病支持终身续保,解决短期医疗险续保不确定性痛点 [28] - 差异化服务包括住院1元起赔、简化理赔流程等,强化用户体验 [32][33]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年轻群体健康风险意识提升,商业医疗险成为对冲大病财务风险的主流选择,产品需平衡保费可负担性与保障范围 [18][35] - 消费者更关注保险条款实际落地能力,纸质合同保障优于口头承诺,长期续保条款成为关键决策因素 [29][33] - 行业竞争聚焦"中高端体验下沉",好医保通过整合特需医疗+先进药械报销,在同等价位产品中建立服务壁垒 [23][27]
“网红炸子鸡”又有新动作,百万医疗险“迭代升级 ”
华夏时报· 2025-06-25 19:05
健康保障需求升级 - 居民健康保障意识持续提升,对创新药械、高端医疗需求上升 [2] - 百万医疗险迭代升级,将470家三甲医院国际部、特需部和部分私立医院纳入保障范围 [2][6] - 新增1500多种先进药械保障,包括400种原研药,促进高端医疗服务普惠化 [6] 医保体系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覆盖面持续扩大 [3] -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总数达3159种 [4] - 2024年职工和居民医保门诊享受待遇人次双双突破30亿 [4] -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同比增长27.37%,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同比增长90.18% [4] 商业保险发展机遇 - 基本医保控费措施为商业保险创造参与空间 [4] - 2024年医疗险规模占比达44%,首次超过重疾险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 [5] - 百万医疗险自2015年推出后迅速走红,成为普惠医疗险的开端 [5] 独生子女家庭保障需求 - 中国独生子女总量约1.45亿,2015-2050年是父母进入老年关键期 [9] - 年轻人倾向为父母购买百万医疗险作为新农合补充,年保费几百元可获数百万保额 [7][9] - "夹心世代"面临父母养老和子女抚养双重压力,医疗支出成为主要担忧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