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医保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健康险促创新药械“用得起用得上”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9
创新药械市场发展 - 2024年前5个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 创近5年同期新高 [1] -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达1620亿元 同比增长16% [1] - 创新药械支付结构中个人自付占比49% 医保基金支出占44% 商业健康保险赔付仅占7.7% [1] 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3年9月发文要求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商业保险保障范围 [2] - 国家医保局2024年7月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重点纳入超出基本医保范围的创新药 [2] - 政策明确商业保险需承担高值创新药械及个性化医疗需求的支付责任 [2] 商业保险产品创新 - 新华保险2024年6月推出"医药无忧医疗保险" 突破院内用药限制 覆盖院外购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3] - 蚂蚁保升级"好医保"系列 新增1500多种先进药械 包括400种原研药和全目录进口药 [3] - 商业健康险2024年创新药械总赔付额约124亿元 占市场规模7.7% [4] 商业保险支付结构 -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险成为创新药械最主要直接支付方 占比达37% [4] - 重疾险通过确诊给付提供间接支付 占比47% [4] - 企业补充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分别占比8%和1% 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占比8% [4] 保险行业挑战 - 新技术应用可能拉升发病检出率和治疗费用 增加长期健康险赔付成本 [5] - 保险公司需平衡药品保障范围与保费控制 确保产品普惠性 [5]
百万医疗险,内卷中求增长
虎嗅· 2025-07-07 20:38
百万医疗险市场动态 - 蚂蚁保旗下"好医保"系列升级2025年版,新增覆盖全国470家三甲医院国际部、特需部及部分私立医院,癌症等特定疾病住院治疗纳入保障范围 [1] - "好医保"扩充院外购药报销责任,新增全目录进口药、近400种原研药在内的1500多种先进药械 [1] - 众安保险旗下"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新增门诊手术及住院前后30天门急诊费用,针对慢病患者推出长期用药可选加油包 [1] - 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升级后覆盖民营医院增至102家,特药清单扩展至312种 [1] - 中国人寿推出首款10年保证续保产品"国寿康悦臻享医疗保险",提供院外特定重大疾病急需药品费用保险金责任 [2] 产品迭代趋势 - 续保条件从1年期不保证续保升级至6年/20年保证续保期,如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好医保20年版 [5] - 保障范围从医院普通病房扩展至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及民营医院,从住院延伸至门急诊、外购药品与器械 [6] - 免赔额机制创新包括家庭共享免赔额、无理赔优惠、特定病种0免赔等 [7] - 药物保障从外购靶向药不报销升级至覆盖CAR-T疗法、PD-1抑制剂等特药单独责任,药品种类从几十种增至150+种 [7] - 质子重离子医疗从高端医疗险专属变为百万医疗险标配 [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百万医疗险规模约600亿元,占健康险7%、医疗险20% [9] - 人保健康好医保系列2023年总保费88.22亿元占公司总保费19.51%,2024年两款互联网产品保费合计86.13亿元 [14] - 众安尊享E生2024年保费46.61亿元(2023年为65.15亿元),众民保2024年保费7.68亿元同比增长177% [13] - 平安健康e生保系列四款产品总保费约90亿元占公司总保费55% [14] - 太保健康蓝医保系列核心产品2024年保费7.2亿元占公司原保费23% [14] 行业发展前景 - 商保在医疗支付中占比有望提升,2023年商保赔付仅占直接医疗支出7%,医疗险占比仅3% [17] - 专家预测百万医疗险规模将从当前不到900亿元增长至2029年1700-2600亿元 [18] - 近五年健康险中疾病保险保费下滑而医疗保险增长,惠民保冲击减弱 [21] - 行业综合赔付率中位数39%低于70%合理值,人保健康57.84%为头部最高 [21] - 产品定价需平衡"健康人群补贴高风险人群"逻辑与客户获得感,要求精准定价和客群精细化运营 [23]
鲸观察|多家险企健康险“上新”抢滩窗口期,药品目录、保障人群成创新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6-27 18:06
健康险行业转型窗口期 - 健康险行业面临DRG改革倒逼转型,需告别同质化和"泛寿险化"困局,进入产品创新和分层发展阶段 [2] - 行业从早年30%复合增长率的高增速阶段进入近年发展失速期,当前正逐步回暖并推动产品变革 [3][4] - 2025年人身险行业"开门红"整体增速不足1%,但健康险表现突出,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4.85%,财产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增长7.6% [4] 产品创新与升级趋势 - 多家保险公司密集推出升级版健康险产品:中国人寿推出首款费率可调的1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保险;太平洋健康险扩展乳腺癌复发保障至术前阶段;蚂蚁保"好医保"覆盖三甲医院国际部及私立医院;众安保险尊享e生2025突破住院场景限制,开放外购药械保障 [4] - DRG改革成为产品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健康险分层发展:惠民保覆盖普惠基础层,百万医疗险承接费用转移缺口,中高端医疗险满足差异化需求 [5][6] - 产品设计趋势从单纯住院费用报销转向覆盖门诊、院外购药、医疗器械等多场景保障 [7] 市场需求与分层特征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医疗支付能力升级为追求优质医疗资源,并愿意为差异化服务付费 [6] - 行业分层趋势显著但边界动态融合:惠民保规模扩大强化普惠性;百万医疗险持续迭代成为市场主力;高端医疗险随收入水平提升向精细化发展 [7] - 平安健康险推出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体/慢病体/带病体的多元产品矩阵,并纳入特定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权益 [8] 保险公司核心能力建设 - 数据应用能力成为关键,需整合医疗数据(诊疗、用药习惯等)以优化定价、核保和理赔模型 [9] - 药械资源整合能力需求提升,需通过自建供应链或合作平台(如博鳌乐城)扩大院外药械可及性 [9] - 健康服务生态构建从"事后补偿"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包括医疗协同生态和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务(如众安保险的"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9][10]
真正的猛人,敢于直视体检报告
半佛仙人· 2025-06-26 15:06
医疗健康行业现状 - 现代人健康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高糖高脂饮食、久坐等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体检报告异常指标普遍增多 [3][12][14] - 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昂,以白血病为例,CAR-T疗法单次治疗费用约百万,质子重离子疗法单疗程费用达几十万,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9][17][24] - 医疗技术进步显著,如CAR-T疗法通过基因改造T细胞精准攻击肿瘤,质子重离子疗法实现粒子高能加速定点打击,但先进疗法成本居高不下 [16][24] 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分析 - 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险完成2025版本升级,覆盖旗舰版、中老年版、少儿版三款产品,月保费几十元对应百万保额,性价比突出 [18][23] - 升级后产品核心优势包括: - **就医范围扩展**:支持公立三甲特需/VIP/国际部及120+私立医院报销,覆盖10家质子重离子诊疗中心,住院费用单晚超千元仍可覆盖 [21][23] - **药械覆盖增强**:旗舰版新增1500种进口药/原研药院外购药报销,包含CAR-T、钇90肝癌疗法、格列卫等高价特效药,0免赔额100%报销 [23][24] - **续保条款优化**:一般疾病保证续保20年,癌症及11种心血管疾病支持终身续保,解决短期医疗险续保不确定性痛点 [28] - 差异化服务包括住院1元起赔、简化理赔流程等,强化用户体验 [32][33]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年轻群体健康风险意识提升,商业医疗险成为对冲大病财务风险的主流选择,产品需平衡保费可负担性与保障范围 [18][35] - 消费者更关注保险条款实际落地能力,纸质合同保障优于口头承诺,长期续保条款成为关键决策因素 [29][33] - 行业竞争聚焦"中高端体验下沉",好医保通过整合特需医疗+先进药械报销,在同等价位产品中建立服务壁垒 [23][27]
“网红炸子鸡”又有新动作,百万医疗险“迭代升级 ”
华夏时报· 2025-06-25 19:05
健康保障需求升级 - 居民健康保障意识持续提升,对创新药械、高端医疗需求上升 [2] - 百万医疗险迭代升级,将470家三甲医院国际部、特需部和部分私立医院纳入保障范围 [2][6] - 新增1500多种先进药械保障,包括400种原研药,促进高端医疗服务普惠化 [6] 医保体系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覆盖面持续扩大 [3] -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总数达3159种 [4] - 2024年职工和居民医保门诊享受待遇人次双双突破30亿 [4] -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同比增长27.37%,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同比增长90.18% [4] 商业保险发展机遇 - 基本医保控费措施为商业保险创造参与空间 [4] - 2024年医疗险规模占比达44%,首次超过重疾险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 [5] - 百万医疗险自2015年推出后迅速走红,成为普惠医疗险的开端 [5] 独生子女家庭保障需求 - 中国独生子女总量约1.45亿,2015-2050年是父母进入老年关键期 [9] - 年轻人倾向为父母购买百万医疗险作为新农合补充,年保费几百元可获数百万保额 [7][9] - "夹心世代"面临父母养老和子女抚养双重压力,医疗支出成为主要担忧 [7][8][9]
监管要求分红水平不得“内卷”;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获批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平安斥资6.05亿完成核心人员持股计划|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6-21 10:30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分红险监管意见,要求审慎确定分红水平,避免"内卷式"竞争,六种情形需论证分红合理性[7][8]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出台,推动银行保险机构集聚,深化航运保险和再保险创新[9][11] - 中国再保险集团被认定为国际活跃保险集团,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10] - 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突破3.7万亿,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达7.46%[12] -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9%,友邦人寿等外资机构获批筹建资管公司[19][18] 公司动态 - 平安系持续增持银行股:平安人寿增持邮储银行2279.7万股(1.2亿港元),中国平安增持邮储银行H股7642.49万港元,持股比例均升至12.07%[25][26] - 中邮保险、中华人寿分别获批增资至326.43亿和41亿,资本实力增强[29][30] - 中国平安完成2025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购股1138万股,金额6.05亿,均价53.19元/股[31] - 泰康保险向华中科技大学捐赠1亿,支持医工交叉学科建设[37] - 水滴公司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6.58亿,增速放缓至8.4%[38] 行业趋势 - 香港保险高收益产品(7%预期收益)吸引内地客户抢购,新规将于7月实施[56] - 分红险占比提升:年内新推寿险产品中分红险占37%,同比增9个百分点[58] - 13家中国保险资管机构入选全球500强,国寿资管(第29名)、平安资管(第33名)进入前50[59] - 超90%保险资管产品收益为正,权益类产品近半年最高回报超26%[62] - 医保改革加速,300个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商保与医保衔接试点推进[60][61] 产品创新 - 国寿推出首款10年保证续保医疗险,覆盖重大疾病医疗和院外特药[68] - 蚂蚁保"好医保"升级,新增470家三甲医院特需部和1500种先进药械保障[69] - 平安人寿推出家庭综合保障计划"全家保",覆盖五大风险场景[70] - 众安保险将国内首款干细胞治疗药物纳入赔付范围,最高赔付100%[71][72] - 人保财险开出内贸险共保体首单,提供3000万应收账款风险保障[73] 人事变动 -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局长李有祥拟任中国农业再保险董事长[39] - 中国平安任命80后高管徐菁为首席合规官,系曼彻斯特大学法学硕士[49] - 多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换帅:中信保诚资管临时负责人陈征宇、合众资产总经理徐永伟等履新[53] - 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中国)获批两名日籍副总经理岩渕康二和太田贵之[45][46]
“看得起病用不起药”?高端医疗普惠化“好医保”给出新解法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21:26
先进医疗可及性现状 - 质子重离子治疗单疗程费用达27.8万元,住院总费用平均33万元,全国仅10余家医院可开展[5] - 2023年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60%患者自费治疗,商业保险支付占比40%[5] - 创新药械支付结构中商业健康险仅占7.7%,个人支付占比达49%[7] 商业健康险创新实践 - 蚂蚁保"好医保"系列升级2025版,覆盖470家三甲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及私立医院[2][8] - 新增1500种先进药械保障,包括全目录进口药、400种原研药及国家创新药械[3][9] - 质子重离子治疗累计理赔1231例,单案例最高赔付38万元[5][6] 产品矩阵与保障体系 - 形成成人/中老年/少儿三款产品:旗舰版保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中老年版保恶性肿瘤,少儿版保120种特定疾病[8] - 建立"基础用药+全疾病先进药械+大病先进疗法"三层体系,院外购药0免赔且100%报销[9] - 30岁用户年保费417元可获400万保额,覆盖470家高端医疗机构[1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纳入保障范围[2] - 普惠型医疗险推动高端服务下沉,好医保用户月均保费120元撬动数十万保额[2][6] - 商业健康险在创新药械支付占比需提升,当前7.7%覆盖率与49%个人支付形成反差[7][12]
补充医保空白,“好医保”升级覆盖三甲医院特需服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0 08:52
产品升级 - 蚂蚁保对"好医保"系列产品进行升级,2025年版首次覆盖全国470家三甲医院的国际部、特需部及部分私立医院,为癌症等特定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保障 [1] - 升级针对三大痛点:基本医保对高端医疗服务覆盖不足、部分创新药品和诊疗技术未纳入医保目录、重大疾病患者长期保障需求 [1] - 新增1500多种药械报销,包括全目录进口药和近400种原研药,显著提升保障力度 [1] - 针对癌症及11种高发心血管疾病提供终身保证续保服务,解决既往商业保险"续保难"问题 [1] - 质子重离子治疗覆盖医院从上海单一机构扩展至全国10家中心,取消14岁以下儿童就诊限制 [1] 行业趋势 - 商业健康险正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但仍有成长空间 [2] - 基本医保广覆盖背景下,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催生多元化、个性化医疗保障需求 [2] - 未来商业健康险应通过数据驱动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加强健康管理服务,更好发挥对基本医保的补充作用 [2] 消费建议 - 消费者选择商业健康险产品时应重点关注保障范围、续保条件和理赔服务三个维度 [2] - 建议了解产品综合赔付率,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理性选择 [2]
新增470家先进医院、1500多种先进药械 蚂蚁保“好医保”升级的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23:34
产品升级概述 - 蚂蚁保联合人保健康险、平安健康险对"好医保"系列三款核心产品进行2025版升级,覆盖成人、中老年、少儿全年龄段人群 [1] - 升级产品包括:人保健康险承保的"好医保·长期医疗(旗舰版2025)"和"好医保·中老年长期医疗(2025版)",以及平安健康险承保的"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2025版)" [1] 先进医院覆盖 - 首次纳入全国470家先进医院,包含知名三甲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如协和医院国际部、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及部分私立医疗机构 [1] - 新增10家质子重离子先进诊疗中心,提升特定疾病就医体验和前沿疗法可及性 [1] - 不同版本侧重疾病覆盖:旗舰版针对癌症及11种心血管疾病,中老年版针对重度恶性肿瘤,少儿版覆盖120种少儿高发疾病 [1] 先进药械保障 - 院外药品目录拓展至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所有药品,住院期间外购药可全额报销 [2] - 新增1500种先进药械,包括400种原研药和国家指定创新药械,院内外使用均0免赔额且100%赔付比例 [2] - 形成"基础用药+全疾病先进药械+大病先进疗法"三层保障体系 [2] 增值服务创新 - 上线"专属家医服务",提供家庭健康咨询、先进医药专线及个性化就医建议 [2] - 家医团队可联动全国医院和药品资源指导用户使用先进医药 [2] 用户需求洞察 - 85%受访者担忧先进疗法获取渠道不专业,83%认为费用过高难以持续负担 [2] - 升级基于医疗技术发展(如质子重离子、CAR-T疗法)和用户对先进疗法支持度的调研结果 [2] 产品定位与定价 - 定位为"普惠型医疗险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30岁健康女性在有医保情况下年保费约417元,最高保额400万元 [3][4] - 老用户可在新一年续保期自主选择升级至2025版 [3]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定义为百万医疗险服务创新元年,强调保障完整性和先进医药覆盖 [3] - 行业正从基础住院医疗向"先进医疗技术+药械可及性+医院网络扩展"三重覆盖转型 [3]
从爆款到平台,蚂蚁保如何重塑 6 亿人的保险体验
晚点LatePost· 2024-10-10 17:18
蚂蚁保发展历程 - 2010年支付宝联合淘宝推出退货运费险,成为电商市场标配[3] - 2016年成立互联网保险优选平台蚂蚁保,从单一险种扩展至全系列[3] - 2024年平台覆盖健康险、家财险等全险种,连接90家保险公司和6亿用户[3][5] - 2023年平台在售产品达1264款,累计理赔231亿元[5][10] 产品战略演变 - 早期尝试赏月险等创新险种失败后转向健康险赛道[5] - 2017年联合人保健康推出首款互联网长期医疗险"好医保",半年后推出6年续保版本[5] - 2024年好医保迭代至终身续保版本,成为行业里程碑产品[5] - 产品策略从爆款单品扩展至全险种平台,耗时6年完成转型[6] 平台运营机制 - 建立"五维评分模型"评估产品力,覆盖50+细分险种[8] - 通过性价比、投保门槛等5个维度拆解产品指标,实现标准化评分[8] - 双盲测试显示模型与专家评分一致性达85%[8] - 推出"金选"标识降低用户选择门槛[8] 理赔服务体系 - 开发"安心赔"系统实现理赔智能化,自动识别107种医疗凭证[10] - 门诊险/住院医疗险理赔时效缩短至2/4个工作日[10] - 建成覆盖10万+医疗机构的"医院库",前置化解理赔争议[12] - 2023年获官方授权设立调解工作室处理复杂纠纷[11] 品牌与生态建设 - 2023年10月首次启用全球品牌代言人刘亦菲[3][14] - 与保险公司合作周期长达8年,形成成熟生态[14] - 平台定位从产品供给转向专业服务体系建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