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通颗粒

搜索文档
济川药业(600566):业绩短期承压 新药放量与研发进展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49亿元,同比下降31.87% [1] - 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45.87%;扣非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下降47.43%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2.23亿元,同比下降25.03%;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降42.39% [2] - 整体毛利率75.68%,同比下降3.9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8.05%,同比上升2.70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72亿元,同比下降37.95%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下滑主要因终端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销售收入减少 [2] -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受医药集采政策影响 [2] - 销售费用率35.54%,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系市场推广费得到有效控制 [2] - 财务费用率-2.03%,同比上升2.39个百分点,系部分银行存款转投金融理财产品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2] 产品竞争地位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2024年全国城市公立医院清热解毒用药中成药市场份额13.6%,城市药店份额7.54%,均排名第二 [3]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2024年全国公立医院儿科感冒用中成药市场份额46.55%,城市药店份额37.32%,均位居第一 [3] 研发与合作进展 - 1.1类中药创新药小儿便通颗粒已完成上市申报并获受理 [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临床三期项目1项,提交中国发明专利申请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件,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件 [3] - 合作产品玛硒洛沙韦片于2025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药品注册证书》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62.29亿元(同比下降22.3%),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35.2%) [4] - 预计2026年收入67.46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预计2027年收入74.41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4.6%) [4]
济川药业(600566):2022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创新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
东吴证券· 2025-08-26 18:05
投资评级 - 济川药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阶段性承压 营收27.49亿元同比下降31.87% 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45.87%[8] - 业绩承压主因终端需求变化导致蒲地蓝口服液及小儿翅鞘清热颗粒销售收入减少 以及集采政策影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收入下滑[8] - 2025年下半年有望环比改善 因雷贝拉唑集采基数影响已消化 呼吸品类Q4进入相对旺季[8] - 创新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 小儿便通颗粒完成上市申报且获受理 为潜在首个小儿便秘中药1.1类儿童专用药[8] - 与南京征祥医药合作开发的玛硒洛沙韦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为1类新药 有成长为流感治疗领域大单品的潜力[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单Q2营收12.23亿元同比下降25.03% 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降42.39%[8] - 盈利预测调整: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29.8亿元下调至15.8亿元 2026年从33.1亿元下调至17.8亿元 2027年预计20.2亿元[8] - 营收预测:2025年62.90亿元同比下降21.54% 2026年68.06亿元同比增长8.19% 2027年73.92亿元同比增长8.62%[1] - 毛利率水平保持较高:2025年77.10% 2026年77.46% 2027年77.90%[9] - 估值水平:2025年PE 15.38倍 2026年13.67倍 2027年12.07倍[1] 业务进展 - 产品渠道库存及终端价格调控处于良性水平[8] - 呼吸品类销售具有周期性 渠道和社会库存消化后有望恢复正常增长[8] - 二线品种持续放量 研发管线开始收获[8] - BD和销售能力强 有望形成大品种代销[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6.47元 市净率1.81倍[5] - 流通A股市值242.40亿元 总市值243.70亿元[5] - 每股净资产14.65元 资产负债率18.85%[6]
济川药业(600566):收入利润承压 下半年有望好转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49亿元,同比下滑31.87%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滑45.87%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下滑47.4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23亿元,同比下滑25.0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滑42.39% [1]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滑49.70%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75.68%,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率26.35%,同比下降6.82个百分点 [2] 经营分析 - 收入利润下滑主要受终端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销售收入减少 [2] -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受医药集采政策影响导致收入及净利润下滑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9.77亿元,同比下降39.33% [2] - 销售费用率35.54%,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主要因市场推广费得到有效控制 [2] - 管理费用2.10亿元,同比上升10.56% [2] - 管理费用率7.63%,同比上升2.93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1.90亿元,同比下降8.79% [2] - 研发费用率6.91%,同比上升1.75个百分点 [2] 研发进展与产品认可 - 西他沙星原料药上市申请获批 [3] - 完成1.1类中药创新药小儿便通颗粒上市申报并获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3] - 获得JX004P搽剂临床试验批件 [3] - 进入临床三期项目1项 [3] - 累计提交中国发明专利申请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件 [3] - 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件 [3]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主要产品持续入选多项权威用药指南、诊疗共识及临床教材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28亿元,对应EPS 1.88元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8.81亿元,对应EPS 2.04元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对应EPS 2.15元 [3]
济川药业20250824
2025-08-25 17:1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7.49亿元,同比下降31.87%,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45.87%,扣非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降47.43%[3] * 第二季度营收12.23亿元,同比下降25%,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降42.39%,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降49.78%[3] * 毛利率下降4个百分点至75.7%,营业成本6.7亿元,同比下降18.88%,成本降幅小于收入降幅[7] * 期间费用率上升2.7个百分点至48%,其中销售费用率35%,管理费用率7%,研发费用率1%,财务费用率2%[7]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业绩压力较大,但2026年业绩预期更为乐观[4] 核心产品销售表现 * 蒲地蓝和小儿豉翘占公司整体收入65%-70%,上半年蒲地蓝销售额下滑近36%,小儿豉翘下滑47%[2][5][9] * 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受集采影响,上半年收入减少2.7亿元[5] * 黄龙和三奥片两个咳嗽品种合计下滑约25%[5] * 其他产品表现:健胃消食口服液销售额2.6亿元(基本持平),硫酸镁钠口服溶液1.93亿元(同比增长44%),甘海胃康胶囊7500万元(同比增长6.4%),蛋白琥珀酸铁1.8亿元(下降19%)[5] 渠道与库存状况 * 零售端占比从去年同期33%降至29%,蒲地蓝零售占比降至52%,小儿豉翘零售占比降至28%[6] * 目前蒲地蓝和小儿豉翘库存已恢复正常,约为40天左右[4][12] * 黄龙类产品仍有两个月以上库存压力[12] * 零售端最差时期已过去,终端动销逐步回升,价格比五六月份提升15%-20%[19][24] 新产品研发与布局 * 小儿便通颗粒已完成三期临床并申报NDA,预计销售峰值8-10亿元,4-5年内达到峰值[4][11] * 柴葛退热预计明年申报NDA[2][8] * 新获批流感创新药玛西洛沙韦片,预计终值销售额10-15亿元[2][10] * 2026年上半年增强型即可舒青少年适应症和小儿变通颗粒将获批;2027年柴葛退热一类中药新药以及生长激素地产化项目将完成[22] * 恒逸的PDE4和LB1,148预计2027年底至2028年初上市[22] * 公司自研项目约七个,大多处于临床前阶段[21] 集采政策影响 * 自费品种被纳入集采的可能性下降,对蛋白琥珀酸铁和普地兰等自费品种是积极信号[4][14] * 医保内外产品在集采时分开计算,非医保产品未被纳入集采目录,未来被集采风险较低[14] 费用与分红策略 * 2025年销售费用率降幅较小,长期将逐步下降;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会适当提高,但绝对金额与去年差别不大[4][15] * 公司争取全年分红参照2024年水平,不做中期分红,但尽力保持平稳分红状态[4][13][27] 业务发展与合作 * 海南子公司聚焦药物临床试验服务及国际合作,香港子公司作为海外业务平台[10] * BD战略分为短中期业绩补充和长期产品布局,年底可能有第一个创新药案例落地[18] * 计划拓展老龄化相关疾病领域[10][18] 市场环境与政策 * 2025年1月10日后呼吸感冒类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导致需求断崖式下跌[22] * 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基药目录启动,国家努力减少行业内卷[32][33] 公司治理与信心 * 邀约收购主要目的是实现管理层顺利交接,体现实控人家族对公司发展信心[28][29] * 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2025年是利空出尽的一年,为2026年增长周期打下基础[31]
济川药业:玛硒洛沙韦片是公司与南京征祥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化学药品1类新药,已获批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0:08
核心观点 - 公司披露两款创新药进展 玛硒洛沙韦片为获批上市的化学药品1类新药 小儿便通颗粒为申报中的中药1.1类创新药[2] 药品研发进展 - 玛硒洛沙韦片为化学药品1类新药 由公司与南京征祥医药合作开发 目前已获批上市[2] - 小儿便通颗粒为中药1.1类创新药 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监管部门受理 公司正积极推进后续工作[2] 业务影响因素 - 药品销售业务易受国内医药行业政策变动影响[2] - 药品销售业务易受招标采购因素影响[2] - 药品销售业务易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2]
济川药业19亿交班背后的增长困局:王牌产品失速、研发投入乏力、高分红掏空未来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49
控制权交接与要约收购 - 济川药业实控人曹龙祥将济川控股10.10%股权以1010万元转让给儿子曹飞,曹飞间接控制上市公司56.07%股权并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1] - 预存18.95亿元保证金(占最高收购总额94.48亿元的20%)后仅0.1%流通股份接受要约,交易响应极低 [1] - 曹飞曾个人出资5亿元溢价54%收购万鸿集团,显示其资本运作能力 [1] 业绩下滑与核心产品困境 - 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降16.96%),归母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降10.32%),2025年一季度营收15.25亿元(同比降36.51%),净利润4.4亿元(同比降47.91%) [1] - 三大核心产品集体失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因说明书修订及13省医保清退导致2024年清热解毒类收入萎缩超20%,库存量增64.20% [2] -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因集采价降80%致市场份额萎缩,消化类产品库存量增23.85% [3]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市场份额46.52%,但2024年库存量激增199.29% [3] 财务与运营指标恶化 - 2024年毛利率下滑4.76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再降2个百分点 [3] - 存货周转天数114.6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0.01天,均为近三年新高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占营收比重由2023年35.88%降至2024年27.15% [3] 营销与研发失衡 - 2024年销售费用29.54亿元(占营收36.85%),日均营销支出809万元,研发投入仅4.45亿元(占比5.55%) [4] - 小儿便通颗粒累计研发投入5141.92万元,不足全年销售费用1.8% [4] 高额分红与现金流分配 - 2024年拟分红19.2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75.93%),2020-2024年累计分红超50亿元 [5] - 曹氏家族通过56.07%控股架构成为分红主要受益者,2024年研发费用不足分红总额四分之一 [5] 研发管线与商业化挑战 - 小儿便通颗粒需经历审评周期、渠道重建等漫长过程,商业化前景存疑 [6] - 流感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和长效生长激素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但市场竞争充分,难短期填补业绩缺口 [6]
一周医药速览(07.07-07.11)
财经网· 2025-07-11 16:29
济川药业 - 全资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小儿便通颗粒"申报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1] - 当前市场上无专门治疗小儿便秘的儿童专用中药创新药 该产品有望成为《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后首个1 1类儿童专用药[1] 信达生物 - 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达伯特®获澳门药品监管部门批准 成为澳门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2] - 该药物针对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在Ⅱ期临床试验中展现49 1%的ORR 中位PFS达9 7个月 12个月OS率54 4% 12个月DoR率53 7%[2] 科兴生物 - 特别股东大会通过赛富投资基金提出的两项议案 罢免现任董事并选举10位新董事[3] - 新董事承诺支持执行股息派发计划 推动公司普通股恢复交易以释放股东长期价值[3] 甘李药业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6亿元至6 4亿元 同比增加100 73%至114 12%[4] - 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实现市场份额扩大 2024年接续集采协议量增长32 6% 产品价格合理回升形成量价齐升效应[4] 亚盛医药 - 新型Bcl-2抑制剂利生妥®获NMPA附条件批准 用于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5] - 该药物成为中国首个治疗CLL/SLL的Bcl-2抑制剂 全球第二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 是公司第二个获批上市的原创新药[5] 联邦制药 - 全资附属公司自主研发的UBT37034注射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超重或肥胖适应症[6] - 临床前研究显示UBT37034与GLP-1类似物联用能显著降低体重 与替尔泊肽联用减重效果优于同期在研药物[6]
百亿王牌遇冷、集采围堵:济川药业遭遇业绩双降,创新药申请上市能否破局?|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7-10 11:42
核心产品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019年产量同比下降40%,销量同比下降24%,清热解毒类产品营收23.48亿元,同比下滑14.27% [4]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024年销售收入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影响重大,公司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下降16.96%,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降10.32% [6] - 消化类产品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受集采冲击,2023年11月以每片0.48元中标,降幅超80%,肠溶胶囊价格约为肠溶片的5-10倍,市场份额受影响 [8] - 儿科大单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024年销售收入下滑,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合计销售收入仍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比重 [8]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下降16.96%,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降10.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6亿元,同比下降37.17%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25亿元,同比下降36.51%,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47.91% [9] 创新药布局 - 公司1.1类中药创新药小儿便通颗粒申报上市许可获受理,累计研发投入5141.92万元,中国境内暂无同类产品上市或注册申报 [10] - 小儿便通颗粒有望成为《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后首个用于小儿便秘的中药1.1儿童专用药 [10] - 公司其他在研创新药包括流感1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和1类创新药融合蛋白型长效生长激素,均已获上市申请受理 [12] 研发与营销 - 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29.54亿元,占总营收36.85%,同比下降26.27%,研发费用4.45亿元,占总营收5.55% [12] - 相比同行业部分企业如华润三九研发费率超8%,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2]
时隔九年!济川药业小儿便通颗粒获受理,儿童用药市场迎突破
新浪证券· 2025-07-07 17:23
公司动态 - 济川药业全资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小儿便通颗粒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CXZS2500026 [1] - 小儿便通颗粒为中药1.1类新药 定位小儿便秘食积证治疗领域 累计研发投入5141万元 [3][5]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15.25亿元 同比下滑36.51% 研发投入1.01亿元 [6] - 公司市值为238亿元 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 [6] 产品定位 - 小儿便通颗粒源自临床验方 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功效 系儿童专用中药创新药 [3][5] - 中国境内尚无同类处方药品上市或申报 当前市场缺乏小儿便秘专用中药创新药 [5] - 该产品系2024年《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发布后首个申报的儿童专用药 [5] 行业背景 - 国家政策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药新药研发获得明确支持与引导 [6] -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中药创新发展 [7] - 儿童用药市场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创新药占比极其匮乏 [6] - 人口结构变化和健康意识提升为专科创新药创造市场空间 [6] 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业务模式向创新药研发转型 研发投入成为战略重心 [6] - 小儿便通颗粒是公司九年后重新申报的创新药 2015年曾主动撤回注册申请 [5][6] - 公司通过聚焦临床真实需求和借力政策东风实现高质量发展 [7]
济川药业: 湖北济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6:12
药品注册进展 - 济川药业全资子公司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小儿便通颗粒"申报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 注册分类为1.1类中药 受理号为CXZS2500026 [1] - 该药品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 剂型为颗粒剂 [1] - 药品注册工作进入审评阶段 注册证书取得时间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2] 药品特性与市场定位 - 小儿便通颗粒源于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陈永辉医生的专利验方 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功效 用于小儿便秘食积证 [1] - 中国境内暂无与其处方一致的上市或注册申报药品 [1] - 该产品有望成为《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后首个小儿便秘中药1.1类儿童专用药 [2] 研发投入与市场前景 - 项目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5141.92万元 [2] - 临床尚无治疗小儿便秘的儿童专用中药创新药 现有同类产品主要用于其他疾病伴发的便秘症状 [2] - 药品上市后销售情况受市场环境、销售渠道等因素影响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 对公司影响 - 药品审评受理不会对现阶段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2] - 公司将积极推进后续相关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