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
搜索文档
成都这三条商业街,藏着怎样的消费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0-18 03:28
成都整体消费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期间,成都位列“长假美食吸引力城市榜TOP10”第一、“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第二、“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Top10”第二 [1] - 10月1日至8日,成都重点监测的10个商圈合计客流22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营业额近44.6亿元,同比增长4.2% [1] - 同期,215条特色商业街合计客流4051.9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营业额63.2亿元,同比增长5.4% [1] 新街里商业模式分析 - 新街里三街是一条仅350米长的市井小巷,聚集了60余家商户,通过允许规范的外摆经营来聚集人气和扩大营业范围 [3][4][6] - 典型商户“龙户人家串串香火锅”在国庆假期平均每天接待八九百位客人,日营业额高峰超过8万元,平时晚间也持续排队 [3] - 社区与城管、消防等部门及商家共建街区共治平台,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有效激发社区消费活力 [6][8] 铁像寺水街商业模式分析 - 铁像寺水街国庆中秋假期总客流达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0.38%,去年客流量为400万人次,今年预计超500万人次 [9][12] - 街区已聚集110余家商店,其中首店占比约60%,入住率超90%,融合新中式古典建筑与多元潮流业态 [10] - 通过策划上百场活动(如水上观影、创意市集)和引入沉浸式体验(如VR体验展)来增加用户黏性,打造公园式商业街区 [11][13] 麓湖CPI商业模式分析 - 麓湖CPI采用“自然野生花园式”设计,客群转化率近50%,人均零售消费额超过2000元 [14] - 项目一期于2024年3月底投运,商业面积约8000平方米,引入40个品牌,2024年累计客流约180万人次,营业额约6000万元 [15] - 业态规划中餐饮配套仅占20%,时尚零售、生活美学等新兴生活方式占比80%,通过独特场景和内容运营沉淀客户忠诚度 [15][17] 行业趋势与成功要素 - 成功的商业街区通过差异化定位(如社区烟火气、文化融合、自然共生)和创新业态(如首店经济、融合消费)来吸引客群 [2][10][14] - 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和对商户的包容性支持(如规范外摆、共治平台)是提升街区活力和商业表现的关键 [6][8][15] - 注重情感价值、场景体验和圈层经济,将商业价值与生活态度深度绑定,能够有效释放复合消费潜能 [13][17]
数读中国 六组数据感受我国消费市场活力强、潜力足
人民网· 2025-08-20 13:32
消费市场总体态势 - 消费市场延续总体稳定发展态势 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向好 网上零售额创年内新高 新型消费活力增强 线上消费表现亮眼 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 新型消费表现 - 即时零售和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表现抢眼 1-7月份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4] - 线上消费表现亮眼 网上零售额创年内新高[1] 实体零售表现 - 1-7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2%[6] - 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增速持续超过30%[6] - 购物中心零售额增长6.4%[6] 服务消费增长 - 服务消费市场较快增长 优质服务供给不断扩大[8] - 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3个百分点[8]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0] 文旅消费发展 - 体育赛事 电影 演出市场比较活跃[10] - 文旅休闲等相关消费较快增长[10] - 文旅消费新模式持续发展[10]
上半年山西省消费市场稳健向好
商务部网站· 2025-08-05 16:56
山西省消费总体表现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8亿元 同比增长6.1% 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全国排名第10位 [1] 大宗商品消费 -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9% 家电类增长38% 通讯器材类增长44.3% 合计拉动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1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 [1] 网络零售消费 - 线上商品消费连续两个月保持30%以上增速 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37.5% [1] - 网络零售拉动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端午和618等重要消费节点带动作用显著 [1] 文体类商品消费 - 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0.1% 体育娱乐类商品增长47.6% [1] - 文化演出和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活跃 毕业生购新需求集中释放 [1]
上半年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06:30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8亿元 同比增长6.1% 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全国排名第10位 [1] 大宗商品消费 -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9% 家电类增长38% 通信器材类增长44.3% 合计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1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稳扎汽车家电通信器材等大宗商品消费基本盘 [1] 网络零售发展 - 限上网络零售额增长37.5% 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1] - 线上商品消费连续两个月保持30%以上增速 端午和6.18等重要消费节点带动作用显著 [1] 文体消费升级 - 限上文化办公类商品增长50.1% 体育娱乐类商品增长47.6% [2] - 文化演出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活跃 毕业生购新需求集中释放 反映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趋势 [2]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领域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提升传统消费 培育新型消费 扩大服务消费 [1] - 持续推动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 扩大有效需求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旅游+”持续发力 澳门经济跑出“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8-03 20:37
澳门经济复苏与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1003.8亿澳门元,同比实质增长5.1% [1] - 2025年上半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2001.4亿澳门元,同比实质上升1.8% [1] - 第二季度服务出口明显回升,本地私人消费保持稳定,经济复苏动力增强 [1] 旅游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入境旅客逾1900万人次,同比上升14.9% [1] - 酒店业场所客房平均入住率达8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 [1] - 7月8日入境旅客人次累计突破2000万,较去年提前26天 [1] 政策与措施效果 - 内地增加赴港澳"个人游"城市、珠海"一周一行"、横琴"一签多行"政策效应显现 [1] - "旅游+"战略与文化、会展、盛事活动跨界融合成效显著 [1][2] - "旅游+文体"和"旅游+会展"形成系统性、多维度的产业联动 [2] 文旅活动与盛事 - 举办农历新年花车汇演、国际幻彩大巡游、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 [2] - 大赛车博物馆周年庆、国际美食之都嘉年华等盛事不断 [2] - 艺术节、演唱会、脱口秀等活动推陈出新 [2] 未来展望 - "十一"黄金周、全运会、格兰披治大赛车等盛事将带动旅游业强势发展 [3] - 澳门背靠大湾区、辐射国际,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动力强劲 [3] - "旅游+"战略提升旅客二次来澳和深度游意愿,带动多环节消费 [2]
泗阳:暑期经济热潮涌动 夏日商圈焕发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7 13:27
暑期消费市场概况 - 泗阳迎来暑期消费旺季,城市商圈活力显著提升,夜市美食和文体场馆成为消费热点[1] - 暑期经济为当地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带动餐饮、零售、文体等行业销售额增长[9] 夜市餐饮行业 - 夜市客流量显著增加,部分摊点顾客数量比之前增长近一倍[3] - 夜市成为市民和游客夜间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烧烤和小吃摊点生意火爆[3] 书店及文化消费 - 书店客流量大幅上升,教辅资料、科普读物和畅销小说销量显著增长[5] - "购书 + 体验"模式兴起,部分书店增设咖啡休闲区和手工创作角,推出DIY活动吸引年轻人[5] - 图书馆借阅量激增,暑期少儿阅读专区和读书活动吸引大量学生,周末座位供不应求[5] 兴趣培训行业 - 绘画、书法、钢琴等兴趣培训机构报名人数激增,家长利用暑假培养孩子兴趣爱好[6] 体育及健身行业 - 游泳馆日均客流量超过500人,周末人数更多[8] - 健身场馆需求旺盛,私教服务和健身课程供不应求[8] 零售行业 - 商家延长营业时间,晚间销售额显著提升,特别是生活用品和零食采购需求增加[8] - 灵活的经营策略有效拉动消费增长,方便消费者夜间购物[8]
一季度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达目标进度 其中14项超额完成季度目标任务
南京日报· 2025-04-22 11:03
项目总体进展 - 2025年南京市十类42项民生实事项目在一季度均达目标进度,其中14项超额完成季度目标任务 [1] 就业创业支持 - 面向高校毕业生举办招聘活动234场次,提供岗位7.29万个 [1] - 新上线运营2家“宁青驿站”并完善驿站入住指引 [1] 公共安全保障 - 推动建设完成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192个 [1] - 更新改造老旧市政燃气管道5.35公里 [1] - 完成511台老旧住宅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 [1] 养老与教育服务 - 完成14个银发助餐点和2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选址 [1] - 完成33所学校教室空调安装 [1] 文体生活建设 - 组织军休讲师团开展红色宣讲142场 [1] - 深化体卫融合,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4600个 [1] 未来工作方向 - 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提质增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