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油箱

搜索文档
三问三解 | 常压油箱与高压油箱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9 15:47
油箱技术演变 - 20年前国三国四时代油箱仅为单纯储油容器与排放无关 新能源时代油箱功能与排放挂钩[1] - 常压油箱内部压力与外界均衡 采用工程塑料材质(HDPE) 具有密度小质量低优势 但结构强度有限无法承受高压[1] 排放控制技术 - 汽油挥发性强产生蒸汽使油箱压力升高 早期直接排放 后期通过碳罐系统收集存储燃油蒸汽并送入发动机燃烧[3] - 碳罐系统属于燃油蒸发控制(EVAP) 通过通气管释放多余压力保持安全压力区间 但吸附能力有限需定期再生[3] 高压油箱特性 - 高压油箱多采用金属材质 耐压能力更强 主要搭载于PHEV混动车型 配备碳罐系统及油箱隔离阀(FTIV)[5] - 油箱隔离阀常态关闭 将燃油蒸汽隔离在油箱内 发动机运行时直接参与燃烧 减轻碳罐负担避免过载泄漏[7] 技术路线选择 - 国六b标准未强制要求高压油箱 车企可选择常压油箱+软件控制或高压油箱 传统燃油车常压油箱表现优异[8] - PHEV车型因纯电模式使用频率高 常压油箱易导致碳罐饱和 需强制启动发动机再生 影响纯电里程及NVH体验[12] 高压油箱优势 - 高压油箱+隔离阀可避免EV模式下燃油蒸汽溢出 满足排放法规根本要求 无需强制启动发动机处理蒸汽[13] - 提升用户使用质感 避免纯电行驶中发动机突然启动 随着国七标准实施高压油箱或将成为标配[15]
“围攻”比亚迪:车企的焦虑,写在财报里
投中网· 2025-06-12 14:32
油箱争议与技术路线 - 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公开声援长城对比亚迪的举报,称两年前拆解测试结果与长城举报内容完全一致,将两方对峙升级为三大巨头混战[4][5] - 比亚迪回应称其2021-2023年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符合法规要求,并反指浙江某头部车企2018-2023年多款PHEV车型同样采用该方案[5] - 常压油箱与高压油箱成本差500-1500元,高压油箱通过密封设计控制排放但成本高近一倍,常压油箱依赖发动机定期启动处理燃油蒸汽[12] - 争议推动行业技术路线洗牌,主流车企已基本淘汰混动新车上的常压油箱配置,中国混动新车市场全面转向高压油箱技术[13] 销量格局与市场分化 - 2025年前5个月比亚迪销量176万辆超吉利117万辆与长城46万辆总和,市占率23%[5][6] - 比亚迪新能源销量占比100%,吉利51%,长城27%,形成明显梯队分化[18][25] - 第一梯队(>150万辆)为比亚迪和上汽,第二梯队(100-150万辆)为吉利、长安和奇瑞,第三梯队(<100万辆)为长城、广汽和赛力斯[25][26][27][28] - 比亚迪宋家族2023年销量47万辆取代长城哈弗H6成为SUV销量冠军[19] 财务表现与转型差异 - 比亚迪2025Q1营收1703.6亿元(+36%),净利润91.6亿元(+100%),毛利率20.1%,研发投入142.2亿元[32][33][34] - 吉利2025Q1营收725亿元(+25%),净利润56.7亿元(+264%),新能源销量占比近50%[32][37][38] - 长城2025Q1营收400.2亿元(-6.6%),净利润17.5亿元(-46%),销量25.7万辆(-6.7%)[32][40] - 广汽2025Q1营收198.8亿元(-7.8%),亏损7.3亿元,为近五年首次由盈转亏[32][41] 行业竞争逻辑 - 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7][45] - 比亚迪证明规模效应与产业链掌控力是王道,吉利展现转型潜力但需时间兑现利润[46] - 技术底牌与成本控制能力决定格局,转型节奏影响话语权,合规是竞争底线[48] - 赛力斯通过高单价车型占比提升实现毛利率27.6%行业最高,证明高端化路径可行性[43]
常压油箱争议,比亚迪绕不过去的坎?
财富FORTUNE· 2025-06-09 21:04
常压油箱争议 - 长城汽车2023年5月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使用常压油箱涉嫌排放不达标 比亚迪回应称其技术方案符合法规并拥有专利 争议持续两年多 [1] - 比亚迪2024年6月公开回应称2021-2023年常压油箱方案合规 基于客户反馈已全部切换为高压油箱 并指出浙江某头部车企(暗指吉利)也采用类似方案 [1] - 行业人士认为比亚迪常压油箱方案是"低成本绕道" 虽满足排放但牺牲用户体验(纯电模式下强制启动发动机) 争议从技术问题升级为行业潜规则曝光 [2] 财务与负债争议 - 比亚迪反驳"车圈恒大"指控 指出其负债结构中88%为无息负债(应付账款等) 有息负债仅4.9%(约286亿元) 远低于吉利(860亿元) [2] - 比亚迪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334亿元 强调与恒大"高杠杆泡沫"有本质区别 [2] - 河北某车企被指持续发起关于"高负债率"、"财务造假"等话题并恶意举报比亚迪 监管部门调查后确认比亚迪无问题 [1] 行业产能过剩 -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末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跌破60% [3] -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公开表示全球汽车工业严重产能过剩 宣布不再建设新工厂避免重复建设 [3] - 价格战加剧 2024年降价车型超200款 2025年前4个月达60多款 5月单月降价车型百余款 最高降幅超5万元 行业利润下探至4%以下 [4] 行业竞争态势 - 常压油箱争议演变为公关"混战" 吉利高管公开支持长城汽车 称比亚迪"贼喊捉贼" 广汽高管也表态认同 [5] - 车企面临三重考验:产能过剩需出海消化(但面临欧盟高关税/美国市场封锁)、技术路线选择(短期降本vs长期投入)、国际合规风险 [4][5]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指出降价是"饮鸩止渴" 呼吁行业回归长期主义与高质量发展 [6] 研发投入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元 在A股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位居榜首 超过同期净利润 [5] - 常压油箱事件仍对比亚迪技术公信力造成损害 暴露车企在研发价值观上的分歧 [5]
央行,最新公布;5月CPI、PPI数据,今日公布;海洋经济,再迎利好→
新华网财经· 2025-06-09 08:20
宏观消息 - 5月末黄金储备环比增加6万盎司至7383万盎司(约2296.37吨),为连续第7个月增持 [1][3][4]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5.2,同比增长2.3%,显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1][3][5] - 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升36亿美元至32853亿美元,升幅0.11% [3] - 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国27%,2024年营收25.75万亿元(占A股36%),研发投入5142亿元(占A股28%) [6]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深圳出台39条措施提振消费,包括优化新能源车指标申请、放宽外地居民购车限制等 [5] - 国务院国资委建立央企三级规划体系,强化市值管理考核,央企分红比例提升趋势明显 [6][11] - 上交所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沪港通调入布鲁可、古茗等港股标的 [8]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指目标点位,认为股本回报率改善和估值上移是主因 [9] - 高盛维持中国股票"增持"评级,预计人民币升值将利好非必需消费、房地产及金融板块 [10] 行业与公司动态 - 比亚迪计划未来3-5年发布系列智驾技术,目标年销1000万辆,海外市场盈利贡献显著 [15][17] - 泡泡玛特旗下"哭娃"IP收入同比激增1537.2%至11.649亿元,隐藏款二手价溢价超50倍 [20] - 石头科技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董事会扩容至8名成员以优化治理结构 [18] - 东风柳汽与智平方合作,首次在汽车制造全场景应用具身大模型机器人 [20] - 360集团计划裁撤市场部,测试AI智能体替代传统营销模式 [22] 资本市场与投资 - 一季度国际邮轮旅客同比增长67.8%至32.8万人次,海洋旅游业增加值超1.6万亿元 [12] - 港股基金年内涨幅超40%,杠杆资金加速流入,QDII产品受基金投顾增持 [12] - 私募证券基金新备案数量同比增45%,主观多头策略平均仓位环比提升 [13] - 中央汇金获准控股8家金融机构,包括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等 [9][11]
Wind风控日报 | 比亚迪回应“常压油箱”“车圈恒大”争议
Wind万得· 2025-06-09 06:13
// 今日关注 // 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答记者问 2 、日美第五轮部长级关税谈判未达成一致 3 、墨西哥汽车零部件行业:美国关税威胁北美汽车产业链运作 4 、苹果 Siri 升级被曝难破局,投资者对本周 WWDC 不抱期望 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答记者问称,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 展,各国对中重稀土在民用领域的需求量正持续增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各 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依法 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中方愿就此进一步加强与相 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 中国股票预警 // 1 、比亚迪回应"常压油箱""车圈恒大"争议 比亚迪李云飞回应"常压油箱"和"车圈恒大":欢迎同行之间相互监督,但针对恶意举报、拉 帮结派、诋毁抹黑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9 日起停牌不超 2 个交易日 中颖电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威朗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 ...
河南首富换人;比亚迪李云飞回应“常压油箱”“车圈恒大”争议;张家界溶洞垃圾基本清理完毕;乌军否认重要矿业和工业中心遭俄进攻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5:58
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 国家发布新一批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分布于吉林 河南 贵州等17个省份 涉及长春 洛阳 遵义等19个城市 [4] - 西藏首次布局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实现零的突破 [4] 香港科技创新与出海服务 - 香港立法会议员陈祖恒表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要地位 通过香港专业化服务可帮助企业缩短出海周期 降低风险 高效开拓国际市场 [4] 基础设施安全事故 - 河北省邯港高速公路工程南运河特大桥发生支架垮塌事故 造成2人死亡 3人受伤 交通运输部对该事故提级管控并实施挂牌督办 [5] 环境治理进展 - 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溶洞垃圾问题已清理51吨 立案14起 4名责任人被停职检查 对涉嫌违法排污的3家养殖户立案调查 东方希望燕子育肥场停产整改 [5] 公共设施管理问题 - 江西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3.5亿的汽车博物馆项目闲置两年 管委会承诺2025年8月开馆 将对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深入调查并严肃处理 [6] 国际局势与外交 - 泰国与柬埔寨就边境局势达成共识 双方军队将撤回至商定区域 计划通过泰柬联合边界委员会继续磋商 [7] - 乌克兰军方否认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遭俄军进攻 称俄方企图制造民众恐慌 [7] - 波兰当选总统反对乌克兰仓促加入欧盟 要求基辅先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 [7] 美国国内政治 - 美国加州州长与洛杉矶市长批评特朗普政府向洛杉矶部署20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导致混乱升级 [8] 体育赛事 - 西班牙选手阿尔卡拉斯在法网男单决赛中逆转战胜意大利选手辛纳 成功卫冕 [8] 比亚迪回应争议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常压油箱"争议 称2021-2023年采用的方案符合法规要求 [10] - 李云飞提到河北某车企恶意举报比亚迪"高负债率"等问题 监管部门调查确认比亚迪没有问题 [10] 泡泡玛特创始人成为河南首富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身家203亿美元(约1460亿元人民币) 超越牧原股份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 [11]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产品爆火 带动公司市值达3288亿港元(约3012亿元人民币) 王宁持股48.73% 持股市值约1467亿元 [11] 亚朵酒店"枕套事件" - 亚朵集团回应杭州西溪紫金港亚朵酒店"医院枕套"事件 称系洗涤供应商分拣错发 已中止合作并停业整顿 [12] 若羽臣股东减持 - 若羽臣股东朗姿股份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按当前股价71.69元计算 最大减持市值约3.42亿元 公司年内股价已上涨156.95% [13] 绿谷医药停产争议药物 - 绿谷医药科技停产甘露特钠胶囊 关闭相关办公区和生产区 该药物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但临床试验和论文受到质疑 [14]
周末刷屏!刚刚,比亚迪回应“车圈恒大”“常压油箱”争议
凤凰网财经· 2025-06-08 22:30
比亚迪回应争议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常压油箱"争议 称2021-2023年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符合法规要求 通过定期启动发动机燃烧燃油蒸汽达到排放合规 后因客户反馈体验不好已全部切换为高压油箱方案 [2] - 李云飞指出浙江某头部车企2018-2023年多款PHEV车型也采用常压油箱方案 相信其有合规解决方案 [2] - 针对"车圈恒大"争议 李云飞称河北某车企持续发起"高负债率""财务造假"等话题并恶意举报 经监管部门调查确认比亚迪没有问题 [2] - 李云飞强调欢迎同行监督但反对恶意举报、拉帮结派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2] 吉利汽车战略调整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全球汽车工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 公司决定不再建设新工厂或扩大现有产能 [5] - 吉利将充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展开务实合作和资源重组 利用成熟质量体系和熟练工人提高产能利用率 [5][6] - 李书福以马拉松比喻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强调需要打基础练内功 不玩小聪明不走捷径 [5][6] - 李书福指出任何技术创新都需要理论支撑 依法合规公平透明发展是建立受人尊重汽车品牌的前提 [6] 行业倡议与动态 - 李云飞在重庆汽车论坛提出4点倡议:为消费者负责拒绝夸大宣传 以量产为准拒绝透支营销 比技术拼产品抵制拉踩 打击造谣等 [4] - 吉利控股旗下拥有吉利汽车、极氪和沃尔沃等多个汽车品牌 [7] - 凤凰网将举办"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聚焦新兴市场出海攻略和政策研判 [11]
比亚迪紧急回应“常压油箱”“车圈恒大”两大争议,车企高管密集发声:反对 “内卷式”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8 19:16
比亚迪回应争议 - 中国PHEV技术及标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亚迪2021-2023年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符合法规要求[1] - 对于长期纯电行驶的PHEV车型,建议每隔一周左右启动发动机运转3~5分钟以满足排放合规要求[1] - 基于客户反馈,比亚迪已全部切换为高压油箱方案[1] - 浙江某头部车企也采用了常压油箱方案,并相信他们有符合环保及法规要求的解决方案[1] - 河北某车企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发起关于汽车行业"高负债率"、"财务造假"等话题,并向监管机构恶意举报比亚迪[1] - 监管部门确认比亚迪没有问题,公司保留追究恶意举报法律责任的权利[1] 行业价格战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仅有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到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6] - 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200多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6] - 5月"价格战"加剧,降价车型达百余款,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6] - 适度降价是行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但无底线价格战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6] 车企高管观点 - 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称"常压油箱和排放严重不达标事件"是典型的违法犯罪案件,要有公开结论[1]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是饮鸩止渴的手段[2]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当前竞争让经销商、供应商链条上的100多万职工感受到巨大压力[4] -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提到"内卷式"竞争会影响供应链稳定,降低零部件质量和安全标准[4] - 吉利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要充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8] - 比亚迪未来资本开支将重点投向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建设[8] 行业破局之道 - 企业需要回到技术创新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差异化产品[9] - 车企应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研发、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改善制造成本[12] - 中国汽车企业应通过原生和原创路线,基于用户全程体验的服务能力布局实现差异化竞争[12] - 汽车行业兼并整合是"内卷"的必然结果,也是治理"内卷"的重要手段[12] - 未来1~2年,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回归到理性竞争和健康可持续的价值回归线上来[13] 行业底线共识 - 坚持质量与安全标准不动摇,守住法律法规底线[12] - 坚持诚信经营和契约精神,维护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关系[12] - 坚持长期主义,以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构筑价值高地[12] - 拒绝夸大式宣传,反对"拉踩式"营销[12] - 不能把"价格战"卷向海外,更不能相互诋毁拆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