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恩扎鲁胺
icon
搜索文档
海创药业在成都举行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盛典
证券日报· 2025-07-10 14:44
据悉,此次海创药业总部基地启用暨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盛典以"海扎根而行,创良药济世"为主题, 通过精心设计的"生命之树"叙事主线,完整呈现了海创药业十二年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成果。 近日,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创药业")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举行了总部基地启用暨氘 (dao)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盛典。据悉,该药品是由海创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抗癌国产创新药。 6月28日,氘恩扎鲁胺软胶囊首次亮相于2025浦江前列腺癌学术大会并引发学界高度关注,多位权威专 家对其临床价值给予充分肯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徐丹枫在会上表 示:"随着NHA(新型内分泌治疗)治疗前移,mCRPC(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面临治疗选 择减少的困境。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作为新型AR拮抗剂,其HC-1119-04研究显示,不仅显著改善疾病进 展和生存期,更在安全性上表现出色,未见跌倒、癫痫等不良事件,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便利的治疗 选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杨勇也表示,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在mCRPC后线患者,取得如此 优异疗效数据以及很好的安全性,展示出氘恩扎鲁胺作为新型ARi(雄激素受体抑制 ...
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抗癌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发布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22:59
公司动态 - 海创药业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举行总部基地启用盛典,并宣布自主研发的1类抗癌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发布上市 [1] - 氘恩扎鲁胺软胶囊是国内第一款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人群获得批准上市的创新药物 [1] - 该产品首批于6月下旬从广州装车发货,20日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患者可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DTP药店购买 [2] - 公司拥有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入选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拥有8项在研产品,1项产品已上市 [2] 产品信息 - 氘恩扎鲁胺软胶囊用于治疗接受醋酸阿比特龙及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既往未接受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人患者 [1] - 该药从获批上市到开出首张处方仅半月余,展现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紧迫的临床需求 [2] 行业背景 -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和癌症死亡率的第五位,2022年全球新发病例达146.7万例 [1] - 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新发病例达13.4万例 [1] - 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仍是推荐的首选治疗方式 [1]
2025年医药中期策略:创新出海引领投资主线,复苏改善接踵而至
国投证券· 2025-07-03 23:38
报告核心观点 创新药引领医药板块行情,估值有望持续修复;创新出海趋势加速,有望持续引领主线行情;部分细分边际改善,有望逐步迎来修复机会;手术机器人、AI+医疗、脑机接口等医疗新浪潮有望持续取得突破 [3] 创新药引领医药板块行情,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医药行业整体业绩 2024年度,医药板块(剔除次新股及ST股)整体营收同比下滑1.7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0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4.86%;2025Q1单季度,医药板块(剔除次新股及ST股)整体营收同比下滑4.3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8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0.86% [4] 创新药行情驱动估值修复 2025年年初至今SW医药指数涨幅7.45%,跑赢沪深300指数9.09pct;申万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整体仍处于近十年历史的偏低位置,后续持续修复值得期待 [10] 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情况 2025Q1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上升,全部基金超配2.80pct,非药基金低配2.62pct;创新药板块持仓环比大幅提升,2025Q1所有基金对Biotech创新药的重仓市值达576.34亿元,环比增长62% [14][23] 创新出海趋势加速,有望持续引领主线行情 创新药 - **商业化放量**:国内Biotech创新药公司商业化已逐渐进入正轨,亏损开始收窄;2024年69家A股、港股Biotech创新药公司共实现924.3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 [29] - **海外授权BD**:2025年国内创新药领域多项海外授权BD交易达成,截止6月已有97项,同比增长45%;上半年BD总金额提升明显,平均额超历史平均水平 [39][43] - **未来展望**:国内市场2030年创新药销售规模有望达4460亿元;海外市场现有BD交易分成有望达到145亿美元 [57][61] - **潜在催化**:2025年下半年医保谈判、学术会议、商保创新药品目录、多个BD兑现等有望催化创新药板块行情 [68][76][79][81] - **投资思路**:寻找下一个可能海外授权的重磅品种;把握已获MNC认证,未来海外放量确定性高的品种;关注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获益品种 [89][94][99] 家用器械 - **市场情况**:对内中短期有望受消费复苏和AI产业端技术革新拉动,长期受益于老龄化与银发经济;对外国内家用器械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出海步伐加快,海外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109] - **细分市场**:家用呼吸机细分市场存在海外库存出清的短期催化;全球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 [110] - **建议关注标的**: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瑞迈特、美好医疗等 [113] 部分细分边际改善,有望逐步迎来修复机会 CXO - **行业情况**:GLP-1和ADC药物研发和销售持续火热,有望推动相关CDMO公司经营边际改善 [115] - **建议关注标的**: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等 [145][146] 设备/高耗/IVD - **医疗设备**:2024Q4开始医疗设备各细分终端需求持续回暖,截至2025年5月,医疗设备整体行业招投标在边际上高增趋势不减 [148][150] - **高值耗材**:电生理、骨科、内镜耗材、血管介入等细分领域压制因素有序出清,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155][162][168][172] - **IVD**:化学发光集采在逐步执行和落地,在集采影响消化后,国产龙头有望凭借市占率提升重新恢复增长 [179][180] - **建议关注标的**: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山外山、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南微医学、安杰思、心脉医疗、爱博医疗、新产业、亚辉龙等 [153][154][187][189] 中药 - **行业情况**:2025H2在低基数效应、渠道库存逐步出清、中药材价格指数回落及政策支持延续的驱动下,板块业绩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191] - **中药材价格**:中药材价格综合200指数自2024年7月起进入下行通道,行业成本压力有望迎来边际缓解 [197] - **政策支持**:2025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实施路径 [200] - **创新药**:近年来中药企业新药申报数量逐步增加,2024年中药新药临床申报(IND)受理达到100件,同比增长33%;建议关注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等公司的创新药品种 [204][218][219] - **国改**: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收官之年,多家中药国有企业公开提及十五五规划的相关计划;建议关注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康恩贝等公司 [222][228] 零售药房 - **行业情况**:近年零售药房因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力下降等因素扰动,业绩增速承压;当前头部药房通过优化门店结构、多元化经营、门店降本增效等方式持续优化门店经营,部分上市药房业绩有望加速改善 [233] - **建议关注标的**: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等 [249] 医疗新浪潮:手术机器人、AI+医疗、脑机接口有望持续取得突破 手术机器人 - **市场情况**:手术机器人受益于渗透率提升,市场规模预计持续增长;2022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31.8亿美元,预计2026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328.0亿美元和631.2亿美元 [257] - **建议关注标的**:微创机器人、天智航等 [258] AI+医疗 - **应用场景**:AI医疗应用已广泛覆盖多个病种,并逐步渗透到患者诊疗全流程 [261] - **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全球AI+医疗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1,137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达到45.06%;国内AI+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755.7亿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达到29.90% [269] - **建议关注标的**:华大智造等 [274] 脑机接口 - **技术发展**:全球脑机接口技术持续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国内脑机接口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282][285] - **市场规模**: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近20亿美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13%;预计到2029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规模将达到76.3亿美元 [292] - **建议关注标的**:伟思医疗、爱朋医疗、翔宇医疗、诚益通等 [293][294] 建议关注标的汇总 创新药板块 信达生物、益方生物、众生药业、中国抗体、泽璟制药、三生制药、联邦制药、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康诺亚、恒瑞医药、迈威生物、智翔金泰、药明巨诺、科济药业等 [296] 器械板块 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山外山、新产业、爱博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华大智造、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瑞迈特等 [299] CXO、零售药房板块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凯莱英、康龙化成、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等 [303] 中药板块 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悦康药业、济川药业、九芝堂、方盛制药、云南白药、佐力药业、羚锐制药、华润三九、昆药集团、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太极集团、康恩贝等 [305][306]
医疗保障法草案首次亮相;万泰生物回应9价HPV疫苗保护率数据传闻丨21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08:08
医疗保障法草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共7章50条,系统规定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金运行管理、服务优化和监督管理 [1] - 立法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将成熟改革成果明确为法律制度,同时为未定事项留出探索空间 [1] - 着重规定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和基本制度,做好与其他法律制度的统筹衔接 [1] 医疗器械监管 -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医疗器械网络销售重点产品监测处置工作,强调坚持线上线下违法行为一体查处 [2] - 要求坚持网络监测、检查、抽检、处罚相结合,依法保障公众网购用械安全 [2] 药品集采推进 - 天津三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集采结果落地,要求中选药品和耗材3个月内完成进院采购 [3] - 对不履行采购合同的企业将取消中选资格或给予失信评级 [3]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强集采政策评估和质量监管,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 医疗信息化 - 湖北上线"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计划2026年底前实现全省地市接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 [4] - 采用三级数据互通架构打破层级壁垒,未来将推动影像数据与医保结算等业务深度融合 [4] 新药研发进展 - 丽珠集团YJH-012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准,累计研发投入2573.86万元 [5] - 海思科HSK47388片新适应症IND申请获受理,拟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6] - 赛诺菲以最高5.45亿欧元引进JAK/SYK抑制剂gusacitinib [7] 创新药上市 - 百济神州双特异性HER2抑制剂百赫安®在中国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8] - 海创药业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在国内多地开出首张处方 [9] - 复宏汉霖汉斯状日本桥接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0] 企业动态 - 万泰生物澄清网络关于其9价HPV疫苗保护率数据不属实的传言 [12] - 葵花药业副总经理马新因退休辞职 [13] 疫苗捐赠 - 盖茨基金会承诺未来五年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捐赠16亿美元 [6]
海创药业一抗癌新药实现全国首发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7:57
公司动态 - 海创药业自主研发的Ⅰ类抗癌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首批产品从广州装车发货,并于6月20日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正式开启全国供应 [1] - 患者凭医生处方即可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DTP药店购买该产品 [1] - 该药首方开出距离获批上市仅半月余,展现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紧迫的临床需求 [2] 产品信息 - 氘恩扎鲁胺软胶囊用于治疗接受醋酸阿比特龙及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既往未接受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人患者 [1] - 该产品是国内第一款针对该类患者人群获得批准上市的创新药物 [1] - 相较于其他新型内分泌药物,该产品在安全性方面表现优异,可显著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无皮疹相关不良反应,同时减少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风险 [1] 市场背景 -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位居全球男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和癌症死亡率的第五位 [1] - 2022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达到146.7万例 [1] - 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达到13.4万例 [1] - 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仍是推荐的首选治疗方式 [1] 公司表态 - 公司将严格把控药品的生产质量,确保药品的稳定供应 [2] - 公司丰富的研发管线将同步加速推进,致力于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创新疗法 [2]
平衡风险与包容性,科创板“0 营收”企业IPO重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1:21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背景 - "科八条"落地即将满周年 去年6月证监会发布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政策 [1] - 科创板已受理两家未盈利硬科技企业 但未盈利创新药企"标准五"尚未开闸 [1] - 2024年5月证监会明确将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案例落地 [1] - 创新药企因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 对资本依赖程度更高 [1] 第五套标准历史表现 - 2019年以来20家未盈利药企通过第五套标准在科创板上市 [3] - 20家公司中19家已实现45款药品/疫苗获批上市 全部公司均有核心产品上市或申请受理 [3] - 2018年以来累计推出20款国家1类新药 2024年获批5款新药 [3] - 2024年20家公司合计营收142.10亿元 同比增长44.17% 4家营收超10亿元 [12] - 三分之一企业已实现盈利摘"U" 2025年一季度营收继续增长16.82%-29.27% [12] 代表性企业案例 - 艾力斯连续4年盈利 2024年营收35亿元 净利润14.3亿元 [12] - 神州细胞2024年首次盈利 营收突破25亿元 年研发投入约10亿元 [13] - 智翔金泰两款产品2024年获得上市申请受理 [4] - 迪哲医药舒沃替尼获美国FDA优先审评资格 [4] 行业现状与需求 - 生物医药产业遭遇寒冬 面临融资环境变化、集采等行业挑战 [5] - 技术进步与出海加速 需要资本市场支持构建全球竞争力 [5]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创新药企提供融资平台 加速研发项目推进 [5][6] - 重启第五套标准有望带动A股估值逻辑转向技术含金量与商业化前景 [1] 标准优化讨论 - 当前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 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II期临床 [8] - 部分市场人士建议提高门槛至III期临床或即将获批 引入BD作为商业化能力佐证 [8] - 反对意见认为过度提高标准可能背离支持科技创新的初衷 [8][9] - 建议建立差异化信息披露机制 约束减持 提升风险定价 [8] 商业化能力建设 - 2024年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新增发明专利产业化要求 [11] - 企业商业化兑现能力直接影响二级市场估值 [11] - 成功企业经验显示需要专注自主创新 探索国际化合作 构建差异化优势 [12][13] - 高质量研发和有特色产品是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驱动力 [13] 潜在受益企业 - 目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在审企业5家 思哲睿和必贝特已提交注册 [13] - 北芯生命、禾元生物、恒润达生处于已问询阶段 [13] - 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14] - 有市场影响力和突出技术成果的企业将获得上市机会 [14]
回调再“吸金”!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盘中巨振成交爆量,近9日净流入超18.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6 11:13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市场表现 - 早盘一度跌1.5%后快速反弹至涨超2%,最终涨幅收窄,成交额大幅放量超15亿元,规模和流动性领先同类 [1] - 盘中再获净流入近2亿元,近9日累计净流入18.4亿元,最新基金规模超61亿元 [1] - 标的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多数下跌:药明生物跌超5%(股东拟以26.6港元/股配售8294万股,较市价折让5%,涉资22.07亿港元),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跌超1%,康方生物逆市涨超5% [3] 创新药行业动态与竞争力 - 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SSGJ-707)与辉瑞交易首付款刷新纪录,石药集团3项潜在交易每项总交易额或达50亿美元 [4] - 中国创新药在ADC、TCE、PD-1双抗、CART等领域布局领先,2025年或成海外爆品爆发元年,多品种预期峰值超30-50亿美元 [4] - 国内政策支持创新药全产业链升级:恒瑞医药HER2ADC、泽璟制药泛JAK抑制剂等品种近期获批上市 [4]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商业化兑现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基本面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及AI医疗方向 [5] - 湘财证券指出《民生10条》推动创新药商保目录加速落地,2025年产业拐点将至,行业从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盈利周期开启+临床数据读出+支付政策落地(首个丙类医保目录推出)将驱动估值修复 [7][8] - 国内医药创新成果进入兑现期,Biotech超跌修复,中长期产业新成长周期启动,6月关注ADA会议数据及2025国谈纳入品种 [6]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产品特性 - 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2%(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石药集团9.22%等),85%权重为创新药,行业纯度全市场最高 [8] - 估值优势: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70%,较历史低30%,底层资产为港股支持T+0交易 [8]
一本手册为项目开工提速45%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政务服务“增值化”驱动产业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2:49
项目建设与政务服务改革 - 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这是GE医疗在中国西部新增布局的首个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项目 [1] - 生物城通过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使该项目从完工到通过并联竣工验收仅用时40个工作日,较从前压缩至少2个月 [1] - 生物城发布《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服务手册》,将12个部门的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办理流程,集成40余项服务细则 [1][5] - 《手册》使产业项目开工前准备周期平均缩短45% [6] - 生物城目前已引进项目超过300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 [5] 政务服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 《手册》创新构建"六维一体"服务体系,分为6个章节,提供全流程要点指引,即使是项目建设领域的"小白"也能轻松掌握 [6] - 生物城已获得包括工商注册、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等直办、转办和代办的事项共356项,基本实现企业和人才办事不出园区 [7] - 生物城已形成企业信息变更、信用修复、企业注销登记等13个"一件事"办理机制 [6] - 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基地从项目奠基到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下线仅用6个月时间,专班团队用时仅三个半月完成相关建设 [11]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 生物城企业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1类创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获批上市,成为生物城获批的首个小分子创新药,目前还有6项产品进入临床试验的不同研究阶段 [12] - 成都高新区发布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梧桐计划",涵盖47个服务方向、99项细分服务 [14] - "梧桐计划"已吸引67家创新型企业入驻,今年首批开工的8个产业化项目全部采用"标准地+承诺制"模式,实现"签约即设计、拿地即开工" [14] - 生物城将聚焦产业化项目落地开工关联事项集成办理,数字化整合开工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预计惠及园区内20个在建项目 [14]
多重利好刺激,创新药板块后市还有哪些机会?
第一财经网· 2025-06-09 20:35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6月9日A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爆发,科创200指数领涨两市,收涨1.79%,创3月24日以来新高 [1] - Wind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27.62%,板块190余只股中有20只涨幅超过10% [2] - 5月以来生物医药涨幅top20中,三生国健区间涨幅达115.89%,一点经典涨113.04%,泰恩康涨72.16% [3] - 海创药业6月9日收涨13.3%,盘中创2023年7月中旬以来新高 [5] - 益方生物6月9日创股价历史最高,收盘报32.8元 [6] 行情驱动因素 - 海外大额BD催化不断,5月至少6家国内创新药企宣布BD交易,包括三生制药与辉瑞60亿美元PD-1/vegf双抗授权、石药集团潜在50亿美元ADC药物交易 [2] - ASCO会议上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恒瑞医药等发布双抗药物相关研究 [2] - 政策环境优化、利率走低的环境下,久跌四年的创新药受出海逻辑提振 [1] - Wind创新药指数2020年8月后连跌四年,最大回撤近65%,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 - 低利率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于研发投入 [4] 研发管线现状 - 市场炒作的创新药企研发进展多数停留在临床一期和二期阶段 [1]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中细胞疗法占比28%,小分子类占19%,双/多抗类、ADC等新技术产品逐渐增多 [5] - 58%的创新药处于临床I期 [5] - 创新药有"金二银三铜四"说法,二期阶段投资回报最大,是估值想象力最大阶段 [1][4] 企业动态 - 海创药业氘恩扎鲁胺已获批上市,正建立销售团队并参与医保谈判 [5] - 益方生物2024年归母净利润减亏15.4%,2025年一季度减亏30.9%,主要得益于授权格索雷塞商业化里程碑收入 [6] - 华纳药厂5月以来股价涨幅达71.5%,其乾清颗粒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启动Ⅲ期筹备 [6] 行业趋势 - AI技术在创新药研发中应用带来新机遇,大模型迭代可提升靶点发现效率和技术突破概率 [3] - 医药板块经历四年估值消化,集采影响基本消退,筹码相对干净 [4] - 核心创新药标的在调整期表现稳健,有BD预期或PD1 plus逻辑的公司更具独立性 [7]
创新药板块疯狂!创新药ETF国泰、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港股创新药50ETF分别涨4.7%、4.65%、4.63%
格隆汇· 2025-06-09 14:09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创新药ETF及港股医药ETF表现强劲 今日涨幅最高达4.70%(创新药ETF国泰) 年涨幅最高达57.75%(港股通创新药ETF)[2] - 港股医药板块显著跑赢大盘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周涨4.11% 香港生物科技指数周涨4.52% 同期恒指仅涨2.16%[4]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报复性上涨50% PE(TTM)26.84倍 仍处于近十年6.83%估值分位[6] 创新药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创纪录 2025年1-5月达455亿美元 超2024上半年总和 占全球超30%[4] - 石药集团披露3项潜在授权交易 涉及EGFR-ADC等产品 单笔交易总额或达50亿美元 其中1项预计6月完成[4][5] - 三生制药5月20日创纪录授权交易后 创新药板块持续活跃[4] 政策与产品进展 - 国内政策全维度支持创新药发展 涵盖审评审批、医保支付、商业保险等环节[9] - 恒瑞医药HER2 ADC、泽璟制药JAK抑制剂等创新药5月底集中获批上市[9] - AI医疗被视为医药产业新变革方向 产业趋势受重视[13] ETF市场规模 - A股规模超10亿医药ETF共22只 华宝医疗ETF规模最大(259.15亿元) 易方达医药ETF次之(208.29亿元)[9][11] - 创新药细分领域规模前三:广发港股创新药ETF(98.89亿) 银华创新药ETF(96.62亿) 博时恒生医疗ETF(84.36亿)[9]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景气度可持续 "创新+国际化"为核心趋势 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盈利兑现逻辑强化[13] - 创新药产业链基本面改善 海外订单恢复 国内自主可控逻辑明确 消费医疗与医疗器械2025年有望复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