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生长激素

搜索文档
长春高新:以AI为核心驱动力,建立多种精准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8: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亿元[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3亿元[1] - 基本每股收益2.44元[1] 战略布局与研发投入 - 构建覆盖创新药物设计、筛选、评价、工艺开发及制剂研究全流程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平台[2] -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级[2] - 强化内分泌代谢和妇儿领域产品布局[2] - 前瞻性布局高需求和高潜力治疗领域[2] - 聚焦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的大病种[2] 技术创新体系 - 建立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精准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平台[3] - 技术平台包括小核酸技术平台、抗体和蛋白偶联技术平台、裂解酶技术平台及多功能分子和多抗技术平台[3] - 围绕内分泌代谢病、肿瘤、免疫和呼吸、女性健康领域布局高度差异化管线[3] - 研发目标为全球首创或全球同类最优[3] 核心产品竞争优势 - 长效生长激素为唯一获批三大适应症的长效产品[4] - 通过5年真实世界数据验证长期安全性[4] - 国内唯一经长期安全性验证的长效生长激素[4] - 加快医院准入增加覆盖以实现药物广泛可及[4] 业务拓展方向 - 深耕儿童内分泌业务同时聚焦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神经外科创伤性脑损伤领域[4] - 以IGF-1筛查为核心推进生长激素在成人领域的应用[4] - 推动业务结构从生长激素单一收入向创新药海外授权收入、创新药产品收入及生长激素收入的多元化发展[4]
长春高新(000661) - 2025年8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13:12
核心经营与战略 - 公司主动开展战略调整与强化创新投入,构建多个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核心技术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级 [2] - 公司聚焦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大病种,支持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布局和国际化战略目标 [2] - 公司努力由生长激素单一业务收入向创新药海外授权收入、创新药产品收入及生长激素产品收入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推进 [8]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于2025年6月获批上市,是国内首款抗人IL-1β单抗药物,填补痛风抗炎领域长效精准靶向治疗空白 [2] - 伏欣奇拜单抗已通过医保国谈形式审查,如顺利完成预计领先第二序位竞争对手两个国谈周期 [2] - 美适亚®是国内唯一纳米晶体甲地孕酮,疗效强、起效快,破解甲地孕酮不溶于水且需高脂高热餐配合等难题 [6] - 长效生长激素是唯一获批三大适应症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通过5年真实世界数据证实长期安全性 [7] - 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由冻干剂型升级为液体剂型,无需复溶步骤,已获上市批准 [20] 研发管线进展 内分泌代谢领域 - GenSci098:拮抗甲状腺素受体治疗甲状腺眼病(TED)和甲亢(GD),处于中国I期临床试验阶段 [9][10] - GenSci134:全球首创GH样治疗月制剂,针对生长迟缓相关适应症,PGHD和ISS的注册临床试验申请于2025年8月获NMPA受理 [10] 女性健康领域 - GenSci074:用于治疗血管舒缩症(潮热,VMS)的NK3R拮抗剂,将开展中国Ⅲ期临床研究 [11] - GenSci142:基于AI设计治疗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的原创新药,预计2025年内IND申报 [11] 免疫和呼吸领域 - GenSci120:抗PD-1单抗,适用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等,处于I期临床试验 [12] - GenSci136:APRIL/BAFF双重抑制剂,预计2025年内IND申报 [12][13] 肿瘤领域 - GenSci122:KIF18A小分子抑制剂,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14] - GenSci128:小分子P53重激活剂,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14] - GenSci145:新一代选择性PI3Kα变构抑制剂,处于IND申报准备阶段 [15] - GenSci139:EGFR/HER2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BsADC),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15][16] - GenSci140:FRα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BsADC),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16] - GenSci143:B7H3/PSMA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BsADC),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16] - GenSci093(CAMCEVI®):用于晚期前列腺癌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于2025年2月被NMPA受理 [17] 技术平台创新 - 小分子设计方面6个月完成分子验证,小核酸分子筛选与设计提升活性预测成功率20% [18][19] - 多抗设计实现复杂结构分子优化,裂解酶设计提高杀菌活性、降低免疫原性 [19] - 靶向递送RNA技术平台实现肺、肝、肾、脑各组织长效敲降,利用AI赋能序列设计和打分评估 [19] - 抗体偶联药物技术平台以高度稳定的亲水linker(MPMS)为核心,Free payload释放<1%,DAR值全程稳定 [19] - 蛋白药物长效控释技术通过三大子平台实现蛋白/多肽药物的长效化与控释 [19] - 双功能/多功能大分子平台以多样化单域抗体发现平台为基础,聚焦多靶点协同治疗需求 [19] 百克生物研发项目 - 天然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 [20] - HSV-2 mRNA疫苗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即将开展I期临床研究 [20] - 天然全人源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正在进行Ib/Ⅱ期临床研究 [20]
特宝生物(688278):2025 年中报点评:业绩高速增长,管线持续丰富
东方证券· 2025-08-29 17: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03.36元 对应2025年38倍PE估值 [3][6]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1亿元 同比增长27.0% 归母净利润4.3亿元 同比增长40.6% [9] - 核心产品派格宾在乙肝临床治愈领域持续放量 临床认可度提升 [9]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上半年净利率28.3%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39.6%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9] - 研发管线取得重大进展 长效生长激素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 YPEG-EPO进入III期临床准备阶段 [9] - 多个创新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包括干扰素α2b喷雾剂(I期完成)、ACT300(I期完成)、AK0706(I期)、ACT500(I期)等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17亿元 同比增长34.1% 归母净利润8.28亿元 同比增长49.0% [5]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6.33亿元 同比增长29.0%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 同比增长33.9% [5] - 毛利率稳定在93%以上水平 2024年达93.5% 净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3年26.4%升至2024年29.4% [5] - 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优异 2024年达37.4% 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35%以上 [5] - 每股收益持续增长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72元、3.66元、4.58元 [3][5] 估值比较 - 当前股价82.73元(2025年8月28日) 总市值336.55亿元 [6] - 基于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38.34倍(2025E) 给予公司38倍PE估值 [3][10] - 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30.4倍 低于部分可比公司 [5][10]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派格宾临床证据不断积累 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处于技术审评阶段 [9] - 公司参与支持的"强盾"项目探究肝癌预防效果 [9]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11.6% 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9] - 规模效应显现 运营效率提升 [9]
特宝生物(688278):业绩高速增长,管线持续丰富
东方证券· 2025-08-29 16: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03.36元 对应2025年38倍PE估值 [3][6]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上半年实现营收15.1亿元 同比增长27.0% 归母净利润4.3亿元 同比增长40.6% [9] - 核心产品派格宾持续放量 临床认可度提升 净利率28.3%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39.6%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 [9] - 研发管线取得重大进展 长效生长激素获批上市 YPEG-EPO进入III期临床准备阶段 多个创新药处于I期临床研究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亿元 归母净利润4.3亿元 扣非净利润4.3亿元 [9] - 预计2025年营收36.33亿元(+29.0%)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33.9%) 每股收益2.72元 [5] - 毛利率稳定在93%以上 净利率持续提升至30.5% ROE维持在35%以上高水平 [5] 业务进展 - 派格宾循证医学证据持续积累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研究处于技术审评阶段 [9] - 参与支持"强盾"项目 研究抗病毒治疗方案对肝癌预防的影响 [9] - 研发费用率11.6%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显示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9] 估值比较 - 当前股价82.73元 对应2025年市盈率30.4倍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38.34倍 [5][6][10] - 市盈率显著低于三生国健(33.81倍) 神州细胞(128.69倍)等同行 [10] - 市净率9.9倍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 增长预期 - 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约30%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33% [5] - 2027年预计营收达62.32亿元 归母净利润18.62亿元 [5] - 每股收益将从2025年2.72元增长至2027年4.58元 [5]
国信证券发布特宝生物研报,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长效生长激素产品获批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1:51
财务表现 - 营收及净利润快速增长 [2] - 净利率提升 [2] - 销售费用率持续改善 [2] 产品进展 - 长效生长激素产品获批上市 [2]
科兴制药: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提供无息借款以实施募投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2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967.5300万股,每股发行价22.33元,募集资金总额110,924.9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1,460.85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99,464.09万元 [1] - 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1] - 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管理,并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公司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77,179.3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99,464.09万元 [2]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原实施主体为公司,后新增全资子公司深圳科兴药业为实施主体,新增实施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向深圳科兴药业提供无息借款5,000万元,专项用于人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项目及长效生长激素项目的研发 [2]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29,063.16万元,与承诺投资总额34,746.24万元的差额为-5,683.08万元 [3][4] - 项目募集资金专户余额7,396.18万元,包括差额及理财收益、银行利息收入净额 [4] - 项目主要子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公司优化资源配置以加快临床试验工作 [4] 新增无息借款安排 - 公司拟新增使用募集资金向深圳科兴药业提供无息借款2,000万元,用于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项目及长效生长激素项目研发 [4] - 本次借款后,公司向深圳科兴药业提供的无息借款总额达12,000万元 [5] - 项目实施主体及投资安排调整后,公司在山东省济南市投资16,480.36万元,深圳科兴药业在广东省深圳市投资12,000万元 [6][7] 全资子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科兴药业经营范围包括研发、技术转让、药品生产与销售等 [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科兴药业总资产53,561.43万元,净资产27,831.19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31,677.40万元,净利润5,174.60万元 [7] 审批程序 - 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提供无息借款的议案 [7]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公司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符合相关规定,对本次无息借款事项无异议 [8][9]
长春高新:长效生长激素持续领跑全球 10年15万例临床验证安全壁垒
证券时报· 2025-08-06 22:49
行业动态 - 多款长效生长激素进入上市冲刺阶段,打破10年仅一款产品上市的格局 [1] - 国内外多款产品获批提升生长激素多样性,但疗效、质量、安全性及临床反馈是竞争核心 [1] - 全球范围内获批5年及以上长效生长激素仅诺和诺德Sogroya和金赛增,后者上市时间早6年 [7] - 国内目前仅金赛增和另一款产品获批,两者上市间隔10年,或与监管部门审慎态度有关 [7] 公司技术优势 - 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研发全球首支PEG化长效生长激素,严重不良反应率低于0.01%,全球同类最低 [1] - 金赛药业锁定PEG化学修饰技术,优化分子结构设计,使药物半衰期延长至32小时,支撑每周给药 [2] - 首创GFC-CAD多维度联用检测体系等纯化手段,实现PEG纯度100%,远超供应商95%的标准 [6] - 构建全球最大分子排阻纯化设备,增加分子排阻层析作为补充,以收率损失20%和3亿元成本投入换取安全性 [6] 产品质量与安全 - 金赛增15万中国患儿临床数据显示严重不良反应率低于0.01%,显著优于海外同类产品 [6] - 金赛药业自产PEG原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中试和生产基地,实现最高纯度PEG量产 [4] - 短效生长激素原液纯度接近100%,为长效化研发奠定基础 [4] - 两款核心产品被收录于《中国药典》,成为基因工程药物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性的权威认证 [7] 市场地位与适应症 - 金赛增是全球唯一获批GHD、特发性矮身材(ISS)、特纳综合征(TS)的长效生长激素 [7] - 竞品几乎仅限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金赛增适应症范围更广 [7] 长期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聚焦国际化发展、儿童健康领域深耕和剂型改良三方面 [7] - 计划通过出海突破成长天花板,迎国际质量与安全认证 [7] - 关注儿童全面健康,打通全程化管理路径,研发超长效、无痛、微针注射等改良剂型 [7]
福安药业:长效生长激素研发项目系重庆庆余堂参股公司的在研项目,属于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6:57
公司研发项目 - 长效生长激素研发项目属于创新药 由公司子公司重庆庆余堂参股公司苏州优诺金公司负责研发[2] - 该项目为生物制品项目 并非由公司主导研发[2] 公司股权结构 - 重庆庆余堂为公司子公司 其参股公司为苏州优诺金公司[2] 项目属性 - 长效生长激素不属于一类化药 但属于创新药范畴[2]
安科生物20250722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科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展战略**:以生物医药为主轴,中西药物、精准医疗为两翼,积极布局mRNA、ADC病毒、细胞治疗等领域协同发展,全国尤其长三角地区有广泛战略布局,未来从仿创结合转向以创新为主 [2][4][34] - **主要产品及研发方向** - **主营产品**:生长激素和干扰素用于生长发育及抗病毒;曲妥珠单抗等抗体药物;中药镇痛贴膏;多肽以AI布局创新;小分子药物辅助;细胞免疫治疗聚焦CAR - T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5] - **研发方向**:集中在生长发育、辅助生殖、抗病毒和抗感染领域,以及肿瘤治疗的抗体、mRNA、CAR - T和病毒疗法,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进行细胞治疗和抗体药物研发 [8] - **业绩增长驱动力**:生物制品是未来发展主要驱动力,中药是盈利主力,多肽重点发展,小分子辅助,细胞免疫治疗协同支持业绩增长 [2][5][6] - **研发投入**:近七年平均每年投入约2亿元,占营收10%左右,总投入随临床试验阶段波动 [7] - **外部合作项目** - 与杨林教授合作开发in vivo CAR - T技术 [12] - 与王玉才教授合作开发MRNA平台,取得HPV、RCV、新冠等临床试验批件 [12] - 与郑颂国教授合作成立泰瑞公司,专注调节性T细胞产品 [13] - **临床阶段产品** - HU21(E9)、AK2017(GHFC)、AK1,008以及AK1,012计划2025年底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3][14] - AK1,012今年刚进入一期;E9和GHFC完成二期入组,正在汇总二期数据 [14] - **2025年发展重点** - 开展多项BD合作,与宝气合作推动国内首款长效FSH落地,与维森合作开发长效生长激素及其他内分泌领域创新药品 [3][31] - 在肿瘤治疗领域推出多靶点药品、双抗和ADC等创新药,推动产品国际市场拓展 [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自身免疫性疾病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合作公司产品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25年完成中试,2026年中试样品放大及动物实验,2027年案例申报,入选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坚计划 [10] - **研发团队**:集团董事长宋李华有突出成果,核心管理团队分工明确,截止2024年底有374名研发人员,硕士以上学历占40.64% [11] - **其他重点研发项目**:PDL1关BB是抗肿瘤药物,AK2024是靶向科突单克隆抗体,与曲妥珠联合提升疗效,计划推进AK2024研发进度并筛选适用癌种 [16][17] - **HPV疫苗**:与王玉才教授合作开发的mRNA产品,处于临床一期阶段,待有数据后与各方沟通 [18] - **早期研发产品**:预计2025年底将20,122,401和2,405报到RND,四个早期分子构建及PCA阶段产品结合协议推动非临床试验速度,涉及生长发育、抗病毒和抗肿瘤领域 [19] - **生长发育领域进展**:长效生长激素和促卵泡素是国内首批获批长效药物,长效促卵泡素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上市,推出短效促卵泡激素与成都景泽合作开发 [20] - **抗病毒领域新药**:喷雾和雾化干扰素处于二期临床,预计年底进入三期,对应呼吸道感染上下呼吸道治疗,有望覆盖千亿级市场 [21][22] - **抗肿瘤药物布局**:有八条2000升生产线按欧盟标准建立,PDL1 CDB新药阻断PD - 1结合并激活FNBB,与维力智博对比结构,结合多癌种研究推动临床二期及三期发展 [23] - **双抗产品**:处于一期临床试验阶段,是T细胞激动剂,设计多个计量组,预计两个月左右完成一期,之后整理数据开展1B阶段,进行体内药效连用实验并申请联药IND申请 [24] - **HUA 21单抗产品**:结合位点不同于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能协同曲妥珠单抗发挥更好效果,动物实验有好数据,二期临床最后一例入组在2025年1月,正在PFS观察收集数据,启动三期方案并与CDE沟通,预计年底进入三期 [25] - **合作项目进展** - 与泰格瑞安科调经T细胞项目完成实验室重现,进入预药效实验阶段,2025年加快车间建设,2026年推进正式药效和毒理评估并发起IIT研究 [26] - 与阿法那合作MRNA疫苗项目,HPV疫苗一期,沟通二期及生产线建设,RCV疫苗除新冠外首个进入二期,推动产线建设 [26] - 与博圣吉合作开发伽马VV Delta通用CAR - T技术,全国排名第四,深入沟通产品定位推进至二、三期甚至上市 [26] - **参股公司情况** - 博生吉有三个类型产品,CD7 CAR - T申请二期临床沟通,通用型Gamma Delta T细胞疗法个案临床试验效果显著,In Vivo CAR - T启动IIT阶段受海外关注 [30] - 安科生物最早投资苏州博生吉和成立博生吉安科,后将博生吉安科股份上翻到博生吉苏州,现持接近20%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未来股权比例可能提高 [28] - **合作模式** - 与上海宝济合作是独家全国代理(含港澳台),代理销售协议近十年,产品预计2025年八九月份上市后安科全面介入销售 [33] - 与维升合作在特定区域独家推广成长激素品种,看重未来新产品及其他品种进一步合作 [33] - **引进品种市场前景** - 与上海宝济合作的长效FSH是国内首家上市产品,全国每年约100万个周期潜在市场,安科在生殖领域积累深厚,有望迅速占领市场 [32] - 与维升合作的长效生长激素采用全球领先技术,有效期四年半,优于国内现有产品,临床数据好,后续国内地产化生产,安科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布局久,产品将赋能销售并贡献业绩 [32]
回调再“吸金”!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盘中巨振成交爆量,近9日净流入超18.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6 11:13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市场表现 - 早盘一度跌1.5%后快速反弹至涨超2%,最终涨幅收窄,成交额大幅放量超15亿元,规模和流动性领先同类 [1] - 盘中再获净流入近2亿元,近9日累计净流入18.4亿元,最新基金规模超61亿元 [1] - 标的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多数下跌:药明生物跌超5%(股东拟以26.6港元/股配售8294万股,较市价折让5%,涉资22.07亿港元),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跌超1%,康方生物逆市涨超5% [3] 创新药行业动态与竞争力 - 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SSGJ-707)与辉瑞交易首付款刷新纪录,石药集团3项潜在交易每项总交易额或达50亿美元 [4] - 中国创新药在ADC、TCE、PD-1双抗、CART等领域布局领先,2025年或成海外爆品爆发元年,多品种预期峰值超30-50亿美元 [4] - 国内政策支持创新药全产业链升级:恒瑞医药HER2ADC、泽璟制药泛JAK抑制剂等品种近期获批上市 [4]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商业化兑现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基本面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及AI医疗方向 [5] - 湘财证券指出《民生10条》推动创新药商保目录加速落地,2025年产业拐点将至,行业从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盈利周期开启+临床数据读出+支付政策落地(首个丙类医保目录推出)将驱动估值修复 [7][8] - 国内医药创新成果进入兑现期,Biotech超跌修复,中长期产业新成长周期启动,6月关注ADA会议数据及2025国谈纳入品种 [6]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产品特性 - 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2%(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石药集团9.22%等),85%权重为创新药,行业纯度全市场最高 [8] - 估值优势: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70%,较历史低30%,底层资产为港股支持T+0交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