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恩替卡韦
icon
搜索文档
福瑞股份变更办公地址 锚定肝病赛道新发展
证券日报· 2025-11-04 19:36
福瑞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乔迁,不仅是空间布局的升级,更是企业文化与战略愿景的集中体现。 未来,福瑞股份将凭借专业实力与责任担当,在新阵地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马宇薇)11月3日上午,内蒙古福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瑞股份")举行 北京职场乔迁仪式,标志着福瑞股份北京职场正式启用,也象征着该公司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福瑞股份董事长、总裁王冠一表示,将北京职场定为新使命启航地,核心基于三点:一是福瑞股份深耕 肝病赛道,依托"十二·五""十三·五"双抗治疗成果,通过aMAP筛查锁定高危患者,推动规范双抗治疗与 定期检查落地,助力数十万家庭规避肝癌风险,这是福瑞股份长期坚守的发展方向;二是锻造专业团 队,将责任清晰、目标明确作为员工核心素养;三是秉持"坦率沟通、彼此成就"的文化理念,助力员工 与公司共同成长。 目前,福瑞股份正逐步构建以"管理式医疗"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体系,通过FibroScan早期筛查、复方鳖甲 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规范的双抗治疗和长期随访,实现对肝病患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这一模式不仅提 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也为实现"让每个家庭远离肝癌"的使 ...
速递|GLP-1上市药企撤回文件:终止定增!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0 17:21
公司资本运作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15日公告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并撤回申请文件 决策基于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综合评估及公司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 [4] - 该次定增原计划由公司实控人全额认购 募资总额为5亿元人民币 相关议案于2024年5月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4] - 定增方案在2025年5月8日和7月18日进行过两次修订 于2025年8月8日获上交所受理 但在尚未进入审核问询阶段时被公司主动撤回 [4]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加快国际化布局并提升海外融资能力及资本实力 股东大会授权有效期为审议通过起24个月或经同意延长的期限内 [6] - 公司已聘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香港上市的审计机构 将结合境内外市场环境与股东利益择机完成发行上市 [6] 公司业务与产品概况 - 公司为成立逾二十年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产品覆盖代谢、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呼吸系统及抗肿瘤等多个领域 [6] - 代谢类主要创新药产品包括BGM0504和BGM1812 抗病毒类产品有恩替卡韦和奥司他韦 [6] - 抗真菌类产品涵盖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及泊沙康唑 免疫抑制领域涉及依维莫司和吡美莫司 [6] - 呼吸系统类产品包括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 抗肿瘤类产品则有艾立布林和芦比替定 [6] 公司财务与监管状态 - 公司于2019年11月8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目前市值约为245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已完成三轮融资 包括IPO首发融资、2021年底的可转债发行及2022年底的定向增发 [6] - 公司及财务总监于2025年6月因募集资金管理不当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警示函 [6]
速递 | 这家GLP-1赛道黑马,正冲刺A+H股上市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9 18:38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9月27日,博瑞医药发布公告,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表示,将兼顾股东利益与境内外市场环境,在股东大会授 权有效期内择机推进此次发行。 产品布局广泛 博瑞医药产品线覆盖代谢、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呼吸系统及抗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代谢方向的核心创新药包括BGM0504、 BGM1812;抗病毒方向涵盖恩替卡韦、奥司他韦;抗真菌方向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泊沙康唑;免疫抑制方向包括依 维莫司、吡美莫司;呼吸系统方向包括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抗肿瘤方向则有艾立布林、芦比替定等。 半年业绩与研发进展 根据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7亿元,扣非净利润1436.86万元。研发方面,博瑞医药重点聚焦含GLP-1的多靶点代谢 类药物,并探索除注射外的新型给药途径,拓展在慢性代谢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其中,自主研发的多肽类降糖药BGM0504注射液是一款GLP-1和GIP双重受体激动剂,可激活下游通路,在控制血糖、减重和治疗非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方面展现潜力。目前,BGM0504在2型糖尿病和减重两项适应症上的国内Ⅲ期临床 ...
博瑞医药拟赴港IPO,冲刺A+H股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06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完成发行 [1] 产品管线与治疗领域覆盖 - 产品主要覆盖代谢 抗病毒 抗真菌 免疫抑制 呼吸系统及抗肿瘤六大治疗领域 [2] - 代谢领域核心产品包括创新药BGM0504和BGM1812 抗病毒领域包括恩替卡韦和奥司他韦 抗真菌领域包括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钠等 [2] - 免疫抑制领域核心产品包括依维莫司和吡美莫司 呼吸系统领域包括布地奈德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等 抗肿瘤领域包括艾立布林和芦比替定 [2] 财务表现与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5.37亿元 扣非净利润达1436.86万元 [3] - 研发重点布局含GLP-1的多靶点药物 探索新型给药方式并在慢性代谢疾病领域拓展临床应用 [3] - 自主研发的GLP-1/GIP双重激动剂BGM0504注射液具有控制血糖 减重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多重生物学效应 [3] - BGM0504注射液2型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 处于给药和随访阶段 [3] - BGM0504注射液降糖适应症在印尼的IND申请已获批 三期临床研究正式启动 [3]
省级专家下沉坐诊 助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标准化建设
齐鲁晚报· 2025-08-27 05:28
医院专科建设进展 - 荣成市人民医院特邀山东省立医院肝病专家任万华教授开展肝病专项坐诊活动 累计为30余名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服务 [1] - 作为全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指导专家 任教授从早晨8点开始接诊至下午1点连续工作5小时 [1] - 医院通过引进优质专家资源与标准化诊疗方案显著提升区域乙肝临床治愈服务能力 [1] 诊疗方案优化案例 - 对45岁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且存在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实施精准干预 [1] - 采用新型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优化抗病毒+抗纤维化联合治疗方案 [1] - 将肝癌高危人群纳入医院重点随访名单建立全病程管理体系 [1] 医疗体系建设成果 - 医院作为全市首批标准化建设单位落实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 [1] - 重点针对肝癌家族史肝硬化等高风险人群建立精准干预机制 [1] - 已形成覆盖筛查治疗随访的全病程管理体系 [1]
博瑞医药: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1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BrightGene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注册资本为42246505万元 股票代码为688166 股票简称为博瑞医药 上市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法定代表人为袁建栋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26日 于2019年11月8日上市 注册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纳米科技园C25栋 [3] - 公司是一家研发驱动 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聚焦于首仿 难仿 特色原料药 复杂制剂和原创性新药 业务体系贯彻原料药与制剂一体 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 [3] 主营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抗病毒 抗真菌 免疫抑制 呼吸系统 抗肿瘤及代谢等治疗领域 抗病毒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 奥司他韦等 抗真菌核心产品包括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钠 阿尼芬净 泊沙康唑等 免疫抑制核心产品包括依维莫司 吡美莫司等 呼吸系统核心产品包括布地奈德 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等 抗肿瘤核心产品包括艾立布林 芦比替定等 代谢领域核心产品包括创新药BGM0504等 [4] - 公司贯通从起始物料到高难度中间体 特色原料药到制剂的全产业链 已取得注射用米卡芬净钠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 阿加曲班注射液 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 注射用伏立康唑 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等药品批件 另有一系列制剂产品在审评中 [5] - 公司制剂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增长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占比分别为1144% 1348% 1402%和1911% 同时推进铁剂和吸入剂等复杂制剂产品梯队建设 [5] 研发与技术平台 - 公司建立了发酵半合成技术平台 多手性药物技术平台 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 药械组合平台及偶联药物技术平台等核心药物研发技术平台 [5] - 在仿制药领域 公司实现了40多种高端药物的仿制 包括恩替卡韦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钠 泊沙康唑 依维莫司及磺达肝癸钠等 在国内已获得多个制剂生产批件并实现商业化销售 [6] - 在创新药领域 公司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孵化高度差异化且具临床价值的产品 自主研发的多肽类降糖药BGM0504注射液在国内处于临床Ⅲ期试验阶段 [6] - 公司研发投入较大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研发费用分别为2070249万元 2485922万元 2974527万元和616387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035% 2108% 2319%和2476% [1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3315万元 11795175万元 12825516万元和2489598万元 [8] - 公司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净利润分别为2114270万元 1734236万元 1412633万元和-46568万元 [8] - 公司2022年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1-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12591万元 1947655万元 2455593万元和1069930万元 [9]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资产合计51643462万元 负债合计27269703万元 所有者权益24373759万元 2025年3月31日资产合计52852733万元 负债合计26692564万元 所有者权益26160169万元 [8] 市场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药品生产体系通过中国 美国 欧盟 日本和韩国的官方GMP认证 产品覆盖中国 欧盟 美国 日韩及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 [6] - 公司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产品在美欧日韩等主要国际规范市场和中国进行DMF注册并获得客户引用 产品在全球4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 部分产品帮助客户在特定市场实现首仿上市 [7] - 公司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形式为印尼提供本土生产的原料药和制剂 并立足印尼辐射东南亚和穆斯林地区市场 同时投资创新型科技公司为未来创新药管线布局 [8]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100元 采取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 [23] - 发行价格为2236元/股 定价基准日为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日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25] - 发行对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袁建栋 以现金认购全部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22361359股 未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26]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0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28] - 认购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48个月内不得转让 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 [27] 公司治理与决策程序 - 本次发行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和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 并通过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32][33][34][35][36]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的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5月20日 [33]
广生堂业绩承压4年累亏6.67亿元 乙肝新药迎新进展股价1年涨超7倍
长江商报· 2025-08-05 14:00
乙肝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乙肝新药GST-HG141(奈瑞可韦)II期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eClinicalMedicine》 [1] - 新药显著抑制HBV DNA并展现强大抗病毒活性 独特机制靶向pgRNA与cccDNA潜力 具备良好安全性与耐受性 [1] - 研究结果获国际学术界背书 确证其在难治人群中的卓越疗效(显著优于现有标准治疗) 并通过降低pgRNA生物标志物支持其作用机制可能触及乙肝治愈核心cccDNA [1] 股价表现与公司背景 - 公司股价近1个月涨幅达218.94%(从35.9元/股涨至114.5元/股) 近1年涨幅高达734.37%(从14.49元/股涨至120.9元/股) [2] - 公司为国内抗病毒和肝脏健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拥有五大抗乙肝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 [2] 财务状况与经营挑战 - 2021-2024年连续4年亏损 累计亏损6.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8.66万元、-1.27亿元、-3.49亿元、-1.56亿元)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8.69%至9760.8万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848.89万元 [3] - 创新药研发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财务状况面临挑战 业绩反转需依赖创新药进展 [3]
亚太药业出售资产半年预盈过亿 创新药板块升温股价年内涨135%
长江商报· 2025-07-31 07:59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达135% 从年初3.05元/股涨至7.17元/股 [1][2][5] - 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5] - 股价上涨受益于创新药板块升温及业绩改善 [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亿元至1.1亿元 同比增长1726.42%至1909.06% [2][4] - 业绩增长主因出售绍兴兴亚药业100%股权增加利润总额约1.49亿元 [2][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423.98万元同比扭亏 因非经常性损益贡献 [3][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813.19万元 同比减亏59.2% [4] - 2020-2023年归母净利润波动显著 分别为2727.5万元/-2.28亿元/-1.33亿元/-1187.7万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化学制剂研发生产销售 拥有111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 [3] - 化学原料药拥有5个批准文号 包括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3] - 研发以改良型新药为主 II类新药右旋酮洛芬缓释贴片已完成II期a临床试验 [8] - 2025年新增14个CMO项目提升产能利用率 [8] 行业动态 - 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近50% 从920.36点涨至1375.62点 [7] - 创新药板块上涨受政策红利、技术突破、国际化及资本涌入多重因素驱动 [7]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额2025年一季度同比激增250% [8] - 中国药企在ASCO年会贡献73项口头报告 ADC和双抗研究占比近半 [8]
股价10日翻倍触发异动,广生堂提示:多期财报连续亏损,创新药研发存重大不确定性
深圳商报· 2025-07-16 21:0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3日至7月16日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属于严重异常波动 [1] - 截至2025年7月15日,公司市净率为30.85,远高于所属医药制造业(C27)行业平均市净率2.92 [1] - 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存在回落风险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12,740.39万元、-34,858.98万元、-15,630.44万元、-2,848.89万元 [2]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3.86亿元、4.23亿元、4.41亿元,呈现缓慢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760.80万元,同比下降18.69%;归母净利润为-2848.89万元,同比下降94.56% [4] 创新药研发进展 - 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但尚未获批上市 [2] - 创新药GST-HG141的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正在推进中 [3] - 创新药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98亿元,占9.77亿元定增募资计划的61.2%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正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持续性研发投入是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4] -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导致抗乙肝病毒药物收入、毛利额持续下滑,但边际影响逐步减弱 [4]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头部企业 [4]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公司股价收报74.87元/股,总市值119.24亿元 [4] - 公司2025年定增方案中,除创新药研发外,拟使用募集资金2.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3]
广生堂:股价阶段性新高难掩业绩“虚火”,四连亏下“补血”押注乙肝创新药研发,前次募投项目“烂尾”遭拷问
证券之星· 2025-07-16 17:00
公司概况与市场表现 - 广生堂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头部企业,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2015年登陆创业板 [7] - 2024年7月16日股价创阶段性新高77.09元/股,但归母净利润已连续四年亏损(2021-2024年分别亏损0.35亿、1.27亿、3.49亿、1.56亿元)[1][7]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3.7亿→3.86亿→4.23亿→4.41亿元),但受集采政策、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 [7] 定增募资计划 - 2025年拟通过定增募资9.77亿元,其中5.98亿元(占比61.2%)用于两款乙肝创新药研发(GST-HG141 III期临床及GST-HG131联合用药II/III期临床),2.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3] - 创新药研发项目总投资6.31亿元,两款药物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分别于2024年12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025年4月获II期临床批准 [3] - 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拟投入1.05亿元(募资884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9.7% [2][3] 子公司增资争议 - 创新药实施主体广生中霖(持股81.08%)2023年增资2.2亿元引入投资者,附加3年内IPO或回购条款,增资后广生堂持股从90%降至81.08% [4][5] - 监管质疑是否构成"明股实债",公司回应称回购条款为保护性措施,投资者未获固定收益,符合股权投资特征 [5][6] 研发战略与风险 - 公司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持续研发投入导致亏损,但认为两款乙肝创新药无同类竞品,若成功可享受专利独占及国谈政策红利 [7][8] - 创新药研发存在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不足、审评延期等风险,目前GST-HG141处于III期临床,联合用药进入II期 [8] 历史募投项目问题 - 2020年募资4.99亿元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因集采政策导致原料药降价而效益未达预期,江苏中兴制剂项目终止并转补流(实际投入仅2843万元/原计划1.25亿元) [9] - 2023年拟募资9.48亿元用于新冠药和乙肝创新药研发,后因政策变化终止 [10] - 本次募投与历史项目区别:前次侧重原料药产能建设,本次聚焦创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化,但成功后可利用前次产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