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

搜索文档
股价10日翻倍触发异动,广生堂提示:多期财报连续亏损,创新药研发存重大不确定性
深圳商报· 2025-07-16 21:0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3日至7月16日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属于严重异常波动 [1] - 截至2025年7月15日,公司市净率为30.85,远高于所属医药制造业(C27)行业平均市净率2.92 [1] - 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存在回落风险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12,740.39万元、-34,858.98万元、-15,630.44万元、-2,848.89万元 [2]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3.86亿元、4.23亿元、4.41亿元,呈现缓慢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760.80万元,同比下降18.69%;归母净利润为-2848.89万元,同比下降94.56% [4] 创新药研发进展 - 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但尚未获批上市 [2] - 创新药GST-HG141的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正在推进中 [3] - 创新药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98亿元,占9.77亿元定增募资计划的61.2%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正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持续性研发投入是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4] -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导致抗乙肝病毒药物收入、毛利额持续下滑,但边际影响逐步减弱 [4]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头部企业 [4]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公司股价收报74.87元/股,总市值119.24亿元 [4] - 公司2025年定增方案中,除创新药研发外,拟使用募集资金2.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3]
广生堂:股价阶段性新高难掩业绩“虚火”,四连亏下“补血”押注乙肝创新药研发,前次募投项目“烂尾”遭拷问
证券之星· 2025-07-16 17:00
公司概况与市场表现 - 广生堂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头部企业,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2015年登陆创业板 [7] - 2024年7月16日股价创阶段性新高77.09元/股,但归母净利润已连续四年亏损(2021-2024年分别亏损0.35亿、1.27亿、3.49亿、1.56亿元)[1][7]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3.7亿→3.86亿→4.23亿→4.41亿元),但受集采政策、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 [7] 定增募资计划 - 2025年拟通过定增募资9.77亿元,其中5.98亿元(占比61.2%)用于两款乙肝创新药研发(GST-HG141 III期临床及GST-HG131联合用药II/III期临床),2.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3] - 创新药研发项目总投资6.31亿元,两款药物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分别于2024年12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025年4月获II期临床批准 [3] - 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拟投入1.05亿元(募资884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9.7% [2][3] 子公司增资争议 - 创新药实施主体广生中霖(持股81.08%)2023年增资2.2亿元引入投资者,附加3年内IPO或回购条款,增资后广生堂持股从90%降至81.08% [4][5] - 监管质疑是否构成"明股实债",公司回应称回购条款为保护性措施,投资者未获固定收益,符合股权投资特征 [5][6] 研发战略与风险 - 公司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持续研发投入导致亏损,但认为两款乙肝创新药无同类竞品,若成功可享受专利独占及国谈政策红利 [7][8] - 创新药研发存在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不足、审评延期等风险,目前GST-HG141处于III期临床,联合用药进入II期 [8] 历史募投项目问题 - 2020年募资4.99亿元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因集采政策导致原料药降价而效益未达预期,江苏中兴制剂项目终止并转补流(实际投入仅2843万元/原计划1.25亿元) [9] - 2023年拟募资9.48亿元用于新冠药和乙肝创新药研发,后因政策变化终止 [10] - 本次募投与历史项目区别:前次侧重原料药产能建设,本次聚焦创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化,但成功后可利用前次产能 [10]
推动医药集采扩围提质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4
医药集采政策成效 - 国家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2024年12月印发《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旨在加强集采全流程管理 [1] - 2018年以来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和5批医用耗材集采,覆盖范围从化学药扩展到高值医用耗材、生物药、中成药等领域 [2] - 集采坚持"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原则,通过统一平台对接需求侧与供给侧,显著提升药品和医用耗材可及性 [2] - 乙肝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年治疗费用从5000元降至一二百元,冠脉支架从均价1.3万元降至800元左右,使用量年均增长17%,累计370余万患者植入中选心脏支架 [3] 行业生态变革 - 化学制剂企业数量从4800家缩减至2200家以下,推动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6] - 药品生产企业向药监部门申请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批准率从2018年25.2%增至2024年89.1% [5] -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管线中创新药占比从2018年25%升至2023年45% [5] - 全国统一采购规则和标准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医药集采数据全国共享和统一管理 [7] 质量监管体系 - 药监部门对中选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00%,实行中选企业生产线检查全覆盖、中选产品按行业规范抽检全覆盖 [4][12] - 飞行检查由一年一次增加到一年两次,发现问题企业2年内禁止参与集采 [16] - 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实现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可追溯,完善国家药品智慧监管平台 [16] 政策优化方向 - 需解决过评仿制药的疗效信任问题,现有评价体系对药品长期稳定性、批间质量一致性的考察仍待加强 [9] - 我国仿制药企业超3000家,部分常用药品如氨氯地平、利伐沙班等同质化竞争严重,需通过政策引导减少重复立项 [13] - 探索支付标准与中选价格协同机制,对集采品种实行统一医保支付价,使用低价产品医疗机构可获价差部分利润 [14]
创新药转型惊魂:广生堂III期临门一脚,1亿现金难撑新药梦
新浪证券· 2025-06-27 16:47
公司情况 - 广生堂乙肝新药GST-HG141进入III期临床但面临资金危机 账上仅剩1亿元 需紧急出售股权续命 导致股价单日暴跌超11% [1][2] - GST-HG141是全球进展最快的新型乙肝核衣壳调节剂之一 II期数据亮相国际顶刊 入选CDE突破性疗法 III期方案获伦理批件 公告后股价曾连涨两日超12% [2] - 公司4月抛出近10亿元定增方案但尚未落地 若年内融资未果 新药研发可能减速或搁浅 [2] 转型困境 - 公司曾靠三款乙肝仿制药年赚过亿 但集采导致明星产品恩替卡韦价格崩至0.27元/粒 传统盈利根基被掏空 [3] - 2015年起转型创新药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从12.8%飙升至31.4% 首款新药"泰中定"错过市场黄金期 后续管线尚在投入期 现金流严重错配 [3] 行业现象 - 中药企业掀起"创新药大跃进" 康缘药业 以岭药业 珍宝岛等布局GLP-1 ADC赛道 片仔癀 天士力 济川药业通过收购或自建平台押注创新药 [4] - 中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药研发基因 存在组织能力薄弱 现金流规划失当 战略盲目跟风等问题 今年初已有高调转型企业因债务危机被"ST" [4] 发展策略 - 公司未盲目追逐大分子 坚守肝病小分子路线 若定增顺利或能渡过难关 [5] - 行业需警惕创新药研发风险 应立足根基 量力而行 避免赌上身家的冒险行为 [5]
博瑞医药: 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09 21:31
本次债券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4日按面值发行46,500万元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共计465万张,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5,683.12万元[3] - 债券期限为6年(2022年1月4日至2028年1月3日),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4%至第六年3%[3] - 初始转股价格为35.68元/股,转股期为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到期日[4] - 债券信用评级为AA-,主体信用评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5] 债券条款与机制 - 设置转股价格调整机制,当公司发生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等情况时进行相应调整[7] - 包含向下修正条款,当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时,可提出修正方案[8] - 设有赎回条款,当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时,公司有权赎回[10] - 包含回售条款,在最后两个计息年度,若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70%,持有人可回售[11] 公司经营与财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15][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3.23个百分点,主要因创新药BGM0504注射液等研发投入加大[17] - 公司产品覆盖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抗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卡泊芬净等[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6亿元,较上年有所改善[1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吸入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制剂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新建项目[19]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61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00.97%[18] - 项目原定2025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9] - 公司曾使用5,864.71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9] 其他重要事项 - 2024年7月公司对转股价格进行调整,从34.94元/股调整为34.84元/股[23] - 2024年跟踪评级维持主体和债券信用等级为AA-,展望稳定[21] - 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1亿元、1.95亿元和2.46亿元,显示稳定偿债能力[21]
前次募投有项目“烂尾”,广生堂又要再募近10亿
IPO日报· 2025-05-28 21:27
定增预案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4778.0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77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创新药研发项目总投资6.31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5.98亿元,包括GST-HG141的Ⅲ期临床研究及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Ⅱ/Ⅲ期临床研究 [9] - 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849.05万元,用于购买药品批文和建设丸剂生产线 [9] - 拟使用2.9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9] 财务状况 - 公司抗乙肝药物收入持续下滑,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68亿元、1.55亿元、1.22亿元、1.06亿元,毛利率从51.06%降至42.29% [5]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2021-2024年分别为-0.35亿元、-1.27亿元、-3.49亿元、-1.56亿元,累计亏损超6亿元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货币资金仅1.2亿元,短期债务1.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3.45% [10] 历史定增表现 - 2020年4月定增募资5.14亿元,用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基地和江苏中兴制剂车间项目 [13][14] - 原料药制剂项目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796万元,年产能利用率仅14.85%,远低于承诺的5463万元年均净利润 [16][17] - 江苏中兴制剂项目实际投入2843万元后终止,剩余8543万元转为流动资金 [19] - 2023年1月拟募资9.4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后因政策变化终止 [19] 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5年创业板上市,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头部企业,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 [4] - 仿制药业务受集采降价冲击严重,叠加创新药研发高投入导致持续亏损 [6]
华纳药厂:闯出“高端化+全球化”新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0 00:46
公司战略布局 - 华纳药厂正在建设年产3000吨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绿色智造基地,预计2026年5月首期投产,以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原料药竞争力 [1] - 新基地占地200多亩,规划建设20余栋建筑,包括十大生产车间及智慧办公研发综合体,目前已有3栋生产车间即将封顶 [3] - 新基地聚焦高端原料药项目,如舒更葡糖钠、替格瑞洛等,并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革新传统工艺,实现绿色制造与规模效益协同 [3] 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华纳药厂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销售收入达3.46亿元,同比增长20.34%,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公司拥有近70个原料药品种,其中超50个已转'A',2023年研发投入1.58亿元推动高端新品开发 [2] - 恩替卡韦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胶体果胶铋、磷霉素氨丁三醇、吗替麦考酚酯、泮托拉唑钠等产品市占率约50% [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化学原料药产量从2018年230.37万吨回升至2023年394.9万吨,预计2025年行业营收规模突破1.7114万亿美元 [4] - 全球药品支出预计以6.6%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2万亿美元,中国承载全球约三分之一原料药供应 [5] -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型,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成为战略方向 [4][5] 国际化发展 - 华纳药厂瞄准全球市场,新基地将对接FDA、EMA、PMDA等国际认证体系,打造全球市场准入能力 [3] - 公司在土耳其、巴西、韩国等市场的拓展机遇显现,国际质量成本比较优势逐步提升 [5]
2025年5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20250511
西南证券· 2025-05-11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有涨有跌,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跑赢沪深300指数,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跑输恒生指数,美股XBI指数下跌 [2][16][17][20][23] - 5月国内外部分地区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全球达成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1起为4.15亿美元 [3][4][5] - GLP - 1RA药物在糖尿病和肥胖适应症有不同研发进展,仿制药也在推进 [10][11][12] 各目录总结 1 GLP - 1RA药物研发进展和销售情况 - 全球糖尿病适应症GLP - 1靶点相关创新药11项获批上市、3款处于NDA阶段、9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肥胖适应症3项获批上市、1款处于NDA阶段、6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10][11][12] - 国内利拉鲁肽有三家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仿制药4款处于NDA阶段、9款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12] - 替尔泊肽2023年销售额51.63亿美元(+970.1%),度拉糖肽2023年营收约71.33亿美元 [15] 2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本周走势 - 2025年5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39个股上涨、67个股下跌,涨幅前三为海创药业 - U、长春高新、众生药业,跌幅前三为复宏汉霖、康诺亚 - B、博安生物 [2][16] - A股创新药板块本周上涨2.33%,跑赢沪深300指数0.33pp,近6个月累计上涨5.43%,跑赢沪深300指数9.13pp [2][17] - 港股创新药板块本周下跌2.14%,跑输恒生指数3.75pp,近6个月累计上涨22.08%,跑赢恒生指数4.47pp [2][20] - 美股XBI指数本周下跌8.59%,近6个月累计下跌22.72% [23] 3 5月上市创新药一览 - 5月国内1款新药获批上市,无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首次公示临床试验数量共23个 [26][31] - 5月美国无NDA、BLA获批上市,本周也无;欧洲和日本5月及本周均无创新药获批上市 [4][31][36] 4 本周国内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 国内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获孤儿药资格,信诺维XNW5004入选学术会议等多家公司有药物进展 [42][43][44] - 海外赛诺菲卡普赛珠单抗申报上市,强生特诺雅获批新适应症等多家公司有药物进展 [46][48][49] 5 本周国内公司和全球TOP药企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 本周全球共达成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1起为Alchemab Therapeutics与Eli Lilly的4.15亿美元协议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