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M0504
搜索文档
博瑞医药BGM1812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 正在冲刺A+H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21:00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博瑞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研发的BGM1812注射液于11月13日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其针对超重或肥胖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 [1] - BGM1812注射液是一种优化设计的新型长效Amylin(胰淀素)类似物,通过激活大脑饱腹感通路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多重机制实现减重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BGM1812注射液减重适应症在美国已获得FDA的药品临床试验批准,并已完成首例临床入组,全球尚无同类靶点制剂减重适应症获批上市 [1] - 公司核心候选药物BGM0504是一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疗效,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超重症 [3] - 根据灼识咨询评估,就开发进度而言,BGM0504目前在全球临床阶段的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候选药物中名列前三(包括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 [3] 公司财务与运营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亿元、11.64亿元、12.55亿元人民币,呈现增长趋势 [3]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1.73亿元、1.41亿元人民币 [3]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7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32万元 [3] - 公司已于10月底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实现"A+H"两地上市,此次上市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 [2] - 公司计划将H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支持中国及海外的创新药物研发、建设或升级中外生产研发设施、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目前已上市产品组合涵盖逾40款制剂产品及原料药/中间体,商业网络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净利暴跌、营收下滑,博瑞生物港股IPO接棒融资?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1-04 08:07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8.74亿元,同比下降10.5%,净利润5032万元,同比暴跌71.63% [9] - 毛利率从2022年的63%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51.4% [10] - 营收高度依赖原料药,2025年上半年原料药收入4.07亿元,占总营收75.8%,创新药尚未形成商业化收益 [8]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约4.7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53.79% [11] - 截至2025年9月底,短期借款1.4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约7.25亿元,货币资金约6.06亿元,负债压力上升 [11] 核心产品管线与市场前景 - 核心创新管线BGM0504(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处于全球糖尿病与肥胖药研发第一梯队,其片剂已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4][8] - 全球肥胖/糖尿病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39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4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同期预计从10亿元增至580亿元 [8] - BGM0504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目前仍在漫长的临床投入期 [8][11] 资本运作与监管历史 - 公司完成三轮主要融资:2019年IPO融资约5.21亿元,2021年底可转债融资4.65亿元,2022年底定向增发2.27亿元 [13] - 2024年计划定增融资5亿元由实控人认购,但于2025年10月终止,转而加快港股上市进程 [15] - 五年内至少四次因信息披露或资金管理问题被监管点名,成为“警示函高发户” [14][25] - 公司曾背负四份对赌协议,承诺的2016至2018年净利润均未完成,引发市场关注 [17] 公司战略与治理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实现“A+H”双轨布局,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5] - 实控人为袁建栋博士及其母亲钟伟芳,二人合计控制公司约53%的投票权,截至2025年中持股约38.5%,对应市值近百亿元 [19][20] - 公司国际化战略面临商业化能力、内部治理和现金流状况的考验 [26]
博瑞生物港股IPO:中期利润暴跌97.9% 供应商集中度飙升34.4个百分点引监管关注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4亿元,同比下滑18.7%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65.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22亿元暴降97.9%,净利率从12.8%骤降至0.3% [1]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55.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9.3%,下降6.5个百分点,且已从2022年的59.7%累计下降11.2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同比激增30.4%至7518万元,成为利润下滑核心因素 [1] 业务结构分析 - 收入高度集中于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4.37亿元,占总营收83.5% [3] - 制剂产品收入0.76亿元,占比14.5%,研发服务收入0.06亿元,占比1.2% [3] - 核心产品磷酸奥司他韦原料药因纳入带量采购,销售收入同比暴跌66.2% [2] 研发与创新药管线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7.9亿元,占营收21.4% [7] - 核心创新药BGM0504(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仍处III期临床,预计2026年提交上市申请,研发周期4.1年,较恒瑞医药同类药物平均3.2年周期滞后 [4] - BGM0504口服剂型刚进入I期临床,预计2028年后上市 [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42.3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8] 供应链风险 - 2025年上半年对最大供应商采购额达2.44亿元,占总采购额比例从2024年的6.3%飙升至40.7%,激增34.4个百分点 [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4年的23.2%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2.3% [5][6] 公司治理与资金分配 - 实控人合计掌控38.53%投票权,核心管理层6人来自家族或关联企业 [9]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分红4.05亿元,占同期净利润35.7%,而同期研发投入为7.9亿元 [9] 外部环境与政策影响 - 3款主要产品已纳入国家带量采购,平均降价54.3% [9] - 原料药出口占比45.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欧盟《生物安全法案》潜在限制 [9] - 2024年因污水处理不达标被罚款237万元 [9] 同业比较与估值 - 毛利率49.3%低于行业平均61.2% [10][11] - 研发投入占比26.4%低于行业平均31.5% [10][11] - 资产负债率52.0%高于行业平均43.5%,现金比率1.3远低于行业平均2.5 [10][11] - 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37倍,显著高于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平均28倍 [10]
博瑞医药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加速全球创新药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1:45
港股上市申请与资金用途 - 公司正式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拟实现A+H两地上市 由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1] - 上市是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 旨在拓展海外市场并强化国际化业务基础[1] - 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中国及海外的创新药物研发 建设或升级生产研发设施 以及补充营运资金[1] 财务与研发投入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0.1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2.54亿元[1] - 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人民币2.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97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35%提升至23.19%[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人民币3.48亿元 同比增长144.07% 占营业收入的64.83%[1] 核心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核心候选药物BGM0504是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 针对糖尿病和肥胖症[2] - 在II期临床试验中 15mg剂量组显示HbA1c下降2.76% 体重降低19.78% 疗效优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2] - BGM0504注射剂为全球临床阶段最领先的三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之一[2] - 公司推进多靶点药物BGM2102 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启动临床试验 有望成为全球首批同时靶向GLP-1 GIP及胰淀素通路的组合疗法之一[2] - BGM1812注射剂已于2025年10月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 并于同年9月在中国递交临床试验申请[2] 目标市场规模与疾病负担 - 2024年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达5.43亿人 肥胖症及超重人群达26.39亿人[3] - GLP-1受体激动剂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535亿美元 预计2035年将增长至1542亿美元[3] 临床开发与注册计划 - BGM0504已在中国 美国及东南亚等地同步开展临床试验 中国及印尼项目均进入III期阶段[3] - 公司预计最早将于2026年递交BGM0504的新药上市申请[3] 其他疾病领域布局 - 公司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有布局 正在开展包括慢阻肺 哮喘等适应症在内的7个在研项目[3] - 在研项目涵盖长效抗胆碱药物 长效β2激动剂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等方向[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未来将继续以创新药物研发为核心 深化国际合作 加快推进全球化布局[3] - 港股上市有望为公司在资本结构优化 海外临床推进及商业化准备等方面提供支持[3]
暴涨300%到火速腰斩,谁捧杀了博瑞医药?
36氪· 2025-10-23 07:32
股价剧烈波动 - 公司股价在十多个交易日内几近腰斩,而此前几个月内一度暴涨近300% [1] - 截至10月21日,公司市盈率仍超过200倍,估值压力显著 [7] - 股价暴跌始于9月22日,导火索是辉瑞以73亿美元收购Metsera公司,导致市场对国内在研减肥药被跨国药企引进的乐观预期降温 [6][7] 创新药行业背景 - 2025年8月之前,创新药指数上涨超过60%,板块内约70家公司股价翻倍,公司为涨幅惊人的三倍股 [3] - 截至8月底,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83项,总金额为845亿美元,占全球半壁江山,规模远超2024年全年的488亿美元 [3] - 巴克莱银行预测到2030年全球减重市场规模将膨胀至1500亿美元 [6] 公司业务转型与研发 - 公司核心在研产品BGM0504(涵盖降糖、减重适应症)在国内推进III期临床试验,并在美国、印尼取得阶段性进展 [6] - 公司从原料药向创新药业务转型,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48亿元,同比激增144%,占营收比重超六成 [11] - 公司营收基本盘仍在原料药业务,占比超七成 [9] 财务状况恶化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骤降超八成,仅实现1700多万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已萎缩至不足2亿元,相比三年前累计下滑超过23% [9]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37亿元,同比下滑近20%,创下有财务数据披露以来最差纪录 [11] - 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2%,远超行业均值21.7个百分点,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短期偿债指标出现下滑 [12] 融资困境与公司治理 - 2025年8月11日公司推出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定增方案,由实控人袁建栋全额认购,价格为22.36元/股,但于10月15日主动撤回申请 [13][14] - 实控人家族在2022-2023年间通过减持累计套现约3亿元,并通过苏州博瑞鑫稳套现约1.8亿元 [14] - 公司在2024年实施现金分红总额4055万元,实控人母子可获得超过1500万元 [14] 核心产品面临挑战 - BGM0504的III期临床数据好坏直接决定药物能否获得药监局审批,并可能影响港股IPO融资 [15] - 减肥药市场竞争激烈,诺和诺德、礼来等海外巨头已上市销售,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也已获批 [15] - 国内有超过20家药企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其中丽珠集团、齐鲁制药等企业的产品已进入III期临床或申报上市阶段 [15]
速递|GLP-1上市药企撤回文件:终止定增!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0 17:21
公司资本运作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15日公告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并撤回申请文件 决策基于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综合评估及公司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 [4] - 该次定增原计划由公司实控人全额认购 募资总额为5亿元人民币 相关议案于2024年5月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4] - 定增方案在2025年5月8日和7月18日进行过两次修订 于2025年8月8日获上交所受理 但在尚未进入审核问询阶段时被公司主动撤回 [4]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加快国际化布局并提升海外融资能力及资本实力 股东大会授权有效期为审议通过起24个月或经同意延长的期限内 [6] - 公司已聘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香港上市的审计机构 将结合境内外市场环境与股东利益择机完成发行上市 [6] 公司业务与产品概况 - 公司为成立逾二十年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产品覆盖代谢、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呼吸系统及抗肿瘤等多个领域 [6] - 代谢类主要创新药产品包括BGM0504和BGM1812 抗病毒类产品有恩替卡韦和奥司他韦 [6] - 抗真菌类产品涵盖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及泊沙康唑 免疫抑制领域涉及依维莫司和吡美莫司 [6] - 呼吸系统类产品包括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 抗肿瘤类产品则有艾立布林和芦比替定 [6] 公司财务与监管状态 - 公司于2019年11月8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目前市值约为245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已完成三轮融资 包括IPO首发融资、2021年底的可转债发行及2022年底的定向增发 [6] - 公司及财务总监于2025年6月因募集资金管理不当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警示函 [6]
博瑞医药的研发“苦”与资本“甜”:创新药研发还在“马拉松”, 实控人22元定增浮盈8亿元
华夏时报· 2025-10-10 16:40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完善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提升资本实力[1]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在研管线研发、扩增生产管线、战略性投资与收购、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 - 公司于2025年8月推进总额5亿元的定增计划,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偿还银行贷款[8] - 公司实际控制人袁建栋以22.36元/股全额认购定增,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为59.8元/股,其账面浮盈超过8亿元[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7亿元,同比下降18.28%[2][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7.3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3.85%[2][4]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502.12万元,同比下降105.32%[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同比下降24.87%[2][8] - 公司自2022年以来业绩承压,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5.51%和6.57%,2025年上半年首次出现中报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4] 业务板块分析 - 原料药业务是公司传统优势与营收支柱,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占比达75.72%,但收入规模降至4.07亿元,同比减少19.30%[6] - 抗病毒类原料药收入同比锐减66.18%,其中奥司他韦系列产品面临需求与价格同步下滑的压力[6] - 抗真菌类原料药因客户需求波动出现收入同比下滑[6] - 制剂产品收入同比减少30.57%,为7621.41万元,受奥司他韦制剂需求及价格下滑影响[6] - 反映未来订单预期的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1.23%至2882.16万元[6]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4.07%,超过2024年全年3.12亿元的研发总投入[9]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飙升至64.83%,较上年同期提升43.12个百分点[9] - 研发投入高度集中于创新药及吸入制剂领域,占比达91.22%,其中创新药投入同比增幅高达604.93%[9] - 核心资源向GLP-1/GIP双靶点药物BGM0504倾斜,该药兼具降糖、减重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潜力[9] - BGM0504口服片剂已于9月15日获临床试验批准,其注射液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11] 资产结构与资金压力 - 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规模降至7.4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46%[8]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24.42%,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幅达25.32%,资产负债率始终高于50%[8] -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合计占总资产的50.13%,其中固定资产增至14.63亿元,同比增长73.71%[10][11] - 在建工程下降30.56%至12.36亿元,主要因创新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共用原有厂房导致原募投项目验收推迟[10] - 在建工程转固带来的折旧压力持续侵蚀公司利润[10]
博瑞医药的研发“苦”与资本“甜”:创新药研发还在“马拉松”, 实控人22元定增浮盈8亿元 | 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10-09 17:29
公司资本运作 - 拟发行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完善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提升资本实力[1] - 募集资金将用于在研管线研发、扩增生产管线、战略性投资与收购、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 - 于2025年8月推进总额5亿元的定增计划,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偿还银行贷款[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7亿元,同比下降18.28%[3][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7.3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3.85%[3][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4.87%至1.14亿元[3][8] - 公司已连续两年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5.51%和6.57%[4] 业务板块分析 - 原料药业务为传统优势与营收支柱,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75.72%,但收入规模降至4.07亿元,同比减少19.30%[6] - 抗病毒类原料药收入同比锐减66.18%,奥司他韦系列产品面临需求与价格同步下滑的压力[5] - 抗真菌类原料药因客户需求波动出现收入同比下滑[5] - 制剂产品收入同比减少30.57%至7621.41万元[5] - 反映未来订单预期的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1.23%至2882.16万元[5]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4.07%,占营收比重飙升至64.83%[9] - 研发投入高度集中于创新药及吸入制剂领域,占比达91.22%,其中创新药投入同比增幅高达604.93%[9] - 核心资源向GLP-1/GIP双靶点减肥药BGM0504倾斜,该药兼具降糖、减重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潜力[9] - BGM0504口服片剂已于9月15日获临床试验批准,其注射液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11] 资产与折旧压力 - 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增至14.63亿元,同比增长73.71%[10] - 在建工程下降30.56%至12.36亿元[10] -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合计占总资产的50.13%[10] - 在建工程转固带来折旧压力持续累积,对利润形成拖累[10] 资金与债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规模降至7.4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46%[8]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24.42%,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幅达25.32%[8] - 资产负债率始终高于50%,短期偿债能力面临挑战[8]
两日股价累跌30%,为何辉瑞“扇动翅膀”,博瑞医药就处在风波中?
钛媒体APP· 2025-09-26 08:32
博瑞医药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70% 属于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1] - 9月22日至23日股价两日累计跌幅高达30% [1] - 最新滚动市盈率为313.01倍 显著高于医药制造业最近一个月31.43倍的平均滚动市盈率 [1] -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日常经营情况正常 [1] 辉瑞收购Metsera交易影响 - 辉瑞宣布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etsera 交易总价值最高可达73亿美元 [1][2] - 收购一定程度消解了辉瑞对国内GLP-1领先药企抛出的"橄榄枝"可能性 [4] - 辉瑞首席执行官强调减重药物领域并购将"非常谨慎" 坚持"不高价收购 只付真实价值" [4] - 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国内药企的GLP-1管线竞争力 [5] Metsera核心技术与产品 - Metsera拥有延长药物半衰期的HALO肽脂化技术与优化口服递送的MOMENTUM平台 [2] - 主打药物MET-097i是每月一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 半衰期长达15至16天 处于2期临床阶段 [2] - 在2a期临床试验中 1.2 mg剂量组参与者平均体重减轻11.3% 某些参与者减重幅度可高达约20% [2] 辉瑞GLP-1研发布局 - 辉瑞在GLP-1领域的研发进展不顺利 终止Danuglipron和Lotiglipron两款口服GLP-1小分子研究 [3] - 今年8月放弃口服GLP-1R激动剂PF-06954522的开发 [3] - GLP-1赛道商业空间广阔 辉瑞通过收购Metsera加强布局 [4] 博瑞医药GLP-1产品竞争力 - 核心产品BGM0504是GLP-1和GIP受体双重激动剂 具备治疗多种代谢疾病的潜力 [6][7] - II期临床数据显示BGM0504三个剂量组HbA1c降幅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和司美格鲁肽阳性对照组 [7] - 针对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的2期临床试验显示给药24周各剂量组体重相对安慰剂组显著降低 [8] - BGM0504注射液2型糖尿病和减重两项适应症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 [8] 博瑞医药财务状况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 同比下降18.28% [8] - 归母净利润1717.32万元 同比下降83.85% [8] - 研发投入为3.48亿元 同比增长144.07% 占营业收入的64.83% [8]
开源证券:原料药公司加速创新药布局 AI+医疗布局逐步深化
智通财经· 2025-09-25 10:32
原料药行业 - 行业经历近4年周期下行,产品价格跌至部分龙头企业亏损阶段,沙坦类、肝素类、动保类等价格跌到历史最低水平 [1] - 受抗感染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及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影响,2025上半年板块收入及净利润呈现下降趋势 [1] - 部分公司积极转型创新药,华海药业聚焦肿瘤及自免领域,HB0034申报上市,HB0017处于III期临床,HB0025多个适应症处于II期及III期阶段 [2] - 博瑞医药BGM0504处于临床III期,昂利康ALK-N001处于I期临床,联邦制药UBT251注射液处于临床II期 [2] 血制品行业 - 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受库存水平及院内需求受医保抑制影响,2025年板块营收及净利润规模有所下降 [3] - 行业并购整合加速,2025年天坛生物控股股东并购派林生物,拉开中大型企业并购重组序幕,预计行业集中度将提升,价格体系有望回归稳定 [1][3] 疫苗行业 - 受新生儿数下降及竞争格局变化,行业业绩持续下行 [3] - 部分公司布局新技术与新产品,欧林生物金葡菌疫苗预计2026年初临床揭盲,有望成为全球首家提交上市申请的公司 [3] - 康希诺肺炎系列产品加速布局,并逐步布局新型肿瘤疫苗,康泰生物宣布布局针对耐药菌的创新疫苗 [3] 医疗服务行业 - 受DRGs及消费环境影响,板块业绩有所下降,行业处于出清阶段 [1][4] - 行业核心竞争力为优质医生的获得与培养及医院运营管理,优质医生供给有限 [4] - 行业转向运用AI技术复制优质医生经验,有望提升医生患者覆盖面及初级医生诊疗能力,进而提升行业盈利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