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充电器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合作新窗口 “链”接东盟大市场
广西日报· 2025-07-01 10:50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截至2025年5月底,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承接150家企业155个跨区域跨境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 [1] - 园区通过落地加工、新兴产业和共建模式三大方向推动发展,形成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1][4][6] 落地加工产业 - 东兴市落地加工企业从2015年6家增长至64家,覆盖海产品、农产品、中药材加工等领域,2024年新增11家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9% [2] - 广西金姑坚果产业利用越南腰果原料加工零食销往国内市场,中越泰国际食品将荔浦芋制成零食出口越南并获市场热销 [2] - 防城港建设东盟中药材香料智慧产业园,整合149万亩种植基地,打造研发、加工、贸易全产业链平台 [3] 新兴产业布局 - 中科阿尔法在凭祥产业园生产手机充电器等电子产品,预计2024年产值达5000万元,瞄准东盟4万亿美元GDP市场 [4] - 北海铁山港海洋能源装备基地和崇左片区铆焊制造项目推动海工装备及精密制造产业,强化与东盟产业链合作 [5] - 广西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通过园区载体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产业转移 [4][5] 园区改革与共建模式 - 推行"一强化、两剥离"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制和竞聘上岗,提升招商引资效率 [6] - 创新"2+N""3+N"共建模式,引入中交集团、中国电子等央企及民企合作,已落地项目超90个,总投资2300亿元 [6][7] - 百色产业园与长三角共建先进制造产业园,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联合民企打造光伏产业集群 [6] 区位与政策优势 - 东兴口岸通关效率支撑企业稳定获取越南原材料,凭祥等园区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加工贸易枢纽 [1][2] - 广西设立上海、深圳产业合作中心,1-5月签约47个项目,投资总额超500亿元,加速产业资源对接 [5]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0
东吴证券· 2025-06-10 11:24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2025-06-10 [Table_Tag] 宏观策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MacroStrategy] 宏观深度报告 20250608:并购重组驶入"快车道"助力科技企业估值提 升 并购重组行情有望开启 回顾历史,2013 年至 2015 年并购潮的诞生建立 在宏观经济环境偏弱、政策较为宽松、产业趋势兴起和并购政策放松的条 件下,并购重组引发的 TMT 行情对市场上行的推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 用。随着宏观经济环境转好,资本市场回暖,传统上市公司转型升级、标 的企业价值变现、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下,并购重组市场持续火热,众多 高估值、高业绩承诺、高商誉的并购标的股价被推向顶峰。 经济转型势 在必行:当下宏观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均较为宽松,与 2013 至 2015 年 期间的宏观环境较为相似,经济转型的诉求较为强烈。并购重组作为提升 产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合并、收购或资产整 合,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缓解产 能过剩对国内价格的冲击,另一方面,并购重组有望在科技层面创造新需 求,企业迅速吸纳稀缺的技术引领行业突破,可以创 ...
奥海科技20250609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奥海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奥海科技长期发展逻辑稳健,短期内业绩关注度高,目前市值约100亿,有望实现50%至翻倍的增长,未来发展值得积极关注[4][24] - **论据** - **业务多元且增长良好**:业务涵盖物联网充储电、新能源汽车和数字能源等,2024年安卓手机充电业务营收约35亿占比最大,新能源车载电子及服务器相关产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各业务板块保持稳定增长,安卓手机充电器市场规模有望从150亿拓展到300亿,IoT业务预计增长超40%,汽车产品增速约50%[2][3][14] - **战略布局合理**:实施“133战略”,聚焦能源交换、高效充储和集中供给,布局智能物联网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控和数字能源;完成产能全球化布局,通过越南、印度等地生产降低关税风险[2][7] - **客户拓展顺利**:正在导入多个龙头客户,包括韩国、北美和汽车行业,今年已有部分营收贡献,明年开始放量;新能源汽车业务新导入广汽、吉利、长安和小米等客户优化客户结构[4][5][21] - **财务表现优秀**: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3%,净利润16%;2024年营收64亿,归母净利润4.65亿;预计今年盈利6.3亿,明年8亿,后年达10亿[2][6] - **市场前景广阔**:手机充电器市场因高功率化和快充普及有增长空间;IoT产品因接口和协议统一及新技术政策需求提升;AI服务器市场增长迅速;光储充一体化产品有市场需求且公司有相关产能和认证[15][17][22][23] - **估值具有吸引力**:公司估值较低,无论与同行相比还是自身绝对估值,都有吸引力[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展历程**:2004年成立,从区域性电源制造商发展成全球智慧能源生态引领者;2012年在东莞建首个产业化园区;2020年上市后提出133战略;2022年控股武汉智新进入电控领域;2024年完成产能全球化布局[7] - **产能布局**:越南、印度各占10%,印尼15%左右,以供应当地品牌如OPPO、vivo、小米等[7] - **手机充电器市场情况**:客户相对集中于手机品牌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预计持平或略增,大陆市场因财政补贴表现不错;单价因AI需求提升,高功率化和快充普及推动氮化镓工艺发展;2024年60瓦以上充电器出货占比30%多、收入占比一半,100瓦以上充电器出货占比百分之十几、营收占比接近30%[15] - **不同品牌单瓦价值量差异**:三星和苹果单瓦价值量高于安卓,因单机价值量差异大,如50瓦安卓充电器单价约20元,三星达1元/瓦,苹果约1.5元/瓦[16] - **自有品牌业务**:包括主打发烧友群体和性价比群体两个品牌,2025年增速预计50%左右;奥海品牌定位海外数码产品玩家,宜速是性价比品牌,2024年营收不到4亿,2025年预计达6亿左右[18][19] - **新能源汽车领域情况**:2024年营收约5.5 - 5.6亿,2025年预计达8亿左右占总营收约10%;全球电动车销量中国市场约1300万辆,三电系统占成本50%,公司聚焦电控系统占比约5.5%,低端车单机价值量一两千元,高端车双电控系统五六千元,国内市场规模接近千亿[20] - **服务器电源业务**:产品功率覆盖550瓦到8000瓦,AI服务器市场增长迅速,海外部分产品单瓦价值量可达三四元,国内价格更低,主要客户包括华勤技术、浪潮信息和新华三集团[22] - **光储充一体化产品**:提供工商业和户用光伏逆变器、储能设备和充电桩;光伏逆变器产能单月突破50兆瓦时;储能获欧盟和德国认证;充电桩业务通过收购进入国内外市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增量422万台,同比增长25%,年末总数1280万台,与新能源汽车比例约2.7:1[23]
奥海科技: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20250513
华创证券· 2025-05-13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奥海科技“强推”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 [1][8] - 奥海科技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充储龙头,手机充电器全球份额第一,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消费电子业务有望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带动的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以及PC、IoT以及后装市场的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及数字能源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奥海科技:全球手机充储龙头,拓展新能源汽车及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 - 深耕消费电子充储领域,创立于2004年,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专注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通过外延并购与内部研发结合拓展业务,制定“一三三战略”聚焦三大百亿赛道 [14][15][16] - 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刘昊和董事刘蕾夫妇为实际控制人,核心高管经验丰富推动不同市场发展 [20][21] - 公司营收高速成长,2024年营收64.23亿元,归母净利润4.6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4.42亿元,归母净利润1.247亿元,毛利率净利率趋于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充电器及适配器贡献主要营收,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和数字能源业务 [25][27][32] 二、消费电子: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积极布局手机后装市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 端侧AI大势所趋,消费电子需求提振,智能手机市场复苏,AI手机渗透率攀升,端侧AI推动充电功率和电池容量提升,有望带动充电器单价提高 [33][36][49] - 无线充电市场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发展,手机领域贡献巨大,预计2025年无线充电手机市场扩大 [50][53][55] - 奥海科技充电器全球市占率第一,前装市场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完成20W - 200W主流功率段布局,完善全球化“研产供销”体系;后装市场为安克创新代工,打造自主品牌“AOHI”及“移速”,与前装市场差异化布局 [58][61][71] 三、新能源汽车电控:汽车智能化趋势凸显,奥海力争跻身国际电控前列 -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出货量增长,智能化趋势凸显,电控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新能源车企崛起 [76][81][86] - 奥海科技收购智新控制,背靠东风集团,收购后业绩上扬,核心业务为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产品,出货份额持续提升,客户广泛,研发制造实力强,完成三大关键升级,构建“汽车电子+”产业生态 [93][98][109] 四、数字能源:服务器电源在研功率高达8000W,全面布局充电桩逆变器等多项业务 - 服务器电源:AI推动服务器需求,服务器电源作为核心模块有望受益,奥海科技量产及在研功率覆盖550 - 8000W,技术有突破,导入头部厂商 [110][113] - 其他:收购飞优雀布局充电桩领域,开发国际化交流充电桩;布局欧洲逆变器市场,2024年实现三大突破,推动新能源业务增长 [116][118]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 关键假设为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量价齐升,拓展IoT和PC;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产品向高端升级;便携储能及其他业务有望受益AI浪潮带来的服务器需求 [12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31亿、103.11亿、121.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亿、8.01亿、9.61亿元,给予2025年22X PE,目标股价48.35元 [2][10][123]
奥海科技(002993):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
华创证券· 2025-05-13 16: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1][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 [1][8] - 奥海科技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充储龙头,手机充电器全球份额第一,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 [6][10] - 消费电子业务有望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带动的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以及PC、IoT以及后装市场的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及数字能源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奥海科技:全球手机充储龙头,拓展新能源汽车及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 - 深耕消费电子充储领域,创立于2004年,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专注充储电产品,通过外延并购与内部研发拓展业务,制定“一三三战略”聚焦三大百亿赛道 [14][15][16] - 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刘昊和董事刘蕾夫妇为实际控制人,核心高管经验丰富推动不同市场发展 [20][21] - 公司营收高速成长,2024年营收64.23亿元,归母净利润4.6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4.42亿元,归母净利润1.247亿元;毛利率/净利率趋于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充电器及适配器贡献主要营收,数字能源储能业务增长快且毛利率提升 [25][27][32] 二、消费电子: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积极布局手机后装市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 端侧AI大势所趋,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49亿台,中国0.72亿部,AI手机渗透率攀升,端侧AI推动充电功率和电池容量提升,有望带动充电器单价提高 [33][36][49] - 无线充电市场持续增长,2016 - 2021年中国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32.12%,预计2024年达286.77亿元,全球2022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6%以上,手机领域贡献巨大 [50] - 奥海科技充电器全球市占率第一,2024年近18%,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完成20W - 200W主流功率段布局,无线充电多领域产品领航,完善全球化“研产供销”体系;后装市场为安克创新代工,打造自主品牌“AOHI”及“移速”,与前装市场差异化布局 [58][61][71] 三、新能源汽车电控:汽车智能化趋势凸显,奥海力争跻身国际电控前列 -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2013 - 2024年出货量从1.8万辆增至1286.6万辆,2024年销量占比41.00%,智能化趋势凸显,电控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新能源车企崛起 [76][81][86] - 奥海科技收购智新控制,背靠东风集团,收购后业绩上扬,2024年营业收入5.53亿元,毛利1.11亿元;核心业务为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产品,出货份额持续提升,客户广泛,力争跻身国际前列,完成三大关键升级,构建“汽车电子+”产业生态 [93][98][109] 四、数字能源:服务器电源在研功率高达8000W,全面布局充电桩/逆变器等多项业务 - 服务器电源:AI推动服务器需求,预计2024年全球服务器整机出货量约1365.4万台,2029年全球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将达11.8亿美元,奥海量产及在研功率覆盖550 - 8000W [110] - 其他:收购飞优雀布局充电桩领域,开发7KW/11KW/22KW国际化交流充电桩;布局欧洲逆变器市场,2024年实现三大突破,推动新能源业务增长 [117][118]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 关键假设为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量价齐升,拓展IoT和PC有望放量,后装市场代工与布局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产品向高端升级;便携储能及其他业务有望受益AI浪潮 [12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31亿、103.11亿、121.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亿、8.01亿、9.61亿元,给予2025年22X PE,目标股价48.35元 [2][10][123]
Temu美国站部分商品价格翻倍
36氪· 2025-04-30 11:51
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SHEIN涨价 - Temu美国站部分从中国发货的商品价格提高至原来2倍以上,主要针对从中国直接配送到美国的商品[1] - 一款标价13.2美元的女式凉鞋最终价格为32.5美元(含18.3美元进口费用和1美元销售税),约为原价2.5倍[1][5] - 小型蒸汽熨斗从最初显示的26美元飙升至结算时的60美元[2] - SHEIN也已在美国启动类似涨价措施[5] 涨价原因 - 美国政府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税措施(低值免税规则)[5] - 从5月2日起进口商品需支付估价120%关税或每件100美元(6月1日起200美元)[5] - 进口费用包含平台代缴的海关相关手续费[3] 商业模式调整 - Temu增加可从美国国内仓库发货的商品并在网站突出标记[6] - 但美国库存商品大多仍为中国制造,库存耗尽后可能因关税影响涨价[6] - 直接出口廉价中国产品到海外的商业模式被迫调整[6] 对亚马逊平台影响 - 亚马逊中国卖家如安克创新科技已对手机充电器等产品全面涨价[7] - 部分卖家计划5月后涨价5成,因利润微薄且难以削减成本[7] - 韦德布什证券推测亚马逊销售商品最多7成是中国制造[7] - 多家亚马逊卖家取消参加Prime Day活动或减少广告支出[7]
Temu美国站部分商品价格翻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4-30 11:05
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SHEIN涨价 - Temu在美国对从中国直接发货的商品大幅涨价,部分商品价格提高至原来2倍以上 [2][4] - 一款标价13.2美元的女式凉鞋最终价格为32.5美元,约为原价的2.5倍 [4] - 小型蒸汽熨斗最初显示26美元,结算时飙升至60美元 [4] - SHEIN也已在美国启动涨价措施 [6] 涨价原因 - 美国政府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税措施 [6] - 5月2日起进口商品需支付估价120%关税或每件100美元(6月1日起200美元) [6] - 特朗普政府取消"低值免税规则"制度 [6] 商业模式调整 - Temu已增加可从美国国内仓库发货的商品 [6] - 在美国网站突出标记国内有库存的商品 [6] - 中国电商被迫转变原有商业模式 [5] 亚马逊平台影响 - 亚马逊卖家对中国产品进行涨价,如安克创新科技已对手机充电器等产品涨价 [7] - 部分商品需要涨价5成 [7] - 亚马逊销售的商品最多有7成是中国制造 [8] - 多家亚马逊卖家决定不再参与今年Prime Day活动 [8] 行业影响 - 征收关税的影响正逐渐扩展至美国消费者 [2] - 涨价现象频发,表明关税政策已产生实质性影响 [2] - 原本为7月促销活动准备库存的时期,部分卖家取消向中国的订单或减少广告支出 [8]
关税恶果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亚马逊(AMZN.US)近千商品价格飙升30%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1:17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部分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 中国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125%报复性关税 [1] - 进口商将关税成本大部分甚至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预计关税政策将推高诸多消费品价格 [1]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入境政策 跨境电商平台SHEIN和Temu宣布全面调整售价 [2] 亚马逊平台价格变动 - 亚马逊平台上近千种商品出现明显涨价 平均涨幅接近30% [1] - 亚马逊官方回应称900余种涨价商品仅占平台前10万畅销商品的1% 多数商品调价幅度为6% [2] - 亚马逊表示数亿商品售价波动处于正常区间 绝大多数商品价格仍保持行业竞争优势 [2] 商品品类与品牌影响 - 涨价潮波及多个商品品类 包括手机充电器等电子配件和女装服饰 [1] - 亚马逊平台畅销充电设备品牌安克约25%的产品线已完成价格上调 [1] - Temu某款跑鞋售价从14美元跃升至27美元 [2] 行业应对与供应链挑战 - 零售商通过涨价或增设"关税附加费"转嫁成本 [2] - 高昂关税削弱中国等国的制造优势 但重构供应链或转移生产基地需耗时数年且成本高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 [2] - 关税税率的不确定性及政策持续时间令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规划 [2] 贸易谈判动态 - 特朗普透露美国和中国正在积极谈判 预计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大幅"下降 [2] - 中方官员否认谈判消息 重申要求美国取消对华关税的立场 [2] - 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预计中国商品关税可能从当前超100%的有效税率下调 但具体时间表尚不明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