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微镜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倒置荧光显微镜市场前15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8 18:07
倒置荧光显微镜市场概述 - 倒置荧光显微镜采用光源和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的特殊光学结构,可直接观察培养皿中的活体样本,适用于动态生物学研究[1]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1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4.91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6.05%[14] - 主要增长动力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爆发(基因编辑、单细胞分析)、工业检测升级及STEM教育普及[14]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厂商(Leica Microsystems、Nikon Instruments、蔡司、Keyence、Evident)合计占据82.39%市场份额[5] - 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等地区[5] - 国际品牌垄断高端市场并通过技术专利构筑壁垒,国内企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面临价格战[18] 产品细分分析 - 按产品类型划分,三目镜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77%[6][8] - 按应用领域划分,医院是最大下游市场,占比44.09%[10] - 产品智能化趋势显著,多数设备已实现自动对焦和AI图像识别功能[15] 技术发展趋势 - 高分辨率与多模态集成成为发展方向,超分辨成像(如双光子激光扫描)提升肿瘤诊断精度[16] - 国产技术取得突破,本土企业通过自研光学系统和传感器提升国产化率[16] - 技术迭代加速是行业主要挑战,高端光学元件仍依赖德日企业[18]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市场受益于政策支持,科技部设立5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高端设备研发[20] - 北美和欧洲市场受科研投入驱动,欧盟"地平线欧洲"计划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专项资助促进技术升级[20] - 新兴领域如材料科学、环境监测和制药工业成为增长新动力[22] 行业机遇与挑战 - 生物医学需求稳固,活细胞成像和免疫疗法监测推动高精度设备采购[21] - 便携化设备满足移动实验室需求,催生野外研究和现场检测新场景[23] - 技术路线不确定性增加,多模态集成研发周期长且投入高[18] - 贸易保护措施抬高出海成本,挤压国产企业利润空间[18]
Leica四连中标不敌ZEISS高单价,共聚焦招中标周报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共聚焦显微镜市场招中标概况 - 2025年第27周共产生18项共聚焦显微镜招中标项目,其中中标8台/套(总金额2589.644万元),计划采购10台/套(预算3080.1万元)[1][2] - 中标市场由ZEISS、Leica、OLYMPUS主导,ZEISS以3台/套(1239.764万元)领跑,Leica以4台/套(1131.88万元)次之,OLYMPUS交付1台/套(218万元)[2] - 招标项目中单台最高预算达600万元(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4] 中标项目品牌与型号分析 - **ZEISS**:中标3台,包括LSM 910(249.7万元)、LSM 990(608.144万元)及未披露型号(381.92万元)[3] - **Leica**:全部中标型号为STELLARIS,单价覆盖199万至394.88万元,最高单台成交价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项目[3] - **OLYMPUS**:仅1台FV4000中标,单价218万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项目)[3] 招标项目采购需求分布 - 预算金额集中在250万至600万元区间,其中600万元(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587万元(南方医科大学)、316万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为前三高预算项目[5] - 采购单位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包括海南大学(310万元)、苏州大学(160万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0万元)等[5]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共聚焦显微镜采购需求持续释放,高校及科研机构为采购主力,单周招标预算超3000万元[4][5] - 国际品牌ZEISS、Leica占据中标市场近92%份额(合计2371.644万元),OLYMPUS份额不足10%[2][3]
麦克奥迪(300341):三大业务并驾齐驱 国资入主稳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7-08 08:35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14.77、16.71、18.52亿元,同比+9.12%、+13.11%、+10.86%;归 母净利润分别为1.74、2.17、2.60 亿元,同比+7.61%、+24.64%、+19.99%;EPS 分别为0.34、0.42、 0.50 元。25 年7 月4 日收盘价为15.67元,对应PE 分别为46.67x、37.44x、31.20x。考虑到公司主营业务 发展稳健,控股股东实力强劲资源丰富,故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深耕光学领域30 余年,专注于光学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及显微图像集成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 售,产品包含近百个型号,拥有MOTIC、NATIONAL、SWIFT、CLASSICA 四大品牌。凭借三十余年 的技术积累与全球化布局,公司客户网络已覆盖中国大陆、西班牙、日本、德国等109 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国内光学显微镜领域的领军企业及全球知名品牌。未来,公司将在保持教学领域稳定性同时,在工 业、科研及医疗领域持续打开新增长空间,巩固其全球智能光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高压环氧绝缘件持续增长,服务全球一流客户 ...
预算8537万元!南京理工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7 15:36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发布2 8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8 5 3 7万元,涉及含能材料感度测试系统、摩擦磨损往复 试验仪、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系统、高分辨分析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 0 2 4年1 2月~2 0 2 5年7 月。 南京理工大学2024年 12月~2025年7 月 仪器设备采购 意向汇总表 导读: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28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8537万元。 | 采购 | | 预算 | 采购 | | --- | --- | --- | --- | | | 需求概况 | | | | 项目 | | 万元 | 时间 | | |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1最大落高:>1.6m; 1.2测量高度误 | | | | | 差:<±0.5mm; 1.3锤体质量: (1)2000±2克 (2) | | | | | 5000±5克 (2)10000±10克 (2)20000±20克 1.4导杆 | ...
东莞首台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近视手术设备装机成功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07:33
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设备 - 东莞首台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近视手术设备在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装机,标志着东莞屈光手术进入"智能机器人辅助"新时代 [2] - 该设备搭载新微创手术SMILE pro技术同步发布 [2] - 新一代设备术中单眼透镜扫描制作时长从23秒缩至10秒内 [3] - 设备集成智能中心导航定位与眼球自旋补偿导航系统双导航系统 [3] - 独创激光臂与显微镜臂360°协同操作,为医生提供灵活视角和流畅操作体验 [3] SMILE pro技术特点 - SMILE pro技术于2021年在国外应用于临床,2025年1月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 [3] - 在保留全飞秒SMILE"无瓣、微创"特点基础上,升级了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维度 [3] - 全飞秒手术技术全球应用超过1100万例,国内手术量突破750万例 [3] 医院技术升级 -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引入蔡司ARTEVO 800数字导航3D手术显微镜,与VISUMAX 800构成更全面的技术矩阵 [4] - 医院拥有3名全飞秒手术认证医生,已完成微创全飞秒手术20000余例 [4] - 医院扎根东莞10年,覆盖不同年龄层、不同屈光程度的患者群体 [4] 行业发展趋势 - 眼科技术手术"数智化"发展是行业趋势 [4] - 新技术在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患者提供更多样化近视矫正方案 [4] - 技术升级帮助更多患者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骄成超声(688392):国内超声波设备龙头,平台化布局打开多元成长曲线
长江证券· 2025-07-06 22: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丨首次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骄成超声深耕超声波技术,逐步扩展应用领域,看好公司平台化布局及新业务增量,电池业务作为压舱石,线束、半导体、耗材业务高速增长,公司通过平台化布局正在逐步打开多元成长曲线 [2] 分组1:超声波龙头,多点布局逐步迈向平台化 深耕超声波技术,逐步扩展产品应用 - 骄成超声是专业提供超声波设备以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成立于2007年,最初从事橡胶轮胎的超声波裁切,2015 - 2017年切入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2020年以来业务拓展至无纺布、线束、半导体等领域,下游客户包括时代电气、永贵电器等,长期将形成“新能源 + 半导体 + 医疗”三大板块业务 [25] - 公司通过自身的超声波技术平台,拥有向不同行业应用拓展的能力,产品应用行业领域覆盖新能源动力电池、橡胶轮胎、无纺布、汽车线束、功率半导体等领域 [26] - 公司掌握全套超声波设备核心部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核心产品包括超声波焊接机、轮胎裁切系统等,各具特点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31] 多点开花驱动营收稳增,盈利能力整体上行 - 营收方面,2024年和2025Q1公司分别实现5.85亿元和1.48亿元,同比分别 +11.30%和 +22.35%,20 - 24年CAGR为21.89%;归母净利润方面,2024年和2025Q1公司分别实现0.86和0.24亿元,同比分别 +29.04%和 +2152.47%,2023年下滑主要系加大研发投入等所致 [41] - 2024年汽车线束、半导体设备开始放量,配件业务高增,服务及其他业务也实现高增,其中电池领域下滑主要系下游电池厂扩产放缓,汽车线束和半导体高增主要系开始批量出货,配件高增主要系存量设备增多及电池客户稼动率提高,服务及其他业务高增主要系相关自动化解决方案销售增加 [46] - 销售毛利率自2021年起整体中枢上移,2024年达56.89%,2025Q1提升至64.91%;销售净利率2024年达14.52%,2025Q1达15.78%;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81%、10.40%、 -1.89%和21.65% [48] 分组2:电池:触底恢复在即,复合集流体 + 固态电池或成新驱动 超声波应用领域广、在锂电池上具备不可替代性 - 超声波技术一般包括功率超声和检测超声,功率超声应用广泛,涉及金属焊接、无纺布焊接、塑料焊接、橡胶裁切、工业清洗、喷涂、医疗、食品领域 [52] - 超声波焊接根据焊接对象不同主要分为金属焊接、非金属焊接等,超声波金属焊接是固相连接方法,适合焊接软的和高导热性材料;超声波非金属焊接技术难度低于金属焊接 [55][61] - 超声波焊接相比其他焊接技术优势明显,在金属焊接和塑料焊接方面均有体现;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裁切市场主要用于轮胎裁切,具有切口光滑等优点 [63][65] - 在锂电池领域,超声波主要应用于极耳焊接阶段,细分来看,超声波用于多层极耳焊接,激光用于极耳和极柱焊接,超声波焊接在多层极耳焊接工艺上优势明显,具有不可替代性 [69][72][74] 新能源车拉动电池需求,设备远期空间广阔 -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走高,2024年达1287万辆,同比 +35.50%,渗透率达40.9%,拉动动力电池需求,2025Q1我国动力电池销量和装机量分别为217GWh和130GWh,同比分别 +48.63%和 +52.82% [77] - 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开启新一轮扩产,2025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预计超3TWh,测算得至2025年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总市场空间将超40亿元 [79] 二分天下竞争格局,公司占比逐步提升 - 动力电池焊接领域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外玩家相对较少,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海外的必能信和Sonics,以及国内的新栋力和科普,国内其他公司受限于技术难以与公司竞争,公司和必能信二分国内市场 [80] - 公司设备在下游动力电池终端客户中同类设备的占比逐步提升,2021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采购公司产品占其新增产线采购同类产品比重均超50%,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多家已使用公司设备 [82] 复合集流体 + 固态电池成新驱动,静待放量 - 复合集流体具备高安全、高比容、长寿命、高兼容等特点,超声波滚焊是电池生产的最优解,复合集流体产业化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量产放量 [84][88][90] - 公司与宁德时代深度研发合作,若未来复合集流体逐步放量,公司有望最先受益 [93] - 固态电池在政策、终端和产业链多方共振下产业端密集催化,超声波焊接有望受益,公司超声波焊接设备可用于固态电池极耳焊接,并已形成小批量订单 [94] 分组3:半导体:深度布局先进封装,已获批量订单 IGBT高速发展,端子超声焊接设备空间广阔 - IGBT是高性能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在多个行业应用,半导体领域技术难度高,超声波为焊接主流工艺 [97] - 全球IGBT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约为104亿美元,2025年将扩大至133.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11.9亿美元,汽车是IGBT需求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99][103] - 国内IGBT高速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达约25.7亿美元,产量预计超7500万只,自给率达40%,随IGBT国内产能逐步扩张,焊接设备需求同步旺盛增长 [105] - 目前全球IGBT市场竞争格局主要以外资为主,国产设备切入困难,行业内焊接设备国产化率较低 [108] 键合 + 检测超声设备新突破,助力国产替代 - 晶圆键合界面缺陷检测中,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是无损且高效的主流检测方案;引线键合机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2024年国内引线键合装置进口金额为44.02亿元,同比 +22.55% [109] 历经五年多客户验证,部分已批量发货 - 公司半导体领域业务坚持平台化思路,打造了完整的产品矩阵,覆盖封装关键工序,推出多种创新产品 [113] - 公司半导体业务历经五年客户验证,2024年进入放量阶段,2025年6月成功斩获半导体封装头部客户批量订单,其中引线键合机获得批量订单,成功实现国产替代 [115] 分组4:线束:电动车打开焊接需求,公司突破外资垄断 电动车高压线束需求打开超声波焊接市场 - 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高压线束,2016 - 2022年我国汽车线束总市场规模由670.5亿元增长至814.6亿元,高压线束市场规模占比由2.07%增长至17.36%,预计2025年汽车线束超声波焊接机存量市场规模约在10亿元以上,2025年当年线束焊接设备及主要配件新增市场需求可达3亿元 - 5亿元 [116] 快速抢占市场,技术现已国内领先 - 公司在汽车线束领域推出多款线束超声波焊接设备,快速抢占应用市场,设备具备焊接强度高、导电性好等优势,核心产品能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118] - 公司市场占有率领先,与安波福、泰科TE等客户达成合作,2024年6月与莱尼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也是泰科电子官方授权的铜铝焊接合作伙伴 [120] - 公司推出新一代超声波线束焊接质量振动在线监控方案,监控范围更广,检出效率更高,已成功应用于线束标杆客户产线 [123] 分组5:研发实力强 + 平台化发展,设备 + 耗材双轮驱动 高度重视研发、持续高质量投入 - 公司管理层秉持研发技术驱动市场的理念,高度重视研发,内部设立专门的技术中心,分六大部门各司其职,通过跨部门运作制定可行方案 [123] - 公司注重研发队伍建设,不断增加研发人员人数,截至2024年,27%的研发人员为硕士、博士学历,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表现出色,截至2024年底,取得有效授权专利307项,软件著作权55项 [127] - 公司研发费用以研发人员薪酬为主,2019年以来占比均在50%以上,2024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32.91万元 [128] - 公司在研项目储备丰富,预计总投资规模2.76亿元,2024年重点布局半导体领域应用,积极研发先进封装领域相关设备 [129] - 公司四位核心技术人员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公司选址紧靠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便于产学研合作 [131] 底层技术自研,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 公司拥有六大基础研发技术,构成超声波技术平台,为多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下游行业痛点问题 [133][137] - 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声波滚焊技术为国内首创,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有广阔成长空间,滚焊机设备有望为公司贡献更多业绩 [139] 稳居市场龙头、客户资源雄厚 - 国内超声波设备领域,公司相比国内可比公司成立时间较早,通过先发优势在专利数及员工规模上优势明显,在行业覆盖面上较全面,产品线多样化能满足不同行业需求 [143] - 新栋力和深发源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优势,达牛新能源聚焦特定领域,必能信中国在高端市场占优,公司凭借国产替代趋势逐步缩小与国际公司差距,打破外企垄断局面 [144] - 公司积累了头部客户合作关系,拥有更优质客户资源,2021年以来设备在下游终端客户中同类设备的占比逐步提升 [147] 耗材高速稳定增长,是公司的现金奶牛 - “设备 + 耗材”的商业模式下,公司耗材市场具有持续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焊头、底模等配件市场需求可观,客户购买设备更换配件时优先选择公司自产配件 [148][149] - 公司配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2024年配件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70.45%,配件业务毛利润1.39亿元,毛利率达75.93%,逐步成为公司的现金奶牛 [150]
预算1.09亿元!北京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5 22:00
北京大学2025年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核心观点 - 北京大学计划在2025年5月至8月期间采购20项高端科研仪器设备,预算总额达1.09亿元,涵盖显微成像、光谱分析、AI计算、生物医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1][2] 采购项目分类 显微成像设备 - **开放式全电动全光谱显微成像平台**:预算400万元,配备双光路双相机系统,支持全光谱拆色和细胞社会学分析功能 [4] - **高分辨转盘共聚焦显微镜**:预算320万元,适用于活细胞超分辨成像,支持多荧光、多Z轴图像自动获取 [4] - **近红外连续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预算395万元,支持样品三维重构、多色荧光成像及活细胞动态观察 [5] - **快速超高分辨共聚焦成像系统**:预算230万元,XY方向分辨率≤120nm,配备超高分辨模块 [6] 光谱与电磁测量设备 - **阴极荧光光谱系统**:预算150万元,用于地质、化学、考古等学科研究 [4] - **电磁信号测量仪**:预算270万元,含射频生成与调制单元,兼容布鲁克超导磁体 [5] AI与计算设备 - **AI高性能服务器集群扩容**:预算4735万元,算力FP16(非稀疏)不低于28 PFLOPS,支持200G高速互联网络 [5] - **AI改造共聚焦拉曼显微镜**:预算345万元,联用成功率>90%,具备机器人自动进样与AI监控功能 [5] 生物医学研究设备 - **小鼠IVC笼具系统**:预算250万元,保障SPF级别动物饲养环境 [4] - **自由基激活辅助碎裂组学分析系统**:预算700万元,支持蛋白质组、代谢组研究,故障响应时间≤48小时 [5] - **流式细胞仪**:预算135万元,满足临床需求 [5] 极端环境与量子研究设备 - **无液氦稀释制冷机**:预算300万元,用于暗物质探测器研发,温度可降至mK量级 [6] - **极低温磁场高频扫描隧道显微镜**:预算580万元,实现单原子自旋量子操控 [6] 其他设备 - **超高压多模大压机轻元素材料合成系统**:预算400万元,用于新材料合成 [6] - **多模态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系统**:预算199万元,光学分辨率≤85纳米 [6]
预算1.35亿元!上海科技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4 22:25
上海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上海科技大学发布40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35亿元,涉及激光辅助系统高性能示波器、闪烁体、调温调湿空气净化设备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6~10月 [1] 采购项目详情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相关设备 - 激光辅助系统高性能示波器:带宽350MHz-6GHz、采样率3-16 GSa/s,预算200万元,预计2025年8月采购 [3] - 闪烁体:光子能量范围3KeV~15KeV,预算120万元,预计2025年12月采购 [3] - 调温调湿空气净化设备:洁净等级ISO6(千级),温度调整范围20-25℃±1℃,湿度40%-55%±5%,预算105万元,预计2025年8月采购 [3] - 复合磁瓶谱仪系统:腔体真空度优于5×10-10mbar,移动台位移精度优于0.1mm,预算380万元,预计2025年9月采购 [4] - 延迟线探测器:时间分辨优于200 ps,本底噪音低于50cps,预算150万元,预计2025年9月采购 [4] - 高精度高压电源:电压输出2-20 kV,预算160万元,预计2025年9月采购 [4] - L2后减振台:X/Z向减振反馈行程≥3μm,预算1900万元,预计2025年8月采购 [4] - 六轴位移台:重复精度±0.5μm,移动行程≥±20mm,角度行程≥±10度,预算150万元,预计2025年10月采购 [4] 其他科研设备 - PLX-STA主电容充放电系统:工作电压≥6kV,主回路电流6A-20A,预算186万元,预计2025年7月采购 [3] - 液氮制冷近红外光谱仪:光谱仪焦长≥500mm,CCD分辨率≤0.07nm,预算151万元,预计2025年7月采购 [6] - 闭循环低温磁光电综合实验冷台:温度范围4K-300K,振动稳定性<10nm,预算268万元,预计2025年7月采购 [6] - 高功率高重频飞秒激光系统:功率≥200W,重频≥100kHz,脉宽≤400fs,预算300万元,预计2025年7月采购 [6] - 数字材料计算集群服务器:包括72台CPU服务器和3台GPU服务器,预算2051万元,预计2025年7月采购 [7] -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点分辨率≤3埃,线分辨率≤2埃,最高电压200kV,预算190万元,预计2025年7月采购 [8] - 晶圆级X射线衍射仪:X射线发生器最大功率≥3kW,支持6英寸晶圆,预算294万元,预计2025年7月采购 [9] 采购时间分布 - 2025年6月:真空获取系统、耐辐射阀门及配件、紧固件等 [4] - 2025年7月:PLX-STA主电容充放电系统、液氮制冷近红外光谱仪、闭循环低温磁光电综合实验冷台等 [3][6] - 2025年8月:激光辅助系统高性能示波器、调温调湿空气净化设备、L2后减振台等 [3][4] - 2025年9月:复合磁瓶谱仪系统、延迟线探测器、高精度高压电源等 [4] - 2025年10月:六轴位移台 [4] - 2025年12月:闪烁体、高灵敏闪烁体等 [3][4]
麦克奥迪收盘下跌1.38%,滚动市盈率49.27倍,总市值81.0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36
公司基本面 - 7月4日收盘价15.67元,单日下跌1.38%,滚动市盈率49.27倍,总市值81.08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91%,净利润3488.16万元,同比增长9.70%,销售毛利率41.77% [1] - 主营业务涵盖环氧绝缘件、光学显微镜、模具、医疗检测产品及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核心产品包括电气、显微镜、医疗三大类 [1] - 机构持仓方面,8家机构合计持股33687.56万股,持股市值55.96亿元 [1] 行业估值对比 - 电网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35.91倍,行业中值38.13倍,公司市盈率49.27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公司市净率4.37倍,高于行业平均3.51倍和行业中值2.58倍 [1][2] - 在可比公司中,炬华科技PE最低(11.12倍),特变电工总市值最高(614.92亿元),公司总市值81.08亿元处于行业中游 [2] 同业估值排名 - 公司PE在13家同业中排名第13位(最高),显著高于正泰电器(12.47倍)、三星医疗(13.05倍)等龙头企业 [2] - 行业总市值分布呈现两极分化,正泰电器493.62亿元、特变电工614.92亿元为头部企业,新联电子45.46亿元、友讯达27.06亿元为中小规模企业 [2]
1.15亿!中国科学院2025年仪器设备部门批量集采(4项只限国产)
仪器信息网· 2025-07-04 16:03
中国科学院2025年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 项目分为26包进行采购,总预算达1.15亿元,涉及质谱、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等26台/套仪器设备 [1][3] - 部分采购需求中明确要求不允许采购进口产品,包括纳米晶体电子衍射仪、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无机质谱、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系统 [3][6][7] - 采购代理机构为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07月23日14点00分 [3] 仪器设备采购详情 - 纳米晶体电子衍射仪预算610万元,不允许采购进口产品 [6] -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预算420万元,允许采购进口产品 [6] - 600M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预算1160万元,是本次采购中预算最高的单台设备 [7] -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预算835万元,是质谱类设备中预算最高的 [6] -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预算262万元,不允许采购进口产品 [7] 采购单位分布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采购纳米晶体电子衍射仪和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总预算1030万元 [6]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采购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等多台设备,总预算1340万元 [6]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采购600M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预算1160万元 [7]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采购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总预算697万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