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磁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红色攻坚组“亮赛比”,英思特稀土跑出20%效能加速度
内蒙古日报· 2025-07-07 21:25
公司概况 - 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 - 公司与国内外多个高端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3C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4] - 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党建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9]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能 - 公司通过"红色攻坚"科研党小组取得智能生产线、磁能线圈、激光切割等100余项专利,专利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引擎" [6][7] - 全自动生产线产品合格率超过98%,单件生产时间缩短至20秒,设备产能从11000片/单位提升至14000余片/单位 [7] - 党员操作机台效能提升20%,故障率下降至3%,通过"老带新"机制培养84名技术尖兵 [9] 党建与企业管理融合 - 公司实行"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为党员"机制,设立58个党员示范岗和责任区,覆盖所有重点产线和车间 [9] - 党员积分制作为核心激励机制,2024年党员提出的66条金点子创造效益近百万元 [9] - 与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6所科研院校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突破产能瓶颈和技术壁垒 [6] 产品与市场突破 - 成功攻克异形磁组件组装难题,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脑等3C消费类电子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1] - 电磁组件体积仅为指甲盖三分之一,已嵌入全球高端电子产品供应链 [1]
健信超导销量下降拟募8.65亿扩产 IPO前分红6000万实控人落袋过半
长江商报· 2025-05-19 08:3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医用MRI核心部件供应商,全球市占率约4.2%,排名第五,国内仅次于联影医疗 [1][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 [2] -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85.23万元、4473.8万元、5026.76万元,呈现持续提升态势 [2]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2022-2024年分别为19.56%、22.84%、24.94%,远低于同行平均45.17% [3] - 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费用率2022-2024年为5.66%、5.42%、6.5%,低于同行平均18.36% [3] -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7239.64万元,占营收比例5.86% [3] 客户结构与关联交易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73.75%、76.68%、79.62% [4] - 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销售占比达42.71% [4] - 存在关联交易:2023年第五大客户苏州柏尔特为合营企业,销售2362.59万元 [4] - GE医疗子公司持有公司3.10%股权,2024年成为第三大客户 [4] 产能与募资计划 - 2024年超导产品产能利用率89.33%,产销率91.42%,永磁产品产能利用率94.67%,产销率92.25% [5] - 两大产品2024年销量、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均下降 [5] - 拟募资8.65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5] 分红与股权结构 - 2022-2024年现金分红合计6000万元 [6] - 实控人许健益家族合计持股59.92%,获得超半数分红 [6] - 募资计划中包含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
龙磁科技(300835) - 300835龙磁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30 09:14
经营情况 - 2024年营收11.70亿元,净利润1.1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33%、50.11%;2025年一季度营收2.57亿元,净利润2847万元,经营稳中向好 [2] - 永磁业务是支柱产业和主要利润来源,2024年湿压磁瓦产销量、毛利率增长,当前永磁产能4.5万吨,今年将达5万吨,高性能产品占比提高 [2] - 2024年加大软磁业务投入,安徽金寨和泰国基地建设推进,亏损收窄,预计今年软磁出货量提升 [2] - 高端模压电感进入行业头部客户供应链,带动其他客户关注度与合作意愿提升,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3] 贸易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市场产品占比不足3%,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出口规模和利润影响有限 [3] - 磁材国内供应链完善,上游材料供应充足,主要设备本土化,受关税影响小 [3] - 公司海外布局生产基地,海外基地可缓冲贸易政策变化影响,总体影响可控 [3] 产能规划 - 中长期目标打造6万吨永磁铁氧体磁瓦产能,产能投放更谨慎,庐江、金寨、越南基地技改升级初见成效,今年预计产能达5万吨 [3] 海外产能 - 二季度越南工厂永磁产能扩至10000吨/年,泰国软磁工厂规划产能8000吨,预计年内建成部分产能并试产,预留地块建原料工厂 [3] 海外工厂盈利 - 越南工厂毛利率高因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综合税负低,产品价格水平高,已进入平稳运行期 [3] 芯片电感业务 - 之前中标订单开始小批量交付,受益示范效应,其他客户加快验证进度并反馈积极 [3] - 研发团队降低电感损耗、提升能量转换效率,探索新型封装工艺和结构设计 [4] 电感业务聚焦 - 着力开发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二者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存在协同效应,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4] 未来展望 - 永磁方面,越南工厂完成产能升级,国内基地产能挖潜、效率提升推进 [4] - 软磁业务二季度有望增量,加快泰国工厂建设,完善产能布局 [4] - 打造芯片电感和一体成型电感核心竞争力,开拓新业务增长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