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毛利率下滑
icon
搜索文档
宝莱特前三季度再现亏损,毛利率持续下滑
深圳商报· 2025-10-25 23: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下降1.7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834.17万元,但亏损同比有所收窄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0.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966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13万元有所减少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126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566万元有所减少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下降2.43%,实现归母净利润131.34万元 [1]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1亿元、11.84亿元、11.94亿元、10.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85%、8.49%、0.87%、-11.18% [2]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79.26万元、2213.26万元、-6518.51万元、-7144.13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1.57%、-65.52%、-394.52%、-9.60%,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并连续两年亏损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5.31%,较上年同期的27.18%有所下降 [1]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2.43%、27.12%,毛利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1] 财务状况与担保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长期应收款为1233.97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99.65%,主要系子公司长期应收分期货款增加所致 [1]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2.19%,主要系可转换公司债券重分类影响所致 [1] - 公司累计对外担保总额为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2.82%,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16.01%,全部为子公司提供担保 [2]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监护仪及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主要产品为多参数监护仪,包括掌上监护仪、常规一体式监护仪以及插件式监护仪等三大系列 [2]
和林微纳港交所递表,毛利率下滑明显,客户集中度高
新浪财经· 2025-09-29 18:05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2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 [2] -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新技术及新产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拓展海外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海内外战略性投资和收购、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2] - 公司于2021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 主营业务为微型精密电子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8亿元、2.86亿元和5.6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0.21亿元和-870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9亿元 较上年同期2.29亿元增长91.7% 净利润3068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71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8.1%、20.9%和18.3%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21.1% [2][3] - 净利率从2022年13.3%波动至2025年上半年7%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3年及2024年连续亏损主要因销售成本增长过快、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降价压力增大 叠加新产品研发及业务扩张费用增加 [2] - 2024年研发费用5694.27万元 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上升及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挤压盈利空间 [4] - 毛利率下滑主要因新产品推出导致销售成本增长超过收入增长 [3] 现金流与客户集中度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105.6万元 后续恢复净流入 [4]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2.8%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5.1% [4][5] - 客户集中度高可能导致回款周期波动 加剧流动性压力 [4] 供应链风险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维持在46.9%-62.8%区间 [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43.7%降至2025年上半年25% [5] - 关键原材料如高精度金属基材依赖少数供应商 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情况 [5] 资金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23亿元 [5] - 控股股东骆兴顺直接持股33.33% 通过苏州和阳管理咨询合伙企业间接控制4.71%股份 合计持股比例38.04% [5] - 2025年6月27日至9月26日期间 骆兴顺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705537股(1.12%股权) 减持均价40.56-44.30元/股 套现7316万元 [6]
IPO雷达 | 隆源股份回复首轮问询:毛利率连年下滑、客户高度集中存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9-20 13:00
公司IPO审核进展 - 公司于9月19日回复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涉及股权代持、客户合作稳定性、销售收入真实性、毛利率下降原因及募投项目必要性等核心问题 [1] 股权结构与代持问题 - 公司前身为中外合资企业,创始人林国栋2008年通过香港兴隆收购股权时未实际支付对价且返程投资未办理外汇登记,但回复称与胡永明之间股权代持已彻底解除,不存在纠纷或特殊利益安排 [2] - 员工持股平台中13位合伙人曾借款出资,其中12位已全部偿还,未全部偿还者正按计划还款,公司称不存在股权代持和利益输送 [2] - 公司承认未及时进行外汇补充登记存在违规,但认为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 [2] 客户集中度与销售真实性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84.33%、84.72%、77.59%,对第一大客户博格华纳销售占比分别为36.83%、37.68%、33.76%,客户集中度较高但呈下降趋势 [3] - 公司与博格华纳合作近20年,通过其供应商认证体系,认为被替代风险较低,合作关系稳定 [3] - 外销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0.54%降至2024年的40.51%,外销收入与海关报关数据差异率低于1%,但第三方回款金额从2022年的123.73万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3715.05万元,公司解释为客户母公司代付,符合行业惯例 [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5.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69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1.0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9亿元 [4]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30.57%下降至2024年的24.17%,三年内下滑超过6个百分点 [4] - 主要产品铝合金零部件毛利率从2022年的29.72%下降至2024年的23.51%,其中汽车类零部件毛利率从29.71%降至23.34% [5] - 毛利率下降主因是原材料铝合金价格波动(占主营业务成本56%以上)及毛利率较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比上升 [5] 募投项目与产能消化 - 公司拟募集资金6.1亿元,用于新能源三电系统及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二期)和研发中心建设 [7] - 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6.22亿元,新增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产能1420万件 [7] - 2022年至2024年压铸环节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05%、89.14%、83.61%,产销率分别为95.41%、97.24%和98.95% [7] - 公司披露在手订单约2.6亿元,认为有足够市场消化新增产能,产能过剩风险较小 [7]
新广益IPO!突击分红2.2亿,被质疑“套现式”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07
IPO审核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9月19日在深交所进行IPO上会审核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拟募集资金总额6.38亿元[2] 毛利率变动与产品结构 - 综合毛利率从2020年38.74%降至2022年31.76% 下降约7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维持在31-32%水平[2][4] - 核心产品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收入占比达93.33%(2022年)、76.45%(2023年)和73.8%(2024年) 但抗溢胶特种膜毛利率从2020年33.09%降至2022年28.65% 2024年回升至36.67%[5] - 新产品新能源材料毛利率分别为11.27%、4.76%、13.96% 改性材料毛利率分别为13.88%、14.67%、23.65% 光学胶膜毛利率分别为31.07%、11.75%、15.57%[5][6] - 新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但因处于客户导入期和市场推广初期 毛利率普遍较低[5][6] 原材料供应风险 - 核心产品抗溢胶特种膜的关键原材料TPX粒子极度依赖日本供应商三井化学 虽通过贸易商采购但源头集中风险未变[2][7] - 开发PBT材料作为替代方案 但替代过程需要时间 供应风险短期内仍存在[7] 客户集中度与议价能力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69.64%(2022年)、57.22%(2023年)、52.89%(2024年) 集中度逐年下降但仍处于高位[7][8] - 鹏鼎控股连续三年为第一大客户 销售占比分别为35.34%、26.08%、19.45%[7] - 部分客户同属MEKTRON集团 存在"单一集团客户"依赖风险[8] - 客户集中导致议价能力弱 2022年向鹏鼎控股供应低价产品(0.51元/平方米) 致使强耐受性特种膜平均售价从5.40元/平方米降至3.50元/平方米[9] 财务与资金运作 - 2021年11月实施2.2亿元现金分红 资金来源于经营积累(2020-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2.23亿元)和外部融资(同期融资金额合计2.33亿元)[1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9亿元 其中1.95亿元用于分配股利 显示分红资金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融资[11] 信息披露问题 - 招股书错误披露与已注销公司苏州润利达的合同状态 直至2024年6月才修正[10] - 未主动披露2022年积水化学发起的专利诉讼 直至监管问询后才补充[10]
内斗争权15年!毛利率持续下滑,要闪奔上市!
IPO日报· 2025-09-19 08:34
上市进程与募资用途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19日审核公司的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 [1] - 从IPO申请受理至上会仅相隔不到3个月 完成两轮问询回复 审核速度极快 [1] - 本次IPO由中信证券保荐 拟募集资金约8亿元 用于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公司治理与股权历史 - 公司创始人之间因经营分歧存在长达十五年的权力斗争 期间有近9年时间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有4年时间公司未召开董事会 [4][8] - 斗争主要围绕创始人柯炳粦与Ping Xu展开 2013年至2022年11月为公司无实控人阶段 多项关键议案因Ping Xu反对无法通过 [7][8] - 2022年权力争夺分出结果 Ping Xu投赞成票同意柯炳粦兼任总经理 其本人通过配偶控制平台拥有公司6.50%表决权 [9] - 目前柯炳粦、柯腾隆父子为实控人 合计控制公司27.13%表决权 但公司股权分散 无控股股东 [10] - 发行后实控人控制表决权比例将稀释至20.35% 存在控制权变更风险 [10] 经营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存在明显波动 分别为33907.23万元(2022年)、31313.34万元(2023年)、41055.91万元(2024年)、23849.87万元(2025年1-6月) [13] - 扣非净利润同样波动显著 分别为9573.14万元(2022年)、5491.41万元(2023年)、6857.10万元(2024年)、4168.69万元(2025年1-6月) [13] - 2025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主要下游客户 公司解释原因为应用领域、国产化进程差异等 [14] 毛利率与研发投入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分别为55.26%(2022年)、49.14%(2023年)、46.75%(2024年)、43.48%(2025年上半年) [15] - 毛利率持续低于境外同行平均值(如65.03% vs 55.26% in 2022) 且下滑幅度更大 变动趋势与境内同行存在差异 [17] - 公司产品结构以10Gbps及以下产品为主 25Gbps及以上速率产品处于逐步渗透拓展阶段 [17]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的21.14%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81% 同期同行业上市公司均值分别为21.74%、31.65%、31.45%、24.54%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已低于同行业水平 [17] 行业与公司定位 - 公司是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12] - 光通信电芯片是光通信系统的关键元器件 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12] - 公司产品应用于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13]
以远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中标智慧黑板项目且未按时履约?南天信息:相关报道不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2:30
项目中标与履约情况 - 南天信息中标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教育体育局智慧黑板采购项目两个标段 总中标金额2622.3016万元 其中第一标段提供2174套单价8012元/套 第二标段提供1056套单价8338元/套[3][4] - 项目原最高限价4706.433万元 公司中标价较限价低44.3% 但公司声称并非最低报价者且未低于成本报价[2][7] - 合同规定60天履约期内未完成全部设备交付 公司回应称"基本已完成交付"并否认报道真实性 强调按客户要求推进[5][6] 财务表现与毛利率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5% 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毛利率降至9.44%[8][9] - 集成解决方案和IT产品销售两大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仅为3.93%和3.38%[9] - 毛利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18-2019年约23% 2020-2021年降至16-19% 2022-2024年跌至13%左右[8] 同业对比与业务定位 - 公司被定义为金融科技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要为金融客户提供软件及IT服务[8] - 同业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显著高于南天信息:安硕信息28.57% 长亮科技31.95% 恒生电子软件业务达69.67%[9] - 2025年7月另中标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教室项目153.342万元 接近157.4992万元预算限价[8]
【美的集团(000333.SZ)】净利率稳中有升,经营质量优异——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洪吉然/周方正)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1 07:03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 同比增长16% 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增长25% 扣非归母净利润262亿元 同比增长30% [4] - 25Q2营业总收入1239亿元 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136亿元 同比增长15%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23% [4]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股派现0.5元 现金分红总额38亿元 [4] 业务板块分析 - 家用空调内销稳健增长 外销高增长 25Q1/Q2美的空调内销量同比+3%/+23% 外销量同比+20%/-24% [5] - 线上零售价格竞争激烈 25Q1/Q2线上零售价同比下降18%/9% [5] - B端业务表现亮眼 25H1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220亿元 同比增长29% 智能建筑科技收入195亿元 同比增长24% 机器人与自动化收入150亿元 同比增长8% [5]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H1毛利率25.6%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5Q2毛利率25.8%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7] - 25H1销售费用率9.2% 管理费用率2.9% 研发费用率3.5% 财务费用率-2.4% [7] - 25H1净利率10.6%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25Q2净利率11.3%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25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73亿元 同比增长11% [7] - 25H1末其他流动负债1071亿元 同比增长25%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509亿元 同比增长44% [7] - 25H1末合同负债386亿元 同比增长11% 显示在手资金充沛 [7]
恒坤新材IPO再闯关:业绩增速放缓,毛利率下滑引发市场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29 05:18
公司上市进展 - 恒坤新材于2024年12月提交科创板IPO申请,经历两轮问询后原定2024年7月25日上会但遭暂缓审议,现定于2024年8月29日二次上会审议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5年新三板挂牌,2021年主动摘牌后转向科创板冲刺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3.22亿元增至5.4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低于1亿元(2022年1.01亿元、2023年8984.93万元),2024年小幅回升至9691.92万元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72.74%显著下滑至2024年54.10%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74%,但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6.76%和5.71%,扣非净利润下滑25.18% [2] - 预计2025年1-9月营收增长但扣非净利润降幅扩大至11.48%-26.70% [2]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自产前驱体材料毛利率持续为负(2022年-329.59%、2023年-19.91%、2024年-1.56%),2025年上半年转正 [1][2] - 光刻材料毛利率从2022年39.17%降至2024年33.47% [2] - 引进产品毛利率保持高位(2022年97.75%、2024年98.34%) [2] - 公司综合毛利率(2024年53.84%)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31.00%) [2]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97%,其中第一和第二大客户合计占比超84% [3] 产能与运营效率 - 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2024年SOC光刻胶57.42%、BARC光刻胶21.43%、KrF光刻胶17.55%、i-Line光刻胶46.67%、TEOS前驱体46.47% [5] - 产销率表现分化:SOC光刻胶93.07%(2024年)、KrF光刻胶109.00%(2024年)、TEOS前驱体83.15%(2024年) [5] - 期间费用占比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4] 行业对比 - 可比公司光刻胶业务毛利率:晶瑞电材2024年28.22%、艾森股份2024年22.21% [2] - 电子材料毛利率领先企业:上海新阳电子化学材料2024年46.19%、南大光电MO源产品2024年48.61% [2]
民爆光电(301362):2025年中报点评:25Q2业绩低于预期,毛利率有所承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10:1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Q2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下滑11%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滑39% [4][7] - 毛利率承压明显 Q2单季度毛利率28.12%同比下降3.15个百分点 [7] - 行业出口环境恶化 2025年1-6月中国照明产品出口总额258亿美元同比下降6% 对美出口额52亿美元同比下降16% [7] - 公司积极拓展特种照明领域 植物照明/应急照明/美容照明/防爆照明等特种照明板块营收0.50亿元同比增长36% 毛利率41.30%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0.1%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滑16% [4][7] - 分板块表现:商业照明营收4.67亿元同比下滑4% 毛利率25.11%同比下降2.42个百分点 工业照明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2% 毛利率31.27%同比下降4.64个百分点 [7] - 期间费用率上升 Q2销售费用率6.16%同比上升0.97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94%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 [7] - 净利率显著下滑 Q2单季度净利率11.05%同比下降5.10个百分点 [7]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2.56/2.81亿元(前值2.51/2.78/3.00亿元) [6][7] - 对应增长率:2025年同比-0.9% 2026年同比+12.2% 2027年同比+9.7% [6][7] - 估值水平:当前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3/20/18倍 [6][7] 行业与业务布局 - 照明行业面临竞争加剧与关税压力 欧洲市场竞争激烈 北美市场受关税影响 [7] - 公司持续拓展新应用场景 包括路灯/体育场馆/防爆灯/应急照明/植物照明等领域 [7] - 新业务布局为长期增长打开空间 [7]
测序仪销量新高收入却下滑!华大智造连亏两年后今年上半年续亏,毛利率大降
仪器信息网· 2025-08-26 11:5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14亿元 同比下降7.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98亿元同比减亏 [2] - 期间费用(不含财务费用)8.27亿元 同比下降17.04%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2.11% 管理费用减少9.62% 研发费用减少26.98% 财务费用减少3438.97% [2] - 毛利率52.85% 同比下降8.03个百分点 [4] 核心业务运营 - 测序仪新增销售量超700台 同比增长60.35%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全读长测序业务收入8.94亿元 同比下降12.15% [3] - 仪器设备收入同比下降23.18% 试剂耗材收入同比下降6.30% [3] 市场环境与战略调整 - 商务部将Illumina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禁止其对华出口测序仪 [4] - 公司为抢占市场调整价格策略 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导致短期承压 [4] - 存货规模处于较高水平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