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蓝G318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调查】下沉市场之争:县域需求撑起新能源汽车“第二曲线”
新华财经· 2025-07-08 20:50
政策推动与市场响应 - 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重点选取推广比例不高但潜力大的县域城市[2] - 江苏、海南、陕西、安徽、山东等省份积极响应,辐射超200个县域市场,多地要求至少举办1场线下活动[2] - 合肥市推出7000万元新购车消费补贴,单车最高补4000元[2] - 海南昌江对初次上牌新车给予每辆2000元奖励,并可叠加其他补贴[2] 车企策略与产品布局 - 124款车型入围下乡活动,覆盖比亚迪、江淮、长城、长安、吉利等品牌[4] - 五菱推出9款车型矩阵,综合优惠至高10888元,覆盖全国3000家销售服务网络[5] - 比亚迪11款入选车型价格集中在10万元以下,续航匹配农村需求[5] - 长安汽车厂家直补最高达2.2万元,金融方案首付低至15%[5] 渠道与生态建设 - 上汽通用五菱启动"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活动,人员全面下沉至终端渠道[5] - 理想推行"一县一策"的"百城繁星计划",蔚来推进"换电县县通"补能网络[5] - 山东滕州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600把充电枪的光储充一体化智慧充电站集群[3] 市场潜力与需求特征 - 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27.2%,但增速持续快于城市市场[7] - 2020-2024年下乡活动车型销量从39.7万辆增至近760万辆[7] - 预计2027年县乡市场销量占比将提升至45%以上,释放百万级增量空间[7] - 下乡车型续驶里程普遍提升至300-500公里,15万元以下产品性能提升[7]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县域市场分层需求显著,车企需完善"产品+基建+服务"生态闭环[8] - 车企需开发适应农村路况和使用习惯的车型,如载货性能、通过性等[8] - 需加快县级维修服务网点布局,培训本地化技师,完善配件供应链[9]
长安升格央企之后,深蓝擎旗冲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8:06
央企重组与深蓝汽车发展机遇 - 央企重组重要目标是壮大央企新能源业务 深蓝汽车CEO认为机遇大于挑战 [1] - 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旗下汽车业务相关子公司将重组为独立央企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1] - 重组后央企主要围绕长安汽车建设 深蓝作为核心子品牌将优先获得资源倾斜 [3][18] 深蓝汽车市场表现 - 成立3年推出5款车型 累计交付突破48万台 成为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第一 [8] - 销量增速持续提升 从0到40万台仅用29个月 第四个10万辆仅用3个月 [9] - 2025年销量目标50万辆 2030年目标200万辆 其中海外占比35% [11] 海外市场拓展 - 依托长安"海纳百川"计划 已进入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非及澳大利亚市场 [10] - 2024年S07车型获泰国电动车销量冠军 2025年斩获Euro NCAP五星评价 [10] - 计划覆盖90个国家 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10万台 2030年长安集团海外目标150万台 [10][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深蓝S09预售订单突破2.1万台 平均售价超30万元 高配占比70% [12] - 行业首创三排安全测试 以100km/h速度完成三角度碰撞 远超国际标准 [13] - 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获中国专利金奖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4][15] - 动力电池安全技术获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5] 研发与战略规划 - 团队85%为研发人员 2030年前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10% 累计超1000亿元 [17] - "智领2030"战略规划推出30款新品 夯实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地位 [11] - 技术成果部分开源 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5] 品牌定位与行业影响 - 长安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之一 定位技术落地先锋 承载多项集团战略 [6][7] - 3年50万辆成绩为央企新能源树立标杆范本 [5][17] - 坚持技术为本发展路线 计划招募500位行业顶级专家 [17]
同为央企新能源 深蓝与奕派为何不同命?
经济观察网· 2025-05-31 13:13
央企新能源品牌竞争格局 - 深蓝汽车已成为"央企新能源品牌销冠",累计交付40多万辆,而奕派汽车累计交付不足8万辆,存在感较低 [2] - 深蓝汽车已推出6款车型,奕派汽车仅有2款在售车型 [2] - 2024年深蓝汽车累计销售24.39万辆,同比增长78.14%,奕派汽车2024年累计销售近6万辆 [3][4] - 2024年1-4月深蓝汽车累计交付8.78万辆,奕派汽车同期销量仅有1.67万辆 [4] 品牌发展路径差异 - 深蓝汽车成立于2018年,2022年正式发布品牌,奕派汽车2023年4月推出,2023年11月升级为独立品牌 [3][4] - 深蓝汽车首款车型SL03上市后12月即单月交付破万,第二款车型S7上市40天交付破万 [3] - 深蓝汽车2024年密集上市G318、L07、S05三款新车型,奕派汽车仅推出奕派007和奕派008两款车型且表现平平 [3][4] 技术路线选择 - 深蓝汽车坚持多元化技术路线,首款车型即推出纯电、增程、氢电三种版本,增程版成为销售主力 [6] - 2022-2024年国内增程车型销量从25万辆增长至116.7万辆,深蓝汽车抓住市场机遇 [6] - 奕派汽车首款车型eπ007仅提供纯电版本,增程版推迟5个月上市,错失市场先机 [6] 母公司支持力度 - 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核心承载者,共享制造平台和销售渠道 [7][8] - 东风汽车资源主要向高端品牌岚图倾斜,奕派品牌支持有限 [8] - 奕派汽车采用独立销售渠道策略,2024年底已开设471家门店,但分散了产品打磨精力 [8] 对外合作布局 - 深蓝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电池公司,与华为合作智能驾驶系统,与蔚来能源共享充电桩 [9][10] - 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合资研发车规级功率模块 [10] - 奕派汽车2025年1月才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目前尚未落地具体项目 [10]
深蓝汽车邓承浩"购车离职"言论背后:G318大幅跑输竞品、产品大年收获寥寥 三年巨亏77亿、净资产-35亿
新浪证券· 2025-05-20 15:49
公司高管言论风波 -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周年活动上提出支持员工购买G318无忧穿越版后离职"野游"再返岗的言论引发争议 [1] - 网络质疑包括"变相裁员"和"卖车噱头"两点核心争议 员工权益担忧涉及工龄清零与职位调整风险 [1] - CEO通过社交媒体回应称初衷是为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但市场忧虑未消除 [2] 产品市场表现 - G318上市10个月累计销量13476台 月均仅1000余台 最高单月销量为2024年7月的2483台 [2][4] - 竞品对比显示G318售价(17.59万-31.80万元)低于方程豹豹5和坦克400Hi4-T但销量落后 反映产品力不足 [2][4] - 2024年推出S05和L07两款10万级新车 与G318共同构成产品矩阵但市场表现均无突破 [9]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4年亏损15.7亿元 品牌成立三年累计亏损超77亿元 净资产-35.03亿元显示资不抵债加剧 [3][12] - 作为长安汽车新能源独立运营主体 2022年品牌发布后经历2023年更名独立运营但未达预期 [8][9] 产品问题与用户反馈 - G318上市7个月后全系降价3万元 老车主面临23.6万购车价骤降至19.99万的价格落差 [6] - 2024年4月新款无忧穿越版限时焕新价15.29万-19.69万元 配置多重升级加剧老车主不满 [6] - 车主集中反馈车机故障 倒车影像故障 漆面瑕疵 车辆异响等质量问题影响口碑 [7] 品牌发展历程 - 前身为2018年成立的长安新能源公司 2022年4月发布"长安深蓝"品牌 首款车型SL03同年7月上市 [8][9] - 2023年3月更名为深蓝汽车独立运营 意图强化品牌高端化定位但市场接受度有限 [9]
长安汽车(000625):出口及新能源驱动增长,公司加速转型
中原证券· 2025-05-07 19: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2][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2024年营收创新高,出口及新能源高增长,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海外产能建设有望带动销量提升,新车型推出将巩固市场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4][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5.58%,归母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35.37%,扣非归母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31.5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8.49亿元,同比-75.58%;基本每股收益0.74元,同比-35.6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9%,同比-6.86pct;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95元 [3]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341.61亿元,同比-7.73%,归母净利润13.53亿元,同比+16.81%,扣非归母净利润7.83亿元,同比+601.31%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4亿元、97.61亿元、108.7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9元、0.98元、1.10元,对应PE分别为15.76倍、12.58倍、11.30倍 [14] 汽车销量 - 2024年汽车销量268.4万辆,创近7年新高,同比+5.1%,连续5年正增长,内销/出口分别为214.76/53.62万辆,分别同比-2.14%/+49.59%,出口创历史新高 [4] - 2024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售73.46万辆,同比+52.80%,创历史新高 [4][5] 新能源业务 - 构建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及长安旗下三个品牌序列,形成差异化矩阵 [5] - 2024年阿维塔、深蓝、启源销量分别达7.36万辆、24.38万辆、14.63万辆,新能源效益稳步改善,产品均价提升1.01万元/辆,单车成本降低0.67万元,毛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 [5] - 深蓝立足主流电动市场,推出新产品,S05上市10天订单破万,S07/S7全年销量超11万辆,实现第40万辆整车下线,首个阶段性盈利的国企新能源品牌 [5] - 阿维塔定位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月度交付稳定过万,推出新产品阿维塔06,产品矩阵完善 [5][8] 海外市场 - 2024年海外销量53.62万辆,同比+49.59%,占总销量20%,出口创历史新高 [9] - 推进“海纳百川”计划,交付泰国车主,成立区域事业部,设立海外子公司,举办品牌发布会,完善产能布局和渠道建设 [9] - 2025年计划推出全球化产品,导入12款产品,泰国罗勇工厂5月投产,一期产能10万辆/年,召开欧洲品牌发布会,独联体KD项目投产,完成巴西子公司设立和中东非品牌导入,阿维塔完善中东市场布局 [9] 战略布局 - 新能源产业:与宁德时代合作,阿维塔完成融资并深化合作,成立循环科技公司布局电池回收 [10] - 智能化: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与华为升级合作,阿维塔入股引望智能,数智化工厂揭幕,与亿航智能合作研飞行汽车 [10] 成本与现金流 - 2024年毛利率14.94%,同比-2.32pct,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53%,中国/境外毛利率分别为12.07%/26.20%,分别同比-4.07pct/+1.86pct;净利率3.82%,同比-2.46pct;期间费用率10.97%,同比-0.15pct [11] - 2025Q1毛利率13.86%,同比+1.07pct;净利率3.56%,同比+1.25pct;期间费用率9.18%,同比-3.34pct,盈利能力同比增强 [12] 产品规划 - 2025年计划推出7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加快多款产品焕新,夯实新能源和燃油车市场地位,推出全球化产品并导入海外市场 [13] - 2025年经营目标产销超280万辆,2030年力争销售500万辆,其中自主400万辆,数智新汽车300万辆,海外120万辆;未来3年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 [13]
三大计划提速 长安汽车上海车展秀数智实力
经济日报· 2025-04-30 18:41
文章核心观点 长安汽车携旗下三大品牌及最新数智成果参加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宣布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计划全面提速,展示多项创新成果,凸显其在智能化、全球化、能源多元化方面的优势 [1][3] 车展展示情况 - 长安汽车携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及最新数智成果登陆车展 [1] - 三大展台分别带来长安启源Q07、深蓝S09、阿维塔06三款数智新汽车,还有长安启源E07、深蓝G318、阿维塔12、第四代CS75等 [1] - 首次集中展示涵盖空中交通、仿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三大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出行前瞻科技 [3] 技术成果 - 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首秀,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有革命性突破,拥有400Wh/kg高比能量、安全提升70% [3] - 坚持“自研 + 合作”,已发布“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等20余项技术行业领先,获批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 [3] 发展战略 - 宣布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全面提速 [1] - 将五大海外区域市场提升到中国市场同等战略高度,加速海外五大区域本地化,推动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 [3] - 把长安汽车当成本地化公司来做,如在欧洲是“欧洲长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