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蓝G318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0月31日)
乘联分会· 2025-10-31 16:3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汽车行业正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和全球化转型,政策引导和产业链协同是关键驱动力 [5][6] - 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核心赛道,国内外公司均在相关领域进行密集布局和技术突破 [7][13][14][16] - 商用车市场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并通过出海战略开辟新增长空间 [19][20][21] 国内新闻 政策与产业规划 - 工信部部署绿色产业全链条转型,目标到2030年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达40%,并培育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 [5] - 《京津冀“十五五”产业协同发展倡议》发布,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区域内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6] - 苏州市启动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第一期补贴资金额度为3000万元 [18] 整车制造与自动驾驶 - 一汽-大众公布自动驾驶路线图:2026年推出L2级组合驾驶辅助,2027-2030年实现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 [7] - 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5亿人民币增至约51.7亿人民币,增幅约107% [8] - 深蓝G318在哥伦比亚上市,标志公司加速布局南美市场 [12] 电池与供应链 - 理想汽车在浙江成立电池新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和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13] - 国轩高科斯洛伐克电池超级工厂正式启幕,项目占地65公顷,一期规划产能20GWh,计划2026年试生产,2027年正式生产,产品主要出口欧盟 [9][10] 智能网联与测试 - 萝卜快跑获批在香港九龙进行跨区自动驾驶测试,此为一年内第四次扩大在香港的测试区域 [11] 国外新闻 技术合作与电池创新 - 三星SDI与宝马集团、Solid Power签署协议,共同开展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旨在为宝马下一代验证车辆供应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 [14] -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计划推出一款搭载英伟达芯片系统的L4级自动驾驶中型电动车,目标实现多数场景下无需驾驶员干预 [16] 市场拓展与投资 - 福特汽车计划向印度投资约325亿卢比(合3.7亿美元),用于改造生产基地以生产高端发动机,年产能将超过20万台 [15] - 日产汽车确认将在2027财年上半年向日本市场引入Patrol途乐车型,标志着公司重返日本市场全地形SUV细分领域 [17] 商用车 市场与渠道建设 - 上汽商用车全国首家店在天津开业,实现依维柯与上汽大通双品牌同店销售,构建覆盖多场景的商用车生态链 [19] - 汉马科技G9增程搅拌车在马来西亚亮相,这是中国出口东南亚地区的首台增程重卡,公司借此开辟海外市场新赛道 [20] 制造与认证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湘潭基地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认证,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获得该最高级别认证的生产基地 [21][22]
新央企首季报!转型期的长安汽车遭遇盈利压力
国际金融报· 2025-10-28 20:41
公司业绩概览 - 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58% [1]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06.6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72.4万辆,贡献超三成增量,9月单月新能源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87% [1] - 公司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64亿元,同比微增2.13%,但环比下滑18.6%,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下降14.66% [5] 分品牌与市场表现 - 高端品牌阿维塔前9月累计销量9.07万辆,中端品牌深蓝汽车同期销量23.23万辆,长安启源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20万辆,9月单月交付4.1万辆 [1] - 公司前三季度海外累计销量46.5万辆,9月出口量达6万辆,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增速超50%,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投产,预计年产能15万辆 [3] - 公司前三季度燃油车销量89.6万辆,同比下降8.3%,产品迭代速度未跟上需求变化 [5]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公司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42亿元,环比下降21.8%,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增长20.08% [5] - 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为10.37亿元,同比下降45.39%,其中政府补助从去年同期15.64亿元降至5.08亿元,同比减少67.52% [5] - 公司三季度单车均价降至9.0万元,同环比分别下降2.7%和3.3%,燃油车单车均价同比下降4.5% [7] -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73.55亿元,同比增长56.26%,远超营收增速,费用增长源于新能源服务费、新品推广及海外市场拓展 [7]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55亿元,同比下降64.6%,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8.5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8.95亿元 [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4年末632.7亿元降至544.1亿元,减少88.63亿元,主要因定期存款增加及股权投资支出 [9] - 公司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从2024年末438.36亿元降至270.54亿元,下降38.28%,占用供应商资金能力减弱 [9] 战略转型与技术布局 - 公司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能量密度达400Wh/kg,预计2026年量产,并发布"天枢智能"品牌及智能座舱系统 [10] - 欧洲研发中心于三季度投入运营,聚焦新能源车型本地化适配 [10] - 转型投入高企导致短期盈利与长期布局两难,有机构下调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2]
保价协议成废纸?深蓝汽车被指变相降价,董事长承诺成空谈
新浪科技· 2025-09-22 10:02
公司人事变动 - 深蓝汽车引入荣耀前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姜海荣接任总裁一职,原CEO邓承浩升任董事长[1][10] 产品策略与客户关系 - 深蓝汽车战略旗舰车型深蓝S09于今年5月上市,官方指导价23.99万元起,公司时任CEO邓承浩承诺“一年保价”[2][4] - 上市仅4个月后,公司推出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售价同为23.99万元起,但电池配置和充电速度有显著提升,被老车主视为变相降价[1][4][7] - 老车主在黑猫投诉平台及公司App内集体投诉,要求公司因未履行保价承诺提供免费升级配置或返还差价等补偿方案[5][6] - 公司客服回应称暂未收到补偿方案通知,并指出为老车主更换电池存在技术及监管层面的挑战[1][7] - 深蓝S09车型销量呈现波动,5月至8月零售量分别为1630辆、3250辆、2186辆和2467辆[7] 营销争议与品牌形象 - 深蓝S09在今年4月因电梯广告嘲讽竞争对手问界和理想而引发争议[8] - 今年5月,深蓝S09陷入车机推送购车补贴广告争议,被指未经车主同意分散注意力并忽视老用户感受,时任CEO邓承浩为此公开道歉[8][10] - 深蓝G318车型在2024年6月上市后,于2025年2月全系降价3万元,并在2025年4月推出更低价的“无忧穿越版”,引发老车主维权[10] - 公司今年5月推出员工购深蓝G318可获“离职两个月”机会的政策,被外界质疑为“变相裁员”或“卖车噱头”[10] 财务表现与销量目标 - 深蓝汽车2024年营收为372.25亿元,净亏损15.72亿元,较2023年亏损有所收窄但尚未盈利[16] - 公司2023年销量目标为20万辆,实际完成13.48万辆,目标完成率67.4%[12] - 公司2024年销量目标为全球45万辆,实际完成24.3万辆,目标完成率54%[12] - 公司2025年销量目标最初设定为50万辆,但今年1-8月累计销量为19.86万辆,目标完成率仅39.7%,随后公司将全年目标下调至36万辆[13] - 即使按下调后的36万辆目标计算,公司今年1-8月的销量完成率也仅为55.17%[1][13] - 公司曾发布“智领2030”战略,目标到2030年累计销量达20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35%[13]
保价协议成废纸? 深蓝汽车被指变相降价 董事长承诺成空谈
新浪科技· 2025-09-22 09:30
管理层变动与营销争议 - 深蓝汽车于9月8日进行人事调整,原CEO邓承浩升任董事长,由荣耀前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姜海荣接任总裁[1][13] - 新任总裁面临的首个挑战是深蓝S09“加量不加价”引发的车主不满,公司客服表示暂未收到补偿方案通知[2][9] - 公司营销屡次引发争议,包括4月嘲讽竞争对手问界和理想的电梯广告、5月未经同意向车机推送购车补贴广告,以及2025年2月深蓝G318全系降价3万元和4月推出更低价的“无忧穿越版”[10][11][13] - 原CEO邓承浩曾提出员工购深蓝G318可“离职两个月”的政策,被网友质疑为“变相裁员”或“卖车噱头”[13] 深蓝S09“保价”承诺与车主投诉 - 深蓝汽车战略旗舰车型深蓝S09于今年5月22日上市,官方指导价23.99万元起,原CEO邓承浩在发布会上承诺“一年保价”,即6月30日前下订用户保价至2026年6月30日[3][5] - 上市仅4个月后,公司于9月8日推出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售价同为23.99万元起,但电池配置和充电速度有显著提升,被老车主视为“变相降价”[1][6] - 多位车主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并要求补偿,如免费升级配置或返还差价,公司App内相关帖子下也有大量车主留言表达不满[7] - 深蓝S09销量呈现波动,5月零售量1630辆,6月3250辆,7月2186辆,8月2467辆[9] 销量表现与财务业绩 - 深蓝汽车连续两年未达成销量目标:2023年目标20万辆,实际完成13.48万辆,完成率67.4%;2024年目标国内28万辆(全球45万辆),实际完成24.3万辆,完成率54%[15] - 2025年销量目标从最初设定的50万辆大幅下调至36万辆,但今年1-8月累计销量19.86万辆,仅完成新目标的55.17%[2][15][16] - 公司披露长远“智领2030”战略目标,计划到2030年累计推出30款新品,总销量达20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35%[16] - 财务方面,深蓝汽车2024年营收372.25亿元,净亏损15.72亿元,较2023年亏损有所收窄,但尚未实现整体盈利[19] - 母公司长安汽车管理层预测深蓝汽车2025年有望达到盈亏平衡[19]
保价协议成废纸? 深蓝汽车被指变相降价,董事长承诺成空谈 | 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财经· 2025-09-22 08:26
变相降价?老车主怒了 今年5月22日,深蓝汽车的战略旗舰车型深蓝S09正式上市,定位家庭大六座智慧SUV,官方指导价 23.99万元起。 文|《次世代车研所》栏目 张俊 最近,深蓝汽车引入了荣耀前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姜海荣接任总裁一职,邓承浩则升任董事长。迎接他们 的不是欢呼,而是老车主的吐槽。 今年5月,深蓝汽车战略旗舰车型深蓝S09发布,邓承浩在发布会上承诺"一年保价"。仅仅4个月,深蓝 S09就推出了超长续航超充版,价格虽不变,但电池配置却有显著提升。在老车主们看来,这是典型的 变相降价。在深蓝汽车App中,怨声已经刷屏。 深蓝汽车客服向《次世代车研所》栏目表示,目前暂未收到补偿解决方案的相关通知。对于老车主们提 出的免费换电池的诉求,客服直言有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深蓝S09第一次翻车。今年4月和5月,深蓝S09先后陷入了电梯广告风波以及 车机推送广告争议。原深蓝汽车CEO邓承浩的言论也频频引发争议,他喊出的销量目标,已经连续两年 未达标。今年的目标是36万辆,但今年1—8月的销量完成率仅为55.17%,余下的4个月挑战巨大。 作为深蓝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车型,时任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对其寄予厚望。 ...
新车上市跨国联动 深蓝汽车跑步进入欧洲市场
中国青年报· 2025-09-11 08:34
核心事件概述 - 2025年9月8日,公司在重庆举行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共发布5款新车,包括深蓝L06全球首发以及DEEPAL S05、DEEPAL S07在欧洲上市 [2] - 此次发布会是公司高管团队调整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董事长邓承浩和总裁姜海荣共同出席媒体沟通会 [2]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首次使用“全球发布会”概念,强调新车销往全球,展现出在新央企赋能下的强劲品牌势能 [2] - 公司仅用一年半时间便完成7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市场覆盖,业务扎根全球六大洲 [2] - 公司计划将销售范围覆盖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坚持品牌出海、产品出海、产业出海、服务出海,实现全球布局广、全球上新快、全球融入深 [3] - 2025年9月,DEEPAL S05、DEEPAL S07、深蓝G318将在30天内进行多国上市 [3] 管理层与组织架构 - 新任总裁姜海荣被视为“营销高手”,此前负责过荣耀海外的营销工作,具备全球化视野、市场品牌营销视野以及ICT产品开发经验 [3] - 姜海荣的加入标志着公司进入“新能源”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3] - 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后的一个月内,公司在产品、技术、服务、全球化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 [4] 未来产品规划 - 未来5年,公司将累计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购车需求 [4]
邓承浩微博更新“深蓝汽车董事长”认证,这半年发生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7:28
高层人事变动 - 荣耀前CMO姜海荣加入公司出任CEO [1][2][6] - 原CEO邓承浩正式升任董事长 其微博认证于9月5日更新为"深蓝汽车董事长" [1][2] - 邓承浩早在2月已被内部任命为董事长兼CEO 此次属于正式对外官宣 [2][6] 战略方向调整 - 公司战略从多线试探转为聚焦"超级增程"技术长板 [8] - 品牌定位从"年轻时尚"扩展为"技术硬核+价值首选" [8] - 2025年上半年成为品牌进化史关键转折点 在价格战和技术路线之争中找到自身节奏 [9] 产品与市场拓展 - 通过深蓝G318现象级产品切入硬派越野新蓝海市场 [8] - 产品线实现极大拓展 与坦克400/500 Hi4-T、方程豹豹5、比亚迪仰望U8形成差异化竞争 [8] - 建立以CEO IP为核心的直接高效且带技术范儿的营销新模式 [9] 人才战略升级 - 引入拥有全球化视野、市场品牌营销视野及ICT产品开发经验的跨界人才 [6] - 标志着公司进入新能源与科技深度融合新阶段 [6] - 体现与华为在人才体系方面的深度交流 [6]
邓承浩升任深蓝汽车董事长 荣耀前中国区CMO加盟接任CEO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16:01
人事变动 - 邓承浩升任深蓝汽车董事长 姜海荣出任CEO [1][3][5] - 新任CEO姜海荣来自荣耀 曾担任中国区CMO 具备科技互联网和全球化背景 [3][5] - 人事调整显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和人才战略升级 [1][7] 管理层背景 - 邓承浩自2022年带领深蓝团队 打造深蓝S07 L07 G318 S09等产品矩阵 [3] - 姜海荣2005年加入华为 曾任华为终端手机产品部主任工程师 2014年加入荣耀 担任产品营销部部长 海外营销部部长等职 [5] - 姜海荣在荣耀独立后出任中国区CMO 推动中国市场实现V字逆转 [5] 战略发展 - 邓承浩将从更高战略层面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推动品牌持续向上 [5] - 公司2030年销量目标200万辆 其中海外销量占比35% 累计推出30款新产品 [7] - 新任领导班子将推动电动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 [7] 经营表现 - 深蓝汽车长期稳居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 [3] - 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3] 行业合作 - 长安汽车与华为存在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与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近期会面 [7] - 姜海荣的加入标志深蓝汽车进入新能源与科技深度融合新阶段 [7]
关于汽车数据处理5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三批)
财经网· 2025-08-18 19:50
汽车数据安全合规检测背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自2025年4月起依据《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GB/T 41871-2022及GB/T 44464-2024标准对汽车制造商数据安全合规情况进行检测 [1] - 检测涵盖车外人脸信息匿名化处理、座舱数据车内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精度范围适用等5项合规要求 [1] - 检测遵循企业自愿送检原则 旨在持续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并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汽车数据安全的良好环境 [1] 合规企业及车型情况 - 一汽丰田、一汽集团、大众汽车、浙江吉利、北京理想、重庆长安、小米汽车、赛力斯、肇庆小鹏、奇瑞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一汽奔腾等13家企业共49款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安全5项合规要求 [1][2] - 部分车型(如上汽集团荣威D6系列)因不涉及车外人脸信息匿名化处理要求 仅符合其他4项合规要求 [2] - 具体合规车型包括丰田BZ5、红旗EH7、ID.UNYX与众06、极氪009、极氪MIX、理想L6、理想MEGA、启源Q07、深蓝G318、小米SU7、问界M9、问界M8、小鹏P7+、奇瑞风云A9L、荣威D6、荣威IMAX8 DMH、长城系列及奔腾悦意03等 [1][2] 数据安全问题发现 - 检测发现部分未具名车型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主要表现为车端匿名化处理视频图像中人脸目标匿名化检出率低于90% [2] - 部分车型将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同意期限设置为始终允许或永久 [2] - 部分车型在持续收集敏感个人信息时未通过车载显示面板图标或信号指示灯提示收集状态 [2] - 部分车型的车载系统应用程序缺乏隐私政策 相关问题已反馈相关企业整改 [2]
13家企业49款车型通过汽车数据安全合规检测
新浪科技· 2025-08-18 16:34
合规检测总体情况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自2025年4月起组织汽车产品数据安全合规检测 13家企业的49款车型符合5项合规要求 [1] - 检测基于企业自愿送检原则 部分车型不涉及车外人脸信息匿名化处理要求 [1] - 部分其他车型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已反馈相关企业整改 [1] 合规企业及车型分布 - 一汽丰田、一汽集团、大众汽车、浙江吉利、北京理想、重庆长安、小米汽车、赛力斯、肇庆小鹏、奇瑞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一汽奔腾等13家企业通过检测 [1] - 一汽集团旗下含红旗EH7等6款车型(CA7001系列) 大众汽车(安徽)ID.UNYX与众06等2款车型(VWA6470系列) [2] - 浙江吉利极氪009等4款车型(MR6525系列)及极氪MIX等2款车型(MR6471系列) [2] - 北京理想L6等3款车型(LXA6493系列)和理想MEGA(LXA6540系列) [2] - 重庆长安启源Q07(SC6481系列)和深蓝G318(SC6510系列) [2] - 小米SU7等4款车型(XMA7000系列) 赛力斯问界M9(SKE6520系列)和问界M8(SKE6521系列) [2][3] - 肇庆小鹏P7+等3款车型(NHQ7000系列) 奇瑞风云A9L等2款车型(SQR7150系列) [2][3] - 上汽集团荣威D6等4款车型(CSA6453系列)和荣威IMAX8 DMH(CSA6501系列) [3] - 长城汽车坦克300 Hi4-T等3款车型(CC2030系列) 一汽奔腾悦意03等6款车型(CA6440系列) [3] 数据安全具体问题 - 问题车型车端匿名化处理视频图像中人脸目标检出率低于90% [1] - 部分车型将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同意期限设置为始终允许或永久 [1] - 持续收集敏感个人信息时未通过车载显示面板图标或指示灯提示收集状态 [1] - 部分车载系统应用程序缺乏隐私政策 [1] 车型合规特殊性说明 - 上汽集团荣威D6系列4款车型及荣威IMAX8 DMH不涉及车外人脸信息匿名化处理要求 仅符合其他4项合规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