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酒
icon
搜索文档
酒业产销电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变革
搜狐财经· 2025-10-25 10:55
消费理念变迁 - 酒水消费理念呈现理性回归趋势,"少喝酒、喝好酒"成为共识 [1] - 消费者关注点从品牌与包装转向酒品的产地、工艺与品质 [1] - 商务宴请和社交聚会中的饮酒行为趋于理性,取代了劝酒斗酒的旧习 [1] 市场格局演变 - 传统白酒、啤酒、葡萄酒三足鼎立的格局被打破,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1] - 精酿啤酒凭借丰富口感和独特风味吸引年轻消费者 [1] - 清酒、威士忌等洋酒从小众走向大众,梅酒、果酒等低度酒获得女性消费者青睐 [1] 互联网融合与挑战 - 互联网与酒水行业的融合面临线上低价竞争、假酒泛滥及消费者信任缺失等挑战 [3] - 行业正借助小程序搭建商城、公众号推广、社群营销等方式实现互联网化转型升级 [5] - 未来能坚守品质并拥抱数字变革的品牌将在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 [3]
策略解读:再议“老登股”行情
国信证券· 2025-10-20 13:3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是市场风格正在从科技成长向深度价值切换,四季度建议关注房地产、白酒消费、券商等传统价值型板块的补涨机会[4][5][47] - 报告提出“老登股”(深度价值型)、“中登股”(成长驱动型)和“小登股”(科技引领型)的分类框架,并分析了三类资产在不同宏观经济阶段的轮动规律[5][6][7][8] - 通过历史数据和海外案例论证,深度价值板块通常在牛市后期表现,当前时点类似2000年5-9月、2014年四季度和2020年四季度的风格切换窗口[9][47] 市场表现与风格切换 - 上周A股主要指数全线下跌,上证指数跌1.47%,沪深300跌2.22%,创业板指数跌5.71%,中证1000跌4.62%[4] -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银行、煤炭、食品饮料、交通运输上涨,涨幅分别为4.89%、4.17%、0.86%、0.37%;电子、传媒、汽车、通信、机械设备领跌,跌幅分别为7.14%、6.27%、5.99%、5.92%、5.84%[4] - 四季度有望延续节前的风格切换,关注房地产、白酒消费、券商等深度价值型行业[4] 三类资产风格轮动历史 - 第一阶段(2002-2015年):成长与价值交替,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升至2015年的56.1%,人均GDP突破5万元人民币,消费从必需品转向可选品,深度价值型中的金融、地产板块受益[6] - 第二阶段(2016-2020年):成长驱动型资产领跑,移动互联网普及,网民规模从2015年的6.88亿跃升至2020年的9.89亿,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4.5%[7] - 第三阶段(2021年至今):科技引领型强势崛起,半导体进口额近4000亿美元/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1年的352万辆井喷至2023年的949.5万辆,人工智能领域进入“百模大战”[8] 指数结构变迁 - 300成长指数成分发生根本性变化:2014年前十大成分股中银行股权重达37.39%,2020年变为贵州茅台(权重10.33%),2025年10月由宁德时代领军(权重10.42%),电力设备(占比16.00%)和电子(占比12.82%)成为前两大权重行业[13] - 300价值指数中金融股权重从2014年的49.83%升至2025年10月的58.16%,但电子(占比2.97%)和通信(占比3.48%)行业占比显著增加,美的集团(权重4.38%)跃居成分股第三[14] - 300价值指数中“深度价值型”成分从2014年的90.57%降至2025年10月的84.62%,而“科技引领型”成分从2.22%提升至8.16%;300成长指数中“深度价值型”权重从78.29%萎缩至29.04%,“科技引领型”和“成长驱动型”权重合计从约22%飙升至70%以上[15] ETF表现与风格轮动 - 深度价值型ETF在2017年1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累计涨幅约29.8%,2022年起走势平缓;科技引领型ETF自2025年4月以来整体涨幅约63.1%,成长驱动型ETF涨幅约42.8%[20] - 2003-2007年深度价值风格净值飙升超过12倍;2009-2013年成长驱动与科技引领风格涨幅分别达165%和128%;2014-2020年科技引领与成长驱动组合净值涨幅分别高达445%和736%[21] - 2021年以来科技引领型累计上涨近785%,成长驱动型增长132%,深度价值型仅上涨约26%;2025年4月底以来科技与成长风格分别大幅走强约178%和73%[21] 海外案例研究 - 日本酒类消费呈现代际变迁:清酒份额自1970年代起下滑,2000年后啤酒份额被低度数酒精饮料取代;2021-2024年大冢控股和三得利净利润CAGR分别为39%和10%,而传统清酒企业YOMEISHUSEIZO的CAGR为-10%[30][37] - 印度和越南银行地产股复刻中国加入WTO进程,成为当前阶段的成长驱动板块;中国神华2005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82.5%,2025年中报回落至-10.6%,招商银行净利润增速从20.4%回落至0.03%,股息率从1.0-1.1%攀升至4.8%和7.7%[40] 基金经理风格分析 - 2020年后入行的基金经理有50%实际投资风格与偏好科技引领型一致;常青老将(管理产品超20年)展现出62.5%的最高一致性,每多一年管理时间,偏好投资风格的概率提高5.7%[43] - 2021年风格保持率降至57.9%,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72.83%,显示市场主线切换至新经济时基金经理会偏离原风格,但长期仍回归时代烙印[46] 四季度投资建议 - 类比1999年519牛市第二阶段和2020年5-8月市场波动加剧阶段,全A指数曾下跌8.10%和10.79%,风格切换至石油石化(22.22%)、机械设备(17.59%)等价值板块[47] - 建议四季度布局地产、券商、消费等传统价值型板块,风格侧重价值的特征已现端倪[47]
饮酒思源系列(二十三):海外酒饮品类格局演变深度解析
长江证券· 2025-10-18 23:2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丨维持 [12] 核心观点 - 复盘日本、英国和美国酒饮品类格局变迁,经济和行业成熟后品类多样化是必然趋势,波动减小并趋于杠铃化 [4] - 技术或创新变化引领20年级别的大变化,政策塑造10年级别的变化,文化和代际变化是长期内在变量,经济发展波动是趋势的加速剂 [4] - 烈酒化、小规模特色产品化等长期视角或不是绝对趋势,代际变化和女性饮用是风潮转变的关键点 [4] - 传统酒种通常有深厚的文化绑定,通过创新实现新增长或寻找出口机会可应对调整 [9] - 外来酒种破局主要通过文化渗透或创新饮用方式、营造潮流形象导入 [9] 日本酒饮品类格局演变 - 1945年前传统清酒和烧酒为主,清酒消费量占比下降至70%左右 [20] - 1945年-1980年啤酒消费量份额从1955年的32%左右提升至1980年的67.4%,威士忌份额从1960年的2.1%提升至1980年的5.3%,清酒份额从1955年的43.5%跌至1980年的23% [22] - 1980年-1990年烧酒与果汁、苏打水等调和喝法成为亮点,啤酒份额持续突破,威士忌份额下滑 [23] - 1990年-2005年烧酒消费量份额从1990年的5.9%提升至2005年的12.3%,发泡酒份额从1995年的2.2%提升至2005年的20.8%,第三类啤酒份额在2005年达到12% [24] - 2005年至今市场呈现杠铃结构,高端酒、小规模特色产品和便利驱动细分市场同时增长 [24] - 清酒产量从1928年小峰值的904万千升降至2023年的325万千升,但均价从1989年的135日元/L提升至2019年的630日元/L,CAGR为5% [29] - 威士忌在20世纪50-80年代和2008年后有两次快速成长期,三得利通过开设Torys吧和推广Highball饮用方式推动大众化 [33][36] 英国酒饮品类格局演变 - 1800年-1900年啤酒逐步替代金酒成为主导性酒种,苏格兰威士忌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扩张 [39] - 1900年-1945年啤酒份额提升,烈酒消费被抑制 [40] - 1945年-1980年啤酒占纯酒精消费量比例从1945年高点的84.8%下滑至1980年的58.7%,烈酒份额提升 [40] - 1980年-2000年啤酒份额进一步下降,伏特加成为消费主流,葡萄酒和苹果酒份额快速提升 [40] - 2000年至今市场高度细分和杠铃化,精酿品牌涌现,低无酒精啤酒增长 [41] - 苏格兰威士忌产量从1801年的1万千升提升至1899年的13.7万千升,1975年达到46万千升,出口额从1985年的10亿英镑增长至2024年的54亿英镑,CAGR为4.4% [45][46] - 伏特加通过中性易配的产品性质和鸡尾酒文化完成渗透,成为英国烈酒品类销量第一 [52][54] 美国酒饮品类格局演变 - 1850年-1920年啤酒占酒精消费份额从1850年的6.7%提升至1898年的55.1%,烈酒从89.5%下降至37.4% [59] - 1920年-1935年禁酒令期间烈酒份额显著提升 [59] - 1935年-1950年啤酒回到主流位置,份额恢复至禁酒令前格局 [60] - 1950年-1970年烈酒份额从1950年的37.7%提升至1970年的44%,伏特加销量从1950年的4万箱增长至1955年的400万箱,1967年成为第二大烈酒品类 [60] - 1970年-2000年淡啤推出后快速增长,2009年占美国啤酒销量的52%,伏特加在1976年超越威士忌成为最畅销烈酒 [61] - 2000年至今高端化驱动烈酒复兴,RTD爆发,消费呈现高端和大众双强的杠铃化趋势 [61] - 美国烈酒市场高端和超高端产品销量增速多数时间快于其他,2004年以来Super Premium和High End Premium产品增长显著 [72] 酒饮品类结构可复用经验 - 终局看品类多样化或是必然,经济和行业成熟后波动减小,趋于杠铃化 [77] - 技术或创新变化引领20年级别大变化,政策塑造10年级别变化,文化和代际变化是长期内在变量 [85] - 经济景气波动是品类变动的加速剂,经济良好催生新品类增长,经济衰退加速性价比趋势 [87] - 烈酒化、小规模特色产品化等不是绝对趋势,代际变化和女性饮用是风潮转变关键点 [86] 中国市场映射 - 白酒是传统烈酒核心品类,高端化水平较高,未来出海或成潜在第二增长极 [10] - 黄酒前期错失饮酒消费大升级机会,未来在高端化和年轻化两端或有补增长机会 [10] - 威士忌等外来酒种渗透,产品创新降度降价、餐饮带动自饮或是主要路径 [10]
采购商长廊丨第八届进博会8.2号馆采购商长廊首批名单公布!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02
进博会采购商长廊设置 - 第八届进博会于8.2号馆设置采购商长廊,聚焦农食产品、消费品、保健品等领域 [1] - 活动将遴选约20家优质采购商驻点,通过全展期展示为全球参展商提供直面中国零售巨头的高效洽谈平台 [1] - 现场设立采购商专属洽谈区,供参展商与采购决策团队多轮次面对面交流,促进合作落地 [4] 采购商阵容与实力 - 首批公布入驻的10家企业包括中国商业零售企业百强、中国连锁经营百强、中国互联网百强等 [2] - 这些企业需求旺盛,供应链体系完善,具备强大的渠道覆盖能力和采购实力 [2] - 具体企业包括京东全球购、大商集团、绿地众选、东浩兰生网络科技、丹尼斯集团、叮咚买菜、好特卖、皓月集团、钱大妈、云食界 [4] 采购需求覆盖范围 - 采购需求覆盖农食产品展区全部专区,通过采购需求上墙直观呈现企业偏好,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3] - 京东全球购的意向采购需求涵盖酒类、乳制品、饮料、休闲食品、宠物食品以及面部护理、智能家居、体育用品等 [8][9][10] - 大商集团主要采购咖啡、茶和饮料 [12] - 东浩兰生网络科技采购综合品类食品和家居饰品 [15][16][17][18] - 丹尼斯集团采购范围包括乳制品、酒类、饮料、休闲食品、美妆日化、保健品及运动营养品 [18][19][20][21] - 叮咚买菜聚焦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冷冻食品及休闲食品 [22][23][24] - 好特卖采购综合食品、饮料、酒类、休闲食品、健康营养及美妆日化产品 [25][26] - 皓月集团专注于肉类、肉制品及冷冻食品 [26][28] - 钱大妈采购综合食品、乳制品、蔬果农产品、肉类及水产品 [29][30] - 云食界采购乳制品、蔬果农产品、酒类、肉类及健康营养产品 [30][31][32]
轻资产创业好项目释放新商机,正面解读一群人的跨界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9-02 03:42
商业模式 - 轻资产启动模式 实体酒庄仅需50平米空间 总部负责铺货 无需高额租金和囤货压力 [4] - 零库存运营 实体店日常仅需2-3箱品鉴酒 客户扫码下单后由云仓发货 珠三角24小时达 全国次日达 [4] - 数字酒庄系统支持客户扫码下单 庄主获得50%佣金 发展下级庄主可获得团队管理奖金 [9] 财务表现 - 单店月流水达36万元时 净利润可达18万元 利润率50% [4] - 产品利润空间普遍维持在50%-70%区间 [6] - 新庄主几乎100%在2个月内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第3个月进入正常创收阶段 [6] - 30平米小型酒庄月流水稳定在20万元左右 净利润约8万元 利润率40% [12] 用户画像 - 系统内庄主总数超6000人 涵盖医生 律师 设计师 退休教师等多元职业背景 [4] - 90后庄主占比达23% 针对年轻群体推出青年创业计划降低门槛 [12] - 银发庄主群体每月以10%速度增长 针对50岁以上人群推出轻享版创业方案 [20] 运营特色 - 注重酒文化体验 通过电影配酒等主题之夜单场销售40-50瓶 [6][9] - 积分体系实现消费金额100%转化为积分 可兑换稀缺酒款或增值变现 [9] - 社区型酒铺采用20平米小型空间 10天销售额2万元 利润约1万元 [17] 战略推进 - 千城万店第二期战略加速推进 首批1000个银发创业名额半个月内售罄 [20] - 提供0加盟费方案 首批进货满1600元即可开业 通过APP对接云仓供应链 [17]
搜狐酒馆第32期|臣酌:餐酒搭配的核心是“平衡与尊重”,既要懂酒的特性,更要懂人的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8-06 18:06
行业趋势 - 餐酒搭配从高端宴会专属走向日常社交场景 年轻人用白酒搭配火锅或清酒配烧烤重新定义搭配边界[2] - 传统餐酒搭配规则如白酒配红肉或红酒配白肉在新场景碰撞中焕发新意[2] - 直播热度达31万+显示行业对餐酒搭配话题高度关注[2] 核心理念 - 餐酒搭配核心是平衡与尊重 需理解酒特性与人的需求 传统规则可破但以用餐舒适度为本[2] - 餐酒搭配是社交必备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艺术呈现 最高境界是酒善融合[3] - 点菜需与酒结合 追求入口舒服且身体肠胃舒适 关键是根据味型而非地域搭配酒类[4] 搭配方法论 - 中国菜核心味型为咸 其次甜辣酸 需依此匹配酒类而非按地域划分[4] - 需考虑四季养生原则 遵循过季慎食反季不食与四性五味 避免生冷辛辣重口味[4] - 喝白酒时油炸菜需经二次烹饪如焖或煎焗降低活性 避免肠胃刺激[4] 具体应用案例 - 广东清淡菜如清蒸海鲜配清香型白酒 其青苹果香蕉味不抢菜味且清口[5] - 广东浓郁菜如煲仔菜配浓香型白酒 其熟菠萝香蕉花果香平衡厚重味[5] - 高端浓味菜如鲍参翅肚配酱香型白酒 其玫瑰花哈密瓜甜香碰撞出爆棚感[5] - 广东菜搭配需兼顾季节 夏天配清爽酒冬天配醇厚酒实现阴阳平衡[5]
2025年第25周:酒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23 16:54
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葡萄酒产业产量居全球前列但品牌认知度低 高端市场占有率不足 主要问题包括产业链碎片化 品牌塑造不足 品质信任危机及外部竞争压力 [2] - 破局需产区整合 培育龙头企业 实施品牌战略革命 精准定位市场 融入文化元素 加强科研投入与消费者教育 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2] 酒类直播电商发展趋势 - 酒类直播电商进入成熟期 头部主播效应显著 非头部直播间因流量转化率低逐渐退出 头部达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面临增长瓶颈 [3] - 平台扶持店播 推动流量向名优白酒集中 部分中小酒企转向线下渠道 如远明酱酒加大线下招商力度 [3] - 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2000亿 预计未来可达5000亿规模 占白酒流通总规模30% 增长动力源于消费者线上购酒习惯深化 供应链效率提升及高端产品线上拓展 [3] 体育赛事与酒业营销结合 - 江苏"苏超"联赛走红 吸引2.2万观众 央视频转播 带动周边消费与概念股上涨 源于地域文化认同 激活多行业消费链 [5] - 酒企通过赛事营销强化品牌连接 今世缘和洋河参与 "足球+啤酒"重振夜间经济 建议酒企通过场景化创新 线下联动与跨界整合构建营销生态 [5] 即时零售对白酒行业影响 - 美团闪购酒品类618大促12小时成交额破3亿 同比增长超200倍 飞天茅台吸引23万人预约 显示消费习惯从"囤货"转向"即时微醺" [6] - 即时零售因高效配送和价格优势成重要渠道 预计2027年白酒市场规模破千亿 美团闪电仓已布局3万前置仓 计划2027年达10万仓 [6] 白酒年轻化趋势 - 头部企业如茅台 五粮液 汾酒布局年轻化 通过产品创新(低度数 新包装) 场景拓展(休闲聚会 露营)及沟通方式升级(KOL/KOC平台)重构品牌价值 [7] - 破局关键在于适应新一代消费者追求平等 轻松的社交文化 实现口感优化 场景革新与情感联结 [7] 白酒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 618电商平台酒水销售亮眼 国产白酒头部品牌天猫销售额大幅增长 酒水直播同比增长20% 线下渠道相对低调 行业对价格波动更从容 [9] - 线上线下融合是趋势 企业需具备全域运营能力 渠道商以韧性应对竞争并等待消费复苏 [9] 商务消费市场布局 - 头部酒企加速布局商务客群 茅台 五粮液 国窖1573等品牌聚焦新兴经济力量 下沉企业 举办活动深化合作 [10] - 结合商务客群画像 融入文化认同 关注年轻群体情绪消费 推出个性化产品 借助社交媒体创新营销 [10] 二线酱酒品牌突围策略 - 2024年酱酒市场进入"调整元年" 销售收入 利润增长放缓 产量下滑 头部品牌虹吸效应明显 二线品牌受冲击严重 面临产能过剩 库存高企等问题 [11] - 注重品质的二线品牌可通过优化工艺 深耕区域市场 开发个性化产品及强化文化赋能等方式 突破同质化竞争 [11] 宴席市场竞争态势 - 白酒宴席市场竞争激烈 酒企通过促销等方式抢占份额 致实际价格走低 量价齐跌 渠道费用高企 产出比下降 部分酒商因利润微薄退出市场 [12] - 酒企需优化投入策略 适应消费场景变化 寻找高效营销方式以突破存量竞争困局 [12] 粉丝经济与白酒行业转型 - 酒企通过"粉丝节"活动强化品牌黏性 吸引年轻消费者 推动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转型 [14] - 年轻消费群体占白酒市场34% 规模达4000亿元 酒企通过低度酒 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迎合需求 [14] 头部品牌动态 - 燕京啤酒文化节将于2025年7月举办 主题为"ZUI美北京 干杯燕京" 采用"1+N"布局 主会场联动217个啤酒花园 推出限定啤酒及超100种风味特调 [15] - 汾酒推出"青花26复兴版" 运用"立影3D技术"进行数字营销 商品订单转化率提高34% 全域曝光超1亿 GMV增长238% [16] - 洋河启动"海之蓝·龙虾嘉年华" 覆盖13城 新品选用3年以上基酒及5年以上调味酒 口感更绵甜 强化品牌社交情感连接 [17][18] - 全兴酒业启动"全速向兴"2025兴宴推广活动 覆盖10省市17城 融合五朝宴饮文化与AI技术 打造沉浸式体验 [19] - 老村长酒赞助《五哈5》 通过游戏环节和自然对话突出"纯粮酿造"优势及社交属性 实现破圈层营销 [20] - 洋河超级粉丝节结合端午佳节打造沉浸式互动 包括奇妙游园会 酿梦剧场和干杯音乐节等环节 吸引年轻群体 [21][22] - 国产清酒品牌鲸裕清酒上线八月即成全网销量第一 日均卖出近3万瓶 近日发布四款新品招商签约超6000万 目标2025年营收3亿 [23] - 贵州习酒举办"2025君品习酒中国高尔夫球精英会员公开赛" 打造"高端体育+文化共鸣"的圈层营销模式 [24]
中经酒业周报∣9个地方特色酒产业入选工信部培育名单,美团闪购、京东“618”酒水开门红,贵州茅台累计回购超331万股
新华财经· 2025-06-06 15:50
行业动态 - 9个地方特色酒产业入选工信部培育名单,包括北京二锅头清香型白酒、怀涿盆地葡萄酒、山西汾阳清香型白酒、绍兴黄酒、亳州浓香型白酒、四川浓香型白酒、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互助青稞酒、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2] - 美团闪购"618"首日酒水成交额增长超18倍,白酒成交额增长超70倍,啤酒首日卖出近千万瓶 [2] - 1919酒类直供成交额年同比增长超80倍,歪马送酒成交额年同比增长超9倍 [2] - 京东"618"开场一小时红酒名庄酒成交额同比增长200%,洋酒礼盒成交额同比增长180% [2] - 京东全球购葡萄酒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日本直采清酒品牌白鹤销量同比增长超4倍 [2] - 酒类流通C端化趋势不可阻挡,可能影响白酒行业未来流通格局 [2][3] - 《古蔺(产区)大曲酱香型白酒质量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立项并征集起草单位 [4] - 《咖啡风味酱香型白酒》和《北酱酒海年份酱香型白酒》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4] - 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增长41%至26.4亿澳元,出口量增长6%至6.47亿升,主要受益于中国取消进口关税 [4] 企业动态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331.01万股,占总股本0.2635%,支付总金额51.00亿元 [5] - 五粮液发布《五粮液文脉史脉谱系》,系统构建自然谱系和传承人谱系 [5] - 汾酒召开2025年科技质量大会,提出深化实施"11125"技术创新战略,落实"41999"工程 [5] - 洋河超级粉丝节以"沉浸式互动"为特色,策划奇妙游园会、沉浸式戏剧演绎、干杯音乐节等活动 [6] - 古井贡酒举办大阪世博会中国酒业企业日,发布"年份原浆古20六届世博会纪念酒礼盒"并揭牌联合研发中心 [6]
2025天猫国际跨境酒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3-25 23:24
跨境电商市场发展态势 - 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高速攀升 2024年预估规模将达到2021年的2倍[7] -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占全球贡献占比达3成 2020年至2023年实现40%增长[7]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估突破2.61万亿元 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全球市场份额超2成[7][8] 进口电商市场及用户增长 - 跨境电商进口市场2024年将完成5600亿元市场规模 较2022年起增长回升[9] - 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用户人数实现显著增长 2024年较2018年用户数达2.3倍[9][10] 平台竞争格局与品类偏好 - 天猫国际贡献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近4成份额 京东国际和抖音全球购分别贡献近2成和1成[12][13] - 酒水类消费在跨境消费偏好品类中最受欢迎 成为近一年消费者购买增多的主要品类[12][13] 天猫国际酒水市场表现 - 天猫国际酒水品类实现高速正增长 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领先其他进口平台[14][15] - 消费驱动力来自购买人数增多和品质化需求提升 件单价增长推动整体消费规模[14][15] 品牌供给与消费体验优化 - 天猫国际自营店铺2024年增长60% 自营小酒馆增长50%[18][19] - 2024年在售商品数增长 销售额过千万品牌达12个 其中过5千万品牌4个[18][19] - 平台通过海外溯源直播和专业导购服务优化体验 解决真伪验证和选购难题[20][23][24] 酒水消费者画像特征 - 天猫国际酒水消费者男性比例较高 25-39岁年龄段占比集中[27][28] - 消费者主要来自一线和准一线城市 中高及高等消费水平人群为主[27][28] - 30-39岁男性是消费中坚力量 18-29岁年轻男女增速最快[30][31] 人群消费行为差异 - 男性客单价最高约2360元/年 女性偏好多酒种尝鲜[32][33] - 成熟男性偏好国际大牌白兰地、清酒 年轻男性偏好国内小众品牌[32][33] - 自饮需求占比83% 18-39岁男性饮酒频次最高[35][36] 酒类购买决策因素 - 消费者最关注酒的风味、种类和酒精度数[37][38] - 品牌口碑、价格性价比和酿造工艺也是重要考量因素[37][38] - 不同人群关注点差异显著 熟龄男性关注酿造工艺和年份 年轻女性关注酒精度数和风味[37][38] 核心品类增长趋势 - 葡萄酒、洋酒和清酒是天猫国际主要销售品类 2024年销量均大幅增长[1] - 进口葡萄酒以法国、澳洲为主 女性需求激增[1] - 威士忌和白兰地引领洋酒增长 小众洋酒市场多样化发展[1] - 清酒市场认可度提高 果香甘口、低度微醺成新趋势[1]
酒这件事,年轻人开始“卷”专业度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21 17:52
行业趋势 - 年轻人酒类消费从随大流、促销捡漏转向个性化、专业化选择 [2][3] - 进口酒消费增长显著,跨境电商平台酒类SKU同比增长40%以上 [8]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市场规模预计达5600亿元,用户数较2018年增长2倍 [7]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开始研究小众酒款,如乌拉圭丹娜、瑞士樱桃红等细分品种 [5] - 威士忌消费从调和型转向关注单一麦芽、产区及桶型差异 [6] - 高端清酒(2000-5000元价格带)年增长率达100%,桶强威士忌等高单价产品热销 [17] 渠道与供给 - 跨境电商平台引入以往难以获取的小众酒款,库存仅几瓶的产品也可直接购买 [9] - 天猫国际垂直店铺通过酒庄介绍、品牌故事等内容提升选酒体验 [14] - 线上个人购酒量逆势增长,2024年酒类进口总额同比下降6.16%但平台销量攀升 [14] 产品偏好 - 小产区葡萄酒、单一麦芽威士忌等过去小众的进口酒成为年轻消费者探索品味的切入口 [11] - 贵腐酒等高端甜酒在健康饮食潮流下表现超预期 [17] - 女性消费者对烟熏威士忌等高复杂度产品接受度提高,打破传统性别消费认知 [18] 社交与场景 - 居家自饮风潮兴起,消费者更注重酒的品质而非酒吧社交场景 [15] - 社交媒体上"选酒"相关笔记超102万条,专业讨论成为新谈资 [13] - 消费者通过云社交分享品鉴心得,形成线上"品酒会"模式 [14][15] 消费理念 - "喝少点,喝好点"理念盛行,消费者愿为高风味体验支付溢价 [17] - 进口酒被视为"相对奢侈品",兼具价格门槛与文化附加值 [18] - 酒类消费从社交需求转向"悦己"需求,成为生活方式象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