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吸盘车
搜索文档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1104
东海证券· 2025-11-04 14:35
核心观点 - 报告覆盖多个行业及公司,重点关注化工、非银金融、电子等板块的周期性拐点、政策催化及业绩改善趋势 [6][32][36] - 多家公司展现出强劲的业绩表现或明确的环比改善信号,特别是产品结构升级、成本控制及新业务放量带来的增长动力 [11][21][26][41] -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是投资主线,涉及AI算力、半导体国产化、高端数控机床等,受到产业政策和全球资本开支增长的驱动 [36][37][45] 基础化工行业 - 化工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盈利略改善 [6] - 子板块业绩分化显著,农药、氟化工、胶粘剂及胶带、钾肥利润增速分别为201%、124.6%、91.7%、62.2%,而有机硅、纯碱、锦纶、钛白粉利润降幅较大,分别为-73.0%、-68.7%、-52.3%、-46.3% [6] - 投资建议关注供给侧改革弹性较大的有机硅、膜材料等板块,以及具有相对优势的煤化工、氟化工、农药龙头 [8] - 消费新趋势和科技内循环驱动下,可关注健康添加剂、代糖等食品添加剂龙头,以及光刻胶、高端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机会 [9] 重点公司分析 青岛啤酒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67亿元(同比+1.41%),归母净利润52.74亿元(+5.70%),Q3营收88.76亿元(-0.17%),净利润13.70亿元(+1.62%)[11]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Q3中高端及以上销量94.3万千升(+6.80%),成本红利驱动Q3毛利率提升1.44个百分点至43.56% [12][13] - 公司估值处于近5年2.31%分位数,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3/50.01/54.61亿元,增速分别为7.09%/7.47%/9.20% [14] 浙江鼎力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6.75亿元(同比+8.82%),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9.18%),但Q3营收增速放缓至2.83%,净利润同比减少14.72% [16][17] - 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出口承压,1-9月累计出口8.07万台,同比下滑13.7%,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77.82% [19] - 公司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调整全球产能布局,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8/24.71/28.72亿元 [19] 开立医疗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4.59亿元(同比+4.37%),但归母净利润3351.11万元(-69.25%),Q3单季度营收同比大幅提升28.41% [21][22] - 新产品线迅速放量,外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血管内超声(IVU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0% [22] - 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要求2025-2028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70%、150%和260% [24] 卓胜微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7.69亿元(同比-17.77%),归母净利润-1.71亿元(-140.13%),但Q3营收环比增长12.36%,亏损环比收窄76.84% [26][27]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高端射频模组产品份额提升及产能利用率爬坡,2025年上半年射频前端模组营收占比已达44.35% [28][29] - 公司预计2025年仍将亏损,但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3.07亿元和7.05亿元 [30] 荣昌生物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17.20亿元(同比+42.27%),归母净利润-5.5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8.60%),Q3单季度亏损环比收窄48.25% [41] - 核心产品泰它西普销售高增长,新适应症重症肌无力(MG)获批后快速放量;维迪西妥单抗(RC48)一线尿路上皮癌(UC)III期数据优异 [4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89/31.74/41.27亿元,2027年有望实现盈利 [43] 科德数控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00亿元(同比+5.01%),归母净利润0.64亿元(-11.53%),Q3业绩下滑主要因销售收入减少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45][46]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资金合计5682.6万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34.92%,并积极研发轴向磁通电机等新兴领域技术 [46][47] - 作为高端五轴数控机床龙头,公司与航天、航空领域头部企业合作深入,募投产能逐步释放 [47][48] 山推股份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4.88亿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8.38亿元(+15.67%),Q3净利润增速达33.44%,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49] - 挖掘机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1-9月行业销量同比增长18.1%;矿卡业务2024年收入达2.75亿元,同比增长79.35% [50][51] - 公司背靠山东重工集团,协同效应明显,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3/16.14/19.23亿元 [51] 非银金融行业 - 上市券商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其中三季度单季增长58%,受益于市场回暖推动经纪、两融与自营业务改善 [32] - 金融街论坛明确进一步深化投融资改革,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旨在强化基准的表征和约束作用 [33] - 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33.5%,主要系投资端收益提振,负债端NBV高增,预定利率研究值进一步下调至1.90% [34] 电子行业 - 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合计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75%,资源高度集中于AI基础设施 [36][37] - 高通宣布将推出AI200与AI250两款AI加速芯片,计划于2026和2027年上市,进军由英伟达主导的高端AI数据中心芯片市场 [38] - 投资建议关注AI算力、AIOT、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存储涨价等结构性机会,存储芯片涨价幅度超预期 [36][40] A股市场表现 - 上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0.55%收于3976点,短线技术指标呈现矛盾,或延续震荡态势 [54] - 市场板块表现分化,影视院线、游戏、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而电池、小金属等板块调整居前 [55][56][59] - 市场资金面数据显示,融资余额为24688亿元,7天逆回购利率1.4%,10年期中债到期收益率1.7944% [61]
浙江鼎力(603338):公司简评报告:高机行业出口下滑,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
东海证券· 2025-11-03 21:2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浙江鼎力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1] 核心观点 - 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出口下滑,公司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 [1] - 公司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影响,在出口承压背景下收入实现逆势增长,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82% [5] -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巩固核心竞争力,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11%,并推出多项新产品及“油改电”技术服务 [5] - 公司产品设计理念领先,业务覆盖全球,费用控制卓越,“双反”税率低于同行,臂式项目顺利放量 [5] - 基于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75亿元,同比增长8.82%;实现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同比增长9.18%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3.39亿元,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减少14.72% [5]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5.88%和23.89% [5]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亿元,同比减少84.93% [5] 费用与运营 -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3.70%、2.98%、3.40%和-3.78% [5]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46、0.66、0.46个百分点,主要系全球化拓展及合并子公司所致 [5] 行业环境与公司战略 - 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25年1-9月高空作业平台累计出口8.07万台,同比下滑13.7%,出口销量不及去年同期 [5] - 公司上半年收入海外占比达77.82%,受美国加征高关税影响,对美生产、发货曾出现短暂停滞 [5] - 公司灵活调整产线产能安排,深入实施全球化战略,优化海外子公司运营,完善渠道建设以开拓新客户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8亿元、24.71亿元、28.7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97%、19.49%、16.22% [2]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9.02亿元、101.40亿元、114.0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15%、13.90%、12.46% [2]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EPS分别为4.08元、4.88元、5.67元,对应PE分别为12.93倍、10.82倍、9.31倍 [2]
浙江鼎力(603338):业绩符合预期 出海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1-01 08:3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5Q3营收23.4亿元,同比增长2.8% [1] - 25Q3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降14.7% [1] - 25Q3毛利率为36.1%,同比下滑约1.5个百分点,但环比25Q2提升显著 [1] - 25Q3销售费用0.74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费用0.82亿元,同比增长33% [1] 海外市场拓展与产品竞争力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43.8%,海外收入占比达70.8%,较2023年提升10个百分点 [2] - 2024年臂式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0.8%,占营收比例达41.2%;海外臂式收入增速达47.0% [2] - 公司臂式产品提供电动、柴油、混动三种动力源,并储备了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隧道打孔机器人等多款专用产品 [2] - 公司通过收购CMEC提升了在美国市场增加产能的能力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7年营业收入预测至86.2亿元、96.9亿元、107.0亿元 [4]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9亿元、22.8亿元、25.4亿元 [4] - 调整25-27年EPS预测至4.13元、4.51元、5.02元 [4] - 以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53.14元计算,对应25-27年PE为12.9倍、11.8倍和10.6倍 [4]
浙江鼎力连续8年获上交所最高信披评级A级,研发创新与合规经营共驱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0:39
信息披露评价 - 公司连续8年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优秀)级" [1] - 在2024至2025年度考评中,沪市主板1679家参评公司中仅312家获A类评级,占比18.6%,其中连续8年获A类评级的公司仅65家,占比3.9% [1] - 监管机构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公司治理等工作给予高度认可 [1] ESG与可持续发展 - 2025年公司获得Sedex供应链大奖"技术创新"和"积极进取"两项提名 [2] - 在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中实现行业排名跃进前7% [2] - 公司Wind ESG评级从A级跃升至AA级,在563家同业公司中排名第8 [2] - 国际权威机构和资本市场认可公司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履行社会责任的努力 [2] 研发创新与技术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44亿元,同比增长21.82% [2] - 成功推出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隧道打孔机器人、玻璃吸盘车等多款创新产品 [2] - 公司明确"电动化、绿色化、数字化、无人化"为未来发展方向 [3] - 计划在通用款产品基础上推出高空作业平台+系列产品,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加大无人化设备研发 [3]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推动产品在新技术领域的迭代升级,致力于提供更贴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3] - 未来将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 [3] - 公司旨在以合规与技术的双重优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3]
A股公司突发公告:减持改增持
证券时报· 2025-10-09 06:43
股东及管理层持股变动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总经理胡丹锋决定终止减持计划,并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 [1] - 增持方式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进行,本次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 [1] 重大合同终止事件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的《算力服务协议》终止,该协议于2025年3月签署,算力服务期为5年,合同预计总金额为36.9亿元 [1] - 合同终止原因为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原协议尚未履行,未产生实际的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亦未进行设备交付及验收,未对公司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2] 合同终止的市场影响 - 上述《算力服务协议》的公告曾引发公司股价在3月5日至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总市值一度突破250亿元 [3] - 合同终止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公司及其董监高下发了监管函,就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1]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设备的租赁运营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等工程设备及智算设备 [5] - 公司智算业务运营模式为采购算力设备部署于智算中心,向客户提供运营运维服务并收取费用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18.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5% [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2亿元,同比增长19.5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55.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33亿元 [5]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表示此次合同终止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也不会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 [2] - 公司将继续推进算力业务落地,积极拓展合作伙伴,把握算力发展的重要机遇 [2]
浙江鼎力(603338):“油改电”加速推进 海外营收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34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43.36亿元 同比增长12.35% 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 同比增长27.63% [1] - 2025Q2公司营收24.38亿元 同比增长1.27% 归母净利润6.23亿元 同比增长19.40% [1] - 2025H1毛利率为35.75% 同比提升0.45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6.69% 同比下降5.96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汇兑收入2.20亿元 [1] 海外业务 - 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33.7亿元 同比增长21.25% 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推进和海外渠道建设优化 [1] - 公司通过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导入和新客户开拓 实现对全球市场的深度覆盖 [1] 产品创新 - 公司率先完成全系列产品电动化 推出3年质保 其中全臂式系列采用大载重模块化设计为业内首创 [2] - 2025H1推出"油改电"技术服务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柴动臂式设备快速电动化改造 [2] - 在无人化方向推出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隧道打孔机器人等多款特种设备 满足不同应用领域需求 [2] 产能建设 - 公司拥有业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制造工厂 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闭环生产 [2] - "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产能顺利放量 "年产20000台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项目"正在积极建设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8亿元/23.89亿元/27.32亿元 对应市盈率13倍/12倍/10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