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

搜索文档
金正大跌2.26%,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3: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下跌2.26%至1.73元/股 成交1.19亿元 换手率2.06% 总市值56.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35.61万元 大单净买入175.63万元 [1] - 年内股价下跌11.73% 近5日涨0.58% 近20日持平 近60日跌1.70% [1] 资金流向分析 - 特大单买入803.34万元占比6.74% 卖出1238.95万元占比10.40% [1] - 大单买入3969.94万元占比33.31% 卖出3794.31万元占比31.84%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山东省临沭县 1998年8月成立 2010年9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复合肥 缓控释肥 水溶肥 生物肥 土壤调理剂等全系产品及种植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常规复合肥37.84% 磷肥24.73% 新型肥料20.86% 原料化肥及其他16.38%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96万户 较上期减少3.60% [2] - 人均流通股47179股 较上期增加3.74%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943.37万股 较上期增加897.89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99亿元 同比增长4.8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7831.44万元 同比减少146.50%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2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基础化工-农化制品-复合肥 [1] - 概念板块包括:水泥 低价 农村电商 生态农业 山东国资等 [1]
中化化肥(00297)下跌5.63%,报1.34元/股
金融界· 2025-08-25 13:16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下跌5.63%至1.34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5628.63万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报营业总收入212.65亿元 [1] - 2024年报净利润10.61亿元 [1] - 2025财年中报于8月25日披露 [2] 公司业务 - 业务覆盖化肥全产业链包括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 [1] - 中国首家香港上市化肥企业及主要化肥进口渠道 [1] - 拥有60余年国际贸易经验覆盖95%中国耕地面积 [1] - 磷矿资源储量位列国内前十 [1] - 具备全面新型肥料研发生产能力包括专用肥/缓控释肥/生物肥 [1]
广西崇左深耕“甜蜜”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06
生产效率提升 - 无人机日作业量达600亩 相比人工每天10亩提升显著[1] - 智能农机集群作业效率提升50% 人力成本降低60%[2] - 崇左市新增甘蔗水肥一体化面积37.33万亩[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集成气象预警和虫情防控数据[2] - 田间配套使用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2] - 节水灌溉技术使亩产增加20%[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蔗糖产业链党委联动42个党支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1] - 确定良种繁育、糖厂技改、智慧农机等20余个攻坚项目[1] - 形成信息共享清单解决原料运输、资金缺口等11个榨前问题[3] 金融支持与保险保障 - 推出"甜蜜贷""甘蔗贷""桂惠贷"等普惠金融服务[3] - 2024年5.5万户蔗农获得糖料蔗种植收入保险赔款6815.96万元[3] 产业多元化拓展 - 利用甘蔗生产糖、纸、酵母、酒精、生物肥、注射级蔗糖等多类产品[4] - 农文旅融合年均接待游客95万人次 拉动经济收入近2.5亿元[3] - 与越南开展跨境合作种蔗面积3.72万亩[4] 产业绩效表现 - 制糖企业平均产糖率首次突破13%[4] - 糖业循环经济产值同比增长62.15%[4] - 原料蔗入榨量、产糖量连续22个榨季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4]
中化化肥盘中最高价触及1.4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14 17:03
股价表现 - 7月14日收盘价1.41港元 单日上涨2.92% [1] - 盘中最高价1.42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61.44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涵盖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 [2] - 拥有磷矿资源位列国内前十 实施全球资源获取战略 [2] - 分销网络覆盖中国95%耕地面积 建成国内最大农服网络 [2] 行业地位与技术能力 - 中国化肥行业首家香港上市企业(2005年) [2] -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会员及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全球17家理事单位之一 [2] - 具备最齐全的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肥料及新型肥料研发生产能力 [2] 历史沿革与渠道优势 - 前身为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拥有60余年化肥国际贸易经验 [2] - 作为中国进口化肥主渠道 承担资源保障与调剂职能 [2] - 2005年7月收购China Fertilizer Holdings后更名上市 [2]
2025年肥料行业趋势与政策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3-25 18:51
价格趋势 - 复合肥价格受氮磷钾单质肥价格联动影响或小幅上涨 但全球钾肥新增产能可能缓解成本压力[6] - 复合肥因环保节能减排改造可能推高价格 预计年涨幅3%-5%[6] - 尿素价格受能源价格主导 若欧洲天然气维持高位则国际价格可能走高[6] - 尿素区域性分化明显 印度招标和东南亚需求增长拉高国际价格 中国因产能过剩国内价格稳定[6] - 有机肥因政府补贴抑制涨价 中国每亩补贴50-100元抵消成本上升 高品质产品溢价显著[6] - 生物肥技术降本空间大但短期需求激增可能导致价格上涨10%-15%[6] 产能变化 - 尿素产能中国2025年前淘汰300-500万吨落后产能 转向煤基尿素高端化如车用尿素[7] - 尿素海外扩产加速 中东和非洲新增产能达1000万吨[7] - 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国CR10或超60% 龙头企业向特种肥如水溶肥缓释肥转型[12] - 复合肥东南亚产能崛起 越南印尼新建复合肥厂抢占东盟市场[12] - 有机肥中国产能区域性爆发 2025年产能或超2亿吨 但中小厂商技术落后可能引发产能过剩[12] - 生物肥全球产能2025年或突破500万吨 2023年约300万吨 菌种研发和发酵工艺限制短期爆发[12] 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尿素增效 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提升氮利用率至50%以上[12] - 技术驱动生物肥智能化 AI筛选菌种如固氮菌GS-89缩短研发周期 物联网监控提升稳定性[12] - 应用场景精准农业适配 复合肥定制化配方如大豆专用高钾肥占比升至30%[12] - 应用场景有机无机协同 欧美市场有机无机复混肥OMF年增速或达12%[12] - 绿色转型碳足迹认证 欧盟碳边境税倒逼企业披露碳排放如尿素生产吨CO₂排放1.5-2吨[12] - 绿色转型循环经济模式 城市污泥制有机肥和秸秆炭基肥技术商业化加速[12] 政策影响 - 中国化肥零增长深化 2025年化肥利用率达43% 有机肥替代率目标15%[12] - 中国拟出台微生物肥料菌种目录限制无序竞争[12] - 欧盟Farm to Fork战略2030年化肥减量20% 推动生物刺激素市场CAGR 11%[12] - 欧盟或对合成氮肥征收50欧元/吨环境税[12] - 印度PM-PRANAM计划补贴推广纳米尿素 IFFCO产能达4.4亿瓶/年 传统尿素需求或降10%[12] - 美国气候智能农业法案对碳封存型肥料如生物炭基肥提供30%税收抵免[12] 风险与机遇 - 风险包括地缘冲突如红海航运导致钾肥供应链中断[12] - 风险包括生物肥菌种知识产权纠纷如巴斯夫与中国厂商[12] - 机遇包括非洲肥料市场缺口 2025年需求3000万吨 自给率不足40%[12] - 机遇包括模块化小型有机肥厂处理畜禽粪便10吨/日下沉县域经济[12] 行业总结 - 2025年肥料行业呈现传统产品高端化、有机生物高速化、政策驱动全球化特征[11] - 企业需聚焦增效技术研发如包膜尿素和微生物-纳米材料复合肥[11] - 企业需关注欧盟碳关税和印度补贴政策等外生变量[11] - 产能布局优先考虑东南亚和非洲等增量市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