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肥
icon
搜索文档
金正大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五,净利润垫底,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26日,于2010年9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复合肥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完整的产品线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土壤调理剂等土壤所需的全系产品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农化制品 - 复合肥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3.19亿元,行业排名第五,行业平均数为74.33亿元,行业中位数为73.19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云图控股营业收入达158.7亿元,第二名新洋丰为134.7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常规复合肥18.16亿元占比37.84%,磷肥11.87亿元占比24.73%,新型肥料10.01亿元占比20.86% [2] - 当期净利润为-2869.85万元,行业排名第九,行业平均数为4.33亿元,行业中位数为1.55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新洋丰净利润13.96亿元,第二名史丹利8.24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81.72%,高于行业平均46.56% [3] - 去年同期资产负债率为79.48%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1.99%,低于行业平均17.09% [3] - 去年同期毛利率为11.68%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李玉晓2024年薪酬109.32万元,较2023年的76.44万元增加32.88万元 [4] - 总经理万鹏2024年薪酬99.49万元,较2023年的82.03万元增加17.46万元 [4]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临沭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86万,较上期减少1.5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79万,较上期增加1.5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173.62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30.25万股 [5]
金正大前三季度营收73.19亿元同比增14.44%,归母净利润-2947.64万元同比降116.36%,净利率下降3.2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3.19亿元,同比增长14.4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47.64万元,同比下降116.36%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68.84万元,同比下降48.5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89%,同比上升1.2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5.40个百分点,单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1.99%,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2.35%,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5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0.39%,较上年同期下降3.24个百分点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 [2] 费用控制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8.13亿元,同比增加641.86万元,期间费用率为11.11%,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0.71%,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73%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85%,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8.64% [2] 估值与市场数据 - 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31.45倍,市净率(LF)约为2.94倍,市销率(TTM)约为0.69倍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股东总户数为6.86万户,较上半年末下降1080户,降幅1.55%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8.16万元增加至8.24万元,增幅0.99%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土壤调理剂等全系产品及种植业解决方案服务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常规复合肥37.84%,磷肥24.73%,新型肥料20.86%,原料化肥及其他16.38%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农化制品-复合肥,概念板块包括农村电商、小盘、低价、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等 [3]
金正大涨2.23%,成交额1.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5.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3:4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23%至1.83元/股,成交金额1.07亿元,换手率1.82%,总市值60.1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5.25万元,特大单买入728.58万元(占比6.82%),大单买入3828.84万元(占比35.84%)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6.63%,但近期呈现反弹,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55%、5.17%、3.98%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7.99亿元,同比增长4.81%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亏损7831.44万元,同比大幅减少146.5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常规复合肥37.84%,磷肥24.73%,新型肥料20.86%,原料化肥及其他16.3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96万户,较上期减少3.60%,人均流通股增至47179股,较上期增加3.7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943.37万股,较上期增加897.89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27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土壤调理剂等全系产品及种植业解决方案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农化制品-复合肥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农村电商、小盘、低价、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等 [1]
新洋丰三季报出炉:营收净利双增,战略布局深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14:37
核心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0.77亿元,同比增长3.25%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6%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12.52%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43% [1] - 业绩在肥料行业整体波动加剧及三季度连续降雨影响施肥收割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 战略布局与产能扩张 - 坚定实施"三双一多"发展战略,聚焦磷复肥、新能源材料及精细化工两大主业 [1] - 新疆阿克苏基地年产15万吨粉状水溶肥和20万吨高塔复合肥生产线顺利试产 [2] - 宜昌磷系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稳步推进,加快电力、土建等基础配套工程 [2] - 安徽蚌埠百万吨新型肥料项目签约落地,公司注册及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2] - 参股公司成功竞得湖北宜昌小阳坪矿区探矿权,增强原料供应与产业链安全 [2] 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累计承担国家及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5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3] - 累计授权专利260余件,聚焦"高效、专用、环保、功能化"产品方向 [3] - 产品体系包括专用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 [3] - 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合作开发ARC+复合肥产品,在花生、大豆作物上大面积推广 [3] 农技服务与数字化 - 持续推进"3+1"农技服务模式,200余名农艺师与1000余名推广人员深入田间一线 [4] - 依托数字化平台"洋丰神农慧",打通"测土配方—农技指导—智能决策—田间管理"全流程服务 [4] - 推动农业服务向数据化、精准化转型 [4] 品牌建设与行业地位 - 复合肥销量连续五年稳居行业首位,形成"专、特、优、强"的品牌特色 [5] - 荣登"2025湖北民营企业100强"和"2025湖北制造业百强"双榜单 [5] - 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5] - "农民丰收节"活动通过田间交流与产品体验加深用户链接 [5] 人才与数字化转型 - 完善"百人计划"等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生产、管理、服务全面数字化升级 [5] - 以人才驱动创新,以科技赋能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5]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坚持"三双一多"战略主线,以品质立本、服务增值、科技破局、人才支撑 [6] - 加快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农业新格局 [6]
金正大涨2.31%,成交额8366.1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0.0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14:0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31%,报收1.77元/股,成交金额8366.15万元,换手率1.45%,总市值58.1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0.08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73.49万元(买入989.35万元,卖出815.86万元),大单净流入46.60万元(买入2131.33万元,卖出2084.7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9.69%,近5个交易日上涨1.14%,近20日下跌3.28%,近60日上涨2.91%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26日,于2010年9月8日上市,位于山东省临沭县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土壤调理剂等土壤所需的全系产品及为种植户提供相关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常规复合肥37.84%,磷肥24.73%,新型肥料20.86%,原料化肥及其他16.38%,其他(补充)0.18% [2]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农化制品-复合肥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农村电商、低价、生态农业、乡村振兴、小盘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96万,较上期减少3.60%,人均流通股47179股,较上期增加3.7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943.3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897.89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9亿元,同比增长4.81% [2] - 2025年1月-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831.44万元,同比减少146.50%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27亿元 [3] - 公司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金正大跌2.26%,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3: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下跌2.26%至1.73元/股 成交1.19亿元 换手率2.06% 总市值56.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35.61万元 大单净买入175.63万元 [1] - 年内股价下跌11.73% 近5日涨0.58% 近20日持平 近60日跌1.70% [1] 资金流向分析 - 特大单买入803.34万元占比6.74% 卖出1238.95万元占比10.40% [1] - 大单买入3969.94万元占比33.31% 卖出3794.31万元占比31.84%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山东省临沭县 1998年8月成立 2010年9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复合肥 缓控释肥 水溶肥 生物肥 土壤调理剂等全系产品及种植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常规复合肥37.84% 磷肥24.73% 新型肥料20.86% 原料化肥及其他16.38%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96万户 较上期减少3.60% [2] - 人均流通股47179股 较上期增加3.74%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943.37万股 较上期增加897.89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99亿元 同比增长4.8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7831.44万元 同比减少146.50%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2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基础化工-农化制品-复合肥 [1] - 概念板块包括:水泥 低价 农村电商 生态农业 山东国资等 [1]
中化化肥(00297)下跌5.63%,报1.34元/股
金融界· 2025-08-25 13:16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下跌5.63%至1.34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5628.63万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报营业总收入212.65亿元 [1] - 2024年报净利润10.61亿元 [1] - 2025财年中报于8月25日披露 [2] 公司业务 - 业务覆盖化肥全产业链包括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 [1] - 中国首家香港上市化肥企业及主要化肥进口渠道 [1] - 拥有60余年国际贸易经验覆盖95%中国耕地面积 [1] - 磷矿资源储量位列国内前十 [1] - 具备全面新型肥料研发生产能力包括专用肥/缓控释肥/生物肥 [1]
广西崇左深耕“甜蜜”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06
生产效率提升 - 无人机日作业量达600亩 相比人工每天10亩提升显著[1] - 智能农机集群作业效率提升50% 人力成本降低60%[2] - 崇左市新增甘蔗水肥一体化面积37.33万亩[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集成气象预警和虫情防控数据[2] - 田间配套使用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2] - 节水灌溉技术使亩产增加20%[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蔗糖产业链党委联动42个党支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1] - 确定良种繁育、糖厂技改、智慧农机等20余个攻坚项目[1] - 形成信息共享清单解决原料运输、资金缺口等11个榨前问题[3] 金融支持与保险保障 - 推出"甜蜜贷""甘蔗贷""桂惠贷"等普惠金融服务[3] - 2024年5.5万户蔗农获得糖料蔗种植收入保险赔款6815.96万元[3] 产业多元化拓展 - 利用甘蔗生产糖、纸、酵母、酒精、生物肥、注射级蔗糖等多类产品[4] - 农文旅融合年均接待游客95万人次 拉动经济收入近2.5亿元[3] - 与越南开展跨境合作种蔗面积3.72万亩[4] 产业绩效表现 - 制糖企业平均产糖率首次突破13%[4] - 糖业循环经济产值同比增长62.15%[4] - 原料蔗入榨量、产糖量连续22个榨季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4]
中化化肥盘中最高价触及1.4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14 17:03
股价表现 - 7月14日收盘价1.41港元 单日上涨2.92% [1] - 盘中最高价1.42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61.44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涵盖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 [2] - 拥有磷矿资源位列国内前十 实施全球资源获取战略 [2] - 分销网络覆盖中国95%耕地面积 建成国内最大农服网络 [2] 行业地位与技术能力 - 中国化肥行业首家香港上市企业(2005年) [2] -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会员及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全球17家理事单位之一 [2] - 具备最齐全的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肥料及新型肥料研发生产能力 [2] 历史沿革与渠道优势 - 前身为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拥有60余年化肥国际贸易经验 [2] - 作为中国进口化肥主渠道 承担资源保障与调剂职能 [2] - 2005年7月收购China Fertilizer Holdings后更名上市 [2]
2025年肥料行业趋势与政策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3-25 18:51
价格趋势 - 复合肥价格受氮磷钾单质肥价格联动影响或小幅上涨 但全球钾肥新增产能可能缓解成本压力[6] - 复合肥因环保节能减排改造可能推高价格 预计年涨幅3%-5%[6] - 尿素价格受能源价格主导 若欧洲天然气维持高位则国际价格可能走高[6] - 尿素区域性分化明显 印度招标和东南亚需求增长拉高国际价格 中国因产能过剩国内价格稳定[6] - 有机肥因政府补贴抑制涨价 中国每亩补贴50-100元抵消成本上升 高品质产品溢价显著[6] - 生物肥技术降本空间大但短期需求激增可能导致价格上涨10%-15%[6] 产能变化 - 尿素产能中国2025年前淘汰300-500万吨落后产能 转向煤基尿素高端化如车用尿素[7] - 尿素海外扩产加速 中东和非洲新增产能达1000万吨[7] - 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国CR10或超60% 龙头企业向特种肥如水溶肥缓释肥转型[12] - 复合肥东南亚产能崛起 越南印尼新建复合肥厂抢占东盟市场[12] - 有机肥中国产能区域性爆发 2025年产能或超2亿吨 但中小厂商技术落后可能引发产能过剩[12] - 生物肥全球产能2025年或突破500万吨 2023年约300万吨 菌种研发和发酵工艺限制短期爆发[12] 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尿素增效 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提升氮利用率至50%以上[12] - 技术驱动生物肥智能化 AI筛选菌种如固氮菌GS-89缩短研发周期 物联网监控提升稳定性[12] - 应用场景精准农业适配 复合肥定制化配方如大豆专用高钾肥占比升至30%[12] - 应用场景有机无机协同 欧美市场有机无机复混肥OMF年增速或达12%[12] - 绿色转型碳足迹认证 欧盟碳边境税倒逼企业披露碳排放如尿素生产吨CO₂排放1.5-2吨[12] - 绿色转型循环经济模式 城市污泥制有机肥和秸秆炭基肥技术商业化加速[12] 政策影响 - 中国化肥零增长深化 2025年化肥利用率达43% 有机肥替代率目标15%[12] - 中国拟出台微生物肥料菌种目录限制无序竞争[12] - 欧盟Farm to Fork战略2030年化肥减量20% 推动生物刺激素市场CAGR 11%[12] - 欧盟或对合成氮肥征收50欧元/吨环境税[12] - 印度PM-PRANAM计划补贴推广纳米尿素 IFFCO产能达4.4亿瓶/年 传统尿素需求或降10%[12] - 美国气候智能农业法案对碳封存型肥料如生物炭基肥提供30%税收抵免[12] 风险与机遇 - 风险包括地缘冲突如红海航运导致钾肥供应链中断[12] - 风险包括生物肥菌种知识产权纠纷如巴斯夫与中国厂商[12] - 机遇包括非洲肥料市场缺口 2025年需求3000万吨 自给率不足40%[12] - 机遇包括模块化小型有机肥厂处理畜禽粪便10吨/日下沉县域经济[12] 行业总结 - 2025年肥料行业呈现传统产品高端化、有机生物高速化、政策驱动全球化特征[11] - 企业需聚焦增效技术研发如包膜尿素和微生物-纳米材料复合肥[11] - 企业需关注欧盟碳关税和印度补贴政策等外生变量[11] - 产能布局优先考虑东南亚和非洲等增量市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