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糖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糖价受巴西丰产和北半球开榨压制
期货日报网· 2025-11-20 09:27
10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入榨量为3110.8万吨,同比增长14.34%;制糖比为46.02%,较去年同期的45.91%上升0.11个百分点;产糖量为206.8万吨, 同比增长16.4%。截至10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累计甘蔗入榨量为55602.9万吨,同比下降1.97%;制糖比为51.97%,较去年同期的48.59%上升3.38个百 分点;产糖量为3808.5万吨,同比增长1.63%。实际产量数据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丰产仍在榨季末期延续。 需要注意的是,制糖比相比前期有所下滑,市场担忧制糖比快速下滑对整体产量的影响。目前市场普遍预期2025/2026榨季巴西中南部地区糖产量将在4050 万~4150万吨之间,维持丰产格局。展望2026/2027榨季,更多甘蔗或转向乙醇生产,预计巴西中南部地区糖产量回落至4000万吨附近。此外,圣保罗地区 持续干旱,可能影响2026/2027榨季甘蔗生物量积累,需持续跟踪。 [巴西丰产带来高出口] 受干旱天气和宿根蔗经历火灾的影响,巴西2025/2026榨季前期显示甘蔗质量不佳,但是被不断创纪录的超高制糖比所弥补。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 (Conab)发布的巴西2025 ...
供应端压力持续显现 白糖期价连跌三日
金投网· 2025-11-18 16:10
据外媒报道,11月17日印度的甘蔗压榨季正在进行中全国制糖企业联合会(NFCSF)的首份双周报显示, 目前共有325家糖厂开始压榨作业,而去年同期为144家。甘蔗压量已达到128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 910万吨。 据外媒报道,11月17日国际糖业组织(ISO)周预测在产量增加的推动下,全球2025/26年度糖市将供应过 剩163万吨。该政府间机构在季度报告中称,预计2025/26年度糖产量增长3.15%,至1.8177亿吨,消费 量仅增长0.6%,至1.8014亿吨。 海关总署1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食糖进口量为75万吨,同比增长39%。中国1-10月食糖进 口量为390万吨,同比增加14%。 机构观点 消息面 中原期货: 基本面看,供应端压力持续显现,国际方面巴西食糖产量维持高位,印度及泰国产量预期良好;国内新 榨季估产上调至1170万吨,广西甘蔗长势良好且开榨延期对现货形成压力。当前价格已跌破前期震荡区 间下沿,短期或测试5430-5450支撑区域,若有效下破则可能进一步探向5400关口,建议观望为主并关 注产区开榨进度变化风险。 光大期货: 原糖方面,巴西最新双周压榨数据发布,产糖量环比 ...
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激活区域开放合作“新引擎”
人民网· 2025-11-17 09:21
"十四五"时期,广西将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开放发展的牵引工程,积极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 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坚持建通道强运营并重、效率提升与质量优化同步、合 作拓展与区域融合并举,持续增强通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将内陆腹地转变 为开放前沿,更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补齐短板,运输网络持续织密 站在钦州市钦南区平山岛边坡远眺,百米宽的平陆运河,疏浚船舶轰鸣作业,护岸施工人员往来穿梭, 房建工程塔吊铁臂飞舞,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雄姿已现。 目前,平陆运河建设已进入全面攻坚关键期,建设团队正全力推进三大枢纽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 及航道桥梁工程。经过近3年建设,平陆运河项目已完成投资超83%,预计2026年建成通航。 "十四五"时期,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一条贯通两广、连接西南、通达港 澳、对接东盟的陆海空数一体化综合运输大通道正加速成形:陆上,61条陆路大通道让出省出海出边更 加畅通;海上,北部湾港96条集装箱航线提升运量运力;空中,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航线基本通达东盟各 国,助力构建南宁至东盟"四小时航空物流圈";线上, ...
华资实业涨2.02%,成交额4017.8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10.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0: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9.60元/股,成交额4017.86万元,换手率0.88%,总市值46.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10.38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328.68万元(占比8.18%),大单买入635.39万元(占比15.8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8.7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46%、25.00%、19.11% [1] - 今年以来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日,龙虎榜净买入-2376.19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食糖、面粉委托加工生产销售及粮食贸易,收入构成为粮食深加工产品86.17%,制糖产品13.12%,租赁及其他0.72%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0.27%,归母净利润5726.89万元,同比增长31.94% [2] - 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立于1998年11月30日,上市于1998年12月10日 [1] 股东结构与行业分类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95万户,较上期减少3.00%,人均流通股24873股,较上期增加3.10%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其他农产品加工,概念板块包括小盘、调味品、券商相关等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冠通期货资讯早间报-20251111
冠通期货· 2025-11-11 0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隔夜夜盘市场走势、重要资讯、金融市场等内容,介绍各类期货、股票、债券、外汇等行情变化及宏观、行业资讯动态 各部分总结 隔夜夜盘市场走势 -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2.83%报4123.4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4.70%报50.41美元/盎司 [5] - 美油和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均涨0.5%,分别报60.05美元/桶和63.95美元/桶;伦敦基本金属全线上涨 [6] -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多跌少,纯碱涨近2%,烧碱、纸浆涨超1%;菜粕、玻璃跌近1% [6] 重要资讯 宏观资讯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加大对符合条件民间投资项目支持力度 [9] - 美联储戴利称美国经济或需求低迷,关税相关通胀受控制,未明确12月会议行动 [9] - 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62.1万辆,同比增18.5%,1 - 10月累计批发1205.8万辆,增长29.9% [9] - 中方表示不掌握美国FBI局长访华讨论相关情况;中美暂停实施部分调查最终措施1年 [10] 能化期货 - 截至11月10日,江苏纯苯港口样本商业库存总量11.3万吨,环比降6.61%,同比升7.62% [12] - 11月10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70.62万吨,较上周四降0.47%,轻质降、重质增 [14] - 两家印度国有炼油企业购买500万桶原油,HPCL预计1月到货400万桶 [14] - 9月泰国天然橡胶产量环比降5.45%,同比降1.78%,累计产量同比增3.11%;11月9日青岛库存环比增0.40% [14] - 11月1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上调125和120元 [15] 金属期货 - 10月铜板带企业整体开工率64.97%,环比降1.05个百分点,同期大降7.76个百分点 [17] - 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微增;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增仓同比增164.03%,黄金消费量同比降7.95% [18] - 上金所2025年11月11日起至2026年底免收国际板香港询价合约交易手续费 [19] 黑色系期货 - 11月3 - 9日,中国47港、45港、北方六港铁矿石到港总量环比均减少 [21] - 11月3 - 9日,Mysteel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环比减少144.8万吨,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环比减210.6万吨 [22] - 10月蒙古国煤炭出口环比降26.52%,同比降2.07%,1 - 10月累计出口量同比增1.81% [22] 农产品期货 - 截至11月7日,全国三大油脂商业库存总量较上周跌5.16%,同比涨8.52% [24] - 2024 - 2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10937万吨,出口8万吨,全球大豆供应宽松;中国食糖累计产糖1116万吨 [25][26] - 马来西亚11月1 - 10日棕榈油出口量较上月同期减少9.5% - 12.28%;10月库存环比增4.44%,产量环比增11.02% [27][28][29] - 11月3 - 9日,新疆机采棉平均收购价格较前一周和同比均下跌;11月7日棉花商业总库存环比增22.43% [30][31] - 10月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压榨量约860万吨,预计11月870万吨,本周油厂开机率或小幅回升 [31] - 截至上周四,巴西2025/26年度大豆播种率达61%,一茬玉米播种面积达计划的72% [31] - 上周巴西出口大豆等农产品,本周计划出口量有变化 [31] 金融市场 金融 - 中基协就公募基金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指引征求意见,规范风格漂移问题 [33] - 周一A股大小指数分化,沪指涨0.53%,深成指涨0.18%,创业板指跌0.92%,全天成交2.19万亿元 [33] - 香港恒生指数涨1.55%,南向资金净买入66.54亿港元,累计净买入规模首破5万亿港元 [33] - 中证指数公司11月11日发布两只指数 [34] - 多地人士收到境外投资收益补税通知 [35] - 台积电10月营收同比增16.9%,为2024年2月以来最低增速 [36] 产业 - 11月10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年内第七次上调 [38]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双十一”电商促销合规提示 [38]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38] - 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降0.8%,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同比增18.5% [38] - 截至10月深圳二手房录得量连续8个月超5000套,呈“波动中趋稳”态势 [39] 海外 - 美国与泰国达成对等贸易框架协议;瑞士或与美国达成协议降关税 [40][41] - 美联储理事米兰支持进一步降息;戴利称美国经济或需求下滑,通胀可控 [43] - 10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同比下滑7.5%,预计11、12月同比降14.4%和17.9% [43] - 日本政府要求央行暂缓加息,央行或12月加息;计划2026年上调访日外国人签证手续费 [43][44] 国际股市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中概股普遍上涨,美国政府停摆方案进入国会审议程序 [45]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上涨,美国国会推进临时拨款法案提振市场情绪 [47] - 高盛看好日本和印度股市,先锋领航三季度增持特斯拉等股票 [47] 商品 - 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同比降7.95%,黄金ETF增仓同比增164.03% [48] - 上金所免收部分合约交易手续费,“博时黄金ETF”最小申购、赎回单位下调 [48] - 国际贵金属期货、美油、布伦特原油、伦敦基本金属均收涨 [48][50] 债券 - 国内债市震荡走强,万科债普遍下跌,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紧 [51] - 财政部11月10 - 19日将发行不超477.1亿元电子式储蓄国债 [51]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再度启动多币种数字债券发行;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 [52] 外汇 - 周一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上涨,中间价调贬;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刷新4月以来新高 [54] - 纽约尾盘美元指数涨0.07%,非美货币涨跌互现 [54] 财经日历 - 今日多个国家将公布经济数据,如日本9月贸易帐、英国10月失业率等 [56] - 今日有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回购到期等事件,还有多场论坛、峰会和活动举办 [56] - 北交所南特科技今日申购 [56]
农业农村部发布11月农产品供需分析 小幅上调2025/26年度玉米、棉花产量预估
新华财经· 2025-11-10 16:20
玉米供需形势 - 2025/26年度玉米产量预测上调至30000万吨,较10月预测的29616万吨增加384万吨 [1][2] - 2024/25年度玉米进口量下调至183万吨 [1] - 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充足,深加工企业利润较好开工率提升,饲用消费刚需较强,后期玉米价格有望以稳为主 [1] 大豆供需形势 - 2024/2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10937万吨,出口总量为8万吨 [2] - 2025/26年度大豆产量预测微调至2090万吨,较10月预测的2109万吨减少19万吨 [2] - 新季大豆市场优质优价特征凸显,高蛋白大豆供给偏紧价格稳中有升,高油大豆走势后期存在不确定性 [2] - 全球大豆供应宽松,美国大豆产量预计稳定在1.1亿吨以上,南美新季大豆播种顺利 [2] 棉花供需形势 - 2025/26年度棉花单产预测上调至每公顷2251公斤,较10月预测的2211公斤增加40公斤,增幅1.8% [3] - 2025/26年度棉花产量预测调增至660万吨,较10月预测的636万吨增加24万吨 [3] - 新棉采收进度达95.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销售率18.3%,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 [3] - 2025/26年度棉花期末库存预测为845万吨,较10月预测的822万吨增加23万吨 [5] 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 - 2024/25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3132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6万吨,进口量678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29万吨,国内消费量3666万吨,较上年度减少69万吨 [5] - 2025/26年度食用植物油产量预测为3069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 [6] - 花生油产量因花生产量不及预期和含油率下降而微减2万吨,棉籽油产量因棉籽产量增加而微增2万吨 [6] 食糖供需形势 - 2024/25年度中国食糖累计产量111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20万吨,食糖年度均价为每吨5993元,较上年度下跌498元跌幅7.7% [6] - 2025/26年度中国食糖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 [6] - 内蒙古降雨偏多影响甜菜糖分积累,糖厂开机推迟,广东广西甘蔗主产区受台风影响出现甘蔗倒伏 [6]
外弱内强,内糖压力还未呈现
中泰期货· 2025-11-09 19: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际糖市方面,巴西产糖量较强,北半球印度食糖产量增幅较大且可能出口增加,或拖累糖价走低;需求端巴西10月出口数据较强,对市场有支撑,或限制跌幅 [5] - 国内糖市低位震荡运行,得益于成本预期的支撑和糖浆预拌粉管控趋严的政策影响;郑糖盘面价格略微低估,但仍高于配额外进口糖动态成本;南方甘蔗糖生产将陆续展开,阶段性供给增加将制约糖价 [5] - 策略上,期现基差预期转弱,1 - 5价差震荡走弱;单边操作建议逢高偏空滚动操作或短线观望;期权建议卖出虚值看涨期权持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现货及价差数据跟踪展示 - 产区现货价格及基差震荡走低运行,目前现货市场为2024/25榨季的糖,新糖以甜菜糖为主,价格较陈糖略低,成交不多,需关注广西新糖上市节奏和价格变化 [9][11] - 跨月价差方面,1 - 5价差短期震荡 [12] - 内外价差方面,进口成本偏低,配额外进口糖加工盘面利润显现,配额内进口利润较大,超千元 [16][18] 市场关键数据概览 国际市场 - 巴西食糖生产量环比下降,但甘蔗制糖比高,累计产糖高于市场预估 [22] - 巴西10月食糖出口大增,但雷亚尔升值不利于出口 [28] - 泰国、印度生产将启动,预期增产给市场带来压力 [31] 国内市场 - 中国食糖预期增产,消费预期微增,10月供需报告未作调整,但需关注9 - 10月南方甘蔗产区台风影响 [35][37] - 广西糖产销数据和云南糖产销数据转利空,云南糖去库存速度放缓,广西10月数据未出 [5][40] - 中国进口糖增强,9月进口预期仍同比偏高 [41] - 中国进口糖浆/预拌粉进口预期减少,因政策管控趋严 [43] - 下游需求不差,但也未显现很好,下游市场提振不足 [46][49]
今年10月全球多数食品价格环比下降
商务部网站· 2025-11-08 11:15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总体情况 - 10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6.4点,环比9月修正后水平下降1.6% [1] - 食品价格普遍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粮食库存充足 [1] - 植物油价格指数逆势环比上涨0.9%,达到2022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1] 谷物价格 - 主要谷物价格均出现下跌,小麦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0% [1] - 粗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1% [1] - 大米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5% [1] 肉类价格 - 肉类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0% [1] - 猪肉和禽肉价格急剧下跌是肉类价格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1] - 牛肉价格继续保持增势 [1] 乳制品价格 - 乳制品价格指数环比下降3.4% [1] - 价格下降原因包括库存充足、各国进口需求受限和出口竞争激烈 [1] 食糖价格 - 食糖价格指数环比下降5.3%,降至2020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1] - 巴西强劲生产趋势及泰国、印度预期增产是价格下降主因 [1] 植物油价格 - 植物油价格指数逆势上涨0.9% [1] - 棕榈油、菜籽油、豆油和葵花籽油价格因生物燃料政策约束与黑海地区油料作物收割延迟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上涨 [1]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10月进一步回落 除植物油外所有分项指数均下跌
新华财经· 2025-11-07 18:22
食品价格指数总体走势 - 2025年10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6.4点,环比下降1.6%(2.1点),为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行 [1] - 除植物油价格指数外,谷物、乳制品、肉类和食糖价格指数均有所回落,推动整体指数下跌 [1] - 当前指数略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较2022年3月峰值低21.1%(33.8点) [1] 谷物价格指数 - 谷物价格指数10月平均为103.6点,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9.5% [1] - 所有主要谷物价格指数环比均下降,其中小麦价格指数下跌1.0%,原因是全球供应充足及南半球产量前景向好 [1] - 粗粮价格指数下降1.1%,大麦、玉米和高粱报价走低,但欧盟和美国玉米单产下降可能及中美贸易消息部分抵消下行压力 [1] - 大米价格指数下跌2.5%,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及北半球主要出口国主季作物开始收获影响 [1] 植物油价格指数 - 植物油价格指数10月平均为169.4点,环比上涨0.9%(1.5点),升至2022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2] - 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报价走高推动环比涨幅 [2] - 国际棕榈油价格小幅反弹,市场对印度尼西亚计划于2026年提高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比例的预期对价格形成支撑 [2] - 全球葵花籽油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上涨,主要因黑海地区收获延迟及农户惜售导致供应紧张 [2] - 菜籽油和大豆油全球价格分别因欧盟供应持续紧张、巴西和美国国内需求增长而上涨 [2] 肉类价格指数 - 肉类价格指数10月平均为125.0点,环比下降2.0%(2.5点),但同比仍高出4.8% [3] - 指数在连续八个月上涨后出现回落,主要受猪肉和禽肉价格大幅下跌以及羊肉价格走低影响 [3] - 猪肉价格指数下跌源于全球供应较为充裕,欧盟出口报价因中国实施新进口关税后需求减弱而承受额外下行压力 [3] - 禽肉价格指数显著收缩,反映出巴西出口价格降低,原因是中国实施禽流感相关贸易限制后该国出口商转向价格较低市场 [3] - 羊肉价格指数下跌,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原因是市场供应增加,牛肉价格指数则继续攀升,全球稳定需求推动澳大利亚报价上涨 [3] 乳制品价格指数 - 乳制品价格指数10月平均为142.2点,环比下降3.4%(5.0点),为连续第四个月下跌,但同比仍高出2.7% [3] - 所有分项指数本月均下跌,黄油环比跌幅6.5%,全脂奶粉为6.0%,脱脂奶粉为4.0%,奶酪为1.5% [3] 食糖价格指数 - 食糖价格指数10月平均为94.1点,环比下降5.3%(5.3点),为连续第二个月下跌,同比下跌27.4% [4] - 指数降至2020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本月跌幅主要受全球食糖供应充裕预期驱动 [4] - 巴西南部主要产区有利天气条件支撑强劲生产势头,泰国和印度预期增产进一步强化全球供应积极前景 [4] -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导致生物燃料行业需求下降,给全球糖价造成进一步下行压力 [4]
【专题】甜蜜回忆:白糖二十年行情回溯
新浪财经· 2025-11-04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 通过对过去20年食糖市场的回溯,识别出影响糖价的关键驱动因素,并判断当前市场正处于熊市向牛市的过渡期,预计在2027年前后可能出现基本面与宏观周期的共振 [1][36] - 全球食糖供需缺口是影响糖价最显著的变量,尤其在近年需求增长放缓后,减产成为更主要的行情驱动 [1][8][10] - 宏观周期与货币政策在共振时会放大糖价行情 [1][19][36] - 中国实施进口配额管理制度后,内外价差波动收窄,国内糖价在上涨周期更强,下跌周期更抗跌 [1][20][22] - 从合约角度看,国内01合约因叠加春节旺季行情表现较为强势 [1][31] 国内外糖价历史回溯 - 自2000年以来,国内外糖价经历了五次起落,平均一轮涨跌周期约5年,内外糖价节奏高度一致 [2] - 2001-2004年:因国内扩种导致产量同比上涨37%,以及食糖进口量同比增长78%,糖价持续下跌,后因国家以每吨2600元收储而企稳 [4] - 2004-2006年:国内产糖区遭遇严重旱情导致减产,同时食品饮料行业需求稳步增长,糖价大幅上涨 [4] - 2006-2009年:前期高糖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全球食糖增产,国家连续抛储,叠加全球金融危机抑制需求,糖价大幅下跌 [4] - 2009-2012年:因2008/2009榨季国内供求趋紧、印度减产、巴西天气及2008年大放水推升资金情绪,糖价出现历史最大幅度上行 [5] - 2012-2015年:全球及国内食糖供过于求,国内外糖价倒挂导致低价进口糖大量涌入,糖价大幅下跌 [5] - 2015-2017年:国内大幅减产及限制进口政策使国内糖价率先企稳上行,超强厄尔尼诺导致全球主要产糖国减产,形成国内外共振上涨 [5] - 2017-2019年:全球食糖供应转向严重过剩,国内进入增产周期且甜菜糖激增,低价进口糖及果葡糖浆替代品冲击市场,糖价下跌 [6] - 2019-2023年:疫情管控放开后需求企稳,2022年厄尔尼诺引发全球减产担忧,叠加全球通胀,糖价上涨 [7] - 2023-2025年:全球供应从偏紧转向宽松,巴西产量历史性增长,印度泰国增产预期,巴西制糖比新高,糖价下跌至上一轮低点附近 [7] 糖价影响因素归因 - 糖价与全球食糖需求呈强正相关性,2000-2011年全球食糖消费平均年增速为2.07%,2012年后增速下降至0.55% [8] - 全球食糖供需缺口是显著变量,原糖价格与全球供需缺口负相关(相关系数-0.16),2011年后该关系更为明确,国内广西糖价与国际原糖价相关性系数达-0.35 [10][13] - 供需缺口背后的主要推手是天气因素,通过ENSO指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观测糖价运行周期 [15] - 厄尔尼诺通常导致印度、泰国等北半球主产区干旱减产,全球供应趋紧,推动糖价上涨;拉尼娜通常为上述产区带来充沛降雨促进增产,全球供应宽松,对糖价形成下行压力,但可能引发巴西干旱构成支撑 [15][16][17] - 宏观层面,糖价一般横跨一到两个基钦周期,重大全球经济危机(如2008年危机、2020年疫情)冲击下步调一致,宽松货币政策会放大行情波动幅度,如2011年与2023年的大涨 [19] 内外价差回溯与对比 -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进口关税15%,配额外50%,配额数量稳定在194.5万吨 [4][20] - 配额管理制度经过多年调整趋于稳定,2020年6月起实行进口报告管理制度和备案制度 [21] - 在上涨行情中,内外价差趋向走扩,国内糖价因长期消费缺口表现更强势;在下跌行情中,价差底部抬升,国内糖价因产业保护更抗跌 [22] - 内外价差越大,进口量越多,但2020年后进口量受备案管制,由配额外利润及许可发放共同决定 [24] - 2021年后打击走私糖使糖浆进口套利攀升,2024年进口量达237万吨,2024年12月国家出台对泰国进口糖浆管制后,2025年该项进口骤减,目前对价差影响较小 [26] - 交易策略上,上涨周期做内外反套及国内标的做多利润更多,下跌周期做空海外标的更合适;国内合约间,价格上涨周期5-9合约倾向于反套,下跌周期倾向于正套 [28] 当前市场位置与展望 - 当前市场很可能处于熊牛转换期,关注天气因素作为潜在驱动 [30] - NOAA跟踪表明拉尼娜现象已出现,预计持续到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之后有55%可能性转为正常状态 [30][32] - 此次拉尼娜力度不大,可能造成巴西中南部干旱影响2026/27年度产量,但需跟踪实际降雨,预计对印度和泰国种植季无影响 [33] - 厄尔尼诺平均每2-7年发生一次,强厄尔尼诺对甘蔗产量影响明显,上一次强厄尔尼诺在2023年推动了上一轮行情 [35] - 按平均周期推算,下一次行情上涨高点可能在2027年前后,可能与宏观周期形成共振 [35][36] - 从合约表现看,01合约因叠加春节旺季行情较为强势,在价格上涨周期下正反套走势不明显,在下跌周期下大概率呈现正套走势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