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剃须刀
icon
搜索文档
飞科电器(603868):短期营收承压,毛利提升利好盈利能力表现
华创证券· 2025-09-12 14:15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目标价41.7元 [1][8] 核心观点 - 短期营收承压但毛利提升利好盈利能力 公司2025H1营收21.2亿元同比-8.8% 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1.77% 其中Q2营收9.6亿元同比-16.2% 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3.5% [1][8] - 毛利率显著改善 2025H1整体毛利率57.5%同比+1.9pct Q2毛利率达59.1%同比+5.0pct 主因低基数效应及盈利能力优化战略见效 [8] - 费用控制成效显现 Q2销售费用率33.6%同比-2.0pct 期间费用率合计40.1%同比-0.9pct 广告及促销费用减少体现战略调整 [8] - 盈利指标逆势提升 2025H1归母净利率15.2%同比+1.6% Q2净利率14.6%同比+2.8pct 受益毛利提升与费用优化 [8] 财务表现 - 营收结构分化 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电动理发器分别营收14.2/4.0/1.1亿元 同比-5.6%/-3.2%/+1.0% 中高端产品占比降8.5pct 子品牌博锐营收同比-18.1% [8] - 盈利预测乐观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46/773/872百万元 同比增速41.0%/19.8%/12.7% EPS为1.48/1.78/2.00元 [4][8] - 估值水平合理 2025-2027年PE分别为25/21/19倍 当前总市值163.65亿元 每股净资产7.20元 [4][5] 战略与前景 - 双品牌运营稳健 渠道变革与产品创新持续深化 出海中东非市场提供新增长点 [8] - DCF法支撑目标价 远期成长动力充足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243/4479/4871百万元 同比增速2.3%/5.6%/8.7% [4][8]
爱分红、砍渠道、重营销、轻研发:李丐腾的四板斧,砍伤了飞科
新浪科技· 2025-09-04 10: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16亿元同比下滑8.76% 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微增1.77% [1] - 2024年全年营收41.47亿元同比下滑18.03% 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下滑55.10% 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4] - 所有单季度营收自2024年起持续同比下滑 [1] 行业对比表现 - 国内电动剃须刀行业零售额上半年达49.1亿元同比上升10.5% 公司表现与行业趋势相悖 [2] 双品牌战略成效 - 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56.37%较去年同期下降8.51个百分点 [8] - 子品牌博锐营收4.11亿元同比下降18.07% 销售额占比19.48%同比下降2.22个百分点 [8] - 双品牌战略面临高端化与性价比两条路线增长承压 [9] 产品线表现 - 个护电器长期贡献90%以上营收 生活电器份额逐年缩减 [11] - 电动剃须刀销量从2020年5655.8万台波动下滑至4190.67万台 [11] - 电吹风销量长期徘徊1300万台左右 2024年跌至877.65万台 [11] 费用结构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7.04亿元达研发费用3888万元的18倍 [3] - 销售费用率从2021年19.22%升至2025年上半年33.27% [15] - 研发费用率从2021年3.29%降至2025年上半年1.8% [15] 渠道调整情况 - 经销商数量半年内减少83家至374家 下滑比例达18.16% [4][16] - 正转向经销与直销并存的多维营销渠道模式 [16] 分红政策影响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55.748亿元 分红率高达81.03% [4][21] - 实控人持有89.99%股份 常年获得近90%分红 [4][21] - 2016年和2022年股利支付率分别达142.07%和105.86% [21] 竞争环境变化 - 小米、徕芬、创维等品牌通过创新营销和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16] - 新兴品牌依托互联网渠道和个性化设计获得年轻消费者青睐 [16]
爱分红、砍渠道、重营销、轻研发!李丐腾的四板斧砍伤了飞科
新浪科技· 2025-09-04 08:5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16亿元同比下滑8.76% 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上升1.77% [3] - 自2024年以来连续6个季度单季度营收同比负增长 [3][8] - 2024年全年营收41.47亿元同比下滑18.03% 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下滑55.10% 为2016年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5][6] 行业对比 - 上半年国内电动剃须刀行业零售额49.1亿元同比上升10.5% 公司表现与行业趋势相悖 [3] 品牌战略 - 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56.37% 较去年同期下降8.51个百分点 [10] - 子品牌博锐营收4.11亿元同比下降18.07% 销售额占比19.48% 较去年下降2.22个百分点 [10] - 双品牌战略面临高端化与性价比两条路线增长承压 [11] 产品结构 - 个护电器长期贡献90%以上营收 生活电器份额逐年缩减 [12] - 电动剃须刀销量从2020年5655.8万台波动下滑至4190.67万台 [13] - 电吹风销量长期徘徊1300万台左右 2024年跌至877.65万台 [13] 财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7.04亿元为研发费用3888万元的18倍 [4] - 近五年销售费用率从19.22%升至33.27% 研发费用率从3.29%降至1.8% [17] - 2016年以来累计现金分红55.748亿元 分红率81.03% [4][22] 渠道调整 - 上半年经销商数量减少83家至374家 下滑比例18.16% [4][18] - 正从经销模式转向经销与直销并存的多维营销渠道 [18] 竞争环境 - 小米、徕芬及创维等品牌通过创新营销和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18] - 产品在品质、功能等方面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 主要优势为价格便宜 [16]
节日消费助推即时零售火热,美团七夕非餐饮即时零售日订单超2700万单
搜狐财经· 2025-09-01 01:08
核心观点 - 七夕当日美团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达2700万创历史新高 [1] - 礼赠需求多元化带动高单价品类销量翻倍增长 呈现订单量与客单价双增态势 [4] - 即时零售成为品牌商重要增量渠道 超500个品牌销售额实现多倍增长 [4] 订单表现 - 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达2700万单 [1] - 鲜花销量突破历史峰值 [1] - 数码电脑 美容护肤 珠宝首饰品类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1] 消费特征 - 3C家电与美妆护肤品类人均消费金额较去年大幅提升 [1] - 礼赠选择呈现多元化与品质化趋势 从鲜花扩展至全品类 [4] - 精品鲜花成为主流选择 包括迪士尼联名IP花束和文博主题新中式花束 [4] 品类增长 - 电动剃须刀与儿童智能手表销量同比增长超600% [4] - 颈椎按摩仪销量增长超300% 拍立得销量翻倍 [4] - 黄金饰品销量同比增长超600% 珍珠饰品增长400% [4] - 化妆水与香水等美妆护肤品销量增长超200% [4] - 跑鞋与运动T恤等运动装备销量增长500% [4] 行业模式 - 传统节日推动即时零售自然增长 与电商补贴造节模式形成差异 [1] - 即时零售渠道覆盖美妆 3C 快消 百货 酒类等多领域品牌 [4] - 华为 丝芙兰 屈臣氏 全棉时代 歪马送酒等超500个品牌实现多倍销售增长 [4]
家电周报:三大白电2025年9月排产数据发布 海尔智家推出首次中期分红
新浪财经· 2025-08-30 20:31
板块表现 - 家电板块指数下跌0.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7%,板块跑输大盘 [1] - 重点公司中光峰科技、科沃斯、极米科技涨幅领先,分别上涨6.5%、6.5%、5.6% [1] - 倍轻松、格力电器、莱克电气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2%、5.6%、5.4% [1] 白电排产数据 - 2025年9月空冰洗排产总量2707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7.2% [1] - 家用空调排产1075万台,同比下降12.0% [1] - 冰箱排产821万台,同比下降6.3% [1] - 洗衣机排产811万台,同比下降1.1% [1] 公司动态 - 海尔智家推出首次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9元,分红金额超25亿元 [1] 清洁电器数据 - 2025年7月电吹风线上销量93.22万台,同比下降6.44% [2][3] - 电吹风线上销额2.09亿元,同比上升11.46%,均价同比上升19.16%至223.9元/台 [2][3] - 电动剃须刀线上销量92.77万台,同比上升21.32% [2][3] - 电动剃须刀线上销额1.64亿元,同比上升23.61%,均价同比上升1.90%至177.0元/台 [2][3] 投资主线 - 白电板块兼具低估值、高分红、稳增长属性,地产政策反转和以旧换新政策形成催化 [4] - 铜价上涨引发渠道看涨情绪,看好白电产业链量价齐升,推荐海信家电及头部企业美的、海尔、格力 [4] - 出口主线推荐欧圣电气(大客户订单突破)、德昌股份(汽零业务放量)、石头科技(海外需求回暖) [4] - 核心零部件主线推荐华翔股份(低电价优势)、盾安环境(电子膨胀阀技术)、三花智控(储能温控和机器人业务) [4]
美团非餐饮即时零售七夕日订单量超2700万
北京商报· 2025-08-30 20:06
公司业绩表现 - 美团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在七夕当日创下新高 达2700万单 [2] - 平台数码电脑 美容护肤 珠宝首饰等多个高单价品类销量大幅增长 呈现订单量与客单价双增态势 [2] - 电动剃须刀和儿童智能手表销量同比增长超6倍 颈椎按摩仪销量涨超3倍 拍立得销量翻倍增长 [2] - 黄金饰品销量同比增长超6倍 珍珠饰品增长4倍 化妆水和香水等美妆护肤品销量增长超2倍 [2] - 跑鞋和运动T恤等运动装备销量增长5倍 迪士尼联名IP花束和文博主题新中式花束带动鲜花销量创新高 [2]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在传统节日呈现明显自然涨幅 受益于实体消费购物需求 与传统电商依靠线上补贴促销造节形成明显区别 [2] - 七夕礼赠趋势从送鲜花走向全品类 呈现多元化和品质化特征 [2] - 即时零售成为各大品牌和零售商的重要生意增量 华为 丝芙兰 屈臣氏等超500个美妆 3C 快消品牌在平台销量同比多倍增长 [3] - 礼赠模式从送花送巧克力发展为"闪购赠万物" 覆盖数码产品 小家电 珠宝首饰等多品类 [2][3]
七夕大家都爱送点啥,闪购带动消费破峰
搜狐财经· 2025-08-30 13:19
平台业绩表现 - 美团闪购七夕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 整体礼赠消费规模创新高 [1] - 七夕当日鲜花销量突破峰值 数码电脑 美容护肤 珠宝首饰等品类销量翻倍增长 [1] - 戴尔在美团闪购销量同比增长超20倍 华为销量增长近6倍 小天才 OPPO 荣耀销量增长近2倍 [5] - 零售商HARMAY话梅销量同比增长近4倍 丝芙兰 屈臣氏 TTBEAUTY销量增长近1倍 零食有鸣 歪马送酒销量同比增长近3倍 [5] 消费品类趋势 - 鲜花品类中IP花束和新中式花束销量大幅增长 迪士尼联名IP花束被抢购一空 颐和园 国博 敦煌博物馆合作款受喜爱 [1] - 儿童智能手表和电动剃须刀销量同比增长超6倍 颈椎按摩仪销量涨超3倍 拍立得销量翻倍增长 [5] - 眼部护理套装销量同比增长近5倍 化妆水和中性香水销量涨超2倍 [5] - 黄金销量同比增长超6倍 珍珠销量增长近4倍 [5] 行业合作模式 - 美团闪购与迪士尼 颐和园 国博 敦煌博物馆等文化IP开展创意合作 推动传统鲜花礼品向个性化 IP化 品质化方向发展 [1] - 超20万花店在七夕当日普遍爆单 显示即时零售模式对传统零售业态的带动效应 [5] - 闪购赠万物趋势成为品牌商重要生意增量 数码3C 美妆 珠宝 酒水零食等多品类通过即时零售渠道实现销售突破 [5]
因一个测评视频,CEO亲自下场与前员工隔空论战,品牌曾是“中产平替首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23:35
测评事件与CEO回应 - 测评博主通过机身震动和一镜到底剃净度测试 得出飞科399元产品优于徕芬699元剃须刀的结论 [3] - 徕芬CEO叶洪新指控测评博主收钱办事 并揭露博主哥哥潘坚为徕芬前员工 离职后通过打击徕芬获利 [6] - 事件以叶洪新删除微博并表态"翻篇 志不在此"告终 [7] 徕芬核心业务与市场策略 - 徕芬核心产品为高速电吹风 凭借"戴森平替"标签实现销售额从2021年1.5亿增长至2023年30亿 [9] - 高速电吹风市场趋于饱和 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达74.7%但同比降低2.5% [10] - 300元以下价格段成为吹风机线上主销区间 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销售量增速达76.8% [10] 新品类拓展与挑战 - 徕芬2023年推出299元电动牙刷 但毛利率低于40% 遭遇高毛利竞争对手压制 [12] - 2024年5月推出往复式剃须刀产品线 研发投入4年超过1亿元 采用直线电机微型化技术 [13] - 电动剃须刀市场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大涨10.5% 便携化份额从23.9%攀升至33.6% 均价提升23.7% [12] 行业竞争与转型压力 - 吹风机市场面临小米 松下等品牌竞争 推出10万转/分钟且价格200-300元机型 [9] - 剃须刀赛道存在技术门槛差异:吹风机注重护发/速干 剃须刀侧重刀网贴合度/震感控制/续航稳定性 [13] - 剃须刀市场为红海市场 已形成稳定品牌梯队 与徕芬早期吹风机蓝海市场形成对比 [13]
因一个测评视频,CEO亲自下场与前员工隔空论战,品牌曾是“中产平替首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22:10
事件概述 - 徕芬CEO叶洪新公开质疑测评博主楼斌的电动剃须刀对比视频 指责其收钱办事并揭露博主哥哥潘坚为徕芬前员工且离职后服务竞品 [1][5] - 测评视频显示飞科399元剃须刀在机身震动和剃净度测试中优于徕芬699元产品 从性价比角度得出飞科更优结论 [2][5] - 争议以叶洪新删除微博并发表"翻篇"言论告终 [5] 徕芬核心业务与市场策略 - 公司核心产品为高速电吹风 凭借"戴森平替"标签实现销售额从2021年1.5亿增长至2023年30亿 [8] - 采用"高性能+低定价"技术普惠策略 吹风机产品价格显著低于戴森超2000元机型 [8][13] - 吹风机市场面临饱和压力: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达74.7%但同比降低2.5% 300元以下价格段份额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9] 新品拓展与挑战 - 2023年10月推出299元电动牙刷 但仅40%毛利被70%毛利竞品压制 叶洪新承认该品类"极度畸形" [10] - 2024年5月发布剃须刀产品线T1 Pro与P3 Pro 宣称研发投入4年超1亿 采用直线电机微型化技术 [10][13] - 剃须刀市场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大涨10.5% 便携化份额从23.9%升至33.6% 均价同比增加23.7% [11] - 面临行业门槛:剃须刀需关注刀网贴合度与震感控制 与吹风机技术重点不同 且男性消费者为主 [12] - 市场竞争格局差异:吹风机拓展时属蓝海市场 而剃须刀为红海市场已有稳定品牌梯队 [12] 品牌影响与行业态势 - 性价比策略受挑战:测评结论直接质疑徕芬剃须刀性价比 可能影响品牌"平替之王"形象 [8][9] - 个护小家电技术同质化加剧:小米、松下等推出10万转/分钟吹风机 价格仅200-300元 [8] - 公司需建立新品类认知:如何将吹风机品牌影响力延伸至剃须刀赛道成为关键挑战 [13]
21调查|徕芬论战背后:“平替之王”的增长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6:25
核心观点 - 徕芬CEO因电动剃须刀测评结果与博主发生公开论战 凸显公司在新品类拓展中面临的增长焦虑和市场竞争压力 [1][2] - 电动剃须刀作为徕芬新拓展品类 被寄予突破电吹风市场增长瓶颈的厚望 但面临红海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行业门槛挑战 [1][5][6] - 徕芬凭借"高性能+低定价"的技术普惠策略在电吹风市场成功破圈 但相同策略在电动剃须刀领域面临性价比质疑和品牌认知转移难题 [2][3][4]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徕芬高速电吹风销售额从2021年1.5亿元增长至2023年30亿元 成为高端电吹风赛道"平替之王" [1] - 2025年上半年电吹风品类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10.5% 同期电动剃须刀零售额同比大涨10.5% [1] - 电动剃须刀市场呈现高端化升级趋势 均价同比增加23.7% 便携化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23.9%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33.6% [6] - 2024年前三季度300元以下吹风机线上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销售量增速达76.8% 该价格段不在徕芬399元以上主打产品优势区间 [4] 产品策略与竞争态势 - 徕芬2021年推出首款高速吹风机LF01 外观设计和核心参数对标戴森但价格远低于后者 成为中产平替首选 [3]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同质化产品涌现 小米松下等品牌推出转速超10万转/分钟 价格200-300元机型 [3] - 高速电吹风市场趋于饱和 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达74.7% 同比降低2.5% 技术成熟使高端化价值卖点淡化 [3] - 徕芬2023年10月推出售价299元电动牙刷 但叶洪新坦言该品类只有40%不到毛利 被70%左右毛利对手压制 [5] 技术投入与新品开发 - 徕芬2023年5月发布首代往复式剃须刀产品线T1 Pro与P3 Pro系列 首次将直线电机微型化至个护设备尺寸 [5] - 剃须刀研发投入4年 投资超过1亿元 攻克散热电磁屏蔽及微型化三大技术难题 [7] - 电动剃须刀产品更关注刀网贴合度震感控制续航稳定性 与吹风机护发速干重点存在差异 [6] - 剃须刀市场男性消费者为主 与吹风机女性消费者相对更多的情况存在消费偏好差异 [6] 品牌挑战与市场机遇 - 徕芬从吹风机切换到电动剃须刀面临行业门槛 剃须刀市场已形成相对稳定品牌梯队 属于相对饱和红海市场 [6] - 公司垂直整合供应链提升与成本控制策略 精准产品矩阵与细分市场覆盖策略可部分应用于电动剃须刀领域 [7] - 若能在品牌高端化和用户体验上持续精进 徕芬有望在电动剃须刀赛道取得突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