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元件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广西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值达4433.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8:57
口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广西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值达44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居广西首位 [1] - 出口货值为3236.1亿元,增长35.8%;进口货值为1197.4亿元,增长23.1% [1] - 监管货运量达526.5万吨,增加33.7%,其中出口货运量376.2万吨增加25.4%,进口货运量150.4万吨增加60% [1] 主要贸易伙伴分析 - 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货值达4391亿元,增长32.3%,占口岸进出口总值的99% [1] - 对越南进出口货值3661.2亿元,增长33.5%,占比82.6%;对泰国进出口货值555.1亿元,增长39.3%,占比12.5% [1] - 对柬埔寨进口货值90.5亿元,增长15.6%,占比2%;对马来西亚进出口货值52.4亿元,下降14.5%,占比1.2% [1] 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 - 出口以电子元件、电工器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等机电产品为主 [2] - 出口汽车货值51.8亿元,增长55.1% [2] - 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货值达936.9亿元,增长32.1%,占进口总值的80.7% [2] - 农产品进口206.5亿元,增长20.7%,其中榴莲、菠萝蜜等进口水果增长明显 [2] 口岸运营效率提升 - 智能审单系统、熏蒸流程自动化管理、延长通关时间等举措显著提升通关效率 [2] - 通关效率提升为榴莲等东南亚水果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快车道” [2]
今年前10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达7.8万亿元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7%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13 09:56
总体外贸表现 - 前10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7.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外贸总值20.9% [1] - 出口4.98万亿元,增长1.7%;进口2.82万亿元,增长7.5% [1] 主要贸易伙伴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1.26万亿元,增长5.2%,占广东进出口总值16.2% [1] - 对中国香港、欧盟进出口分别为1.04万亿元和9353.9亿元,分别增长11%和8.5% [1] - 对中东、非洲、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5.7%、9.2%、24.9%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万亿元,增长4.2%,占38.5% [1] 经营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进出口4.98万亿元,增长3.8%,占广东进出口总值63.8%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49万亿元,增长6.3%,占31.9%,占比较去年同期回升0.8个百分点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3046.8亿元,下降17.5%,占3.9% [1] 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3.41万亿元,增长6.7%,占广东出口总值比重提升3.2个百分点至68.4% [2] - 电子元件、电脑及其零部件、电工器材出口分别为5274.4亿元、3681.5亿元、3612.9亿元,分别增长19.4%、10.6%、18.1% [2] - 3D打印机、无人机、"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18.4%、40.3%、32.6% [2] 贸易方式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4.54万亿元,增长3.4%,占广东进出口总值58.2% [2] - 加工贸易进出口1.61万亿元,下降0.2%,占20.6% [2] - 保税物流进出口1.57万亿元,增长9.1%,增速较整体快5.4个百分点,占20.1% [2] 进口商品结构 - 进口集成电路1.05万亿元,增长14.6%,占广东进口总值37.2% [3] - 进口电脑及其零部件2870.5亿元,增长21.2%;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647.7亿元,增长48.4% [3] - 进口粮食、水产品、乳品、食用油分别为367.7亿、182.2亿、150.9亿、54.6亿元,增速分别达17.6%、33.2%、17.1%、46.8% [3]
城记 | “江苏十三太保”全员冲刺!前三季度GDP透视“苏大强”均衡发展新动能
新华财经· 2025-11-12 20:39
淮安的经济总量虽然在全省偏低,只有3937.89亿元,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领跑的势头可谓一路昂 扬。前三季度,淮安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工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8.1%、9.9%、7.9%,高于 全省1.3、5.4、3.7个百分点,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第二。 新华财经上海11月12日电 (谷青竹)江苏省统计局日前发布信息显示,江苏十三市前三季度地区生产 总值(GDP)已全部出炉。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整体经济答卷 既延续了"苏南领跑总量"的传统格局、也呈现出"苏北冲刺增速"的新增亮点,折射出"苏大强"全员冲 刺、均衡发展的良好经济面貌。 | | 2025 年 1-9 月江苏 13 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 | | | --- | --- | --- | | 城市 | 绝对量(亿元) | 增长(%) | | 苏州市 | 19930. 21 | 5. 5 | | 南京市 | 14059. 49 | 5. 2 | | 无锡市 | 11885. 74 | 5. 0 | | 南通市 | 9788. 94 | 5. 4 | | 常州市 | 7968. 51 | 5. 2 | | 徐州 ...
商络电子:公司电子元件产品线丰富多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1-11 22:10
公司产品线 - 电子元件产品线丰富多元 [1] 公司财务表现 - 采购成本与毛利率受单一产品影响有限 [1] - 具体财务数据以定期报告为准 [1]
前10个月我国区域外贸平稳增长韧性显现
央视网· 2025-11-11 20:04
区域外贸总体表现 - 前10个月中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外贸呈现向新向优的升级趋势,展现出强劲韧性 [1] 长三角地区外贸 - 前10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6% [3] - 民营企业进出口7.8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占进出口总值的55.9%,外贸主力军作用持续显现 [3] 粤港澳大湾区外贸 - 前10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7.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创历史同期新高 [5] - 机电产品占整体出口近七成,电子元件出口增长19.5%,"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32.2%,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5] 京津冀区域外贸 - 前10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3.91万亿元,其中出口再创新高,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7]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近六成,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4.6%、31.9%、40.2%,多元共进的市场布局持续优化 [7]
深圳这一城区,GDP有望站上6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9:18
宏观经济表现 - 深圳福田区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11.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3%,为近年来最高增速之一 [1] - 2024年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5.1% [3] - 福田区GDP总量常年位居深圳全市第二位,以占深圳4%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近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10] 金融业发展 - 金融业是福田区第一大支柱产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2208.93亿元,增长6.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1% [4] - 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比上半年提升5.4个百分点,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48.9% [4] - 主要行业指标中,证券交易额增长122.6%,保费收入增长9.7% [4] - 福田区汇聚了全市近六成的持牌金融机构 [10] 服务业与工业 - 营利性服务业占GDP接近2成,2024年实现增加值1167.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6% [4] - 1-8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0%,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8.7% [4]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5]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增长31.7% [5] 贸易与投资 - 前三季度福田全区进出口总额6967.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进口总额4323.2亿元,增长15.4% [5]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9%,但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23.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46.7% [5] 消费市场 - 福田区是广东消费第一区,前三季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7.3%,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73.9% [6]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打造“6个创谷+4个中心+4个高地”,形成“2个万亿、8个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 [8][9] - 三大新引擎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将全面成型 [9]
第八届进博会|上海浦东三大先导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 2025-11-06 18:46
集成电路产业 - 行业电子元件出口额206亿美元,同比增长7.4% [1] - 产业链实现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装备、材料、EDA软件全链条自主可控 [1] - 产业规模达到410亿美元 [1] 生物医药产业 - 区域集聚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超过4000家 [1] - 年内获批4款CAR-T产品及7款一类新药 [1] - 创新药商务拓展交易金额达204亿美元 [1] 人工智能及新兴赛道 - 张江模力社区运营14个月集聚超过150家垂类大模型企业 [1] - 开放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超1000公里并落地6G外场试验环境 [1] - 加速合成生物、卫星互联网、新型储能等新赛道全链条生态集聚 [1]
上海浦东三大先导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 2025-11-06 17:45
文章核心观点 - 浦东新区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集聚度提升 [1] 集成电路产业 - 1月至9月集成电路行业电子元件出口206亿美元,同比增长7.4% [1] - 集成电路产业链规模达到410亿美元,基本实现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装备、材料、EDA软件全链条自主可控 [1] 生物医药产业 - 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超过4000家 [1] - 今年以来获批4款CAR-T产品、7款一类新药,创新药商务拓展交易金额达204亿美元 [1] 人工智能及其他新兴产业 - 张江模力社区运营14个月集聚超过150家垂类大模型企业 [1] - 开放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超1000公里,落地6G外场试验环境,加速合成生物、卫星互联网、新型储能等新赛道全链条生态集聚 [1]
上海浦东:已总体达到CPTPP和DEPA正文条款的开放水平
第一财经· 2025-11-06 16:01
浦东开放水平与制度型开放 - 浦东总体达到CPTPP和DEPA正文条款开放水平,正稳步拓展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1] - 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报告中,浦东在供电可靠性、获取金融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等22项测评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1] - 浦东正全面对接OECD服务贸易限制指数22个领域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10个指标,将持续细化政府采购、绿色低碳、劳动保护等“边境后”制度领域开放规则 [1] 浦东经济地位与产业规模 - 浦东是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核心区,拥有上海25%外资企业、近50%跨国公司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60%持牌类金融机构、60%外贸进出口总额和90%集装箱吞吐量及离岸贸易规模 [1] -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151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浦东国际机场2024年货邮吞吐量378万吨,跃居全球第二 [3] 要素流动开放举措 - 浦东实现制造业领域限制性措施“清零”,率先开展增值电信、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服务业开放试点,分别设立9家和40家企业 [2] - 资金流动方面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探索融资、并购、理财、债券等跨境金融服务 [2] - 货物流动方面实现全国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再制造业务落地,综保区内可开展97类产品保税维修业务,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2] - 数据流动方面在金融、航运、商贸领域出台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符合要求企业可免除前置审批流程 [2] 重点区域规划与功能 -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东临浦东国际机场,南接上海东站,允许免签入区停留30天,可进行商务洽谈、离岸研发、展览培训等 [4] - 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将于明年3月举办国际电子消费展和中国对外投资大会 [5] - “出海企业集聚区”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海外服务,已汇集8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建成覆盖欧美、亚太、中东等区域270余个全球站点 [5]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业成就 - 浦东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2021年4.2%提高至今年9.2% [5]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410亿美元、占全中国1/5,今年1-9月电子元件出口206亿美元、增长7.4% [6] -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企业超4000家,全球TOP10药品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分别有9家和10家布局浦东,在研管线近2000个,今年已获批4款CAR-T产品占全球30%、7款1类新药占全国14%、BD交易金额204亿美元占全球14% [6] - 人工智能方面张江模力社区运营14个月集聚超150家垂类大模型企业,智元机器人出货量明年有望全球第一 [6] - 加速合成生物、卫星互联网、新型储能、核聚变等新赛道全链条生态集聚 [6]
前三季度辽宁对韩国出口增长14.4%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4:18
辽宁对韩国贸易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辽宁对韩国进出口总额5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占辽宁外贸总值的8.9% [1] - 其中,对韩国出口额3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 [1] - 民营企业对韩国进出口249.1亿元,增长6.4%,占辽宁对韩国进出口总值的49.2% [3] - 外商投资企业对韩进出口161.6亿元,增长9.6%;国有企业对韩进出口93.9亿元,增长10.9% [4] 主要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是出口主力,前三季度对韩国出口机电产品173亿元,增长39.8%,占对韩出口总值的51.9%,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9.4个百分点 [2] - 其中,出口船舶同比增长318.4%,机床增长74.1%,电子元件增长35.1% [2]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5.3亿元,增长25.7%,占对韩出口总值的25.6% [2] - 高新技术产品中,电子技术增长36.7%,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增长15%,光电技术增长1.4% [2] 农产品出口情况 - 以杂色蛤为代表的农产品对韩出口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出口规模达25.4亿元,增长2.9% [2] - 其中,干鲜瓜果增长42.2%,水产品增长13.8%,粮食增长11.3% [2] - 鲜活杂色蛤前三季度对韩国出口量达1.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八成多 [2] 政策支持与企业表现 - 海关推行提前申报、抵港直装、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等举措提升通关时效 [2] - 海关加强对企业RCEP等方面政策指导,提升加工贸易手册审核效率,引导企业使用便利通关模式 [3] - 辽宁民营企业对韩国出口131.4亿元,增长26.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