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用

搜索文档
沛然环保(08320)与来自印尼及马来西亚的多家业务实体就业务合作及专业服务订立合共5份谅解备忘录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20:43
公司合作备忘录 - 公司与印尼及马来西亚的5家业务实体签署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涉及业务合作及专业服务 [1] - 备忘录签署时间为2025年6月24日及26日,执行董事于2025年6月参加代表团考察 [1] 印尼合作方及业务内容 - 与PT DEX Solusi Transit合作提供绿色建筑认证、ESG评级、碳信用交易及绿色金融咨询服务 [1] - 与PT Townland International合作提供ESG、绿色社区认证、智慧城市及绿色金融咨询服务 [2] 马来西亚合作方及业务内容 - 与GD Holdings Sdn Bhd合作制定绿色建筑开发综合解决方案,包括碳中和路径图及ESG策略 [3] - 与The One Island Consultantand Training Centre Sdn Bhd合作提供环保和低碳相关认证及咨询服务 [4] - 与Global Sustainability Leaders Academy Sdn Bhd合作提供ESG、绿色建筑、碳中和及绿色金融相关能力建设 [5] 合作业务范围 - 合作领域涵盖绿色建筑认证、ESG咨询、碳信用交易、绿色金融、智慧城市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1][2][3][4][5] - 合作将延伸至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基建项目及工业园等领域的环保认证 [4] 公司股权结构 - Global Sustainability Leaders Academy Sdn Bhd由公司间接拥有50%权益,另外50%由Global Hemisphere Group Sdn Bhd拥有 [5]
哈尔滨银行(06138)落地哈市首笔“碳排放+碳信用”联动挂钩贷款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9:44
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创新 - 哈尔滨银行成功落地哈尔滨地区首笔"碳排放+碳信用"联动挂钩贷款 授信金额1亿元 采用可持续挂钩贷款(SLL)业务模式 支持重点排放企业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1] - 该业务模式通过贷款利率挂钩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碳信用等维度 根据第三方评价结果提供利率优惠 激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 - 项目落地体现哈尔滨银行贯彻新发展理念 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1] 哈尔滨热电公司绿色转型成效 - 哈尔滨热电公司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持续优于国家标准30%以上 2023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累计获得行业级荣誉20余项 [2] - 公司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示范企业 在环保治理领域表现突出 成为银行绿色金融服务的重点支持对象 [2] 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布局 - 哈尔滨银行围绕"降碳"领域 聚焦集中供热、制造业转型、新能源等重点产业 开展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 [2] - 通过"以点带面"方式扩大绿色金融服务规模 提升服务水平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2] - 总分支三级联动机制有效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体现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系统性布局 [2]
圆桌|新碳信用标准通过后,全球碳市场的“梦想”会实现吗?
搜狐财经· 2025-06-30 07:51
碳市场发展历程与机制设计 - 1997年COP3会议首次引入国际排放交易机制,允许国家间通过购买碳信用额完成减排承诺,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类市场 [1] - 欧洲率先建立排放交易体系,中国、韩国、日本等相继跟进,但国际标准缺失阻碍市场健全发展 [1] - 2025年5月联合国通过"巴黎协定碳信用机制"(PACM),突破性解决基线测算和泄漏核算标准问题 [1] - 新标准推动下,新加坡、肯尼亚、英国成立首个政府主导的"发展碳市场联盟",沙特发起自愿碳市场公司提供3000万吨碳信用额度 [1][2] 碳市场功能与全球现状 - 碳市场核心作用包括降低减排成本、教育公众、筹集资金及引导投资,欧盟采用绝对总量控制模式,中国创新CCER机制 [3] - 中国碳市场覆盖51亿吨CO2年排放量,纳入2257家重点企业,2025年拓展至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4] - 欧盟碳价驱动电力行业"煤改气",预计2030年突破120欧元/吨,2040年达400欧元/吨以激活碳移除技术 [6] - 全球35国实施碳信用机制,其中27国可用于强制市场抵消,区域链接案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美国加州提供参考 [12] 企业与国家参与影响 - 碳市场推动企业资本向低碳技术倾斜,欧盟拍卖机制推高能源成本,中国免费分配短期对居民影响有限 [7] - 欧盟ETS促使煤电占比从2015年25%降至2023年12%,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29%升至44% [7] - 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碳指标输出获取收益,巴西、非洲国家寻求与中国合作出售减排量 [12] 全球统一市场挑战 - 《巴黎协定》第六条因方法学、基准线标准不明确及各国NDC目标差异,导致全球市场构建进展缓慢 [9] - CDM时期低质量减排量问题损害市场公信力,当前自愿机制在方法学、监测核证等方面仍不完善 [11] - 欧盟倾向高标准规则主导市场,可能通过碳关税保护产业,与发展中国家诉求形成冲突 [12] 新标准实施与未来方向 - PACM新标准动态调整基准线,避免过度发放碳信用,确保与净零路径一致 [16] - 中国需从CDM卖家转向买家角色,CCER机制需对接国际标准,强化方法学与审核流程 [19] - 欧盟计划2026年改革ETS,2027年启动ETS2管控建筑交通排放,探索与英国市场链接 [18] 中国市场转型挑战 - 中国碳市场需从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平衡"双碳"目标与企业履约压力 [20] - 新标准下需协调国内减排责任与国际贸易规则,提升外贸企业应对能力 [20] - CCER需建立与国际标准匹配的监管体系,保障额外性认定和透明度 [19] 碳市场气候治理价值 - 碳市场初期重在培育减排意识,后期通过收益再投资可实现双倍减排效果 [21] - 机制设计需与其他政策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并引导资金流向高效减排领域 [21] - 美国环保协会研究显示碳市场资金循环机制能显著超越基准减排效果 [21]
【高端访谈】绿色经济为中巴合作拓展新空间——专访巴西皮奥伊州州长拉斐尔·丰特莱斯
新华财经· 2025-06-14 16:57
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发展 - 巴西皮奥伊州清洁能源比重达99.75%,主要议程是吸引依赖绿色能源的产业落地并出口氢能及其衍生产品 [1] - 州政府开展12次国际招商活动,今年计划再开展2次,国际投资方对巴西兴趣增长,尤其来自中国、欧洲、美国和中东的代表 [1] - 新能源发电弃风弃光和限电问题已提交巴西联邦政府,4月成立专题工作组尝试解决,方案包括加快拍卖机制、增强电网连接能力、推动公营金融机构介入融资 [1][2] 碳市场与绿色金融 - 巴西联邦国会已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立法,监管框架正在完善,预计COP30前投入运行为氢能等项目提供低碳认证 [2] - 皮奥伊州将与瑞士摩科瑞能源集团签署协议,开发塞拉杜与卡廷加生物群区的碳信用,通过控制森林砍伐和火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 州政府引导绿色资本进入氢能、绿色钢铁、数据中心等高附加值制造业,已在帕尔纳伊巴特别经济区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 [2] 教育与技术普及 - 皮奥伊州从九年级开始将人工智能列为必修课程,覆盖12万名学生,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伦理问题 [3] - 州政府为公务员开设人工智能培训课程以推动技术普及 [3]
服务全国、链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合作大会在沪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9 20:18
可持续发展生态合作大会 - 大会于6月7日在上海碳博会宝山馆举行,聚焦绿色低碳供应链与碳信用合作 [1] - 由上海市宝山区发改委指导,中冶检测、中建八局、联合赤道等五家机构联合主办 [1] - 发布《碳信用合作共识2025》,成立"碳信用联盟",成员包括中国节能协会、德勤中国、同济大学等30余家机构 [1][8] 绿色标准与平台发布 - 全国首发四项标准:《高效集中式空调系统供应商评价规范》《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评价规范》《生命科学园区及建筑碳中和评价标准》《可持续零碳社区评价标准》 [3] - 绿链平台-建筑碳管理板块由中冶检测首席专家金立赞发布,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杜欢政等专家参与启动 [3] 碳信用产品动态 - 联合赤道核证三省建筑碳信用产品上市:浙江省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项目"杭奥体游"、吉林省长春净月潭益田喜来登酒店项目"长春益田"、辽宁省大连泰达柏爵酒店项目"大连泰达" [5] - 中建八局购买10吨碳信用产品(4吨"杭奥体游"+3吨"长春益田"+3吨"大连泰达")实现活动碳抵消 [5] 绿色金融与产业合作 - 浙江纳海石油化工与联合赤道合作绿色金融项目,助力舟山下游产业拓展 [7] - 上海酷奥制冷与联合赤道签约,打造全国首单制冷剂再生产品碳足迹 [7] - 绿地金创旗下贵州绿金低碳交易中心为高力国际、钛和认证等新晋服务商授证 [7] 区域发展与战略规划 - 宝山区杨行镇计划成为碳信用开发示范镇,振扬公司总经理侯玉萍介绍区域建设进展 [8] - 中建八局推动埃及新行政首都等项目碳资产开发,联合赤道参与编制"一带一路"转型金融报告 [10] - 宝山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建设,打造"宝山样本" [10]
ESG热点周聚焦(6月第2期):“碳中和”博览会开幕,应用驱动绿色转型
国信证券· 2025-06-08 17:32
核心观点 - 海外ESG发展以减碳为中心,在绿色金融、碳中和与减排、政策与监管层面有诸多热点事件;国内ESG在政策推进、绿色金融创新、碳中和与减排行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学术前沿研究发现ESG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全球甲烷预算、股票市场定价有显著影响 [2] 海外ESG热点事件 绿色金融 - 施耐德电气任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InnoEnergy投资组合计划到2030年减少2.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TotalEnergies收购英国太阳能和电池项目管道;ScottishPower投资升级英国电网;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推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系统;混合金融计划SCALED将推出新兴市场私人资本平台;牛津大学与AICPA和CIMA启动ESG报告和数据治理高级执行程序;安联投资将允许在ESG基金中持有国防资产;贝莱德从德克萨斯州抵制名单中删除;斯托克和洲际交易所推出符合欧盟标准的以气候为重点的固定收益指数;Energize Capital完成4.3亿美元基金募集;IFC承诺1亿美元用于TPG在全球南方的气候投资推动;ALT RRA向Absolute Energy承诺5000万欧元建设1.4GW太阳能项目;Garanti BBVA获得4.4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 [2][6][8] 碳中和与减排 - 日本启动近海蓝碳研究;施耐德电气启动迪拜低碳建筑项目预计减少能源使用3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2公吨;Microsoft通过Indigo Ag获得60000个土壤碳信用额度;OMV承诺建造欧洲最大的绿色氢能工厂之一;Meta通过与AES的长期购电协议获得650MW的太阳能;Microsoft与Carbon Direct推出低碳混凝土和钢材证书的高完整性标准;美国能源部取消24个政府支持的清洁能源项目;欧盟和英国实施SAF法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2025年SAF产量将翻一番;杜邦在欧盟运营中实现100%可再生电网电力;CFM和SODEN在科特迪瓦启动可可垃圾焚烧发电厂;Aircapture获得5000万美元扩展模块化CO₂捕获系统;新日铁投资60.5亿美元减少三个工厂的电炉排放;Verde和Ergon将低碳沥青商业化;贝恩与Terralytiq合作提供供应链脱碳解决方案 [2][6][8] 政策与监管 - 80%的美国企业和跨国企业重新调整ESG战略以应对政策变化;特朗普政府采取行动推翻退休计划的ESG投资规则;欧盟制定更严格的规则以遏制第三世界国家不可持续的捕捞活动;南非启动首个沿海气候变化适应计划 [2][6][8] 公司治理 - TotalEnergies收购英国可再生能源管道;施耐德电气任命新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TPG Rise Climate收购Aurora Energy Research多数股权;麦格理和BCI完成对Renewi的收购 [6][8] 其他 - 气候组织Stand.earth对42个时尚品牌在供应链脱碳方面进行评分;Aras报告92%的组织表示可持续性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Meta与Constellation签署20年核能协议;Google支持TAE技术帮助聚变能商业化;Infosys设定2030年气候积极目标;全球SAF联盟成立 [2][6][8] 国内ESG热点事件 政策推进 - 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家铁路局组织编制《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动力源系统改造管理规定》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正式施行 [2][12] 绿色金融创新 - 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40万亿元 [2][12] 碳中和与减排行动 - 我国首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国标实施;五部门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和工厂推荐工作通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实现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全覆盖;盘江股份全资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举行 [2][12]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发布"共护美丽长江"联合倡议 [2][12] 学术前沿 - 2025年发表于《arXiv》的研究发现ESG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显著影响;2025年5月发表于《Nature》的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物显著影响全球甲烷预算;2025年6月发表于《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的研究发现ESG评级差异显著增加股票市场错误定价程度 [2]
ESG热点周聚焦(6月第1期)
国信证券· 2025-06-02 08:30
海外ESG热点 - 绿色金融创新活跃,如Snam发行20亿美元多期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获五倍超额认购;Tokio Marine推出绿色保险部门,目标本十年末收入达10亿美元[7][8][10] - 企业减排行动积极,施耐德电气迪拜项目预计减少能源使用37%、二氧化碳排放572公吨;OMV承诺建140MW绿色氢能工厂,年减少约150,000吨二氧化碳排放[3][7][10] - 政策调整频繁,欧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3年合规期;德国撤回废除欧盟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法呼吁[3][7] 国内ESG热点 - 绿色金融创新不断,中国石化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3][21][22] - 碳市场扩容,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加入全国碳市场,覆盖规模全球最大[21][22] - 政策推进,中办、国办发文提出到2027年完善碳排放权等交易制度;两部委明确绿电直连定义和支持主体[21][22][25][28] 学术前沿 - 2025年研究显示环境和气候压力显著影响欧洲银行盈利能力;ESG评分显著影响南非投资组合绩效;碳中和政策实施显著影响中国股价崩盘风险[3] 风险提示 - 海外低碳经济发展或遇波折;全球经济增长与低碳环保权衡影响ESG投资节奏[3]
2025年多元化投资新范式:Velos Markets如何重塑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5-31 23:00
功能解析 - 平台构建"三足鼎立"交易产品矩阵,涵盖外汇(超过50种货币对组合,包括主流和新兴市场货币)、差价合约(覆盖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及个股衍生品,最高杠杆比例1:200)和加密货币(支持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3] - 搭载MetaTrader 4与MetaTrader 5双交易系统,提供超过30种技术指标及自动化交易功能,MT5多线程策略测试器可同时回测多个交易模型[4] - 采用深度流动性ECN模式,直连全球顶级流动性提供商,将黄金、原油等资产的买卖价差压缩至0.1-0.3点[4] - 受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ASIC)监管,采用银行级SSL加密技术,客户资金存放于隔离账户[5] 使用指南 - 新用户需通过实名认证(审核周期1-3个工作日),可选择真实账户或模拟账户(提供10万美元虚拟资金)[7] - 平台主界面采用"驾驶舱式"设计,中央为实时K线图(支持1分钟至1个月周期切换),左侧为资产报价列表,右侧集成快捷下单面板[8] - 支持即时交易和策略订单(如挂单交易),技术分析工具库包含20余种画线工具与指标组合[8][9] - 出入金支持信用卡(即时到账)、电汇(3个工作日)及电子钱包,建议采用"金字塔式仓位管理"(将总资金分为5份,首笔交易投入20%)[10] 进阶技巧 - 某家族办公室通过"三阶段策略"实现年化15%收益:宏观对冲(做空澳元/日元同时做多黄金)、算法增强(利用MQL5编写跨品种套利程序)、动态平衡(根据VIX恐慌指数调整杠杆倍数)[12] - 2024年市场数据显示黄金与比特币负相关性增强,可构建对冲组合(如做多黄金与科技股CFD或做多原油CFD并做空长债期货)[13] - 平台上线"碳信用CFD",如欧盟碳排放权(EUA)价格波动与能源企业股价呈强关联,开辟绿色金融赛道[13] 行业趋势 - 投资者对兼具专业性与便捷性的交易工具需求日益增长,平台缩短普通人与专业投资的距离,将复杂金融决策转化为可量化操作路径[1] - 加密货币交易紧跟数字资产浪潮,满足对高波动性市场的参与需求[3] - 差价合约(CFD)"以小博大"特性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交易者[3]
非洲开发银行将启动碳市场支持机制 推动非洲碳信用交易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5:00
非洲碳市场支持机制 - 非洲开发银行宣布设立"非洲碳市场支持机制",旨在推动非洲碳信用市场建设,助力缓解气候变化影响[1] - 该机制分为两部分:协助各国政府制定碳交易政策法规,以及推动碳信用供需增长并建设市场基础设施[1] - 机构设想碳信用未来将能够在非洲证券交易所作为可交易商品流通[1] 非洲碳信用现状 - 非洲多数碳信用来源于林业、土地利用和农业项目,主要在自愿市场上交易,价格较低[1] - 若能纳入强制履约市场,碳信用价格可能提升至当前的10倍[1] - 非洲目前仅获得全球气候融资的1%[2] 非洲气候变化挑战 - 非洲54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微小,却首当其冲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威胁[2] - 面临的威胁包括马达加斯加等印度洋岛国的热带风暴、非洲之角的严重干旱,以及南部非洲沿海的气候灾害[2] 非洲开发银行动态 - 非洲开发银行第60届年会主题为"让非洲资本更好地服务于非洲发展"[1] - 毛里塔尼亚前经济部长西迪·乌尔德·塔赫当选为新一任非洲开发银行行长[2]
聚焦国会第 68 号决议展览中的看点
Globenewswire· 2025-05-21 15:08
河内,越南, May 21, 2025 (GLOBE NEWSWIRE) -- CT Group 是少数获选参与第 68-NQ/TW 号决议专项展览的实体之一。 此次展览并非普通展览或商贸展会,而是专门打造的成果展示平台,旨在彰显私营部门的发展成就与产品实力。 在 2025 年 5 月 18 至 19 日于国会大厦(河内巴亭)举办的“第 68 号决议——越南私营经济发展新动能”主题展览上,CT Group及其旗下科技企业展示了多项前沿技术解决方案。 这些不仅展示了研发成果,也体现了高科技私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长远战略眼光。这种能力将积极助力构建越南的新发展格局。 To Lam 总书记专程莅临 CT Group 展位,既体现高层领导重视,也彰显私营部门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To Lam 总书记、国家主席 Luong Cuong 和国会主席 Tran Thanh Man 共同参观了 CT Group 技术展位 三大解决方案引领自主可持续未来 展区核心展品是由 CT Group 成员企业 CT UAV 研发的载人级无人驾驶飞行器 (UAV)——最先进的 UAV 技术成果。 该飞行器具备 190 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