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会融资规模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央行公布重磅数据!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18:57
货币供应量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 - 7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7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1] - 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1] 贷款情况 -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同比增长6.7% [1]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1] - 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3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247亿元 [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57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 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2]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元 [2]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725亿元,同比少减245亿元 [2] - 委托贷款减少689亿元,同比多减116亿元 [2] - 信托贷款增加1592亿元,同比少增1480亿元 [2] -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96亿元,同比少减1243亿元 [2] - 企业债券净融资1.43万亿元,同比少1849亿元 [2] - 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同比多4.88万亿元 [2]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212亿元,同比多767亿元 [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 2025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64.79万亿元,同比增长6.8% [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1.21万亿元,同比下降23.2% [3] - 委托贷款余额11.16万亿元,同比下降0.4% [3] - 信托贷款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5.9% [3] -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92万亿元,同比下降10.4% [3] - 企业债券余额33.39万亿元,同比增长3.8% [3] - 政府债券余额89.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3]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11.94万亿元,同比增长3.2% [3]
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18:01
人民币贷款数据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 [1]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前7个月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 [1] 货币供应情况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 - 7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7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1] 人民币存款数据 - 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 - 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1]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1]
央行发布重磅数据
Wind万得· 2025-08-13 17:31
社会融资规模 - 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2][3][4] - 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元 [4] - 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同比多增4.88万亿元 [4] - 企业债券净融资1.43万亿元,同比少增1849亿元 [4]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212亿元,同比多增767亿元 [4]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4] 人民币贷款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2][5][6][11] - 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3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6][1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 [6][11]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6][11] - 外币贷款余额5558亿美元,同比下降8.1%,前7个月增加137亿美元 [6][12] 人民币存款 - 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 [2][6][13] - 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09亿元 [6][13] - 财政性存款增加2.02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69万亿元 [6][13] - 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8.7% [6][13] - 外币存款余额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前7个月增加1489亿美元 [7][13] 货币供应量 - 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2][9][10] - 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9][10] - 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前7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9][10] 银行间市场 - 7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45%,质押式回购利率1.46% [14] - 银行间市场日均成交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 [14] 跨境人民币结算 - 7月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1.57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1.15万亿元 [14] - 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0.64万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0.42万亿元 [14]
数据擦亮人民币资产“成色”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19:19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名义增长5.3% [16] - 经济呈现"稳、进、新、畅"特征:GDP稳中略升,CPI增长0.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5%,内需贡献率68.8% [17][18][19] - 消费为增长主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服务消费增速5.3%高于商品零售 [20][21] 金融与货币政策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社融增量4.2万亿元,M2同比增长8.3%,社融存量同比增8.9% [5][9] - 信贷结构优化:企事业贷款新增11.57万亿元(占比近90%),绿色/科技/普惠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2%/11.2% [10]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69%,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利率3.45%,同比分别下降0.66和0.6个百分点 [10] 人民币资产与跨境流动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2.41%,跨境收支平衡,企业套期保值率提升至30% [6][13] - 前5个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000亿美元,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8.3万亿元 [13]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从支付工具向投资储备资产演进,数字人民币出海形成合力 [13] 投资与产业动态 - 固定资产投资24.9万亿元(名义增长2.8%),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但结构改善 [22][23]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1%,对增长贡献率超60%,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扩张 [26] - 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9%,显示贸易韧性,新质生产力推动"三新"产业占GDP达18% [19][26] 政策与市场预期 - 结构性宽信用政策显现"滴灌效应",企业中长期贷款结束4个月少增转为多增 [11][14]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下半年消费刺激政策陆续出台,民间投资潜力待释放 [22][27][28]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 [24][25]
★四月金融总量上行 平稳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金融总量数据增长 -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增速较3月末高0.3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1][2] -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3月末高1.0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1][3] -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超过8% [1] 人民币贷款与债务置换 -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10.06万亿元,与2024年同期大致持平 [1] - 2024年四季度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2万亿元,2025年前4个月发行近1.6万亿元,对应置换贷款约2.1万亿元 [1] - 地方债务置换有利于减轻化债压力,长远利好经济发展 [2] 政府债券发行与社融支撑 - 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6.34万亿元,同比多3.61万亿元 [2] - 前4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增长3.58万亿元 [2] - 4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增约1.1万亿元,上拉社融增速0.3个百分点 [3] M2增速回升因素 - 4月末M2余额325.17万亿元,增速回升受低基数效应、金融数据"挤水分"、理财资金流出流入三因素影响 [3] - 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约3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 [3] - 存款向理财分流减少,部分资金回流存款账户 [3] 融资成本与信贷结构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同比低5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同比低55个基点 [4] - 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1万亿元,同比增长8.5% [5] - 2020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制造业贷款占比从5.1%升至9.3%,消费类行业贷款占比从9.6%升至11.2% [5] 未来金融总量展望 - 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恢复起积极作用 [1][5] - 短期外贸不确定性、地方债务置换及传统信贷"小月"可能影响有效信贷需求 [5] - 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稳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1][5]
解读!5月金融数据“超预期”背后,中国经济正发生这些大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15 00:12
M2增速与市场流动性 - M2增速保持在相对高位 表明市场流动性充裕 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基础 [5] - M2持续增长反映居民和企业存款意愿较强 体现对未来经济的信心 [5] - 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市场资金合理充裕 影响企业融资环境和居民资产价格 [5][1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性变化 - 新增社融总量保持一定规模 但结构变化显示政策效果显现 [7] - 企业债券融资和政府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增长 反映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 [7] - 信贷数据的结构性变化提示有效需求可能仍面临挑战 [7][11] 人民币贷款与行业信号 - 人民币贷款整体保持增长 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数据反映房地产市场和居民消费意愿 [9] -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被视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的积极信号 [9] - 贷款数据需结合行业政策和市场情绪进行深入解读 [9][11] 金融数据传递的关键信息 - 稳健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 确保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 [11] - 结构性发力成为主旋律 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11] - 有效需求仍需进一步提振 需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配合 [11] 金融数据对行业的影响 - M2增速影响存款收益和资产配置 社融结构变化提示行业发展潜力 [11] - 贷款数据反映楼市和消费风向 帮助规划财富和抓住发展机遇 [11] - 金融数据展现经济韧性 提示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12][13]
2025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靠前发力和低基数支撑社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弱
中航证券· 2025-05-19 14:00
市场指数 - 上证指数为3380.8214,沪深300为3907.1992,深证成指为10186.4478[1] 社融情况 - 2025年4月社融增量1.16万亿元,略低于预期1.26万亿元,存量增速8.7%,较3月升0.3PCTS[7] - 4月社融增量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但排除低基数和财政靠前发力因素后不强,较过去5年同月均值低2512亿元[8] - 4月政府债融资同比多增1.07万亿元,占社融增量同比多增额度87.7%,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减2465亿元,仅为近5年同月均值11%[8] 货币增速 - 2025年4月M2增速8.0%,较上月升1.0PCTS,M1增速1.5%,较上月降0.1PCTS,M1 - M2剪刀差下行[15] - M2同比增速提升因去年同期低基数和今年4月非银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多增1.9万亿元[15] - M1同比增速下降可能源于单位活期存款中去除企业存款部分,或与政府部门化债减少活期存款有关[16]
4月金融数据出炉 支持实体经济“稳”又“实”
央视网· 2025-05-15 08:15
金融总量增长 -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约325万亿元 同比增长8% 保持较高水平 [2]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约424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增速有所抬升 [2] 政府债券与财政支持 -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3] - 财政支持力度大 发债节奏快 支持扩内需 宽信用 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力支撑 [3] 信贷增长与实体经济 - 1到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 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4] - 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 贷款支持力度比统计数据更高 [6] 融资成本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 比上月低约4个基点 [6]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6] 信贷结构改善 - 4月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1.9%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5% 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7] - 信贷增量投向明显改变 带动信贷存量结构优化 [9] 企业与居民贷款占比变化 - 企业贷款占比由2021年年初约63%升至约68% 居民贷款占比由37%左右降至32%左右 [10] - 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由31%左右升至38%左右 大中型企业贷款占比由69%左右降至62%左右 [11] 行业投向变化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由5.1%升至9.3%左右 消费类行业占比由9.6%升至11.2%左右 [11] - 房地产和建筑业占比由15.9%降至13%左右 [11] - 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培训等重点服务消费行业的金融支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