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牙刷
icon
搜索文档
硬核评测UP主,正在成为这届网友的“赛博导购”
36氪· 2025-07-03 20:23
每年6月,B站UP主"笔吧评测室"(下称"笔吧")的评论区就准时热闹起来。 高考结束的学生们急切地留下各种关于笔记本电脑的选购问题,"笔吧"随之跟进,推出电脑"横评"选购指南,在一条视频中对多款同类型产品进行评测。 今年618选购指南里,"笔吧"就一口气横评了9档价位的50台笔记本电脑。这几乎成了B站数码区的固定节目,被观众称为"笔吧春晚"。 每部电脑都从CPU、内存、硬盘、电池等10个维度深入测试,并以清晰的表格呈现售价和优缺点,方便观众截图保存。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已经有184.1 万次播放,2.2万人收藏,3.1万次转发。 这场"春晚"的精彩,远不止于视频本身。 观众们也在评论区自发地"忙活"开来:有人分享自己买电脑踩过的"坑",提醒避雷;有人直接甩出详细参数,拉表格做对比;有人列出预算和需求,在线 求推荐;更有资深粉丝,在评论区开起了"一对一"咨询服务。 也正是B站用户之间因为共同爱好产生的包容和信任,以及他们对专业深度内容的偏好,吸引并留住了一群擅长深度分析技术的创作者。 比如"先看评测"包下一栋楼做空调评测的果敢,"胖司机"反焦虑式讲解产品的详实与细心,还有"极客湾"对芯片技术的深度解析,以及"家电 ...
独家丨徕芬前研发总监江军前创业,瞄准户外赛道
雷峰网· 2025-07-03 19:07
徕芬管理层变动与业务调整 - 徕芬前研发总监江军前于2024年初离职,离职原因与公司业务调整和变动有关 [2] - 徕芬近两年进行高层大换血,新研发总监刘璇加入后,多名工程师流向追觅等竞争对手 [2] - 刘璇此前在苹果工作,加入徕芬后主要负责剃须刀产品研发 [2] 徕芬产品研发与业绩表现 - 江军前在徕芬期间主导研发高速吹风机和电动牙刷产品 [2] - 2024年徕芬营收目标60亿,实际完成40亿,其中电动牙刷贡献10亿增长 [2] - 徕芬正通过剃须刀产品尝试摆脱"戴森平替"标签,风格逐渐向苹果靠拢 [3] 江军前职业背景与创业动向 - 江军前在家电和个护领域经验丰富,加入徕芬前曾在传统家电公司任职 [3] - 目前江军前正在创业,计划进入户外赛道,已开始接触投资机构 [2]
内卷的解药不是涨价
海豚投研· 2025-06-27 19:59
商业竞争模式演变 - 十年前商业竞争核心是低价策略,"价格屠夫"被视为企业优势,如今低价被指责为内卷元凶[1] - 当前商业逻辑转向指责同行低价竞争而非自身成本优化[1] 低价现象的成因与影响 - 低价源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带来的成本摊薄效应,覆盖汽车、芯片到日用品领域[3] - 典型案例:55寸电视价格从5000元降至1500元因显示面板技术升级[4] - 空调价格下降源于市场规模扩大分摊固定成本,非以次充好[4] - 空气净化器2016-2023年均价降34%但产量增53%,反映规模效应[5] - 咖啡机、电动牙刷等品类普及过程中均价同步下降[6] - 小龙虾十年养殖规模增4倍,激烈竞争导致价格下滑[7] 市场格局与价格竞争 - 市场分散期价格战频繁(如2015年空调行业混战)[9] - 市场集中后形成价格默契(如当前空调寡头格局下企业停止价格战)[10] - 企业家对低价内卷的指责多出现在增长停滞或面临出清的市场[12] 附加值创造路径 - 商品溢价需来自原材料/生产环节外的附加值(如设计、品牌、技术)[15] - 典型案例:英伟达芯片利润差异来自设计而非台积电代工[17] - 泡泡玛特玩偶溢价源于IP设计而非橡胶/毛绒成本[17] - 迪士尼衍生品516亿美元年收入核心在IP而非生产成本[17] - 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被美的收购,体现生产设备创造附加值[19] 劳动生产率与产业升级 - 福特T型车通过流水线将单车装配时间从700小时压缩至12.5小时,推动汽车价格从4500美元降至200美元[23] - 当前消费市场从实用型转向细分需求型,需通过人的智慧超越机器价值[26] - 谷歌4400万美元收购DNNresearch案例显示人才知识价值高于实体资产[27] 高附加值产业特征 - 美国高科技公司保留研发环节而外包制造,体现知识附加值[19] - 应用材料/泛林/科磊的设备技术决定晶圆厂3nm工艺能力[19] - 奔驰/宝马品牌溢价体现商标附加值的市场认可度[21] 产业转型方向 - 社会财富增长需依赖人的智慧创造超越原料/机器的价值[26] - 厨师探店视频百万粉丝案例显示专业技能可获更高定价[26] - 奈飞文化取代标准化管理,反映创新价值评估体系变化[28]
鸿蒙智选品牌焕新升级,笑容加U7 Pro成智能生态新标杆
鸿蒙智选品牌升级 - 华为将"华为智选 生态产品"正式升级为"鸿蒙智选",标志着智能硬件生态战略进入新阶段 [1] - 鸿蒙智选依托鸿蒙生态强大的连接能力、开放技术平台和严格品质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智慧、美好、值得信任的生态产品 [2] - 鸿蒙智联生态已拥有超9亿台设备接入和254万开发者的庞大基础,为生态伙伴产品提供坚实支持 [2] usmile笑容加U7 Pro产品亮点 - U7 Pro是鸿蒙智选首批25家核心合作伙伴之一usmile笑容加的旗舰产品,重新定义智能口腔护理标准 [1] - 搭载ACS高阶智刷系统,由usmile与鸿蒙智选联合开发,融合双方在传感器、算法和用户交互方面的优势 [3] - 创新整合6轴姿态传感器与双光谱传感器,构建行业领先的"6区16面"齿面识别模型,大幅提升识别精度 [4] - 配备高清显示屏实时显示刷牙覆盖图,配合骨传导语音反馈实现精准刷牙引导 [4] - 深度接入鸿蒙生态,通过HarmonyOS Connect无缝接入华为智慧生活App,支持建立个人口腔健康档案和定制专属清洁方案 [5] - 内置NFC芯片支持"碰一碰"极速连接,并支持OTA在线升级持续优化功能体验 [6] 市场表现与技术实力 - usmile笑容加已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超720项,展现雄厚技术实力 [8] - U7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市场反响热烈,其智能化、精准化体验赢得追求品质生活消费者的青睐 [8] - 产品成功印证了鸿蒙智选模式对于打造差异化、高价值产品的成功路径 [8]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U7 Pro是鸿蒙智选与生态伙伴深度共创的产物,将尖端传感器技术、智能算法、可视化交互与开放生态完美融合 [9] - 产品突破传统,引领口腔护理进入真正的智能化、个性化时代 [9] - 作为鸿蒙智选生态中的代表产品,U7 Pro正定义未来智能口腔护理的新标杆 [9]
京东MALL获离境退税资格 “中国智造”借退税政策出海 智能家居产品受外国消费者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01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离境退税优化政策实施首月,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销售额增长56% [1] - 政策助推境外旅客来华旅游购物升温,入境消费不断扩大 [1] - 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在全国35个城市的73家门店获离境退税资格,覆盖消费电子、家电、家居、美妆等100余品类超5万种商品 [1] 京东退税商店布局与服务 - 退税门店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等热门旅游城市及外贸优势城市 [3] - 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物满200元可申请退税,最高节省9% [3] - 门店配备离境退税公示、双语导购、免费酒店配送服务,手机、电脑、无人机等国货最受外国消费者青睐 [4] 行业影响与国际化展示 - 京东MALL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被国际零售协会认可,代表全球领先零售业态发展方向 [6] - 离境退税政策落地后,京东MALL有望成为展示中国商品的重要窗口,吸引全球消费者 [6] - 政策提升境外旅客消费活力,助力国货走向海外家庭 [6]
内卷的解药不是涨价
创业邦· 2025-06-26 11:26
商业竞争演变 - 十年前商业竞争核心是价格战,"价格屠夫"被视为企业优势,如今低价策略被指责为经济伤害源 [3][4] - 当前低价争议形成逻辑闭环:工厂利润薄→产品质量难提升→消费者担忧→商家经营困难 [5] - 理想化"消费升级"叙事主张通过价格稳定上涨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但忽视附加值创造的核心问题 [6][7] 低价形成机制 - 规模效应是低价根源,标准化生产必然摊薄成本,税收和社保是唯二不可压缩项 [8] - 松下"自来水哲学"、丰田精益生产、沃尔玛低价策略均以成本压缩为核心,SpaceX通过技术改进实现发射成本下降 [9] - "白痴指数"概念揭示生产环节冗余成本,降低该指数与规模效应共同构成降价空间 [10][11] - 55寸电视价格从5000元降至1500元源于面板生产尺寸扩大,空调降价源于产量提升摊薄固定成本 [13][14] 市场动态与价格规律 - 低价出现两大前提:市场规模增长(空气净化器产量增53%均价降34%)和市场格局分散 [15][17] - 小龙虾价格下降反映养殖规模4倍扩张,咖啡机等品类普及伴随均价系统性下降 [18][20] - 市场集中度提升后价格战减弱,空调行业从混战到寡头格局使竞争策略转变 [22][23][25] 附加值创造路径 - 原材料和生产环节的附加值易被规模摊薄,需通过设计(泡泡玛特)、技术(英伟达芯片)、品牌(Prada)等创造新价值 [34][41][43] - 米老鼠衍生品516亿美元年零售额证明IP价值远超生产成本,Labubu玩偶溢价来自不可复制的创意 [42][43] - 工业机器人(库卡)、芯片设备(应用材料)等生产工具公司才是制造附加值源头 [48][49] 产业升级本质 - 福特T型车案例显示劳动生产率提升(装配时间从700小时缩至12.5小时)才是降价可持续基础 [55] - 消费市场从实用型基数生意转向非实用细分需求,乐高说明书价值超越积木本身体现设计溢价 [60] - 谷歌4400万美元收购DNNresearch案例证明人才知识价值远超实体资产 [64][65] 劳动价值重构 - 工业化时代以实用性定价的局限在于忽视设计师、厨师、维修工等专业技能价值 [57] - 奈飞文化取代标准化管理范式,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个体智慧价值超越机械劳动 [65] - 社会进步体现为人的才能定价超越原料/机器价值,如厨师探店视频百万粉丝的流量变现 [61][62]
内卷的解药不是涨价
36氪· 2025-06-24 18:23
商业竞争演变 - 十年前商业竞争核心是价格战,"价格屠夫"被视为企业优势,如今低价策略被指责为内卷元凶 [3] - 当前低价争议聚焦于工厂利润压缩、商家经营困难及消费者质量担忧,形成逻辑闭环 [4][5] - 消费升级叙事忽视关键问题:商品价格上涨对应的附加值提升来源 [6] 低价形成机制 - 标准化生产必然导致低价,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是制造业普遍规律(如电视价格从5000元降至1500元) [7][10] - 马斯克提出"白痴指数"概念,揭示生产环节成本优化空间(例:零部件总成本1000美元中原材料仅占100美元) [8][9] - 低价出现条件:市场规模增长(如空气净化器均价降34%产量增53%)与市场格局分散 [12][13] 市场格局与价格竞争 - 分散市场阶段价格战频繁(如2015年空调市场混战),寡头格局形成后价格趋于稳定 [16][17] - 指责低价内卷的企业多处于增长停滞市场或面临行业出清压力 [19][20] - 合理价格由市场竞争塑造,非政策或企业主观守护(食用油等管制商品除外) [11] 附加值创造路径 - 原材料与生产环节的附加值易被规模摊薄,需在技术、设计等环节创造新价值(如英伟达芯片设计、泡泡玛特IP) [28][30] - 高价值商品共性:压缩原料与生产附加值占比,强化人的知识技能(如芯片设计、品牌营销) [35][36] - 工业设备制造商(如应用材料、泛林)掌握生产制造附加值源头 [32] 消费升级本质 - 真正消费升级是扩大产品普及度(如咖啡机从2000元降至500元覆盖新用户),非单纯价格提升 [25] - 消费市场新特征:实用属性品类触顶,非实用细分需求增长(如潮玩挑战工业化定价框架) [40] - 社会进步体现为人的智慧获得高于原材料生产的定价(如厨师技能变现、Hinton论文价值) [41][43] 劳动生产率变革 - 福特T型车通过电力与流水线将装配时间从700小时压缩至12.5小时,推动汽车价格从4500美元降至200美元 [38] - 工业化建设期形成以实用性衡量商品价值的观念,忽视设计、技能等无形价值 [39] - 现代经济需转向服务业与高附加值产业,直接生产人员占比下降是社会进步标志 [44][45]
内卷的解药不是涨价
虎嗅APP· 2025-06-24 07:45
核心观点 - 低价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源于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而非简单的"内卷" [5][6][7] - 真正的消费升级在于扩大产品可及性,而非单纯提高价格 [19] - 高附加值商品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本创造的差异化价值(设计/技术/品牌等),而非原材料或生产环节 [21][22][25] - 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的关键在于释放人的创造力,而非维持价格底线 [27][30][32] 低价形成机制 - 规模效应直接降低单位成本:55寸电视价格从5000元降至1500元因面板尺寸扩大 [6],空气净化器均价降34%同时产量增53% [8] - 分散市场格局加剧价格竞争:小龙虾养殖规模扩大4倍导致价格下滑 [10],空调行业2015年混战时期价格战频发 [12] - 成本压缩存在技术路径:马斯克"白痴指数"理论显示生产环节成本可优化 [6],SpaceX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价发射 [6] 附加值创造逻辑 - 原材料/生产环节附加值易被摊薄:芯片代工与玩具制造依赖标准化流程 [21][23] - 人力资本创造不可复制的附加值:英伟达芯片设计/迪士尼IP/泡泡玛特设计带来溢价 [21][22],米老鼠衍生品年零售额达516亿美元 [21] - 品牌价值需长期积累:奔驰宝马商标溢价背后是市场认知构建 [25],安踏从代工厂到自主品牌转型印证此点 [23] 产业升级路径 - 劳动生产率提升驱动价格下降:福特T型车装配时间从700小时压缩至12.5小时,售价从4500美元降至200美元 [27] - 消费市场转向非实用属性:潮玩/厨艺视频等细分领域增长挑战工业化定价框架 [30] - 技术研发决定产业地位:谷歌4400万美元收购DNNresearch团队看重AI论文价值 [31],半导体设备商(应用材料/泛林)掌握晶圆厂关键技术 [23] 市场竞争规律 - 价格战是市场扩张期必然现象:咖啡机/电动牙刷等品类普及伴随均价下跌 [8] - 格局稳定后价格趋于均衡:空调行业形成寡头后价格战消退 [14] - 无效竞争源于附加值缺失: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布局智能制造附加值环节 [23]
内卷的解药不是涨价
远川研究所· 2025-06-23 20:38
商业竞争演变 - 十年前商业竞争以低价为核心策略,"价格屠夫"被视为企业优势,如今低价策略被指责为经济伤害的源头[1] - 当前商业环境中,低价导致工厂利润微薄、商家经营困难、消费者担忧质量问题,形成恶性循环[2][3] - 部分企业主张"守护价格底线"以实现消费升级,但忽视了价格上涨需对应附加值的提升[4][5] 低价的形成机制 - 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必然导致低价,规模效应摊薄生产成本是制造业普遍规律[6][7] - 松下、丰田、沃尔玛等企业的成功均源于成本压缩与低价策略,SpaceX的核心优势也是低成本[8] - "白痴指数"概念揭示生产环节成本过高的问题,技术改进与规模效应可降低该指数[9][10] 价格与质量的关系 - 价格下降不等于质量下降,制造业的核心目标是在参数不变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11] - 电视价格从5000元降至1500元源于显示面板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而非供应链压榨[12] - 空调价格下降源于市场规模扩大摊薄固定成本,合理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而非政策或企业干预[13] 低价的市场条件 - 低价出现需满足市场规模增长与市场格局分散两个条件[14] - 空气净化器均价下降34%但产量增长53%,反映市场规模扩大推动价格下行[16] - 咖啡机、电动牙刷等品类普及过程中均价同步下跌,印证市场规模与价格负相关[17] 市场格局与价格竞争 - 小龙虾价格下降源于养殖规模扩大4倍,反映高需求推动竞争加剧[18] - 空调市场从混战到寡头格局稳定后,价格战减少,企业转向非价格竞争[20][21][23] - 企业家指责"低价内卷"多因身处增长停滞市场或面临行业出清压力[25][26] 附加值的本质 - 商品涨价若未伴随功能或工艺改进,市场将迫使价格回归公允区间[29][31] - 白牌和平替产品出现源于附加值仍集中于原材料与生产环节[32] - 真正的消费升级是让更多人低价获得商品使用权,而非单纯提高单品价格[34][35] 制造业的附加值转移 - 英伟达、Prada、泡泡玛特等企业通过设计、品牌等非生产环节创造高附加值[39][41] - 迪士尼衍生品516亿美元零售额体现IP价值远超原材料与生产成本[40] - 高附加值商品普遍压缩原料与生产占比,转向人的知识与技能[49] 劳动生产率与创新 - 福特T型车成功源于流水线提升效率,单位生产时间从700小时降至12.5小时[53] - 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被美的收购,体现生产设备对附加值创造的关键作用[47] - 谷歌4400万美元收购DNNresearch,凸显人才知识价值远超有形资产[62][63] 消费观念变迁 - 工业化时代商品价值衡量标准聚焦实用性,忽视设计、服务等非实体附加值[55] - 乐高与泡泡玛特的争议反映非实用性定价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58] - 社会进步体现为人的智慧获得比原材料更高的定价权[59][60] 产业升级路径 - 摆脱低价内卷需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人的价值创造能力[52][68] - 高附加值产业需结合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与IP运营等非生产环节[45][46] - 经济繁荣依赖高附加值产业持续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75][76]
2025年有哪些行业保持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6-21 23:34
可选消费行业 - 细分领域包括旅游、餐饮、潮玩、运动健康、医美、宠物、黄金珠宝等,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收入增长,未来收入与利润空间较大 [2] - 可选消费行业在MSCI中国行业中的增长率表现突出,2Q24增长24%,3Q24增长30%,4Q24增长20%,1Q25增长22%,2026E增长108% [3] - 政策支持推动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在线零售额增长7.3%,占总消费的22.3% [3] 医疗健康行业 - 创新药、高值耗材及医疗设备细分板块持续受到政策支持,国家推动创新药加速入院放量,商业保险发展促进优质标的估值提升 [4] - 智能养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21万亿元,智能养老机器人满足健康监测、医疗保健等需求 [4] - 医疗健康行业在MSCI中国行业中的增长率表现波动,2Q24下降21%,3Q24增长29%,4Q24增长30%,1Q25增长307%,2025E增长188% [3] 高端和先进制造业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新兴消费和服务消费被列为中长期增长驱动力 [6] 信息技术与通信行业 - 光器件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13亿美元,数据中心和传输网市场增速分别为13.07%和15.89% [7] - 通讯器材行业2025年增长率最高(25.4%),家电、家具等行业增速也较高 [9] - 信息技术行业在MSCI中国行业中的增长率表现波动,1Q24下降42%,4Q24下降14%,1Q25增长13%,2025E增长24%,3Q25E增长80% [3] 在线游戏与数字娱乐 - 2025年在线游戏市场维持约5%增长,腾讯、网易等公司凭借新游和海外收入增长,预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和7% [10] - 全球游戏市场2025年增长10.7%,中国游戏出口增长显著 [13] 环保与绿色产业 - 环保装备制造业从传统污染物处理转向低碳、循环发展,目标到2030年建立自主产业链 [14] - 健康医疗、绿色消费等新兴领域增长潜力大 [14]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 - 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1757亿美元,受益于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 [15] - 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场景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专业服务行业增速仅次于消费者 [17] 体育与文化消费 - 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2025年超5万亿元,体育用品行业同比增长14% [18] - OTT视频等文化娱乐行业在2025年保持增长趋势 [20] 养老与健康服务 - 智能养老机器人覆盖老年人健康监测、情感护理等需求,部分城市已提供购买补贴 [21] - 电动牙刷和漱口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3.80%和39.10% [22] 制造业与基础设施 - 装备制造业2024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内需增长 [23] - 能源需求增加推动电力生产增长10.2%,数据中心扩展提升电力需求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