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层箔

搜索文档
东阳光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0.57% 液冷与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加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20: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4亿元,同比增长18.4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增长170.57% [1] 主营业务表现 - 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18.10亿元,同比增长13.91% [2] - 高端铝箔业务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9.20% [2] - 化工新材料业务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47.59% [2] - 能源材料业务收入1.86亿元,其他业务收入6552.51万元 [2] 新兴业务布局 - 设立全资子公司超容科技,专注超级电容器及混合型电容器核心技术,已签署电力调频用兆瓦级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供货订单 [2] - 研发电网侧构网型SVG、无感自愈、柔性直流输电、AI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等前沿应用产品 [2] 液冷业务进展 - R32制冷剂价格从2024年初每吨1.7万元—1.8万元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每吨5.7万元—5.9万元 [3] - 推出1.4MWCDU、液冷板等核心产品,研发更高散热功率的CDU、冷板及光模块、交换机液冷解决方案 [3] 具身智能业务进展 - 成立子公司光谷东智,打造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获得首批7000万元市场化订单 [4] - 发布人形机器人"光子",获得商业服务、政务及教育等行业小批量订单 [4] - 湖北工厂一期年产能达300台 [4]
东阳光(600673):制冷剂盈利继续向好,一体化液冷方案持续推进,首款人形机器人亮相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5 19:35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71.24亿元(yoy+18%) 归母净利润6.13亿元(yoy+171%) 毛利率20.14%(yoy+6.18pct) 净利率8.80%(yoy+5.20pct)[7] - 制冷剂业务盈利持续改善 25H1子公司乳源东阳光氟净利润5.41亿元 R32/R134a/R410A报价分别环比上涨3000/1000/1000元/吨 公司拥有6万吨三代制冷剂配额[7] - 液冷业务与中际旭创合资设立广东深凛智冷科技(持股49%) 已具备全氟聚醚中试技术及铝冷板生产能力 参股芯寒科技和纵慧芯光完善产业链[7] - 人形机器人业务通过合资公司光谷东智(持股70%)实现收入1119.47万元 首款产品"光子"已签约小批量订单 湖北工厂年产能300台[7] - 积层箔产能释放 乌兰察布项目已投产 送样规格超200个 启动2000万平米化成箔项目 拥有全球独家专利[7] 财务数据 历史及预测 - 营业总收入:2024年121.99亿元(yoy+12.4%) 2025E 138.54亿元(yoy+13.6%) 2026E 154.05亿元(yoy+11.2%)[3] - 归母净利润:2024年3.75亿元 2025E 14.15亿元(yoy+277.2%) 2026E 17.82亿元(yoy+26%)[3] - 毛利率:2024年14.6% 2025E 21.1% 2026E 22.3%[3] - ROE:2024年4.1% 2025E 13.4% 2026E 14.4%[3]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7.03元 市净率5.4倍 流通市值511.17亿元[4] - 每股净资产3.14元 资产负债率66.45% 总股本3.01亿股[4] 业务进展 制冷剂 - Q3长协R32报价5万元/吨 R410A报价4.9万元/吨 较Q2上涨4000/2000元/吨[7] - 8月R32报价6万元/吨(+3000元) R134a报价5.1万元/吨(+1000元)[7] 液冷解决方案 - 产品矩阵包括1.4MW CDU和冷板 在研项目涉及更高功率CDU及光模块[7] 机器人 - 光谷东智已获湖北省科投7000万元订单 目标客户涵盖商业服务/政务/教育领域[7] 电极箔 - 积层箔比容量提升40%以上 已送样280个规格 客户超100家[7]
东阳光上半年业绩爆发 液冷与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21:5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71.24亿元同比增长18.48% 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0.57% [1] - 化工新材料板块营收19.68亿元同比增长47.59% 毛利率跃升至41.77%同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 [1] 电子元器件业务 - 积层箔与化成箔产品产能稳步释放 受益于数据中心与储能行业持续拉动 [1] - 超级电容器取得突破 成立广东东阳光超容科技 已签署兆瓦级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供货订单 [1] - 超级电容器模组应用于第十五届全运会体育场供电系统 [1] 化工新材料业务 - 第三代制冷剂(HFCs)供需结构改善 R32价格从年初1.7-1.8万元/吨飙升至5.7-5.9万元/吨 [2] - 凭借约6万吨国内第一梯队配额优势 充分享受量价齐升行业红利 [2] - 电化厂通过破产重整取得年产17万吨折百碱生产指标 大幅提升烧碱业务盈利规模 [2] 液冷技术布局 - 推出1.4MW CDU及冷板等液冷核心产品 在研更高功率散热解决方案 [3] - 与中际旭创合资成立"深度智冷" 战略投资芯寒智能和纵慧芯光 构建液冷技术协同生态 [3] - 通过供应链整合对接数据中心液冷项目 从技术储备迈向商业化收获期 [3] 具身智能产业 - 合资成立光谷东智进军具身智能产业 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光子" [3][4] - 获得商业服务、政务及教育领域小批量订单 湖北工厂一期年产能达300台 [4] - 未来将推出多形态机器人产品 推动实用化与规模化生产 [4]
高科技之光照亮中国制造未来——东阳光集团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08:32
核心观点 - 东阳光集团通过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三大产业布局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多个细分领域达到全球领先地位 并通过创新研发和国际化战略持续提升竞争力 [1][2][10] - 公司抓住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机遇 战略布局液冷科技与智能机器人领域 同时通过创新药研发和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打开新增长空间 [3][5][9] - 集团坚持"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 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平台和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 并计划通过港股上市进一步整合资源 [1][11][14] 电子新材料产业 - 中高压化成箔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成材率稳定在98%以上 成功打破日企垄断 [3][4] - 全球唯一拥有"铝锭-电子光箔-电极箔/积层箔-电容器"全产业链的企业 在浙江东阳打造全球领先电容器生产基地 [4] - 布局AI和机器人产业 2025年2月与智元机器人联合成立光谷东智公司 3月与中际旭创成立液冷合资公司 目标5年内成为液冷领域领军企业 [3] - 氟氯化工产业链完整 收购江西蓝恒达完善布局 拥有第三代制冷剂配额近6万吨(国内第一梯队) 华南地区唯一拥有完整氯氟化工产业链的企业 [4] 生物医药产业 - 拥有150款全球获批药物和超过100款在研药物 聚焦感染、慢病、肿瘤三大领域 3款原研创新药已上市 49款在研1类创新药(1款即将上市 10款进入临床Ⅱ、Ⅲ期) [5][6] - 2024年11月与英国Apollo达成海外授权协议 总交易金额近10亿美元 具备数十个潜在重磅海外BD项目 [7] - 研发体系拥有1100多名研发人员 20多名外籍和海归专家 申请专利超2500件 连续七年位列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TOP 20 [6][14] - 生产基地位于广东松山湖和湖北宜都 通过中美欧GMP认证 销售网络覆盖国内32个省级区域(近2000人团队)及海外8个国家地区 [7] - 生化原料药领域全球领先 红霉素及衍生物占全球市场50% 拥有全球最大大环内酯类原料药生产基地(39个巨型发酵罐) [8] 健康养生产业 - 2008年实现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 为全球生态繁育冬虫夏草开创者 2023年产量突破60吨 目标年产量100吨、销售额超100亿元 [9] - 累计投入数十亿元 建设近40万平方米繁育基地 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9] - 产品矩阵包括"东阳光鲜虫草""东阳光补己"等 计划构建以虫草为主、深加工产品和化妆品为辅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9][10] 创新与研发体系 - 2005年组建研究院 拥有400余台高效液相色谱仪("液相森林") 与华为合作构建AIDD平台 [12][13] - 研发平台覆盖大分子、小分子全生命周期 涉足小核酸、TCE双抗、ADC、PROTAC等前沿技术 [13] - 2014-2023年中国专利数量及授权量统计中 东阳光药位列国内药企第一 [14] 国际化战略 - 在德国、美国等8个国家地区设立销售分公司 阿奇霉素片在德国同类药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14][15] -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已在美国申请上市 有望成为首家可豁免Ⅲ期临床试验在美国上市该药的中国企业 门冬胰岛素即将开展海外临床试验 [15] - 产品出口至东南亚、欧美地区 是日本化成箔市场主流供应商之一 [15] 公司规模与资本运作 - 总资产800余亿元 员工3万多名 累计纳税超230亿元 跻身民营企业500强及2024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34位 [1][2] - 旗下拥有东阳光(600673 SH)、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HK) 2025年8月东阳光药(06887 HK)将吸收合并东阳光长江药业登陆港股 [1] - 在广东东莞、韶关、湖北宜昌、浙江东阳、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建成七大产业基地 [10]
净利暴增近两倍,东阳光交出历史最强业绩答卷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4:29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5.83亿元至6.63亿元,同比增长157.48%—192.81%,创历史新高 [1]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化工制冷剂和电子元器件等传统优势板块的持续发力,以及液冷业务和智能机器人业务等战略转型板块的快速崛起 [1] 化工制冷剂业务 - 在环保政策收紧与消费需求反弹的双重驱动下,制冷剂业务成为上半年业绩飙升的核心引擎 [2] - 第三代制冷剂(HFCs)进入配额管控时代,市场供给从无序扩张转向刚性约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2] - 公司2025年获得的三代制冷剂配额约6万吨,配额情况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2] - 公司已着手第四代制冷剂产品布局,通过一代主导、一代储备的完整技术梯队,为未来产业迭代埋下伏笔 [3] 电子元器件业务 - 通过构建"电子光箔-腐蚀箔、积层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一体化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4] - 积层箔作为新一代电极箔产品,具有高比容、体积小、环保等突出优势,乌兰察布积层箔生产线已于2024年8月投产 [4] - 积层箔已与超过50家目标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送样规格超过200个,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引擎 [4] - 新一代铝电解电容器和积层箔电容器目标客户已突破100家,送样规格累积超过280个 [4] 液冷科技业务 - 自主研发的氟化冷却液核心配方在热传导效率与材料稳定性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 冷板式液冷方案的散热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 [5] - 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光模块与液冷材料领域优势,形成"芯片-模块-整机"的散热解决方案能力 [5] - 参股双相浸没液冷技术企业芯寒科技,补足浸没式液冷技术布局 [6] - 2025年6月投资国内VCSEL芯片头部企业纵慧芯光,通过光芯片与液冷技术的协同研发解决数据中心复合需求 [6] - 与韶关市政府战略合作,计划入驻华南唯一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液冷设备制造与超级电容研发基地 [6] 智能机器人业务 - 2025年2月联合智元机器人、北武院以及灵初智能成立光谷东智,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7] - 针对电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发智能巡检与重复作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 [7] - 针对氟氯化工、矿区等危险作业场景开发特种机器人 [7] - 计划开创中国首家人工智能养老院,推出健康疗养机器人、陪护机器人等 [7] - 2025年3月已签订7000万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协议 [7] - 计划在5年内实现具身智能产品年产能超万台、数十亿元的总营收规模 [7] 战略规划 - 高度重视人才,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设定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 [8] - 东阳光集团旗下东阳光药正推进换股吸收合并港股上市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 [8] - 将继续聚焦液冷科技、具身智能、电子元器件、氟化工等关键赛道 [8] - 坚持国际化视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8] - 深化产业链整合,向高附加值的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领域拓展 [9] -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变频储能等相关领域的关键材料与生态 [9]
东阳光(600673):制冷剂景气向上支撑利润,机器人业务已实现收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2 19: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业绩符合预期,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环比增长,主要因制冷剂价格和盈利上涨,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释放,成本结构改善 [7] - 员工持股计划发布,总额不超5.38亿元,彰显发展信心,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7] - 三代制冷剂涨价趋势不改,Q3维修及出口市场有望发力,公司配额5.27万吨且结构好,有望受益于长景气 [7] - 携手中际旭创,打造一体化液冷解决方案,公司具备相关技术和生产能力,是头部企业 [7] - 联合智元机器人切入具身智能赛道,25H1已实现收入,获首批订单,为新增长曲线打下基础 [7] - 受益于行业需求提升,1H25公司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释放,规模效应渐显,成本结构改善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对应EPS为0.47、0.59、0.71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9X、23X、19X,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13.4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4.10/6.20元,市净率4.4,流通A股市值40,281百万元,上证指数3,510.18,深证成指10,696.10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3.02元,资产负债率65.18%,总股本3,010百万,流通A股3,002百万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199|3,347|13,854|15,405|16,965| |同比增长率(%)|12.4|18.3|13.6|11.2|10.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75|278|1,415|1,782|2,137| |同比增长率(%)|-|181.5|277.2|26.0|19.9| |每股收益(元/股)|0.13|0.10|0.47|0.59|0.71| |毛利率(%)|14.6|20.3|21.1|22.3|23.6| |ROE(%)|4.1|3.1|13.4|14.4|14.8| |市盈率|108|-|29|23|19| [6]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854|12,199|13,854|15,405|16,965| |营业成本(百万元)|9,648|10,419|10,932|11,966|12,96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80|79|83|108|119| |主营业务利润(百万元)|1,126|1,701|2,839|3,331|3,883| |销售费用(百万元)|194|193|180|216|238| |管理费用(百万元)|620|434|485|539|594| |研发费用(百万元)|429|514|526|585|645| |财务费用(百万元)|365|339|305|274|256| |经营性利润(百万元)|-482|221|1,343|1,717|2,150|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48|2|0|0|0|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161|-43|0|0|0| |投资收益及其他(百万元)|172|198|271|309|309| |营业利润(百万元)|-321|388|1,613|2,024|2,460| |营业外净收入(百万元)|-20|-20|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341|368|1,613|2,024|2,460| |所得税(百万元)|-1|-7|146|183|227| |净利润(百万元)|-339|375|1,467|1,841|2,233|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45|0|52|59|9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94|375|1,415|1,782|2,137| [9]
东阳光:液冷叠加具身智能创历史最佳业绩,战略定力驱动长期主义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3:11
市场表现与业绩预告 - A股、港股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 [1] - 东阳光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5.83亿元至6.63亿元,同比增幅157.48%-192.81%,归母净利润4.71亿元至5.51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超200% [1] - 业绩增长验证公司向智算中心液冷及人形机器人领域战略转型的成功路径 [1] 传统业务表现 - 第三代制冷剂(HFCs)行业供需结构改善,东阳光作为国内配额头部企业受益于价格走高 [2] - 数据中心与储能行业需求激增,带动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释放,成本结构改善 [2] 新兴业务布局 - 智算中心液冷领域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整合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资源 [2][3] - 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成为新增长曲线 [2][5] 液冷技术发展 - 英伟达新一代AI芯片GB300单卡功耗达1.4kW,液冷技术从"可选"变为"必选" [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2.6亿美元,同比增98.3%,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47.6% [3] - 东阳光2016年布局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拥有1200W芯片液冷散热案例及1400W冷板散热技术储备 [3] 战略合作与投资 - 与中际旭创深度合作,中际旭创董事长战略入股东阳光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4] - 以9000万元增资认购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575%,补全数据中心液冷散热版图 [4] 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展 - 与智元机器人、北武院联合成立光谷东智子公司,打造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与场景验证平台 [5] - 首批订单落地,聚焦智能制造、康养陪护及危险作业场景 [5] 员工持股与资本运作 - 推出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覆盖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骨干,旨在吸引保留人才 [6] - 参与东阳光药、长江药业合并换股H股事项,分享潜在收益 [6] 长期战略与技术卡位 - 液冷技术卡位AI算力基础设施,具身智能切入智能制造生态,构建全链条竞争力 [6] - 多元化布局提供穿越周期的成长韧性 [6][7]
东阳光: 东阳光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业绩预告 -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000万元到66,30000万元 同比增长15748%-19281% [1] - 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10000万元到55,10000万元 同比增长15973%-20384%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4200万元 [1]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076元/股 [2] 业绩预增原因 - 第三代制冷剂因配额管控导致供给受限 全球市场需求提升推动价格持续攀升 [2] - 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稳步释放 规模效应显现 成本结构改善 [2] - 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 整合资源打造研发到市场的完整生态体系 [2] - 联合智元机器人及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子公司 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 [2] - 升级大客户部机制 增强市场响应能力 通过精准调研制定销售策略提升利润率 [2] 其他说明 - 业绩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 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