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五代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银轮股份携手多方成立合资公司 加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6-12 20:47
合资公司设立 - 银轮股份与伟创电气、科达利、开普勒、伟立成长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1] - 合资公司出资比例为伟创电气40%、科达利30%、银轮股份20%、伟立成长7%、开普勒3%[1] - 设立合资公司旨在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整合各方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1] 合作方业务优势 - 银轮股份是热管理行业龙头企业,主营热管理产品和尾气后处理产品[2] - 伟创电气专注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2] - 科达利深耕精密结构件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汽车、新能源车、电子产品等领域[2] - 开普勒是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其K2机器人重55公斤,适用于汽车制造、物流分拣等场景[2] 战略布局 - 公司将算力及人工智能领域作为第四增长曲线,增设AI数智产品部[3] -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实施"1+4+N"发展战略[3] - 截至2024年末已获得10项专利授权,在关键零部件开发和市场拓展取得进展[3] 行业观点 - 专家认为此举是公司从热管理向高附加值智能装备的战略延伸[2] - 合资有助于整合热管理、驱动控制、锂电等资源,推动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2] - 热管理技术可能成为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3] - 未来产业将呈现"核心部件国产化+场景分层落地"特点[3]
三家A股上市公司携手 布局灵巧手研发生产
证券时报· 2025-06-12 01:24
合资公司设立 - 依智灵巧注册资本5000万元,伟创电气出资2000万元占比40%,科达利出资1500万元占比30%,银轮股份出资1000万元占比20% [1] - 合资方包括科达利、银轮股份、伟创电气三家上市公司,以及开普勒机器人、伟立成长两家企业 [2] - 合资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灵巧手的研发与生产 [2] 参与方背景 - 伟创电气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能提供人形机器人全套运动执行器解决方案 [3] - 银轮股份主营热管理产品,近年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关节总成等关键零部件 [3] - 科达利经营五金制品、铝盖板等业务,2024年决定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3][4] - 开普勒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2024年10月发布第五代人形机器人K2 [3] 战略布局 - 合资各方预期灵巧手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 [4] - 科达利采取与产业链企业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4] - 2024年4月科达利设立科盟创新机器人公司聚焦谐波减速器研发 [5] - 2024年9月科达利设立伟达立创新科技公司专注关节组件业务 [5] 科达利业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14.44%,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0.22亿元同比增长20.46%,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5.51% [5] - 在锂电池行业重点区域设有生产基地,海外布局德国、瑞典和匈牙利 [6] - 产品进入宁德时代、LG、松下、特斯拉等头部电池厂及车企供应链 [6]
特斯拉Optimus软硬件迭代升级,小鹏计划明年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人
中航证券· 2025-05-26 13: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意味着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6]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6]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6]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6]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6] -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6]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6] 各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本周产业动态丰富,特斯拉Optimus展示家庭环境多种能力,由单一神经网络指挥完成任务,学习效率提升且量产计划稳步推进;Figure机器人在宝马生产线完成连续20小时轮班,大模型可靠性和电池待机寿命初步实现产业化应用;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将搭载图灵芯片并复用云端基础设施;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发布,构建“四维五级”评价框架,为企业提供参照 [6][7][10] - 建议关注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特斯拉链、华为链、Figure链、1X链及细分环节领先企业等 [6] 光伏设备 - 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 [6][17]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降本增效技术逐步导入,钙钛矿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奥特维等 [17] 储能 - 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均迎来重磅政策利好,推动储能全面发展 [17] - 推荐关注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如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 [6][17] 半导体设备 - 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 [6][18] - 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 [6][18] 自动化 - 刀具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达557亿元,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伴随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头部企业有望高速成长 [18] - 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 [18] 氢能源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 [6] - 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等 [6][17] 工程机械 -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6] - 推荐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等 [18] 激光设备 - 激光自动化设备市场格局分散,重点关注其在锂电、光伏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大规模应用 [18] - 建议关注深耕细分高景气赛道的激光加工设备龙头,如帝尔激光、联赢激光等 [18] 锂电设备 - 从新技术、主业拓展、出口链等角度筛选公司,推荐关注东威科技、先导智能等 [17] 碳中和 - 换电领域千亿市场规模正在形成,全国碳交易系统上线在即,碳交易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18] - 建议关注协鑫能科,其拥有低电价成本,切入移动能源领域具备优势,碳交易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18]
【中航先进制造行业周报】特斯拉Optimus软硬件迭代升级,小鹏计划明年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人-20250526
中航证券· 2025-05-26 09: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意味着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6]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6]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6] - 预计2030年半导体设备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6]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6]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6]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6] 各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重点推荐信捷电气、北特科技、汉威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软通动力 [4] - 核心个股组合包括信捷电气、北特科技等多家公司 [6] - 产业动态:特斯拉Optimus软硬件迭代升级,仅依靠单一神经网络可完成复杂场景任务;Figure机器人在宝马生产线连续工作20小时;小鹏计划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发布 [6][7][10][15] - 建议关注产业链:特斯拉链、华为链、宇树链、Figure链、1X链及细分环节领先布局企业 [6][16] 光伏、储能、锂电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加强,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降本增效技术导入,钙钛矿商业化加速,关注奥特维等 [17] - 锂电设备:新技术方面,复合集流体加速渗透关注东威科技等,大圆柱渗透率提升关注联赢激光;主业拓展关注先导智能、星云股份;出口链关注杭可科技 [17] - 储能:发电侧和用户侧均有政策利好,关注星云股份、科创新源 [17] - 氢能源:看好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等 [17] 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自动化、碳中和、氢能源 - 激光设备:市场格局分散,关注在锂电、光伏等高成长性行业应用,关注帝尔激光、联赢激光等 [18]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等 [18] - 半导体设备:全球市场未来十年翻倍增长,国产替代是趋势,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 [18] - 自动化:刀具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达557亿元,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 [18] - 碳中和:换电领域千亿市场规模形成,碳交易市场有望量价齐升,关注协鑫能科 [18]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特斯拉Optimus软硬件迭代升级,小鹏计划明年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人-20250526
中航证券· 2025-05-26 09: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意味着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6]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6]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6] - 预计2030年半导体设备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6]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6]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6]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推荐公司 - 信捷电气、北特科技、汉威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软通动力 [4] 核心个股组合 - 信捷电气、北特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三花智控、双林股份、鸣志电器、五洲新春、莱斯信息、纳睿雷达、软通动力、航锦科技、华伍股份、华阳集团、万马科技、绿的谐波、埃斯顿 [6] 人形机器人产业动态 - 特斯拉更新Optimus视频,其仅依靠单一神经网络可完成各种复杂家务场景和工厂制造场景,量产计划稳步推进,软硬件能力持续进化 [6][7] - Figure发布视频,旗下机器人在宝马X3生产线上完成连续20小时轮班,且已持续数周进行10小时轮班作业,表明大模型可靠性和电池待机寿命初步实现产业化应用 [6][10] - 5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目标在2026年内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第五代机器人将搭载图灵芯片,提高端侧算力,强化学习小模型和分段式端到端,还将复用云端基础设施提高智能水平 [6][10] - 近日,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制定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构建“四维五级”评价框架,为企业提供直观参照 [6][15]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注方向 - 特斯拉链: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等高确定性企业,以及汉威科技、旭升集团等迭代新方向领先布局企业 [6][16] - 华为链:关注兆威机电、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等产业链相关企业 [6][16] - 宇树链:关注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核心供应商 [16] - Figure链:关注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前期送样接触公司 [6][16] - 1X链:关注中坚科技等总成与技术新方向相关标的 [16] - 细分环节领先布局企业:信捷电气、双林股份、国茂股份、南山智尚、恒而达等 [16] 光伏、储能、锂电行业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设备龙头企业;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关注奥特维等受益于降本增效技术和钙钛矿商业化加速的企业 [17] - 锂电设备:关注复合集流体相关设备商东威科技、骄成超声,大圆柱渗透率提升受益的联赢激光,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星云股份等主业拓展企业,以及杭可科技等出口链企业 [17] - 储能:发电侧和用户侧均迎来政策利好,关注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企业 [17] - 氢能源:看好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等企业 [17] 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自动化、碳中和、氢能源行业 - 激光设备:关注帝尔激光、联赢激光、大族激光、海目星等深耕细分高景气赛道的激光加工设备龙头 [18] - 工程机械: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龙头公司 [18]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企业 [6][18] - 自动化:刀具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达557亿元,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头部企业 [18] - 碳中和:关注协鑫能科等移动换电及碳交易受益标的 [18]
小鹏汽车-W(09868.HK):1Q业绩超市场预期;新车逐季上市带动增长
格隆汇· 2025-05-23 17:43
1Q25业绩表现 - 1Q25营收158.1亿元,Non-GAAP亏损4.3亿元,同环比均大幅收窄 [1] - 1Q25交付量94,008辆创季度新高,带动营收增长 [1] - 综合毛利率15.6%,同比+2.7ppt,环比+1.1ppt,汽车业务毛利率10.5% [1] - 研发费用19.8亿元,销管费用19.5亿元,政府补贴贡献5.4亿元 [1] - 自由现金流1Q25转正 [1] 产品与市场策略 - 2025款G6/G9已上市,Mona M03 Max将于5月28日上市,首搭15万元级全场景智能驾驶 [1] - 6月计划发布G7 SUV(25万元级),3Q发布新一代P7豪华轿跑(30万元级),4Q量产鲲鹏超级增程电动系列 [1] - 后续车型定价均在20万元以上,有望带动ASP和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1] AI生态与海外布局 - 第五代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推出商用/工业级机型,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 [2] - 图灵AI芯片年内量产上车,适用于汽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2] - 1Q海外销量同比增速370%+,新增40+海外门店 [2] - 2025年下半年启动G6/X9在印尼本地化生产,全年海外销量目标翻倍 [2] - 未来10年海外销量占比目标50% [2] 财务与估值 - 当前港/美股股价对应2025年1.6/1.8x P/S [2] - 维持港股目标价108港币(39%上行空间),美股目标价28美元(26%上行空间),对应2025年2.2x P/S [2]
小鹏(纪要):蓄势待发,这只 “大鹏” 真要上天?
海豚投研· 2025-05-22 22:15
财报核心信息回顾 - 总收入:2024年Q1达65.5亿元(同比+62%),2025E预期182.2亿元(同比+125%)[1] - 毛利率:2024年Q1提升至12.9%(同比+11.2pct),2025E预期15.4%[1] - 销量:2024年Q1交付2.18万辆(同比+58%),2025E预期10.34万辆[1] - 单车收入:2024年Q1为25.4万元(同比+31.6%),但2025E降至16.0万元[1] - 研发费用:2024年Q1为13.5亿元(占收入比21%),同比保持稳定[1] 运营里程碑 - Q1交付94,008台(同比+331%),居新势力品牌首位[2] - MONA M03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台,登顶A级纯电轿车榜首[3] - P7+上市5个月产量突破5万台,2025款G6/G9首月交付7,500+台[3] 技术及产品规划 - AI技术:纯视觉智驾方案支持复杂城市场景,自研Turing芯片算力达主流车规芯片3–7倍,2024年完成流片[4] - 云端大模型:72B参数模型依托10,000 GPU集群,年内覆盖2亿公里路况数据[4] - 新品计划: - 5月28日推出MONA M03 Max(15万元级全场景智驾)[4] - 6月发布G7 SUV(25万元级)[5] - Q3推出新一代P7豪华轿跑(30万元级)[5] - Q4量产"鲲鹏"系列(纯电+增程双能)[5] 全球化战略 - Q1海外交付7,615辆,居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出口榜首[6] - 新增40+海外门店,覆盖英国、欧洲及东南亚市场,目标3年内海外业务成增长主力[6] 盈利与增长展望 - 2025年Q4实现盈利目标[8] - 二季度推出5款升级/改款车型,三季度起新车型将推动交付量持续创新高[9] - 高价位新车型(如G7、P7)将优化产品组合毛利率[10] 研发与生态布局 - 第五代人形机器人搭载Turing芯片,计划2026年推出商用/工业级机型,构建"第三增长曲线"[7] - 鲲鹏电驱动系统将为未来产品线提供动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