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者
icon
搜索文档
5分钟内,多股垂直涨停!电力股大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2:24
今日(7月14日)早盘,A股出现分化,上证指数、沪深300、上证50等继续高开高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则微幅飘绿。全市场上涨个股略多于下跌个 股,成交保持平稳。 盘面上,电力、银行、人形机器人、贵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多元金融、游戏、房地产、数字货币等板块跌幅居前。 持续高温 电网负荷连创历史新高 除高温导致用电量激增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也成为拉动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 同比增长10.3%,超过制造业增速5.2个百分点。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2%,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风机设备 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26.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 此外,近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提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今年底前,进一步统 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实现跨电网交易常态化开市。 中信证券指出,夏季高温时用电需求攀升,叠加煤炭成本二季度同比大幅下滑,火电板块值得继续关注(优先关注主要在华北经营的发电公司),同时用 电负荷激增拉动调度需求, ...
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交付;中亚首个绿氢EPC项目成功实现首次产氢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14 11:37
2.【优必选天工行者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今年预计交付将超300台】截至目前,天工行者在手订 单已达百台。除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Walker S2和商用人形机器人Walker C等公司主 力大型人形机器人之外,预计今年仅教育科研领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交付就将超过300台。公司 正全力建设产线和扩充产能,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大量需求。(新浪财经) 3.【中亚首个绿氢EPC项目成功实现首次产氢】月13日消息,日前,中国电建总承包建设的中亚首个 绿氢EPC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成功实现首次产氢,在大型工业化绿氢生产领域取得重大 突破。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是是ACWA Power在全球领衔开发的首个绿氢项目,也是中国电 建在海外的首个绿氢EPC项目。作为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绿色能源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由风电 和绿氢两部分组成。其中,风电部分已于5月中旬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财联社) 4.【我国首个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并实现首光观测】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 悉,近日,由该研究所牵头在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的山脊上建设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 期(A ...
国产人形机器人硬件+应用加速落地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国产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智元、宇树、优必选、长江机械、Figer AI、小鹏、小米、广汽集团、华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进展 - **投资与订单**:智元和宇树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5 - 2027 年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 1.24 亿元,智元获 7800 万元,宇树获 4605 万元;天宫行者标配版售价约 30 万元,2025 年产量和订单预计超 1000 台[1][2] - **产业链推进**:2025 年长江机械发布 14 篇人形机器人系列深度报告;国内外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公司约 150 家,国内超 80 家,半数以上为高校背景创业[1][3][4] - **模型开发应用**:国内企业在 VRA 和 VLA 模型开发及应用取得进展,构建数据通用化层次,搭建素材平台,利用大规模数据复用,资源链和优必选链进展受关注[3][8] - **产业链发展**: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迅速,本体进展积极,贴近生产生活场景,数据应用成优势,2025 年政策引导资本开支显性,国产链条表现优于海外企业[9] 公司进展 - **优必选**:2025 年等待 Walker S Two 发布,展示可更换背部电池等功能;向第三方客户小批量出货工业订单;与国创中心合作的天宫行者获科研教育界青睐,交付订单预计超预期[1][5] - **宇树**:运动控制领先,展示四足狗爬山涉水及 H One 舞蹈能力;基旺仿人形机器人减重优化成本,展示跑步、越障和上肢抓取能力[1][6] - **智元**:2025 年初提出五款商业化产品,探索软件平台;积极采集数据迭代技术,计划每周采集 50 万条数据,与其他厂商合作构建 H BOT 数据集[1][7] 应用前景 - **巡检领域**:电力巡检中可替代人工进行高空巡检,提高安全性;通过训练框架能执行简单设备运动状态监测及开关操作任务;降价后性价比高,电力巡检场景复制潜力大,适用于化工园区、矿山巷道等[10][11] - **搬运领域**:具备识别物体位置和执行操作任务能力,可替代人工完成工厂内产品运输、搬运、上下料等任务,与无人物流车协同实现无人化工厂环节[10][12][13] - **纺织领域**:纺织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机器人可替代部分人工操作;随着技术进步,人形机器人 VR 模型对柔性材料理解深入,未来可替代更多场景[10][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鹏、小米、广汽集团等车企和科技集团积极布局国内市场,展示如小鹏 Aero 行走能力等创新成果[8] - 海外企业 Figer AI 在物流产线分拣包裹动作方面有优秀表现[9] - 当前市场本体发展百花齐放,本体加场景应用加速产业化[17]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源于安全疏漏;北约秘书长将访美;事关科创板!上交所发布;“杭州六小龙”两位创始人成香港特首智囊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05:49
每经编辑|张喜威 袁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7月14日上午1 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 年上半年进出回情况,并答记者间 2国新办7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上半年会融统计数据情况 3 中国6月贸易数据将公布 4 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 将于7月14日至18日召开 1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2025年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王毅欢迎拉夫罗夫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 表示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有战略价值的一组大国关系。双方始终从历史纵深、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两国 外长保持密切接触,有利于及时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当前的重点是共同筹备好下阶段高层交往,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促进各自发展振兴,共同应对动 荡变革世界带来的挑战。(外交部网站) 2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日本防卫省公布所谓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机情况,请问发言人有何评 论?蒋斌:近日,日本航空自卫队侦察机 ...
近三年复合增长超15%,去年山东机器人上下游企业营收近三百亿
齐鲁晚报· 2025-07-11 21:03
行业概况 -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在工业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 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机器人制造基地 [1] - 截至2024年末 全省拥有机器人上下游企业200余家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0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3] - 今年1-5月 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2.4% [3] 产业链发展 - 全省已形成覆盖研发设计 整机制造 系统集成 零部件配套 售后服务等主要环节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3] - 锚定"4+N"产业布局 在济南 青岛 淄博 济宁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形成园区集聚 上下游协作配套的良好生态 [3] - 全省年营收过亿元的机器人企业突破50家 在人工智能算法 高精度减速器 智能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3] 技术创新 - 成功引进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山东基地 山东大学获批特种机器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智能无人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4] - 培育了国兴智能 海尔智家 海信集团3家省级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4] - 全省26所院校开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 为产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4] 产品应用 - 珞石机器人柔性协作臂助力电子信息头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5] - 威高集团"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 [5] - 卫邦智能配药机器人提高药品调配精度10倍以上 降低细胞毒性污染95% [5] - 国网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实现巡检效率从小时级锐减至分钟级 [5]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乐聚联手海尔智家发布了国内首款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 [5] - 优宝特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完成泰山盘道测试 并积极打造"机器人陪跑员"等应用场景 [5] - 丰光精密攻克人形机器人全系列谐波减速器量产技术 填补国内空白 [5]
启明创投邝子平对话优必选周剑:洞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IPO早知道· 2025-07-11 10:10
行业现状与阶段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非常初期阶段,市场空间广阔且细分领域丰富[8][20] - 目前全球没有任何一家机器人公司能实现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等泛化能力要求高的场景[8] - 结构化场景如汽车工厂的搬运或SPS分拣场景已可实现,优必选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等多家车企合作[9] 商业化落地与经济性 - 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场景中最通用且符合人体工程学,优于四足机器狗方案[10] - 欧美客户可接受40-50万元人民币单价,相当于两年投入产出比,且可24小时工作[10] - 2025年规划产能1000台,预计交付几百台;2026年有望达数千台;2027年可能实现万台级交付[10] - 当前人形机器人效率为工人的30-40%,若提升至70%工厂将考虑规模化应用[14] 技术路线与竞争优势 - 真正先进的人形机器人需基于具身智能(VLA模式),具备感知、识别、理解、决策推理能力[13]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需40多个自由度,双臂负载至少15公斤,优必选产品已满足车企要求[16] - 优必选采用行星减速和直线关节技术路线,与供应链紧密合作[16]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目前全球领先,其直线型执行器设计在能效比和动态响应上具优势[17] 供应链与行业格局 - 特斯拉和Figure等公司80%以上零部件合作方在中国,中国供应链在该领域具核心地位[18] - 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额需10亿元人民币以上,研发周期需2-3年以上才可能成功[23] - 行业一旦成功规模将远超手机、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需坚持20-30年才有机会脱颖而出[30] 应用场景发展路径 - 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在结构化场景(如智能制造)大规模应用,其次是商用服务场景,最后是家庭场景[11] - 家庭场景落地需8年左右,环境标准化程度是关键影响因素[27][28] - 3年内可进入工厂承担分拣、贴logo、打螺丝等具体工作任务[27]
山东18条措施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大众日报· 2025-07-11 09:07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到2027年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1][3] - 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 [3] - 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 [3] 政策支持与实施路径 - 推出18条措施形成全维度、全周期支持体系 [2] - 实施技术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场景拓展、要素支撑5大任务 [3] - 推动省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跃升并加速成果转化 [3] - 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链主"企业形成梯度生态 [4] 区域发展重点 - 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并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4] - 青岛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 [4] - 各市制定差异化"任务清单"推动资源要素集聚 [4]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成果 - 珞石机器人协作臂提升电子信息企业生产效率40%以上 [5] - 威高集团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 [5] - 卫邦配药机器人提升药品调配精度10倍并降低污染95% [5] - 乐聚发布国内首款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 [5] - 优宝特人形机器人完成泰山盘道测试并开发陪跑场景 [5] 市场推广与创新实践 - 机器人产品列入首台套装备和首版次软件支持方向 [5] - 危险岗位替代、智能巡检、医疗康养等领域加速场景渗透 [6] - 博物馆、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增加机器人元素普及 [6]
七家上市公司投了这家机器人公司!已研发出两款机器人产品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19:19
融资进展 - 公司完成A+轮融资 投资人为福然德和涛涛车业 这是近半年第三次披露融资进展 [1] - A轮融资投资人为兆丰股份 汉威科技 乔锋智能3家上市公司 [3] - Pre-A轮引入柯力传感和伟创电气两家上市公司股东 [4] 股东与合作 - 累计引入7家上市公司股东 包括福然德 涛涛车业 兆丰股份 汉威科技 乔锋智能 柯力传感 伟创电气 [2] - 伟创电气合作方向为提升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 [3] - 柯力传感合作方向为增强环境感知与力控能力 [3] - 兆丰股份合作方向为优化传动效率 保障负载能力与稳定性 [3] - 汉威科技合作方向为提供系统化感知方案 提升环境适应性 [3] - 乔锋智能合作方向为确保核心零部件制造精度 [3] 产品与技术 - 已研发先行者K1和先行者K2两款产品 其中K2为第五代产品 身高175cm 体重75kg 充电1小时可工作8小时 [6] - 产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制造 仓储物流 智慧巡检 安保巡逻 高危作业 商业服务 科研教育等 [6] - 坚持"硬件先行"战略 通过产业链协同构建多维竞争优势 [4] 商业布局 - 与福然德通过渠道共建模式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制造及应用落地 [1] - 借助涛涛车业销售渠道和北美制造能力 计划在美国建立独立品牌并在北美首发 [1] -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开发定制化应用解决方案 构建"技术—渠道—市场"三位一体布局 [7] 行业痛点 - 商业化痛点包括场景适配性不足 成本控制难度大 渠道网络碎片化 全球化市场标准不统一 本地化服务体系缺失等 [6]
前五月山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2.4%
新华财经· 2025-07-10 17:05
行业概况 - 山东省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机器人制造基地 [1] - 2024年1月至5月,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2.4% [1] - 截至2024年末,全省拥有机器人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1] 产业链发展 - 山东省已形成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售后服务等主要环节的较为完备的机器人产业链 [1] - 全省年营收过亿元的机器人企业突破50家 [1] - 在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减速器、智能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1] 产品应用与创新 -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在电子装配、医疗服务、特种作业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2] - 珞石机器人柔性协作臂助力电子信息头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2] - 威高集团"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 [2] - 卫邦智能配药机器人提高药品调配精度10倍以上,降低细胞毒性污染95% [2]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乐聚联手海尔智家发布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 [2] - 优宝特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完成泰山盘道测试,并积极打造"机器人陪跑员"等应用场景 [2]
行进中国|中原大地的“双城”故事
人民网· 2025-07-10 16:55
中原大地正在崛起两座"新城"。 翻开地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如鸟之双翼。"十四五"期 间,"双翅"振飞,带动全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南部,日渐成熟的"航空新城",带动内陆河南,开放步伐不断加快。2024年,郑州航空港区进出口总值 4094.42亿元,占河南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60.2%。在这里,一条跑道通蓝天,"空 铁陆海"联运,上演着买卖全球的中国故事。 北部,河南省委重磅"落子",覆盖郑东新区全域的中原科技城拔地而起。4年间,集聚35个国家级平 台,培育超2.6万家科创企业。日渐崛起的"科创新城",立足郑州,辐射全省,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 创新策源地。 当飞机引擎的轰鸣与实验室仪器的微响交织,"双城"故事正成为出彩中原最动人的篇章。 答案是开放,坚定不移地持续开放。 机场装卸区货物运输一片繁忙。人民网 霍亚平摄 盛夏时节,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迎来旺季。平均每天有超500架次客机、70余架次货机抵离,高峰期每2分 钟就有一架货机起降。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郑州航空港常态化运营8条洲际货运航 线,覆盖欧美亚3洲24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