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咨询服务

搜索文档
上海警方出手!整治证券投顾维权乱象
证券时报· 2025-08-03 08:00
上海警方破获证券投顾维权敲诈勒索案 - 上海警方联合湖北警方侦破一起针对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敲诈勒索案件 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查证非法获利600余万元 [1][3][4] - 犯罪团伙通过非法获取客户信息 以"代理退费"为名收取30%-40%手续费 虚构投诉理由胁迫公司退费 涉及3400余名客户签署《委托合同》 [4][6] - 警方披露典型案例:犯罪团伙教唆客户万先生编造"承诺保本"等不实投诉 最终迫使公司退还7万元服务费 团伙收取2.8万元手续费 [6] 证券投顾行业维权乱象现状 - 中证协调研显示行业退款额持续攀升:2021年13.48亿元 2022年23.28亿元 2023年24.45亿元 远超行业28%营收增速 [7] - 上海证监局信访数据暴增:投资咨询机构投诉量从2022年88件激增至2024年821件 增幅达833% [7] - 犯罪团伙利用客户结束服务1年以上的时间差 集中发起"异常投诉" 声称公司存在"暗示收益"等违规行为 [3] 行业应对措施 - 多家投顾机构主动向公安部门报案并提交线索 配合打击非法代理维权机构 [7] - 业内人士建议需"双管齐下":投顾机构强化合规经营意识 同时加强外部协同治理 [7] - 证券投资咨询公司需完善客户服务记录保存机制 应对恶意投诉时提供合同履行期间无纠纷的证据 [3]
上海警方出手!整治证券投顾维权乱象
券商中国· 2025-08-03 00:07
证券投顾维权乱象整治 -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敲诈勒索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案件 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查证非法获利600余万元 [2] - 犯罪团伙通过非法获取客户信息 以"全程托管即可退费"为噱头 承诺代理退款事宜 收取30%-40%手续费 [4] - 截至案发 犯罪团伙与3400余人签署《委托合同》 共收取600余万元手续费 [4] 非法维权操作手法 - 犯罪团伙虚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存在虚假广告 承诺保本等事由 进行反复投诉 并以公司名誉为威胁迫使退费 [4] - 以客户万先生为例 犯罪团伙怂恿其投诉 最终证券投资咨询公司退还7万元 客户支付2.8万元手续费 [6] 行业现状与数据 - 证券投顾行业退款金额持续增长 2021年13.48亿元 2022年23.28亿元 2023年24.45亿元 [7] - 上海证监局信访数量从2022年88件增至2024年821件 增幅高达833% [7] - 行业退款和客户投诉量增速远超28%的营收增速 [7] 整治措施与趋势 - 多家证券投顾机构向公安部门报案恶意维权公司行为 配合打击非法代理维权机构 [7] - 公安部门积极发力打击证券投顾领域非法代理维权机构 [7]
海外中资股2025中报业绩预览:中报盈利预期的配置线索
华泰证券· 2025-08-01 13:21
核心观点 - 海外中资股2025年上半年盈利增速预计为13%,较2024年年报的8%有所上行 [1][2] - 材料板块盈利增速改善幅度较大,预计达76%,科技及医药板块延续高景气 [1][3] - 可选消费及能源板块盈利增速面临下行压力,预计分别为6%和-13% [1][3] - 国内信用周期延续复苏,反内卷政策积极推进,2025年全年盈利增速或好于2024年 [1][4] 行业分析 - 材料板块:建材子行业盈利增速预计达275%,化工子行业预计为32% [3][13] - 信息技术板块:整体盈利增速预计为49%,半导体子行业预计为-12%但有望改善 [3][13] - 医疗保健板块:整体盈利增速预计为22%,预喜率达75%以上 [3][5] - 运输板块:航空子行业盈利增速预计达108%,快递子行业面临竞争加剧 [3][13] - 饮料板块:尽管需求复苏偏弱,但成本减压或使利润率改善 [3] 业绩预告 - 截至7月30日,海外中资股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为17%,预喜率达60% [1][5] - 公用事业、金融、医疗保健行业预喜率居前,均在75%以上 [5][17] - 房地产、能源及工业行业预喜率不足50% [17][18] 配置建议 - 游戏行业:1H25国内游戏市场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估值性价比高 [7] - 互联网电商龙头:若AI Capex指引及大模型迭代有催化,行业景气或改善 [7] - 创新药产业链:处于BD海外渗透率上行的"奇点时刻",业绩预喜率较高 [8] - 非银金融:受益于港股交投活跃,建议关注保险等估值性价比更高的板块 [8] 数据图表 - 图表2显示海外中资股1H25盈利增速为13%,材料板块改善最显著 [13] - 图表3显示当前预喜率为60%,为2022年以来最高值 [14][15] - 图表9显示医药板块2025E盈利预期仍在上修趋势中 [29]
退款激增,“代维”黑灰产抬头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23:26
行业现状 - 证券投顾行业正遭遇"退费潮",2021年至2023年行业退款金额分别为13.48亿元、23.28亿元和24.45亿元,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1] - 2022年至2024年上海证监局的投资咨询机构信访数量从88件增至821件,增幅高达833%,显示投诉量激增 [1] - 头部投顾机构九方智投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其旗舰系列和擒龙系列按付款金额计退款率分别达到30.3%和31% [3] - 行业普遍存在收入增速28%、退款金额增速81%、投诉量同比增幅290%的运营失衡现象 [3] 代理维权黑灰产运作模式 - 代理维权机构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诱导投资者,以投资亏损为由要求退费,话术套路化,背后多为非法机构教唆 [2] - 代理维权机构通常收取追回金额的30%作为劳务费,并与投资者签订委托合同,部分机构4个月内签单达1389单,涉及退款总额3269.23万元 [4] - 代理维权机构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投顾公司客户信息,如技术爬取DPI和SDK数据,已形成成熟的技术手段 [4] - 2024年代理维权出现新引流方式,如通过新媒体视频和行业"网红"吸引粉丝并转介客户资料 [5] 代理维权的影响 - 海量负面信息给投顾机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部分公司为息事宁人支付巨额退费和赔偿,对公司经营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1][3] - 代理维权黑灰产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P2P讨债逐步渗透至银行信用卡、消费贷、投顾等领域,呈现垂直化发展趋势 [6] - 代理协议常包含高额代理费用、模糊退费条件等不利条款,甚至存在收到资金后消失的情况,侵占客户正常沟通渠道 [5] 治理建议 - 需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包括强化投资者教育、压实网络平台审核责任、建立公安与金融监管联动机制等 [7] - 建议提高代理维权组织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推进相关法治建设,研究制定金融"黑灰产"界定标准 [7] - 金融机构需优化售后与纠纷响应机制,从源头减少黑维权介入空间,多方合力净化市场生态 [7]
证券投顾行业退费额激增背后 恶意代理维权“黑产”化
经济观察报· 2025-07-06 21:01
行业现状 - 证券投顾行业2022-2023年退款总额分别达23.28亿元与24.45亿元,较2021年13.48亿元激增逾80% [7] - 2024年投顾业务净收入达54.4亿元,但异常退款占比达30%-40%,吞噬行业近半利润(2023年行业利润17.62亿元) [11][23] - 上海证监局2024年接到证券投顾投诉821起,较2022年88起增长超9倍 [14] 代理维权产业链 - 代理维权公司通过短视频平台投放(日均超百万元)、伪造退款案例诱导客户签约,成功后分成30% [2][5] - 头部代理公司年收入超5000万元,净利润超2000万元,部分法律咨询公司4个月签单1389单涉及3269万元,成功退款1055万元 [6][20] - 2023年全行业代理维权收入约2.9亿元(按30%分成计算) [21] 异常退款特征 - 合同期满客户通过威胁投诉(12386/信访等)要求全额退款,占退款总额30%-40% [12][13] - 2023年全行业投诉量超23000起,较2021年增400%,某机构2024年异常退款3500万元中84%为合同到期客户 [18] - 代理维权公司联合律所提升投诉专业性,部分机构业务量激增6倍 [20] 行业应对措施 - 证券投顾机构因监管考核压力(投诉量过高或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损失超6000万元)被迫妥协退款 [16][17] - 机构加强系统安全防护并协助公安破获多个代理维权公司,2023年起联合整治政策出台 [25][26] - 行业正研究将代理维权按非法经营罪定罪,但面临取证难、管辖权等挑战 [28][30][32] 黑灰产新趋势 - 代理维权组织采用外网交易、空壳公司规避侦查,部分转向网红引流模式 [29][31][32] - 需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体系,穿透资金流与信息流以遏制跨领域渗透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