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芙汀
icon
搜索文档
贝泰妮:贝芙汀目前处于孵化阶段
北京商报· 2025-11-12 22:07
品牌定位与产品策略 - 贝芙汀是公司旗下的专业祛痘品牌,定位为通过“食+药+妆”整合方案来精准治痘 [1] - 品牌目前处于孵化阶段,公司高度重视其专业化发展路径 [1] 技术研发与服务模式 - 品牌依托皮肤学级专家团队对超百万例病例的研究积累,并结合AI问诊技术 [1] - 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服务优化,为用户提供更科学的系统性祛痘方案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关于品牌未来的资源规划,公司将基于市场反馈与战略全局进行综合考量与动态部署 [1]
贝泰妮:贝芙汀是公司旗下专业祛痘品牌,目前品牌处于孵化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21:19
品牌定位与战略 - 贝芙汀被定位为公司旗下专业祛痘品牌,依托皮肤学级专家团队对超百万例病例的研究积累,结合AI问诊技术 [1] - 品牌发展路径为通过"食+药+妆"整合来精准治痘,提供系统性祛痘方案 [1] - 公司高度重视该品牌的专业化发展路径,目前品牌处于孵化阶段 [1] 运营现状与市场反馈 - 投资者指出贝芙汀自上市以来每年营收几乎少的可怜,且淘宝官网产品几乎没有增长 [1] - 市场反馈显示分区治疗效果似乎一般,且公司对于内服产品未见相关动作 [1] - 公司承认需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服务优化来提升方案效果 [1] 未来资源规划 - 关于品牌未来的资源规划,公司将基于市场反馈与战略全局进行综合考量与动态部署 [1] - 公司未明确表态会加大资源投入或直接放弃该品牌 [1]
贝泰妮业绩陷颓势:前三季度业绩双降、销售费用率破新高达53% 上半年全渠道承压且薇诺娜销售额下滑
新浪证券· 2025-10-31 17: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64亿元,同比下降13.78% [1][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34.45% [1][4]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52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销售净利率下降2.1个百分点至8% [10] 财务指标与盈利能力 - 毛利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74.3% [10] - 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至67.7% [10] - 销售费用率高达53.1%,创下新高 [10][12]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8.38亿元 [12] 渠道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收入同比下降5.9% [6] - 2025年上半年OMO渠道收入同比下降10.5% [6] - 2025年上半年线下渠道收入同比下降41.6% [6] - 在阿里系、京东系、唯品会和自建平台收入分别下降10.5%、22.1%、18.9%和16.5% [6] - 抖音平台收入保持7.4%的增长 [6] 产品结构与品牌依赖 - 2025年上半年护肤品收入同比下降12.0%,彩妆收入同比下降7.1% [6] - 护肤品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5% [6] - 核心品牌薇诺娜2025年上半年营收19.5亿元,占总收入的82.17% [7] - 薇诺娜品牌营收同比下降18.38% [7] 品牌多元化与市场预期 - 公司积极推进多元化布局,旗下拥有薇诺娜宝贝、AOXMED瑷科缦、贝芙汀等品牌 [7] - 通过资本运作拓展业务边界,包括合作初普、控股悦江投资收购Za和泊美、投资浴见BATHFEEL [7] - 机构下调对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8亿元、5.8亿元、6.9亿元 [7] 市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总市值曾一度超1200亿元 [2]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股价为44.94元/股(低于发行价47.33元/股),总市值仅剩190亿元 [2] - 四年多时间内市值缩水超千亿 [2]
三季度净利大增,但贝泰妮单品依赖还在
北京商报· 2025-10-28 21:11
三季度业绩表现 - 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522万元,同比增长136.55% [3] - 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0.92亿元,同比下滑9.95%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4.64亿元,同比下降13.78%,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下降34.45% [4]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降本增效策略,包括坚持渠道稳价维价、减少促销权益占比、精简产品系列和聚焦核心大单品 [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8.89亿元,同比减少15.75%,销售毛利率提升至约74.33%,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6个百分点 [4]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8.38亿元,同比下降8.55% [4] 历史业绩对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49.01%,2024年净利润下滑33.54%,2024年三季度净利润下滑153.41% [3] - 三季度业绩增长被视为扭转多季度业绩颓势的开始 [1] 品牌依赖与增长压力 - 薇诺娜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9.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2.17% [7] - 2022年至2024年,薇诺娜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4.60%、6.28%与-5.45%,增长动力持续放缓 [7] - 2025年上半年薇诺娜营收同比下降18.38% [7]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合作引入家用射频美容仪品牌初普,旨在构建"械+妆"的家用皮肤医美体系,并与瑷科缦形成协同 [10] - 公司通过控股悦江投资间接收购了资生堂旗下的姬芮和泊美两大美妆品牌 [10] - 公司投资身体护理品牌浴见BATHFEEL母公司,进入身体护理领域 [10] 研发与创新投入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获专利59个,数量同比上升3.51%,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7%至1.16亿元 [11] - 公司牵头成立"云南省巢志茂专家工作站",开展基于云南特色植物资源的国家标准样品研制及技术研究 [11]
业绩不佳,194亿护肤品龙头盯上产业基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8:18
公司资本布局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无锡金雨茂物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持有该基金5%份额[1] - 该基金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消费医疗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药物、医疗器械、医疗支持性产业、AI制药等领域[1][4] - 近年来公司先后参投了"红杉基金"、"三正基金"、"金皋基金"等多个基金,三年时间累计投资约2.8亿元[1][4] 历史基金投资详情 - 2022年6月,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亿元投资于杭州红杉晟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 - 2023年4月,公司以自有资金1亿元认缴出资南京建邺叁正正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 - 2023年10月,公司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参与投资江苏金皋新材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 - 2023年8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亿元投资厦门云重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但该投资已于2024年1月提前终止[5][6]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增速逐年下降,从2021年的52.57%降至2024年的3.87%,2024年营业收入为57.36亿元[9] -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21年的58.77%降至2024年的-33.53%,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03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趋势[9] - 公司核心品牌"薇诺娜"贡献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97%降至2024年的86%,2024年贡献营收49.09亿元[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6.01%,净利率为10.47%,负债率为22.42%[2] 行业趋势与同业动态 - 包括珀莱雅、水羊股份、丸美生物在内的多家国内美妆龙头为寻求业绩增量,纷纷布局资本端[10][11] - 珀莱雅曾于2019年6月认缴出资1.35亿元参与设立嘉兴沃永投资合伙企业,寻求化妆品及新营销生态等领域发展机会[10] - 水羊股份于2020年12月认缴出资不超过1000万元参与投资深圳市青松中小微企业发展投资合伙企业[11] - 丸美生物于2024年9月宣布联合公司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对青岛茂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共同增资6000万元[11]
贝泰妮5000万元押注10亿级产业基金,意图何在?丨美妆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6:41
公司资本布局 - 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无锡金雨茂物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将持有该基金5%份额 [1] - 该基金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消费医疗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含康养、医美、特医及功能食品等)、药物(含合成生物学、创新药等)、医疗器械、医疗支持性产业、AI制药等领域 [1][3] - 投资目的旨在与专业基金加深合作深度布局大健康生态领域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完善产业生态圈以推动公司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公司历史投资记录 - 2022年至2025年公司先后参投了红杉基金(1亿元)、三正基金(1亿元)、金皋基金(0.3亿元)及金雨基金(0.5亿元)三年时间累计投资约2.8亿元 [2][3] - 2023年8月公司曾计划出资3亿元投资云重基金并已完成备案但于2024年1月因政策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决定提前终止该投资 [4][5]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22亿元、50.14亿元、55.22亿元、57.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57%、24.65%、10.14%、3.87%增速逐年下降 [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3亿元、10.51亿元、7.57亿元、5.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77%、21.82%、-28.02%、-33.53%呈现增收不增利趋势 [6] - 核心品牌薇诺娜2022年至2024年贡献营收分别为48.85亿元、51.92亿元、49.0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7%、94%和86%左右 [6] 公司业务多元化尝试 - 公司试图打造多品牌矩阵包括薇诺娜宝贝、瑷科缦、贝芙汀并斥资5.36亿元收购悦江(广州)投资有限公司51%股权将姬芮(Za)、泊美(PURE&MILD)两个品牌收入囊中 [6] - 目前相关子品牌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6] 行业资本运作趋势 - 除公司外包括珀莱雅、水羊股份、丸美生物在内的多家国内美妆龙头为寻求业绩增量纷纷布局资本端 [7] - 例如珀莱雅曾参与设立化妆品及新营销生态领域投资基金水羊股份曾参与投资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丸美生物则增资美丽消费产业基金 [7][8]
贝泰妮2025年半年报:主动调整提质效,稳步蓄力新增长周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2: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3.47亿元,同比增长145.70%,第二季度单季现金流净额达4.16亿元 [1] - 整体毛利率达76.01%,存货周转率改善,应收账款中1年以内账龄占比96.02%,坏账计提比例5.29% [2] 运营效率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4.91%,较去年同期增加0.83个百分点 [2] - 新增4项新原料备案,累计自主备案原料达16项,依托云南特色植物资源构建原料优势 [2] -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渠道精细化运营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支持毛利率稳步上升 [2] 品牌与产品矩阵 - 主品牌薇诺娜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敏感肌护肤品及防晒品销售额第一,入选工信部"中国消费名品" [3] - 瑷科缦营收5147.07万元,同比增长93.90%,薇诺娜宝贝营收1.10亿元,同比增长8.62% [3] - 多品牌矩阵覆盖祛痘(贝芙汀)、彩妆(姬芮)、抗老(泊美),战略投资身体护理品牌浴见 [3]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行业处于供给侧出清阶段,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增长动能转向内生优化 [1] - 公司以"深耕东南亚、辐射一带一路"为路径,通过泰国总部推进本地化运营和品牌建设 [4] - 产品进入东南亚主流KA渠道及医美诊所,依托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品牌认知 [4]
“踔厉奋发新征程 投教服务再出发” ——走进深交所上市公司贝泰妮(股票代码:300957)
全景网· 2025-08-20 18:59
活动概况 - 国泰海通证券于深交所上市公司贝泰妮成功举办"踔厉奋发新征程投教服务再出发"专题活动 联合指导单位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 云南证监局 云南省证券业协会及云南省上市公司协会 [1] - 活动组织20余名投资者走进贝泰妮中央工厂 通过沉浸式探访与深度对话零距离感知企业创新基因与战略布局 [1] 生产基地与制造能力 - 活动在贝泰妮2023年正式投产的集团中央工厂举办 该基地集化妆品与医疗器械生产于一体 展现"智慧工厂"科技内核 [3] - 投资者实地观摩高度自动化生产流程 包括原料精准配比 灌装密封 质量在线检测及智能分拣包装 全链条采用数字化管控体系 [3] 企业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从敏感肌护肤领域突围 发展至多品牌矩阵协同发展 包括瑷科缦 贝芙汀等子品牌 [10] - 实施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运营策略 重点投入科研端战略 包括贝泰妮研究院前沿探索 珍稀植物研究所原料创新及绿色供应链实践 [10] - 推进全球化研发布局 持续深耕ESG领域 展现科技向善发展理念 [10] 投资者交流内容 - 投资者围绕年报业绩表现 子品牌孵化进展 渠道竞争策略及营销创新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10] - 管理层回应核心品牌增长驱动力 新品牌培育节奏及营销策略 阐释面对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方向与资源投入重点 [10] 活动意义与未来计划 - 活动为投资者提供深入了解贝泰妮的平台 促进信息对称与良性互动 助力公司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 [11] - 国泰海通证券将持续组织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 搭建沟通桥梁 培育良好资本市场生态 [11]
“踔厉奋发新征程 投教服务再出发” ——走进深交所上市公司贝泰妮
全景网· 2025-08-20 14:34
活动背景与组织 - 深圳证券交易所 云南证监局 云南省证券业协会及云南省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指导国泰海通证券于深交所上市公司贝泰妮举办投资者专题活动 主题为踔厉奋发新征程 投教服务再出发 [1] - 活动于8月13日上午在贝泰妮集团中央工厂举办 国泰海通证券云南投教基地组织20余名投资者参与沉浸式探访与深度对话 [1][2] 公司生产与制造能力 - 贝泰妮2023年正式投产的集团中央工厂集化妆品与医疗器械生产于一体 展现智慧工厂科技内核 [2] - 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 涵盖原料精准配比 灌装密封 质量在线检测及智能分拣包装 全链条采用数字化管控体系 [2]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展 - 公司从敏感肌护肤领域突围 发展多品牌矩阵包括瑷科缦 贝芙汀等 实现协同发展 [3] - 运营策略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 重点投入科研端包括贝泰妮研究院前沿探索 珍稀植物研究所原料创新 绿色供应链及环保包装实践 [3] - 推进全球化研发布局 持续深耕ESG领域 体现科技向善的发展理念 [3] 投资者互动与交流 - 公司管理层详细阐述企业发展历程 品牌成长及战略调整方向 [3] - 投资者围绕年报业绩 子品牌孵化进展 渠道竞争策略及营销创新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3] - 管理层回应核心品牌增长驱动力 新品牌培育节奏 营销策略及品牌打造等议题 阐释面对市场变化的资源投入重点 [3] 活动意义与未来计划 - 活动为投资者提供深入了解公司的平台 促进信息对称和良性互动 [4] - 活动有助于公司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 提升市场形象 [4] - 国泰海通证券将继续组织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 搭建沟通桥梁 培育良好资本市场生态 [4]
2025年全球中国峰会纪要:继续改善;维持“增持”评级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盈利能力**:2025年重点策略净利润率目标为两位数(2024年为8.8%),支持因素为3个百分点的毛利率提升目标、效率改善和经营杠杆[1] - **收入目标** - 主品牌薇诺娜目标为个位数增长,策略重心是产品改革,包括削减长尾产品,重新聚焦于主产品线(抗敏、皮肤屏障修复、防晒、美白、抗衰老和医疗器械)和促销控制[1] - 新兴品牌目标保持增长势头,薇诺娜宝贝目标销售额为2.6 - 3亿元,或增长30%以上(2024年为2.01亿元,增幅为34%),净利润率为10%以上;瑗科缦目标销售额增速超过100%(基本目标/挑战目标为1.5/2.5亿元,而2024年为6,000万元)和盈亏平衡,年初迄今销售额增长194%;贝芙汀目标为销售额5,000万元并减少亏损;姬芮和泊美目标是销售额增长10%(2024年为5.19亿元,增长约400%),以及盈利增长80%以上(2025年目标是5,000万元,2024年超过2,700万元)[1][4] - **业务表现** - 2季度继续改善,6.18活动开局良好(李佳琦直播渠道和天猫首日GMV增长20 - 30%),抖音上的表现也在改善(年初迄今GMV增长30 - 40%且利润率上升,1季度毛利率约为73%,而2024年为68%左右)[1] - 库存余额好转,截至2025年1季度/2024财年为5.56亿元/6.12亿元,较2023财年下降34%/32%[1] - 进一步向OTC渠道渗透,2季度销售额恢复正增长,1季度出现下降的原因是两款核心产品换证延迟和部分省份开展医保检查(2024年:约12.9万家OTC药店,销售额增长10%以上)[1] -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保持不变,基于现金流折现法得出的目标价66元对应35倍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1] - 预计2025 - 27年销售额/盈利年复合增速将分别达10%/22%,在毛利率提升(预计由2024年的72.5%增至2027年的75.0%)以及经营杠杆的推动下,营业利润率预计将由2024年的8.5%提升至2027年的11.5%[9][13] - **投资理据**:贝泰妮是中国领先的美妆品牌,主品牌薇诺娜专注于敏感肌,是国内最大的功效性护肤品牌,市占率20%,领先于理肤泉的11%、可复美的10%、以及修丽可的7%,预计将在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快速增长趋势下趁势发展,并利用其稳健的产品供应、依靠皮肤科医生背书的差异化营销方式以及成熟的分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9][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股价表现**:2025年5月28日股价为45.29元,目标价(2025年12月)为66.00元;年内迄今绝对涨幅6.1%、相对涨幅6.5%,1个月绝对涨幅12.4%、相对涨幅10.8%,3个月绝对涨幅8.6%、相对涨幅8.1%,12个月绝对跌幅15.9%、相对跌幅23.3%[1][2][6] - **公司数据**:已发行股票数424百万,52周股价区间为74.00 - 37.46元,总市值2,666百万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32.0%,三个月日均成交量5.67百万,三个月日均成交额34.7百万美元,波动性(90天)为37,指数为SSE,彭博买入、持有、卖出评级分别为26、8、0[7] - **重要指标**:给出了财年12月份结束的FY24A - FY27E的收入、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调整后的净利润等财务预测,以及利润率和增长率、财务比率、估值等指标数据[8] - **风险与催化剂**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主品牌薇诺娜产品扩张失败、新品牌发展失败、流量成本高于预期侵蚀利润率、竞争加剧、政府加强对功效性护肤品广告和销售的监管[16] - 主要上行催化剂包括新推出的"舒敏+"产品表现优于预期、线下渠道扩张好于预期、成功的并购、新品牌的爬坡速度快于预期[16] - **摩根大通与公司关系**:摩根大通是贝泰妮或相关实体的金融工具或与贝泰妮或相关实体相关的金融工具的做市商和/或流动性提供方;贝泰妮或相关实体目前是,或在过去12个月内曾是摩根大通的客户,享受摩根大通提供的非证券相关服务;摩根大通预计在未来三个月内将会就所提供的投资银行服务获得或寻求获得贝泰妮或相关实体支付的报酬;摩根大通在过去12个月内曾为贝泰妮或相关实体提供除投资银行服务之外的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摩根大通可能持有贝泰妮或相关实体所发行债务证券的头寸[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