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器人模型

搜索文档
Jinqiu Select | 机器人创业的规模化之路:Physical Intelligence的通用模型实践
锦秋集· 2025-07-24 18:19
通用机器人模型的核心观点 - 通用模型比专用模型更有效、更易用 能实现"一次训练 处处部署" 解决机器人行业规模化困境 [1] - 通过高质量、多样化真实机器人数据验证 仅用2 4%多样化环境数据即可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工作 [1][6] - 借鉴NLP领域"预训练-微调"策略 使机器人处理未见过的V领衫和纽扣衬衫 折叠衣物成功率从0%提升至可操作水平 [2][7][8] - 技术架构调整如"停止梯度"使指令遵循率从20%提升至80% [2][11] - 利用视觉语言模型生成合成指令 低成本实现复杂指令理解 如"做素食三明治但不要泡菜" [2][14] - 跨平台验证成功 同一模型通过数据微调即可控制新机器人制作咖啡 证明通用部署可行性 [2][10] 行业现状与公司愿景 - 当前机器人领域需为每个应用定制开发硬件/软件 导致规模化困难 [4] - 公司目标开发通用目的模型 使任何机器人在任何环境执行任何任务 类比语言领域基础模型 [5] - 工业自动化数据缺乏多样性 YouTube数据存在人机差异 需通过远程操作收集真实机器人数据 [6] 关键技术突破 - 叠衣服案例:1亿参数模型升级至30亿参数视觉语言模型 折叠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9分钟 [7][9] - 预训练-微调策略使模型处理未见任务 如清理桌面/研磨咖啡豆/组装纸箱等 [10] - 在100个独特房间收集数据 占预训练数据2 4% 实现在陌生Airbnb中执行任务 [11][12] - 分层模型处理开放式指令 通过合成数据训练理解约束条件(如"不要泡菜")和即时纠正 [14] 数据策略与算法创新 - 高质量数据核心要素:策略一致性、高效性、可靠性 强化学习在后训练中关键作用 [16] - 真实世界数据不可替代 合成数据在评估和强化学习生成经验数据方面有价值 [20] - Transformer架构通过动作分词(tokenize)统一处理视觉、语言、动作信息 [22] 商业化路径 - 家庭应用为起点 扩展至工业场景(如组装纸箱) 激发投资界热情 [18] - 基础设施需求:机器人端需实时推理系统 训练端需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 [19]
理想高管2倍工资挖蔚来员工;商汤科技将成立独立的具身智能公司;罗马仕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多位高管变动,公司回应:正常变动丨雷峰早报
雷峰网· 2025-07-23 08:40
要闻提示 - 罗马仕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多位高管变动 原大股东安普瑞斯有限公司退出 变更后主要股东为安普瑞斯(香港-2)有限公司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分别持股54.7437%和45.2563% 4位高管退出 新增6位高管 [2][4] - 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公开以2倍薪酬挖角蔚来乐道汽车技术团队 目标直指其轻量化技术成果 乐道L90后驱版整备质量2250kg 四驱版2360kg 比同级轻200-300kg 新一代轻量化电池包容量85kWh 重440kg 能量密度193.2Wh/kg 领先行业26% [2][6] - 商汤科技将成立独立具身智能公司 核心班底包括王晓刚、陶大程等视觉技术专家 已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并展示AI超市"双机协作"采购场景 与傅利叶、松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在WAIC发布日日新6.5大模型及具身智能平台 [2][7] - 汽车博主陈震评价华为乾坤ADS辅助驾驶系统表现最佳 华为每年在汽车领域投入200亿元 研发团队规模达1万人 覆盖智能驾驶等六大领域 [7][8] - 小鹏机器人团队招募原字节Seed强化学习专家陈杰 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150000台 连续10个月交付破万 公司计划2026年量产面向工业场景的L3级人形机器人 [11][12] - 雷军宣布小米SU7一年保值率达88.91% 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76.04%和Model Y的71.28% [12][13] - 京东投入10亿现金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 目标招募1000道招牌菜 每道菜奖励100万保底分成 计划3年建设超10000个七鲜小厨 [15] - 美团拼好饭日订单量峰值超3500万单 启动"万家品牌"计划 将引入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 [16] - 罗马仕现状曝光 公司停工后仅剩20多人在岗 仓库积压5000万元库存 实际召回需求远超官方计划的49万台 [21] - Xreal创始人徐驰表示现有AI眼镜产业链成熟度不足 小米产品证明当前体验不具备百万级市场规模 [22] - 华为Mate 80系列将搭载思特威SC595XS 5000万像素主摄 拥有1/1.28英寸大底 支持110dB动态范围和4K 120fps视频录制 [23][24] - 东风汽车任命周锋为副总经理 其曾主导东风日产新能源渠道建设 签约56家交付中心和225家零售中心 [25] - vivo在印度市场连续4季度销量夺冠 Q2出货810万台 市场份额21% [26] - 大厂AI核心技术岗实习日薪达5000元 行业人才缺口约500万 全球50%的AI顶尖研究人员为华人 [29]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 具备处理复杂任务能力 同时推出通用双臂移动机器人ByteMini [34] - 魏牌旗舰SUV谍照曝光 车长近5.3米 轴距约3.1米 搭载2.0T混动系统 纯电续航超400km 支持6C快充 [35][36] - 曹操出行与时空道宇合作 计划在Robotaxi车辆标配卫星通信与厘米级高精定位技术 [38] - 特斯拉为保销量冠军在宣传中增加"纯电中型车"限定词 2025上半年小米SU7销量155692辆 超越Model 3的91919辆 [40] - 苹果或于2027年推出6款iPhone 包括春季的iPhone 18/18e和秋季的iPhone 19系列及折叠屏机型 [42] -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餐厅在洛杉矶开业 配备80个V4充电桩和两个13.7米LED屏幕 开业6小时收入4.7万美元 [43] - 比亚迪确认仰望品牌将进入欧洲市场 定位百万级豪华市场 全系配备易四方电机平台 四轮独立驱动 [44]
特朗普称美菲达成贸易协议;中国央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南财早新闻
搜狐财经· 2025-07-23 07:43
1、22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已就业残疾人 901.9万人;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0%、95%以上。 2、商务部22日消息,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超6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 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2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程序。 4、外交部回应中美下轮关税谈判问题:中方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 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 5、据央行统计,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 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 1、国家外汇管理局22日介绍,上半年,银行累计结汇82135亿元,累计售汇83950亿元,我国外汇市场 平稳运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上半年,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273亿 美元,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 人民币资产。 2、直播预告: 5、上交所与中证指数 ...
7.22犀牛财经晚报:二季度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 淘宝闪购澄清未上线“1分钱自提”产品
犀牛财经· 2025-07-22 18:29
金融机构贷款数据 - 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 同比增长7.1% 上半年增加12.92万亿元 [1] - 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 同比增长0.4% 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 [1]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亿元 同比增长0.3% 上半年增加2926亿元 [1]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 同比下降0.1% 增速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510亿元 [1] 显示面板与电信业务 - 2025年全球9英寸以上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9%至9.1亿片 高于此前预估的2.6%增幅和9.08亿片 [2]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2] 数据库与AI项目动态 - OceanBase以21.2%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本地部署市场第一 金融行业本地部署市场份额达23.9% [3] - OpenAI与软银合作的"星际之门"AI项目受阻 原计划5000亿美元投资现仅计划年底前建设一座小型数据中心 [3] 加密货币与数据安全 - 摩根大通探索推出以比特币和以太币等加密资产为抵押的借贷业务 或于明年实施 [4] - LV香港公司因数据泄露事件影响41.9万名客户 香港隐私公署正调查 若确认违规可能面临刑事诉讼 [4][5] 科技与零售动态 - 字节跳动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 具备处理复杂任务能力 同时推出通用双臂移动机器人ByteMini [5] - 京东收购香港佳宝实际金额低于40亿港元 计划通过供应链优势丰富香港零售市场 具体细节或8月公布 [5] - 淘宝闪购否认上线"1分钱自提"产品 强调保障商家盈利空间 未设定冲单目标 [6] 汽车与新能源 - 瑞玛精密获国内车企新能源车型空气悬架系统定点 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3.36亿元 [6] - 富维股份获新能源品牌外饰项目定点 预计生命周期销售额7亿元 2026年分批供货 [7] 企业业绩与投资 - 微电生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76.34%–105.73%至3000万–3500万元 营收增长8.39%–15.95% [8] - 中国核电拟出资5亿元设立中核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开发山东省内发电、输电等能源项目 [9] - 安孚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14.38% 营收24.28亿元 同比增长4.98% [10] 股市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1.89万亿元 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超级水电、工程机械等板块领涨 算力板块调整 [11]
缩量下探五日均线,关注“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 的布局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4:33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0 90% 影线下探5日均线 呈整固蓄势姿态 [1] - 成分股中信重工逆势封10%涨停 奥比中光 凯尔达 拓斯达 夏厦精密等7股跌幅超3% [1] - 机器人ETF盘中换手4 38% 成交总额6 91亿元 较同期平均成交额有所缩小 [1] 机器人ETF产品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场外联接包括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018344)和C(018345) [2] 行业技术进展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 通过少量人类数据即可实现高效微调 [1] - GR-3能快速低成本迁移至新任务 认识新物体 处理长程任务并进行高灵巧度操作 [1] 产业链动态 - 智元和宇树等机器人龙头公司加快资本市场动作 反映对行业持续增长的信心 [1]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加速落地的预期有望加强 盈利预期有望上修 [1]
字节跳动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
快讯· 2025-07-22 12:23
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 - 公司发布全新VLA模型GR-3,具备泛化到新物体和新环境的能力 [1] - GR-3能理解包含抽象概念的语言指令,并可精细操作柔性物体 [1] - 团队同时开发通用双臂移动机器人ByteMini,作为GR-3的机器人本体 [1] - ByteMini具备高灵活性和高可靠性,可在真实环境中高效处理复杂任务 [1]
王兴兴回应比赛风波:挣到钱了,但现在的机器人别指望它能干活
AI前线· 2025-06-06 19:50
行业动态 - 2025北京智源大会聚集了宇树科技、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银河通用、穹彻智能等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领导者,围绕具身智能技术展开深度探讨 [1][3] - 多家企业展示了最新研发成果,包括宇树G1格斗冠军机器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6.0、银河通用的VLA技术应用等 [6][9][13] - 行业共识认为机器人终极目标是进入家庭和工厂实际应用,但目前技术仍需通过表演、比赛等形式展示能力并创造商业价值 [8][21] 企业进展 宇树科技 - 展示了最新G1机器人,该机器人在CMG世界机器人大赛格斗擂台获得冠军 [6] - 此前16台H1机器人在春晚表演《秧BOT》,上半年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火爆 [6][8] - 公司认为机器人格斗将在今明两年成为全球受欢迎的体育赛事 [9]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推出天工6.0机器人,在1.0版本基础上重点升级了上肢自由度、灵巧手和负重能力 [9] - 开发了具身智能体"慧智开悟"平台,包含大脑(感知规划)和小脑(运动执行)的双系统架构 [13] - 构建了20多个虚实结合的场景训练中心,并牵头建设北京中试平台 [13] 银河通用 - 采用VLA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商超货架场景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 [13] - 已在北京开设7家无人药店,计划年底在北京、上海、深圳扩展至100家 [25] - 重点开发mobile pick and place技能,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应用 [25] 穹彻智能 - 即将发布V2版本大脑系统,强化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交互能力 [16] - 已将其力反馈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批量落地 [17] - 开发了全球唯一同时使用力和位置反馈的大模型 [17] Physical Intelligence - 关注家庭场景应用,已收集上百个不同家庭环境数据训练模型 [18][19] - 认为当前最大瓶颈是算法提升而非数据规模 [38] - π0.5模型在陌生环境完成任务方面取得突破 [18] 技术讨论 机器人赛事 - 赛事被认为是技术验证和产业推广的重要平台,能促进公众认知和技术进步 [21][22] - 宇树科技认为比赛是展示当前技术水平的有效方式,同时创造商业价值 [2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指出比赛能促进技术训练、场景验证和产业对接 [22][23] - 银河通用和穹彻智能更关注通过赛事推动可落地技能的形成 [25][26] 机器人形态 - 宇树科技认为未来机器人形态将多样化,可能比现在多100倍 [29]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坚持人形是最佳选择,因其更适应人类环境和交互需求 [30][31] - 行业共识认为当前人形设计有利于AI训练数据采集和算法开发 [29][30] VLA技术 - 银河通用认为VLA的端到端方案能避免模块化设计的级联误差问题 [34] - 当前最适合应用于移动、抓取和放置等基础技能 [35] - 穹彻智能提出需要通过力反馈等附加信息压缩VLA的决策空间 [37] - Physical Intelligence指出算法改进是突破当前瓶颈的关键 [38]
黄仁勋「组局」,具身智能的核心玩家们聊了聊人形机器人的落地与未来
Founder Park· 2025-04-16 20:56
核心观点 - 英伟达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00T N1 重点布局Physical AI领域 并召集行业核心玩家探讨人形机器人技术路径与数据问题 [2] - 机器人领域加速发展得益于三大因素:模型突破(多模态/推理能力)、数据获取方式革新(仿真技术)、硬件成本下降(价格从150万美元降至4万美元) [8][9] - 具身智能未来将走向通用模型 但需要解决数据多样性问题 真实环境数据收集至关重要 [14][16][17] - 行业对"一脑多体"技术路径存在分歧 硬件与软件协同进化是关键挑战 [20][21] - 预计3-5年内机器人将实现社会普及 专用机器人将早于通用机器人落地 [24][25] 技术突破 - 模型层面:大型基础模型(如LLM)的出现使三维视觉理解和开放词汇能力大幅提升 端到端模型简化了控制架构 [9][14] - 数据层面:GPU加速仿真技术可在3小时内生成相当于10年训练数据量 突破数据瓶颈 [9][18] - 硬件层面: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商品化 硬件价格从2001年150万美元降至当前4万美元水平 [9][13] 行业趋势 - 数据获取:必须通过真实环境部署获取多样化数据 家庭/工厂等场景将成关键数据源 [12][17] - 技术路径:从"基于编程的经验"转向"通过经验学习" 形成数据飞轮效应 [10][12] - 产品演进:专用机器人先行商用(如Agility的Digit) 逐步向多任务/通用型发展 [25][26] 关键挑战 - 跨实体泛化:需建立"实体宇宙"概念 通过多样化硬件平台积累数据 目前零样本泛化仍不现实 [20][21] - 安全机制:必须内置安全性设计 传统控制方法与AI新技术的"工具箱"需协同使用 [15][22] - 幻觉消除:物理交互能力是纠正认知偏差的核心 需构建闭环反馈系统 [22][23] 商业化展望 - 短期(1-2年):专用机器人在物流/制造等垂直领域实现商业价值 [25] - 中期(3-5年):机器人社会渗透率显著提升 进入消费级市场 [24] - 长期(10年):可能引发类似电力普及的社会变革 形成数字物理劳动力网络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