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正极材料

搜索文档
同兴科技:公司暂无大电芯生产线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8:46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作为钠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 [1] - 暂无大电芯生产线 [1] 产品性能表现 - 钠电池正极材料6000圈循环后预测寿命保持在80%以上 [1]
同兴科技(003027.SZ):暂无大电芯生产线
格隆汇· 2025-09-05 15:15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作为钠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 [1] - 暂无大电芯生产线 [1] 产品性能表现 - 钠电池正极材料6000圈循环后预测寿命保持在80%以上 [1] - 性能数据基于客户反馈 [1]
关联交易引质疑,两连板德创环保收上交所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2:04
半年度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2亿元 同比增长11.24% [1] - 归母净利润1743.22万元 同比下降14.47% [1] - 扣非净利润1154.98万元 同比下降37.59% [1] - 净利润下滑主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订单毛利率下降 [1] 关联交易与监管问询 - 控股子公司宁波甬德拟以6764万元现金收购华鑫环保40%股权 [2] - 华鑫环保主营危险废物处置 年处理工业危废3万吨、医疗废物9800吨 [2]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华鑫环保净利润分别为15.85万元和-59.63万元 [2] - 控股股东曾向交易对方明崟资产提供借款7587万元 构成关联交易 [3] - 上交所要求披露借款背景、还款能力及潜在利益安排 [3] 业务结构及经营风险 - 大气治理业务营收占比达94.32% [4] - 应收账款余额增至4.92亿元 存在坏账风险 [4] - 货币资金2.46亿元中受限资金占比超80% 达2.11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为79% [5] - 交易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5] 钠电池业务进展 - 千吨级正极材料生产线及负极小试线建设完成 [5] - 产品处于向下游客户送样及试制阶段 [5] - 未在半年报中披露该业务具体营收数据 [5]
湘江新动能 | 从炼好一粒盐到撒好“一把盐”——专访雪天盐业董事长马天毅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30
核心战略目标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朝着建设一流盐化企业和新能源材料创新者的战略目标迈进 [1][3] - 十四五期间实现新三大转变:由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转变并走向国际市场 向聚焦资源以盐为轴一体三翼两轮驱动新产业格局转变 由传统国有企业向国内一流现代化企业转变 [5] - 锚定三个一百目标:总资产超100亿元 品牌价值118亿元 市值超过100亿元 [3] 盐业主业优势 - 日均产量约2.2万吨 拥有6家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 [4] - 全国首条井矿盐零添加独立生产线 高端副品牌松態997纯度达99.7%超国标优级品0.6个百分点 [4] - 研发生态井矿盐 生态海湖盐 海藻碘盐 低钠盐等系列中高端食盐产品 [5] - 打造盐科普AI智能体盐知晓 以DeepSeek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提供专属服务 [5] 新能源材料布局 - 2022年投资美特新材进军钠电池正极材料赛道 [7] - 美特新材电子烟电池细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 钠电正极材料实现吨级销售 [7] - 建成1条锂离子 2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 5000吨钴酸锂扩产项目投产 产能达7500吨/年 [7] - 加快推进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 系统推进盐穴综合利用等新型储能产业 [7] 新材料领域拓展 - 今年7月联合成立湖南未来纤维研究院 首期出资5100万元持股51% [8] - 董事会授权出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含首期5100万元) 授权期限三年 [8] - 重点攻关智能纤维材料的量产工艺 性能优化等核心技术 [8] - 研究院采用研发—中试—产业化一体化建设路径 [8] 产业链发展路径 - 沿核心主业盐及资源进行延链补链强链 掌握产业价值链 [9] - 从井矿盐到精制盐纯度99.6%及以上 从产盐到产好盐到用好盐 [3] - 从盐到盐化工再到钠电的蝶变 结合常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优势 [7] - 打造全国盐行业跨界转型的湖南样板 [9]
德创环保(603177.SH):钠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目前正在市场开拓
格隆汇· 2025-07-30 16:33
公司业务进展 - 钠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处于市场开拓阶段 [1] 行业动态 - 钠电池产业链发展引发市场关注 [1]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3:2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大气治理、危废治理及钠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区及海外市场[14][15][17] - 2024年总资产18.33亿元,归母净资产3.77亿元同比增长2.12%,营收9.19亿元同比增长15.43%,净利润2286.55万元实现扭亏[2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0.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24.62万元[3][45] 大气治理行业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火电及钢铁/水泥/焦化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燃煤锅炉需完成改造[4] - 2023年火电装机核准量78GW,2024年1-9月核准24.31GW,新建火电带动超低排放工程需求[5] - 钢铁行业159家企业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6年起需完成全流程改造[5] - 印度计划投资330亿美元扩建燃煤电厂,印尼拟新建26.7GW燃煤电厂,带动海外脱硫脱硝设备需求[7][8] 危废治理行业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政策推动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2030年危废填埋处置量占比需控制在10%以内[9] - 国家要求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2030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目标45亿吨,主要资源产出率较2020年提高45%[10] - 公司危废业务受价格下滑影响暂缓扩张,现有20万立方米柔性/刚性填埋场运营能力[15] 钠电池行业 - 钠电池凭借成本/安全/低温性能优势,在储能/电动车领域快速产业化,获多项国家政策支持[12][13] - 公司千吨级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生产线已建成,采用环保"纯固相"工艺,硬碳负极选用煤基原料成本更低[17] 经营数据 - 2025年Q1新增订单1.9亿元,其中大气治理类1.86亿元占比97.7%,期末在手订单17.23亿元[25][27] - 大气治理业务待执行订单17.11亿元,固废危废类订单1110.52万元[25] 研发与生产 - 大气治理产品包括脱硫/除尘设备及9类脱硝催化剂,具备EPC总包能力[13][14] - 危废处置采用碳化裂解等工艺实现废盐资源化,回收工业级氯化钠/硫酸钠[15] - 采购实施供应商分级管理,生产以自主制造为主、外协为辅[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