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复合材料

搜索文档
华秦科技股价跌至69.85元 半年度拟派现3543万元
金融界· 2025-08-22 01:45
股价表现 - 股价报69.8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4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96.98万元 近五日净流出8224.91万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5.16亿元 同比增长6.44% [1] - 净利润1.46亿元 同比下降32.4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761.08万元 同比增长55.16% [1] 分红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 预计派现总额3543.42万元 [1] - 系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第6次派现 [1] 业务构成 - 主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陶瓷基复合材料、声学超材料及声学仪器、超细晶零部件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非金属材料、陕西板块、专精特新 [1]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基本形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四梁八柱”
陕西日报· 2025-07-01 06:46
产业链发展现状 - 今年前5月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链实现产值13.39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30亿元左右 [1] - 2024年产业链实现产值21.09亿元,重点企业由7家增加到25家,链主企业由2家增加到5家 [1] - 产业链"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形成省级部门密切配合、专家委员会支撑保障的工作机制 [1] 产业链特点与优势 -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等尖端国防工业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也是交通、能源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 [1] - 陕西作为制造业大省,科教资源富集,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1] - 产业链虽然规模不大,但极具特色且发展后劲十足 [2]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3年产业链项目投资将超200亿元,产能将陆续释放 [2] - 榆林恒神年产5000吨碳纤维生产线、西安鑫垚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制造园区(一期)、陕西美兰德碳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预计今年陆续投产 [2] - 陕西华秦科新材料园(一期)项目预计明年建成投产,陕西有色集团投资117亿元建设的黄陵碳硅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在抓紧推进 [2] 政策支持与工作机制 - 省工信厅将加快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做好链群共建工作 [2] - 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拓展发展空间 [2] - 搭建平台推进产业链之间的对接合作,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
议程确定!12场青年+21场主题报告!复合材料界面论坛丨7月16-18日深圳见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会议日程安排 - 7月16日14:00-17:30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包含8场专题报告,涉及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强韧化机制、热损伤机理等研究方向 [1] - 7月17日上午09:10-12:10进行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及工程应用主题报告,包含6场演讲,涵盖第三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离散增韧材料等议题 [2] - 7月17日下午14:00-17:30开展复合材料界面强韧化性能研究主题报告,包含6场演讲,涉及麻纤维增强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3] - 7月18日上午09:00-12:00进行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表征主题报告,包含3场演讲,涵盖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双向结构设计等 [3] - 7月18日下午13:30-16:30举办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主题报告,包含5场演讲,涉及柔性复合材料、水凝胶复合材料等 [4] 参会机构 - 主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论坛主席为该校校长黄玉东 [5] - 执行主席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蕾教授 [5] - 赞助单位包括广东北斗精密仪器、卡尔蔡司(上海)等7家企业 [5] - 合作媒体包括Carbontech、DT新材料等9家专业媒体 [5] -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 会议配套活动 - 设置学术海报展示环节,尺寸要求为80x180cm,评选最佳学术海报 [5] - 7月17日18:00-20:00举办欢迎晚宴 [3] - 会议期间提供自助午餐 [2][3][4] - 参会者可享受协议酒店价格,如深圳璟峯酒店豪华大床房388元起 [8][9] 会议注册 - 7月16日14:00-18:00为注册签到时间 [10] - 转发朋友圈48小时可享受300元优惠 [11] - 需提供完整开票信息,现场缴费发票将在会后7个工作日内寄出 [13]
研判2025!中国航空产业园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行业现状分析:产业园数量激增彰显政策红利效应,市场需求复苏与低空经济崛起共推产业景气攀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0 10:37
行业概述 - 航空产业园是以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特定区域,集中航空制造、研发、维修、运营等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1] - 按功能定位分为制造型园区、服务型园区和综合型园区三大类 [1] - 2024年中国航空产业园数量达128个,同比增加14个,直接呼应国家战略支撑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2003-2008年为起步阶段,首个通用航空产业园山东大高通用航空城建成,2008年底产业园数量仅8个 [3] - 2009-2014年为平稳增长阶段,各地出台通航发展规划,2014年底产业园数量增至44个 [3] - 2015年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国家政策引导下产业园数量年均增加10个,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3]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航空煤油、钛合金等)、零部件(航空发动机、传感器等)及基础装备与服务 [5] - 中游为航空产业园运营和服务环节 [5] - 下游为航空公司、维修企业、通航服务商等 [5] 相关政策 - 2024年工信部等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2027年实现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装备商业应用 [9][11] - 民航局《"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设定2025年通用航空器在册数达3500架目标 [1][12] - 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规划2026年新增投资700亿元,贵州安顺航空产业城连续5年每年获5亿元财政支持 [1][12] 行业现状 - 2024年民航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同比增18.1%,货邮量同比增22.1%,低空经济崛起推高产业景气度 [1][12] - 国防支出1.67亿元同比增5.36%,重点投向航空技术创新与装备升级,与航空产业园形成深度协同 [7] - 东部沿海产业园主攻大飞机制造,内陆军工重镇形成集群优势,新兴区域聚焦无人机等突破 [14] 部分产业园情况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聚集400余家配套企业,覆盖整机制造、航空新材料等全产业链 [16] - 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重点发展飞机机体等产业 [16][18] - 珠海航空产业园总投资3100亿元,覆盖核心区、加工区和配套区总计5171公顷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核心方向,无人机物流、新能源飞机等加速应用 [21] - 产业集聚:东部形成高端制造集群,中西部打造特色产业,低空经济试点推动生态多元化 [22] - 国际合作: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扩建,C919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标准加速国际化 [23]
华秦科技(688281):景气短期波动 蓄势长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5-08 18: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1.39亿,同比增长24.17%,归母净利润4.14亿,同比增长23.56%,扣非归母净利润3.89亿,同比增长0.93%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1亿,同比减少2.48%,归母净利润0.63亿,同比减少45.23%,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同比减少50.79% [1] - 2024年特种功能材料业务营收10.23亿,同比增长15.27%,声学超材料业务营收4427.98万,同比增长143.33%,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营收6190.79万,同比增长461.84%,陶瓷基复合材料业务营收200.88万 [2] 业务分析 - 2024年特种功能材料业务毛利率55.12%,同比降低4.01pcts,声学超材料业务毛利率21.19%,同比降低11.05pcts,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毛利率12.76%,同比提升19.34pcts,陶瓷基复合材料业务毛利率24.67% [3]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40.79%,同比降低17.98pcts,环比降低2.69pcts [3] - 一季度营收减少主要受客户生产计划及零部件交付节奏影响,存在季节性不均衡特点 [2] 研发与产能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率12.76%,同比提升7.26pcts,主要因研发人员增加及跟研项目投入加大 [3] - 沈阳华秦智能加工与制造项目2024年基本实现投产,南京华秦光声声学超构材料已在电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进入工程化应用 [4] - 陶瓷基复合材料项目一期2024年底完成建设并试生产,二期正在改造扩建,超细晶零部件业务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拓展 [4] 战略转型 - 公司推进多产品线研发及产能建设,形成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4] - 特种功能材料领域小批试制产品占比提升,结构功能复材已完成小批量零件试制,大型结构件进入工程化试制 [4] - 声学材料、陶瓷基复材等增量业务营收显著增长,对整体营收贡献提升 [2]
华秦科技(688281):景气短期波动,蓄势长期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5-08 17: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24A营收11.39亿同比增24.17%,归母净利润4.14亿同比增23.56%,扣非归母净利润3.89亿同比增0.93%;25Q1营收2.41亿同比减2.48%,归母净利润0.63亿同比减45.23%,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同比减50.79% [2][4]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产能储备,向新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各领域业务有进展 [6] - 增量业务落地稳步兑现,但受产品交付节奏影响需求短期放缓;新方向处于投入阶段,营业成本及研发投入增长导致盈利波动 [11]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业务进展 - 2024年推进多条产品线研发、产能建设及应用推广,形成新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6] - 特种功能材料领域小批试制产品占比提升,结构功能复材完成小批量零件试制等;航发航空零部件领域沈阳项目基本投产;声学材料领域产品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陶瓷基复材领域跟研顺利并交付部分零部件验证,一期建成并部分产线试生产,开展二期改造扩建;超细晶零部件领域子公司开展业务拓展 [6] 营收情况 - 24A营收11.39亿同比增24.17%,分业务看特种功能材料业务营收10.23亿同比增15.27%,声学超材料业务营收4427.98万同比增143.33%,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营收6190.79万同比增461.84%,陶瓷基复合材料业务营收200.88万 [11] - 25Q1营收2.41亿同比减2.48%,因产品生产销售受客户安排影响有季节性不均衡特点 [11] 盈利情况 - 24A销售毛利率50.69%同比降7.09pcts,25Q1销售毛利率40.79%同比降17.98pcts、环比降2.69pcts,分业务毛利率有波动 [11] - 24年及25Q1毛利率波动因跟研试制产品收入占比提高、成本大,控股子公司未满产产能利用率低;25Q1期间费用率24.59%同比升10.86pcts,研发费用率12.76%同比升7.26pcts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基本指标数据,如营收、成本、利润、现金流、每股收益、市盈率等 [15]
华秦科技(688281):看好隐身材料龙头多产品线长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实现营收11.39亿元(同比+24.17%),归母净利4.14亿元(同比+23.56%)[1] - Q4营收4.01亿元(同比+27.27%,环比+58.92%),归母净利1.04亿元(同比+61.91%,环比+11.29%)[1] - 25Q1营收2.41亿元(同比-2.48%),归母净利0.63亿元(同比-45.23%)[3] - 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因军品需求延后及子公司未达盈亏平衡[1] 业务分项表现 - 特种功能材料营收10.23亿元(同比+15.27%),毛利率55.12%(同比-4.01pcts)[2] - 声学超材料及仪器营收0.44亿元(同比+143.33%),毛利率21.19%(同比-11.05pcts)[2] - 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营收0.62亿元(同比+461.84%),毛利率12.76%(同比+19.34pcts)[2] - 陶瓷基复合材料首次创收200.88万元,毛利率24.67%[2] - 24年综合毛利率50.69%(同比-7.09pcts),因子公司产能不饱和[2] 盈利能力变化 - 25Q1毛利率40.79%(同比-17.97pcts),净利率23.23%(同比-20.86pcts)[3] - 毛利率下降主因跟研试制产品占比高及子公司产能利用率低[3] - 25Q1研发费用率12.76%(同比+7.26pcts)[3] 未来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4.62/5.83/7.17亿元,较前值下调28.68%/28.83%[4] - 给予25年36倍PE估值,目标价85.32元(前值111.80元)[4] - 子公司产能爬坡后有望改善盈利能力[2][3] - 军工隐身材料龙头地位稳固,长期成长空间可期[1]
华秦科技(688281):看好隐身材料龙头多产品线长期发展
华泰证券· 2025-04-28 1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85.32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秦科技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长,但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因部分军品需求延后和子公司未盈亏平衡;看好公司军工隐身材料龙头地位及后续需求,子公司规模生产后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 - 24年各业务营收增长,陶瓷基复合材料首次创收;综合毛利率下降,子公司投产放量后相关业务有望营收和毛利率双升 [2] - 25Q1业绩短期下滑,因跟研产品未定型、子公司亏损等;跟研产品定型和子公司产能利用率爬坡后,全年有望平稳增长 [3] - 考虑军品需求延后和跟研产品量产不确定性,下调营收、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下调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4年实现营收11.39亿元(yoy+24.17%),归母净利4.14亿元(yoy+23.56%);Q4营收4.01亿元(yoy+27.27%,qoq+58.92%),归母净利1.04亿元(yoy+61.91%,qoq+11.29%) [1] - 25Q1营收2.41亿元,同比-2.48%,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45.23%;研发费用率12.76%,同比+7.26pcts,毛利率40.79%,同比-17.97pcts,净利率23.23%,同比-20.86pcts [3]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2/5.83/7.17亿元(25 - 26年前值为6.47/8.19亿元,分别下调28.68%/28.83%) [4] 业务情况 - 24年特种功能材料产品营收10.23亿元,同比+15.27%,毛利率55.12%,同比-4.01pcts [2] - 声学超材料、声学仪器营收0.44亿元,同比+143.33%,毛利率21.19%,同比-11.05pcts [2] - 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营收0.62亿元,同比+461.84%,毛利率12.76%,同比+19.34pcts [2] - 陶瓷基复合材料收入200.88万元,毛利率24.67% [2] 盈利预测调整 |项目|2025E(原预测)|2026E(原预测)|2025E(现预测)|2026E(现预测)|2025E变化幅度|2026E变化幅度|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21|1939|1372|1747|-9.80%|-9.86%| |毛利率(%)|57.4|57.5|48.8|50.2|-8.66pct|-7.29pct|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47.2|818.6|461.6|582.6|-28.68%|-28.83%| |净利率(%)|42.6|42.2|32.7|33.3|-9.89pct|-8.88pct| [17]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价(元/股)|市值(mn)|市盈率(x)(25E)|市盈率(x)(26E)|市盈率(x)(27E)|市净率(x)(25E)|市净率(x)(26E)|市净率(x)(27E)| | ---- | ---- | ---- | ---- | ---- | ---- | ---- | ---- | ---- | |图南股份|21.59|8540|25|19|19|3.8|3.3|3.1| |铂力特|64.40|17502|55|40|/|3.3|3.1|/| |钢研高纳|15.11|12042|29|22|32|2.9|2.6|2.5| |平均值|/|12694|36|27|25|3.4|3.0|2.8| |华秦科技|72.99|14211|31|24|20|2.9|2.7|2.4| [18]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预测 - 包含23 - 27年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表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等现金流量表项目预测 [24] - 还给出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预测 [24]
华秦科技:先进材料龙头多点布局显成果 ,2024年营收净利增速双超20%,高强度研发投入增添高质量发展后劲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9:1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24.17%,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23.56%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26.63%,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管理的加强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归母净利润6265.6万元 [1] - 2024年研发投入9122.84万元,同比增长24.1%,研发投入强度8.01%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3080.98万元,同比大增126.15% [1]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31亿元,其中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技术服务营收10.23亿元,占比89.88%,同比增长15.27% [2] - 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服务收入6190.79万元,同比增长461.84%,声学超材料业务收入4427.98万元,同比增长143.33% [2] - 产品矩阵优化形成五大业务主体,覆盖特种功能材料、航空航天零部件、声学超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超细晶零部件 [2] - 通过子公司拓展高效重防腐材料业务,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2] 产能与研发 - 沈阳华秦航发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项目基本实现投产 [3] - 上海瑞华晟陶瓷基复合材料项目一期建设完成并试生产,正在推进二期改造扩建 [3] - 依托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等建立多个研发创新平台 [4] - 截至2024年末累计申请专利362项,获得专利218项,其中发明专利116项 [4]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2元(含税),合计1.01亿元,全年现金分红总额1.2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0.20% [5] - 拟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总股本从1.95亿股增至2.73亿股 [5]
军工材料月报:需求有望由下向上释放-2025-03-17
中航证券· 2025-03-17 13: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跑赢军工(申万)指数1.05个百分点,2025年前期挤压的需求有望释放,订单需求向上游传导,军工材料企业业绩有望复苏 [1][8] - 2024年23家军工材料相关公司中10家业绩增长,13家下滑,整体净利润增速下限/上限中位数为-14.43% [9] - 2025年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行业需求集中释放,上游企业将受益,行业确定性在恢复 [11] - 军品降价与产品可靠性形成掣肘,需求未大幅改善时持续降价不可持续,行业需求修复后以量换价是行业成熟表现 [12] - 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明显,军品渠道优势将弱化,产品成本、技术、质量等优势成核心竞争力 [13] - 武器装备对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提升,复合材料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14] - 3D打印增材制造等材料制造新工艺快速发展,从快速原型件向批产应用发展,在民用领域应用也在拓展 [6][15] -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低空经济、大飞机、商业航天、机器人等领域为相关材料带来发展机遇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事件及公告 国内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2月5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拟组建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技术创新中心,由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牵头组建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25][30] - 2月8日夹江县兴宇航先进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主体建设完成,预计2月底部分试生产,2025年底全面竣工投产,总投资7亿,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亿 [25] - 2月13日随州市曾都区湖北金龙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区破土动工,总投资10亿,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值20亿 [26] - 2月20日OPPO发布折叠屏旗舰Find N5,采用3D打印钛合金铰链等新材料工艺 [26][32] 国内军工材料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2月5日钢研高纳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批复 [27] - 2月6日光启技术下属公司签订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批产合同,金额78011.7096万元,产品2025年底前交付 [27] - 2月21日光启技术与多家公司签署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负责开发超材料关键部件 [27][28] - 2月25日上大股份拟对高温合金建设项目追加投资,投资额增至13.50亿,预计2027年底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28] - 2月25日昊华科技拟划转子公司股权,有助于业务整合与协同发展 [28] 海外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2月12日美国空军授予Stratasys和Novineer小型企业创新研究合同,合作开发增材制造非平面刀具路径优化 [29] - 2月18日Hexcel推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开发成果,如新型快速固化预浸料HexPIv M51 [29] 军工材料产业分析 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 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或提速,其具有耐高温、轻量化等性能优势,是热端新材料开发首选 [2][30] - 3D打印在民用3C、机器人领域应用拓展,OPPO在折叠屏手机采用3D打印技术,铂力特等在机器人传感器制造中应用3D打印技术 [2][6] 原材料成本 - 2月电解镍价格12.89万元/吨,环比上升1.50%;电解钴价格18.00万元/吨,环比上升7.78% [36] - 2月海绵钛价格4.78万元/吨,环比上升0.42%;丙烯腈价格0.95万元/吨,环比下降18.80% [36] 军工材料行业资本市场现状 军工材料月度行情表现 - 2月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4.72%,军工(申万)指数+3.66%,跑赢行业1.05个百分点 [1][36] - 涨跌幅前三为铂力特(+31.11%)、同益中(+24.13%)、中复神鹰(+21.58%);涨跌幅后三为航材股份(-8.20%)、宝钛股份(-5.98%)、昊华科技(-4.39%) [1] 24年军工材料企业业绩预告情况 - 截至3月5日,23家军工材料相关公司中10家业绩增长,13家下滑,整体净利润增速下限/上限中位数为-14.43% [9] 军工材料行业估值小幅波动 - 报告未提及具体估值波动情况 军工材料行业重要投资逻辑 - 新材料应用比例会不断提升,预计到2028年高端钛合金、碳纤维、高温合金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200亿、300亿、400亿 [42] - 军品降价与产品可靠性形成掣肘,需求未大幅改善时持续降价不可持续 [12] - 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明显,军品渠道优势将弱化 [13] - 企业应寻找第二曲线,拓展业务和客户,向民品领域拓展 [47] 建议关注 - 建议关注光威复材等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抚顺特钢等高温合金企业,西部超导等钛合金企业,铂力特等增材制造企业,华秦科技等隐身材料企业,北摩高科等碳碳复材企业 [48]